440 likes | 572 Views
亚太地区发展形势. 2014 年 5 月.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 第二部分、风云莫测 —— 中美关系 第三部分、剑拔弩张——中日关系 第四部分、南海问题——中菲、中越关系 第五部分、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第一部分 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 亚太地区的基本含义 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 1 、亚太地区(Asia & Pacific area)的基本含义 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又称亚太地区、亚太区。亚太是太平洋地区周边国家(包括岛屿)的总称,属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术语。 ·西岸
E N D
亚太地区发展形势 2014年5月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 第二部分、风云莫测——中美关系 第三部分、剑拔弩张——中日关系 第四部分、南海问题——中菲、中越关系 第五部分、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第一部分 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 亚太地区的基本含义 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
1、亚太地区(Asia & Pacific area)的基本含义 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又称亚太地区、亚太区。亚太是太平洋地区周边国家(包括岛屿)的总称,属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术语。 ·西岸 亚太地区通常是指东亚与东南亚等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地区、大洋洲以及太平洋上的各岛屿。也就是说,不包括太平洋东岸的南北美洲。这种说法大量出现在欧美地区的出版物中,有时联合国的报告中也会使用这一概念。 大致包括:澳大利亚、文莱、柬埔寨、斐济、印度尼西亚、日本、基里巴斯、朝鲜、韩国、老挝、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瑙鲁、新西兰、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泰国、东帝汶、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越南、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 ·环太平洋 亚太地区在广义上指环太平洋地区。 主要有: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东亚(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洲(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如智利、巴西、秘鲁等)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国家。 在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大致使用了这一概念。
2、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 2013年10月24至25日,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出席,这样“高规格”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前所未有的高规格,体现的是超乎寻常的重视,传递出的信号也十分清晰---“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研判形势、统一思想、开拓未来,确定今后5年至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明确解决周边外交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 习近平
“未来十年的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学者见解 ——2013年底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召集 周边形势严峻: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关培凤(武汉大学边海研究院) 由“弱势中国”向“强势中国”下的关系演变——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 “搁置外交”仍然不可弃用——石源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未来要“更加奋发有为”——周方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周边与全球战略研究室)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习近平:《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亚太经合组织蓝白绿三色会标:蓝,代表将亚太大家庭紧紧相连的太平洋;白,寓意和平与安定;绿,象征亚太人民对繁荣、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 ——习近平,在蓝白绿三色装点的“诗之岛” 2013年10月7日至8日,在全球媒体聚光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亮相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作出明确宣示,提出重要倡议,向亚太乃至世界传递了中国信心,为亚太大家庭未来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增长动力 :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 发展前景: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我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长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其他挑战:我们对需求下滑、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和挑战保持着清醒认识,对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击高度关注。 ——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没有和平,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习近平 家和万事兴,中国是亚太大家庭的一员,愿意同所有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也希望亚太各方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共同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 ——习近平
2014年亚信第四次峰会 习近平和彭丽媛同各国贵宾一起步入宴会厅 ·时间:5月20日至21日 ·地点:中国·上海 ·日程:5月20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为与会贵宾举行欢迎宴会,并共同观看文艺晚会。5月21日全天,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峰会,习主席主持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主题: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 ·简介: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是一个有关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其宗旨是在部分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1993年3月起,亚信会议开始活动。中方将担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轮值主席国,举办2014年亚信峰会。
