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17 Views
第八章 社区工作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社区 社区工作. 案例: 钟小姐十分劳累。她的主要工作把 无家 可归的孤儿、犯罪儿童、精神病患者安置 到那些愿意收养他们的家中,并为那些家庭颁发证件。此外,钟小姐还要 为某些儿童(例如受虐待、被忽视的 儿童 )寻找接收家庭,为他们 提供暂时的庇护。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被暂时庇护的 儿童视不同 情况可以送往儿童福利院或返回自己的家中。但是,今年对钟小姐和她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说都是特别困难的一年。. 首先,主动申请做养父、养母的人越来越少了。
E N D
第八章 社区工作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社区 • 社区工作
案例: 钟小姐十分劳累。她的主要工作把 无家 可归的孤儿、犯罪儿童、精神病患者安置 到那些愿意收养他们的家中,并为那些家庭颁发证件。此外,钟小姐还要 为某些儿童(例如受虐待、被忽视的 儿童 )寻找接收家庭,为他们 提供暂时的庇护。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被暂时庇护的 儿童视不同 情况可以送往儿童福利院或返回自己的家中。但是,今年对钟小姐和她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说都是特别困难的一年。
首先,主动申请做养父、养母的人越来越少了。首先,主动申请做养父、养母的人越来越少了。 • 其次,钟小姐意识到,她所在的服务机构急需要为失足青少年们成立一个小组家庭。 • 第三,钟小姐发现她的同事们也面临着一大堆问题。许多有性生活的年轻人得不到计划生育方面的指导与服务。 • 第四,钟小姐发现,她所在的服务机构似乎不愿意为案主们提供充足的资源,只是迫于法律规定,勉强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
作为一名社区社会工作人员——既不是督导,也不是管理人员,在接下来的3年里,钟小姐将实施哪些实务性工作呢?作为一名社区社会工作人员——既不是督导,也不是管理人员,在接下来的3年里,钟小姐将实施哪些实务性工作呢?
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实务 • ■建立一个计划生育服务站。 • ■制定一个社区宣传计划,以鼓励更多的家庭申请领养证书。 • ■建立失足青少年小组家庭。 • ■敦促她所在机构的领导重视案主的权利,为案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 ■制定一项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社区居民利用业余时间担任失足青少年的指导教师。
社区工作的要素特征 • 一是服务对象:社区之部分或整体 • 个案工作强调个体对个体的关系。小组工作以小组为工具,帮助实现人格发展,解决个人或家庭问题,以及通过小组的聚会来完成具体的任务。 • 社区是以社区之部分或整体为工作对象。如可以针对整个学校的学生,运用社区教育的手法开展禁毒知识的宣传;也可以针对学校的新生进行有关适应教育和训练。
二是服务提供者: 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两个层面。 • 对社工而言,与个案社工与小组社会工作不同之处表现在: • 知识基础应掌握更多社会层面的学科知识; • 能力上应更强调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沟通联络及团队精神等 • (社区工作是一种群体间的工作,它利用社区机构和社区资源,找出社区中的社会问题并采取适当行动)。
三是目标: 任务目标 过程目标 • 四是价值伦理:尊严、民主、参与等 • 五是手段:采用结构导向,从外在环境入手,社区工作不能仅要求个人改变而应改善其所处环境;发动成员集体参与;进行策划和组织;运用社区内外资源。
一、社区工作的一般涵义 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 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是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基础方法。
1962年社区工作方法被正式认同。 • 与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并列而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起源时期 • 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德国实行的一种救济制度。在汉堡市设立一个中央办事处,综合管理全市的救济事务。全市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一个区设一个监督员,实行综合管理下的分区助人自助式的救济制度。实行了13年,收效较大。 • 之后又出现了更为灵活有效的“爱尔伯福制”。
爱尔伯福制度 • 全市每14段为1 区,每区设监察员,在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每2周开会1次,报告工作状况;并设中央委员会,为全市之总赈济机关,总支配管理院内外之各救济事项,每周开会一次。
慈善组织会社 • 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接受托马斯.查墨斯的理论,主张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将伦敦划分为若干个区,每区设一个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分配工作。 • 社区睦邻运动 • 社区理事会和社区基金会
专业化时期 • 1935-1955年联合国在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社区发展工作,社区工作越来越走向专业化道路。 • 1962年社区工作在美国获得正式接纳,成为社会工作三种方法之一。
黄金时期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面临着学生运动、反越战运动、福利权益运动、民权运动以及贫穷、犯罪等问题,为社区工作提高了较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工作范围。 • 表现在: •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 • 二是服务形式多样化。
