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84 Views
軍倫期末報告 國際軍醫典範 -- 白求恩. 指導:郭世清老師 組員:胡譯安、周奕伶、柯懿玲、藍曼華. 生平介紹. 出生地 及 家庭背景. 加拿大的 安大略省 格雷文赫斯特。 他的祖先是蘇格蘭人。 他的 祖父 是 醫生 ,父親是基督教牧師,母親是傳教士。. 求學 及 家庭. 他畢業於 多倫多大學 。 1916 年加入 加拿大皇家海軍 。往返於歐洲、加拿大之間。 在此期間,結識了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個富裕家庭出生的 弗蘭西斯 ,兩人於 1923 年結婚。
E N D
軍倫期末報告國際軍醫典範--白求恩 指導:郭世清老師 組員:胡譯安、周奕伶、柯懿玲、藍曼華
出生地 及 家庭背景 • 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 • 他的祖先是蘇格蘭人。 • 他的祖父是醫生,父親是基督教牧師,母親是傳教士。
求學 及 家庭 • 他畢業於多倫多大學。1916年加入加拿大皇家海軍。往返於歐洲、加拿大之間。 • 在此期間,結識了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個富裕家庭出生的弗蘭西斯,兩人於1923年結婚。 • 1926年白求恩患肺結核,因為覺得快死了,白求恩和妻子離婚。在他康復之後馬上復婚。然而由於白求恩過於專注工作,兩人於1933年再次離婚。
醫師工作 及 加入共產黨 • 胸腔外科醫生,在蒙特婁麥吉爾大學工作任教。 • 很可能由於他見到了富人得了病可以治、窮人只有等死的情況,而信仰當時的共產主義。
戰時技術發明 • 1936年至1937年他到西班牙,作為支持國際反法西斯志願者,投身西班牙內戰。 • 創辦了一個移動的傷員急救系統,成了日後被廣泛採用的移動軍事外科醫院的雛形。 • 為了輸血以搶救失血過多的傷員,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運輸血液的方法。
《從醫療事業中清除私利》一文:「讓我們把盈利、私人經濟利益從醫療事業中清除出去,使我們的職業因清除了貪得無厭的個人主義而變得純潔起來。讓我們把建築在同胞們苦難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種恥辱。」《從醫療事業中清除私利》一文:「讓我們把盈利、私人經濟利益從醫療事業中清除出去,使我們的職業因清除了貪得無厭的個人主義而變得純潔起來。讓我們把建築在同胞們苦難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種恥辱。」 • 白求恩在1935年加入了加拿大共產黨,曾經訪問蘇聯,看到了那裡醫療健康福利的優點,回國後大力推動全民健保,並曾身體力行為窮人免費醫療。
動機 • 加拿大共產黨認為,白求恩是為了投入對中國社會主義運動,才加入共產黨。 • 他一加入加拿大共產黨就去西班牙幫助反抗法西斯的民主鬥爭,接著又去中國幫助共產主義者對抗日本帝國主義。 • Larry Hannant所著的The Politics of Passion(傳記),裡面記述了他拒絕在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工作而去幫助中國共產黨。
在中國的貢獻 • 1937年,他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幫助中國人。 • 拒絕了在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管轄區工作,轉而幫助中國共產黨。 • 1938年春天,他到了延安,之後很快轉到晉察冀邊區,成了一名戰地醫生。
同中國的木匠鐵匠一起製造手術器械,他也幫助創立醫生護士和醫院勤務兵的訓練,他也設計把包裝箱用作手術台。同中國的木匠鐵匠一起製造手術器械,他也幫助創立醫生護士和醫院勤務兵的訓練,他也設計把包裝箱用作手術台。 • 創下了在69個小時內為115名傷員動手術的紀錄。 • 他在中國時期曾和毛澤東通信。 • 1939年在五台山地區一次手術中遭到感染,不久因敗血症在河北省唐縣去世。
中國 • 毛澤東為了悼念他,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紀念白求恩》,在1939年12月21日發表。 • 這篇文章後來和毛澤東的另外兩篇同一時期的文章《為人民服務》和《愚公移山》一起在文革期間成了所有中國大陸人都要背誦的「老三篇」。 • 白求恩的名字也因此而家喻戶曉。
他是被中國政府樹立雕像的第一位外國人。 • 以他命名成立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和白求恩醫科大學。 • 1964年中國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他的事蹟合拍了一部電影《白求恩大夫》。 • 2009年中國網民在網際網路上評選「十大國際友人」,白求恩得票第一多
加拿大 • 加拿大約克大學以他命名了一個「諾爾曼·白求恩學院」,安大略省他家鄉斯卡區的一所中學也以他命名。 • 1976年中加建交,加拿大政府購下了白求恩的父親在格雷文赫斯特的住宅,將其恢復到1890年白求恩誕生時的樣子,又把鄰居的白色房子布置成了「白求恩紀念館」。 • 2002年8月,中國血統的加拿大總督伍冰枝到此,為白求恩的銅像揭幕。白求恩故居被加拿大政府列入加拿大國家文化遺產。
1977年加拿大拍了一部電影《白求恩》(Bethune)。1977年加拿大拍了一部電影《白求恩》(Bethune)。 • 1998年他被正式接納入「加拿大醫學名人紀念堂」 • 2004年加拿大廣播公司評選「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英文名單),他被評選為第26位偉人,排在席琳·狄翁(27名)之前。
共同 • 1990年3月,為慶祝白求恩大夫誕辰100周年,中國和加拿大聯合發行了紀念郵票。 • 1990年,中、加、法合拍了一部電影《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Bethune: The Making of a Hero)。 • 2005年,中、加合作拍攝了一部電視劇 《諾爾曼·白求恩》。
毛澤東發表《紀念白求恩》 從中國共產黨角度看白求恩
無私奉獻 • 將奉獻精神解釋為共產主義精神 • 「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做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同理心 • 為人著想的同理心 • 「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後再替別人打算。」
熱忱 • 服務人群的熱忱 • 許多黨員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可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
高明的醫術 • 令人信服的專業 • 「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
每每讀到願意遠離自己家鄉,到異國為別人做奉獻服務的事機都很感動。這次為了做軍倫報告,想不到意外認識一位很特別的軍醫---白求恩。他是走共產主義思想的奉獻精神來到中國,雖然說共產主義一直是個充滿爭議性的主義,但是我覺得難在於如何拿捏這個思想的尺度。也許最重要的是,抱持著一個奉獻行善的心,結果終究會是好的。就白求恩醫生,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是個令人感佩的典範!每每讀到願意遠離自己家鄉,到異國為別人做奉獻服務的事機都很感動。這次為了做軍倫報告,想不到意外認識一位很特別的軍醫---白求恩。他是走共產主義思想的奉獻精神來到中國,雖然說共產主義一直是個充滿爭議性的主義,但是我覺得難在於如何拿捏這個思想的尺度。也許最重要的是,抱持著一個奉獻行善的心,結果終究會是好的。就白求恩醫生,在大家的心目中都是個令人感佩的典範!
參考資料 • 白求恩畢業照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Norman_Bethune_graduation_1922.jpg • 白求恩紀念館照片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BethuneMemorialhouse.jpg • 白求恩主持輸血手術照片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index.cfm?PgNm=TCE&Params=A1ARTA0000715 • “紀念白求恩”http://blog.udn.com/bluest1937/3395251 • “維基百科--白求恩”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9%BD%E6%B1%82%E6%81%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