2014年5月21日, 2014年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习近平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上发表重要演讲 加强亚信能力和机制建设,支持完善亚信秘书处职能,在亚信框架内建立成员国防务磋商机制,及各领域信任措施落实监督行动工作组,深化反恐、经贸、旅游、环保、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 通过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等方式,建立亚信各方民间交流网络,为广泛传播亚信安全理念,提升亚信影响力,推进地区安全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亚信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既要加强同本地区其他合作组织的协调和合作,也要扩大同其他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对话和沟通,共同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 习近平
第二部分:风云莫测——中美关系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习奥会”——安纳伯格庄园会晤
1、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战时美国是欧洲亚洲并重,二战后因为美国与苏联两大集团对立对峙,美国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大不如前,中国实力有了很大提升。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将其战略重心东移加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部署,以遏制中国的崛起。
2、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共同目标,其关键在于: 1、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 2、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 3、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平等互谅。 4、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积极行动。 5、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厚植友谊。
3、“习奥会”——安纳伯格庄园会晤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习近平同奥巴马面对面接触和交流,会晤和交流时间加起来超过8个小时,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奥巴马表示:现在是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可以把美中关系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美两国元首成功会晤,规划了中美关系发展蓝图,开启了中美“跨越太平洋合作”新篇章,同时向国际社会释放了推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积极信号。
第三部分:剑拔弩张——中日关系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当前的钓鱼岛局势 日本自民党代表团访华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1、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重要的时间节点: 1854年:日本结束了268年的锁国时期。 1879年(明治十二年)日本又进一步吞并琉球国,废掉琉球藩改为日本领属的冲绳县,县官改由日本委派。 1885年以后,冲绳县令西村捨三在外务省和内务省的指使下,多次对钓鱼岛进行非法勘察,并以无人岛为由,建立国标,妄图窃取钓鱼群岛。 1895年,日本窃取钓鱼群岛,并将之划归冲绳县。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其中规定“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中肯定包括钓鱼列屿;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其中第八款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由美军占领,并交给了美国托管。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 1951年9月8日,美日等国家签署了《旧金山对日和约》,其中第四条将钓鱼群岛作为南西诸岛(北纬二十九度以南)的一部分,交由美国托管;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结果引起70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华人保卫钓鱼岛运动的浪潮。
2、当前的钓鱼岛局势 ·日本购岛经过 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 7月7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 8月24日,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并谴责中国“保钓”人士登岛。 9月3日,日本中央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展开正式“购岛”谈判,日本政府准备出价20.5亿日元。 9月10日,日本政府经决定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 9月11日,日本政府当天上午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三个岛的合同。
2、当前的钓鱼岛局势 ·中国措施 外交强烈抗议:坚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措施都是非法、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 宣示主权:向联合国提交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派遣海监船巡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 武力威慑:中国海军进行舰队指挥、反潜、防空、反海盗演练以及国际救援等多个科目的训练,同时从钓鱼岛正南沿钓鱼岛绕半圈,最近距离是30海里左右。
2、当前的钓鱼岛局势 ·日本反应 坚决维护“主权”:野田佳彦称将“举全国之力强化对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警备”。 对抗中国:自卫队出动了舰艇和战机等,对进入钓鱼岛12海里海域宣示主权的中国台湾渔船和“海巡署”巡视船进行了“警戒监视”。 寻求帮助:日本首相野田佳彦2012年10月10日在会见美国上议院临时议长丹尼尔·井上时,呼吁美日两国强化同盟关系,共同应对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各种举动。
2、当前的钓鱼岛局势 ·美国态度 总体而言“口惠而实不至”:对外宣称中立态度,扮演“调停者”角色,呼吁中日两国和平解决钓鱼岛问题; 采取行动支持日本:《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在日本搭建第二套反导系统;派遣航母战斗群和一个海军陆战队特遣队在西太平洋活动(离钓鱼群岛很近)。
3、日本自民党代表团访华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日本自民党议员联盟“亚洲非洲问题研究会”(AA研,会长为自民党税制调查会长野田毅)的访华团5月7日上午从羽田机场出发前往北京访问,为持续冷淡的中日关系寻找改善的突破口。 出发前,野田毅在羽田机场对媒体表示,“无论如何想通过对话商议,创造推进双边关系进展的环境”。野田此番再次表示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意愿。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在例行记者会表示,中方一贯欢迎包括朝野政党在内的日本各界人士为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不过,日本领导人的错误行径动摇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当前中日关系面临严峻困难局面,为两国高层交往制造了严重政治障碍。“解铃还须系铃人”,中方强调日本领导人应该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历史,以实际行动显示诚意,切实恪守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中作出的承诺,为两国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第四部分:南海问题——中菲、中越关系 中越西沙海战 中越南海争端现状 越南政府应严厉打击暴力分子 黄岩岛问题由来 中菲南海争端现状