三、社区工作的定义 (一)社区组织的定义 在美国,社区工作一般被称为社区组织或社区组织工作。 比较有代表性的社区组织工作的定义可略分为三类:
1.工作方法说 • 霍伯斯认为,社区组织是美国都市地区发起的社会改造运动,它是为了解决工业化带来的技术与社会变迁所产生问题的一种方法。 • 莫拉克和史佩齐认为,社区组织是一种干预的方法。它经由专业的变迁媒体来协助由个人、团体与组织构成的社区行动体系,投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会问题。
2.工作过程说 • 劳史认为社区组织指一种过程。 • 罗伯特·波尔曼和阿诺德·古林认为,社区组织是利用组织的方法,满足社会需要和消弭社会问题,它需要工作者与聘雇他们的团体设法对资源、服务功能与决策权予以再分配。
3.“方法”、“过程”结合说 • 史基摩尔和勒克蕾认为将“方法”与“过程” 互用时符合实际的,即视社区组织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促进社会变迁的途径。
(二)社区发展的定义 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人民以自己的努力与政府当局配合,一致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
在此过程中,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由人民自己参加、自己创造,以努力改进其生活水准; 二是由政府以技术协助或其他服务,帮助其更有效地自觉、自发与自治。”
(三)社区工作的定义 • (1)一种介入手法 • (2)一项有计划的行动 • (3)一种过程 • (4)运用集体行动的方法 • (5)鼓吹居民自助、互助及自觉的精神 • (6)能找出及满足社区的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 (7)能发展居民能力,加强其自主性 • (8)能促进社会转变
社区工作的一般性定义为: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础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四、社区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2)调整与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3)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 (4)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5)发挥居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6)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 (7)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罗斯曼将其概括归纳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两大类: • (1)任务目标 • (2)过程目标 • 英国学者托马斯认为社区工作有两大目标: • (1)分配资源 • (2)发动居民
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 宏观层次:社区工作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基础理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微观层次: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实施理论;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 1、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理论 • ■保守主义 • ■多元主义 • ■ 马克思主义 • ■社区民主主义 • ■激进自由主义 • 新女性主义
新保守主义 • 希望恢复与家庭、宗教和民族国家相联系的权威和传统价值,认为权威以及共同的价值和文化观念的形成,是社会团结和文明的条件。国家的作用是要保护和促成社会自然形成的秩序和规则。 • 认为自由市场制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 社会福利必须采取选择性的原则 • 强调助人自助的精神
多元主义 • 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利益是联接社会群体的主要力量。 • 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资源,致使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 调节自由市场,使不同的社会群体能公平竞争 • 社会问题或社区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社会低下阶层缺乏足够的资源,以及社会缺乏相关的制度,致使他们的利益、兴趣和意见不能得到发挥。
马克思主义 • “福利国家”中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 “福利国家”制度只是执政者社会控制的工具,社会不公平是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 • “福利国家”问题之根本是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社区民主主义 • 建立人人能参与决策的制度 • 建构新社会有多种必要的条件 •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促成制度的建立
保守主义——地区发展模式 • 多元主义——社会计划及社会行动模式 • 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激进民主主义——社会行动的冲突策略
(二)社会变迁理论 • 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 • 结构功能学派 • 冲突学派
