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36 Views
干扰素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具有抵抗病毒繁殖的能力,也能抵抗肿瘤,促进和调节免疫机能,是机体抵御外来病毒入侵和维持机体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 第七章 干扰素 ( Interferon IFN ). 干扰素自 1957 年发现以来一直引起医学界极大的重视,并对医学生物学研究以很大的推动。干扰素在医学上的重要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广谱的抗病毒繁殖。大剂量长期使用毒性很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很有前途的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作用.
E N D
干扰素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具有抵抗病毒繁殖的能力,也能抵抗肿瘤,促进和调节免疫机能,是机体抵御外来病毒入侵和维持机体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干扰素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具有抵抗病毒繁殖的能力,也能抵抗肿瘤,促进和调节免疫机能,是机体抵御外来病毒入侵和维持机体自我稳定的防御性物质。 第七章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干扰素自1957年发现以来一直引起医学界极大的重视,并对医学生物学研究以很大的推动。干扰素在医学上的重要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干扰素自1957年发现以来一直引起医学界极大的重视,并对医学生物学研究以很大的推动。干扰素在医学上的重要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广谱的抗病毒繁殖。大剂量长期使用毒性很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很有前途的抗病毒药物。广谱的抗病毒繁殖。大剂量长期使用毒性很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很有前途的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作用
2、非特异性的防御物质,对免 疫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在一 定的条件下对免疫反应起增 进或抑制作用,对巨噬细胞 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有促 进作用。 干扰素作用
3、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化学 致癌、病毒致癌均可抑制。4、使器官移植易获成功。 干扰素作用
根据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分类,过去称为Ⅰ、Ⅱ,80年代国际命名委员会提出了新的分类法根据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分类,过去称为Ⅰ、Ⅱ,80年代国际命名委员会提出了新的分类法 第一节 干扰素的种类
一、 理化特性1、物理特性①分子量一般20000左右,不 同动物或同种动物的不同干 扰素,其分子量不一致。 第二节 干扰素的特性
② α和β对热较稳定,56℃30分 钟不被灭活,γ不稳定。鸡的 更稳定,66—70℃1小时仍不 失效。4℃可保存几个月,-40℃可长期保存。 干扰素的特性
③ pH的稳定性:α和β能耐受pH2,γ不行,所有的在pH10以上不稳定。 ④ 对射线的抵抗力弱,某些干扰素可被紫外线、γ射线破坏。 干扰素的特性
⒉ 化学特性 ①化学本质是一种糖蛋白,具有蛋白质的通性,能被硫酸铵所沉淀。②对各种蛋白酶包括胰蛋白酶很敏感。③可被乙醚和氯仿所灭活。 干扰素的特性
二、 生物学特性1、抗原性:对同源动物一般无抗原性,对异种动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2、种属特异性:在同种动物活性好,异种动物活性差。 干扰素的特性
三、干扰素活性的表达方式: 用国际单位表示(IU),一个IU的干扰素量是能使水泡性口 膜炎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的空斑 形成单位(PFU)减少50%。 干扰素的特性
几乎所有病毒及其它各类微生物、微生物的组分(如双股RNA、糖蛋白、肉毒素等)、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低分子化合物均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细胞和动物体内的细胞产生α、β或γ干扰素。几乎所有病毒及其它各类微生物、微生物的组分(如双股RNA、糖蛋白、肉毒素等)、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低分子化合物均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细胞和动物体内的细胞产生α、β或γ干扰素。 第三节 干扰素的诱生剂
一、 α和β的诱生剂:A类:包括DNA、RNA病毒,植 物、昆虫病毒,真菌、人 工合成的双股RNA,但实 际应用的是动物病毒和双 股RNA。 分类:作用的强弱、诱生对象
B类:为非核酸类,没有实用价值。A类诱生作用较强,能使细胞培养液或动物血液中干扰素的浓度至少达到103IU/ml。B类较弱,低于103IU/ml。而且诱生剂量需mg水平。B类:为非核酸类,没有实用价值。A类诱生作用较强,能使细胞培养液或动物血液中干扰素的浓度至少达到103IU/ml。B类较弱,低于103IU/ml。而且诱生剂量需mg水平。 分 类
二、诱生γ的诱生剂1、促细胞分裂剂:如植物血凝素(PHA),刀豆(ConA),葡萄球菌、肠毒素A。2、特异性抗原:如结核菌素、破伤风外毒素、肿瘤细胞、病毒抗原。二、诱生γ的诱生剂1、促细胞分裂剂:如植物血凝素(PHA),刀豆(ConA),葡萄球菌、肠毒素A。2、特异性抗原:如结核菌素、破伤风外毒素、肿瘤细胞、病毒抗原。 分 类
有了合适的诱生剂,再有合适的细胞,就能生产出干扰素。人的干扰素研究较多,因此适合的细胞也较多,兽医中要根据情况选择使用。有了合适的诱生剂,再有合适的细胞,就能生产出干扰素。人的干扰素研究较多,因此适合的细胞也较多,兽医中要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第四节 干扰素的产生
1、 人的血细胞2、 类成淋巴细胞3、 二倍体成纤维细胞4、 类成纤维细胞 生产干扰素的细胞
上述细胞培养好后,加入诱生剂,能产生α、或β干扰素。 γ干扰素的生产,需将白细胞培养于无血清(但含人血清白蛋白)的1640营养液中才行。 还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 干扰素的产生
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