1、中越西沙海战 西沙海战是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越南共和国海军(南越海军)间发生的一次小规模的战斗,结果南越海军撤退,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得西沙群岛西部的永乐群岛中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并获得了对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 2014年1月19日,越南河内,越南媒体及民间在纪念活动中都表现出以往鲜见的“高调”,在19日当天有数十人在首都河内举行游行示威活动,以纪念西沙海战和中越边境战争。集会人群手拿阵亡、伤残亲人的照片或是当年越南政府颁发的《光荣家庭》证书等,并高呼“黄沙(即中国西沙)和长沙(即中国南沙)属于越南”等口号。
2、中越南海争端现状 2008年2月 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台军“首长”陪同下,搭机前往南沙的太平岛,主持太平机场启用落成典礼。 陈水扁乘空军的C-130运输机降落太平岛 2009年3月 中国渔政执法船311船巡航我国南海的西沙海域,执行渔政管理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海域的主权。
2、中越南海争端现状 越南态度:越南主张南海问题东盟化 1.中越陆上边界已经划定,海上边界非常复杂。越南当然想霸占所有岛屿,故希望问题扩大化。 2.越南力量薄弱,无法与中国抗衡,自然希望借东盟的力量对抗。 3.东盟不答应以东盟的名义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他只好找另一靠山美国了。于是邀美国军演顺理成章。 美国军舰访问越南 越南大规模扩充军备,实力今非昔比
2、中越南海争端现状 中国态度:中国主张南海问题双边谈 1.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2.遇事双边谈判。因为某个岛屿争端是中国和某个国家的争端,不是与东盟所有国家的争端。 3.反对国际化。 渔政船在曾母暗沙投放主权碑
3、越南政府应严厉打击暴力分子 中越关系:中国外交部称严重关切越南暴力事件,敦促越方采取措施 “中国外交部周四对越南发生的暴力事件表达严重关切,敦促越南处罚违法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采取措施保护所有外国企业”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中国驻越大使馆亦提醒在越中国公民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并要求越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外交部已就此启动应急机制,以保障在越南企业的安全。
3、越南政府应严厉打击暴力分子 中越关系:中国外交部称严重关切越南暴力事件,敦促越方采取措施 南海情势紧张导致越南发生暴力排华事件,已造成逾2人死亡。数以百计的中国人逃离越南。这是1979年中越战争以来,两国关系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
3、越南政府应严厉打击暴力分子 中方暂停部分中越交往计划 将接回4000名中国工人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14年5月18日表示,中方从即日起已提升中国公民赴越南旅游安全提示级别,暂停部分双边交往计划,并将视形势发展,研究采取进一步措施。 “自今年5月13日起,越南多地发生打砸抢烧外国企业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中国公民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了中越交流与合作的气氛和条件。为此,中方从即日起已提升中国公民赴越旅游安全提示级别,调整为“暂勿前往”,并暂停部分双边交往计划。” “此外,按照中国政府统一部署,交通部门已协调“五指山”等总数5000客位的5艘客轮前往越南河静省永安港接回我部分在越人员。第一艘客轮“五指山”号已于18日8时50分从海口出发,预计于19日6时到达越南永安港。” 18日12时30分,前往越南协助中方人员返回国内的“铜鼓岭”号驶离码头,预计18小时后抵达越南永安港。
4、黄岩岛问题由来 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潟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西沙是扼守南中国海的闸门的话,那么中沙和黄岩岛就是这个闸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是菲海军武器试验场。
4、黄岩岛问题由来 目前中菲两国在岛上都没有永久设施或主权标志。中国主权标志于1997年被菲军破坏。 1999年,菲军舰多次驱赶、撞沉中国渔船。并特意将淘汰的军舰“BRP Benquet ”搁浅在黄岩岛(11月3日)上。 2009年1月28日下午,菲律宾参议院三读(即最后一读)通过了2699号法案,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该法案将中国所有的南沙群岛和黄岩岛2处岛屿划为菲律宾所属。 2009年2月3日,菲律宾众议院通过3216号法案,即“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确定案”,将上述两处岛屿划入菲律宾领海基线,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5、中菲南海争端现状 ·菲律宾 1993年,菲国驻军480人,2002年时减至102人,此后一直维持该规模,但近年据传有增兵计划。 最近菲律宾军方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动作不断:先是强化驻南沙群岛菲军的卫星通讯能力,接着开始扩建机场,再就是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亲赴南沙群岛视察。
5、中菲南海争端现状 ·中国 1993年,大陆驻军仅有260人左右,以后不断增加,2002年时,驻军规模曾达到近千人(约990人左右),但此后又不断减少,2005年,驻军规模缩减至约600人。 中国海军的驱护舰
5、中菲南海争端现状 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中国必会自食其果(摘自人民网) 1999年,菲律宾一艘军舰以搁浅为借口,在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非法坐滩,中方多次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拖走该舰。然而,菲方罔顾中方严正立场和自己的承诺,企图强化非法存在,企图非法侵占仁爱礁,这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耿雁生强调,菲方有关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中国政府和军队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坚决反对有关方面采取任何使局势复杂化、扩大化的举动。 2013年5月发生的这一事件震动海峡两岸,菲律宾警方非法开枪射击我国台湾渔民在黄岩岛附近海域作业的渔船,中国外交部和国台办发言人以"野蛮行径"来形容枪杀台湾渔民的做法,并表示强烈谴责,要求菲律宾立刻调查,给受害渔民一个交代。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5月的亚太四国之行28日将到达最后一站——菲律宾。这次访问是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6年多来对菲律宾的首次访问。据报道,菲律宾与美国将于当天上午正式签署加强防务合作的协议,协议的签署意味着美国将扩大在菲军事存在。
第五部分: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理性爱国 明确努力方向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是国民对祖国的一种爱戴与维护的质朴情感,是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积极态度。 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理性爱国是爱国情怀的升华。 培养成熟理性的国民心态。
2、明确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努力方向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延伸阅读 1、美国重返亚太背景下的TPP战略与中国的应对之策,《理论导刊》,2013年第3期。 2、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背景下的中美日关系,《新视野》,2012年第3期。 3、构建面向未来十年的“大周边外交战略”,世界知识,2014年第4期。 4、“亚信会议与中国周边外交”研讨会综述,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 5、妥善应对周国周边外交面临的挑战,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