(三)社会运动的理论 • 吉登斯认为,在现代化社会中,基本上是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社会行动: • (1)民主运动 • (2)劳动运动 • (3)性别运动 • (4)生态运动 • 社会运动的理论主要是以阐释社会运动的根源和发展的原因为主。
基本上分为两大角度: • 1、着重个体或群体心理状态的社会心理角度 • 2、着重社会状况和条件(包括种种社会矛盾)的结构角度 • 此外,新理论运动。
二、社区工作的实施理论 包括工作模式、工作原则与介入手法、社区工作者角色等内容。 (一)社区工作的模式 美国学者罗斯曼1979年节将美国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一)地方发展模型 • 认为只要社区内的多数人广泛地参与决策和社区活动,就能实现社区的变迁。这一模型注重发掘与培养地方领导人才,发掘地方资源,强调民主程度,志愿性的合作,居民自助与教育,如社区服务中心执行邻里工作方案,实施于村镇的社区发展方案、成人教育领域的社区工作等。
这个模型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这个模型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 • 此模型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居民背景比较划一、关系良好、冲突不明显,社区政治情况比较稳定、居民信任政府;社区变迁比较慢。 • 它采用的方法是自主与合作的方法,以具体目标为主,通常未能有效地引进外来的资源。
(二)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型 • 它强调专业人员的参与,强调理性设计的社会计划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只有专门的计划者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制定合理的社会变迁计划,引导复杂的变迁过程,才可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合适的服务,解决犯罪、住宅、心理卫生等社会问题。 • 特点:
此模型是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种模式属自上而下的方法。此模型是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种模式属自上而下的方法。 • 居民在这种模型中的参与比较被动,只是限于对计划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社区工作者担当的是组织实施者的角色。对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一模型比较常见。
(三)社会行动模型 • 认为人口中居于劣势地位的人们,为了向社区提出适度的要求,实现社会正义与民主,必须组织起来,采取行动,才能达到目标。把“社会行动”付诸行动的有两种团体:一是对社会不平等表示关切的团体,一是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情况下居于劣势地位的团体。 • 特点:
此模型适用于那些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矛盾比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针对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与剥削现象。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上而下施压的形式,求得公正解决问题。此模型适用于那些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矛盾比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针对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与剥削现象。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从上而下施压的形式,求得公正解决问题。 • 社会行动的主要方法是辩论、磋商、直接采取行动或施加压力,以促成社区制度、法规或政策的变迁。
1987年罗斯曼修订了他的“三大模式”,归类为“社区组织实物”,同时又提出“政策实务”与“行政实务”,总称为“宏观实务模式”或“宏观实务观点”。1987年罗斯曼修订了他的“三大模式”,归类为“社区组织实物”,同时又提出“政策实务”与“行政实务”,总称为“宏观实务模式”或“宏观实务观点”。
(二)社区工作的原则 • 是指社区工作者在推行工作时,所需遵守的规则,或者是在判断什么是正确而有效的社区工作所依据的价值观。 • 巴特恩(T.R.Battern)提出四大原则 • 阿瑟.邓汉姆提出五大原则 • 联合国1955年出版的《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一书提出了十项原则
台湾学者徐震1980年在其《社区与社区发展》一书中,提出社区工作八大原则台湾学者徐震1980年在其《社区与社区发展》一书中,提出社区工作八大原则 • 香港学者胡文龙与林香生1994年在《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六大原则。
(三)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法 社区介入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因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介入方法。 (1)从社区问题入手介入社区 (2)从服务提供入手介入社区 (3)从社区教育入手介入社区 (4)从互助合作入手介入社区 (5)从社会行动入手介入社区
(6)从联合各个社会团体入手介入社区 • (7)从策划倡导入手介入社区 • (8)从社区调查入手介入社区 • (9)从社区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 • (10)从社区宣传入手介入社区 • (11)从各式各样的社区发展计划入手介入社区
(四)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台湾学者江亮演介绍了五种角色 • 我国大陆学者隋玉杰认为有六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