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557 Views
建築防震構造. 指導老師:蕭瑞陽 自控四甲 49612080 陳重佑 自控四甲 49612067 廖浩汶. 目錄. 前言 地震的影響 防震建築設計 防震建築範例 結論. 前言. 台灣地區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所以地震發生頻率很高,因此為了保障人民在災害中的安全,建築物之耐震能力必須特別重視。因此,為了確保建築物在地震力下之安全性,並避免再次發生如 921 大地震所造成之傷害,必須補強舊有建築物之耐震能力及提昇新建築物之耐震能力。. 地震影響.
E N D
建築防震構造 指導老師:蕭瑞陽 自控四甲49612080 陳重佑 自控四甲49612067 廖浩汶
目錄 • 前言 • 地震的影響 • 防震建築設計 • 防震建築範例 • 結論
前言 台灣地區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所以地震發生頻率很高,因此為了保障人民在災害中的安全,建築物之耐震能力必須特別重視。因此,為了確保建築物在地震力下之安全性,並避免再次發生如921大地震所造成之傷害,必須補強舊有建築物之耐震能力及提昇新建築物之耐震能力。
地震影響 由於板塊運動的能量相當大,所以其規模與影響範圍也相當廣。通常來講,芮氏3以下的地震釋放的能量很小,對建築物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害。人們對於芮氏4以上的地震具有明顯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較差且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芮氏5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
防震建築設計 主要是使建物本體具有韌性,地震時不破壞整體結構,容許有適當的變形,利用搖擺的方式來消化能量。要設計一座絕對耐震的房屋或橋樑,並非絕不可能。比如說某座橋樑的造價只要200萬,為了要使它能夠承受地震規模等於8.5至9.0的最大級的地震,它的工程費要漲到500萬甚至1,000萬,那就不如等到橋毀後再重建一座。所以除了考慮安全之外,還要合乎經濟的原則。市面上應用減震的設計可分為三類,包括耐震設計、制震設計與免震設計。
耐震設計 • 大部分一般建築採用的設計,以震度4-5級為基準之結構設計防線。主要的核心觀念是「韌性」的觀念,單以主體結構利用其變形來抵銷地震的能量,建築設計多採「強柱弱梁」的觀念,使結構形成較有利之破壞機制,其設計最高原則是「小震不裂、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制震設計 「制震」建築利用特殊金屬材質的制震壁,或斜撐型的制震器,這類的減震方式通常用肉眼就觀察得出來,優點是當地震的能量傳到建物時,制震系統就輔助消化部份能量,減輕主結構的負擔。制震設計分為兩種: • 被動式消能系統:防止因地震力影響,造成建築物產生加速、共振、加大位移變形現象,因此採在結構體中預先裝置能吸收地震能量,減少構件塑性破壞的發生。 • 主動式消能系統:利用高感應器,在因風力或地震波到達建築物前而發生的微動時,利用設置在在建築物內的裝置來抵消地震力或風力。
被動式消能系統 (一)制 震 牆 (Viscous Wall Damper) 本體是用黏性剪斷抵抗阻力之制震裝置,在充填有黏性體(OILES)之鋼板槽間, 插入內部鋼板(阻力板)。OILES 黏性體是一種高黏性之高分子材料,在各種試驗下都有良好之不易燃燒性、耐候性、耐久性。在重複的剪斷下亦不降低其黏性,仍保有安定之抵抗阻力。
被動式消能系統 (二) BMD (Binghum Material Damper) 為一種軟性的消能桿件,原理是利用黏性阻尼器之阻尼效應吸收地震能而轉化為熱能。當地震或強風造成建築物搖晃時,則在相互運動下會產生抵抗力來吸收震動能量。較適用於舊建築物的補強或裝置於有限空間的耐震對策。
被動式消能系統 (三)LED (Lead Extrusion Damper) 和BMD原理相同,只是填充材不同,是由鉛擠壓消能桿件利用阻尼器吸收地震能而轉化為熱能,以發揮其衰減性能。
被動式消能系統 (四)TMD-RP(Tuned Mass Damper-Roller Pendulum type) 調諧質塊阻尼器是一種置於高層及超高層大樓頂部的能量吸收機構。是利用質量慣性效應來平衡地震力,以降低建築物振動之作用力。
主動式消能系統 AMD(Active Mass Damper) 屬質量慣性效應且置於高層及超高層大樓頂部的自動制震機構。和TMD-RP不同的是除了應用滾動擺動體之被動控制裝置(TMD-RP)為基本構造,還採用驅動裝置及控制機器,即由電腦來控制建築物之搖晃,是主動性制震機制。此機構會於微小震動產生時以反力平衡地震力或其它外力。
免震設計 「免震」建築主要是在柱子中間裝設隔震器,當發生地震時,會把大部份的地震能量隔絕在主結構外,剩餘的部份能量才由主結構的樑和柱吸收。因此,隔震技術不僅可以使結構物本身的震害減輕,還可以使其內部重要設施不受地震危害。免震結構具備以下的四種機能:絕緣/制動機能、支持機能、阻尼機能、復原機能。
絕緣/制動機能:遏抑地震以外的搖晃;抑制達到一定數值的外力,使用鉛心的高剛性固定建築物,同時防止颱風及強風等引起的搖晃。絕緣/制動機能:遏抑地震以外的搖晃;抑制達到一定數值的外力,使用鉛心的高剛性固定建築物,同時防止颱風及強風等引起的搖晃。 • 支持機能:以鋼板補強之橡膠,牢固地支撐著建築物。與橡膠單體比較,上下方之剛性高能安定支撐建築物。 • 阻尼機能:為鉛心之功能,能衰減建築物之劇烈搖晃。隨積層橡膠變形,鉛心也產生塑性變形以吸收地震能量 ,同時迅速衰減振動。 • 復原機能:回復建築物的位置。地震平靜後,橡膠具有復原力,使建築物回復到原來的位置。
隔震器 滑動式系統這類隔震器是利用擺垂原理將地震的動能轉化為位能,再慢慢消散掉這些能量將建築物回歸原來位置。這類隔震器材質為鋼材,磨差面鍍鐵氟龍。 因本身之間上下構造沒有連結,不能抵抗向上之拉力,故適 用於高寬比較小之建築。
隔震器 支承墊系統 積層橡膠隔震器(RB):其構造是一層鋼片一層橡膠累積多層而形成。鉛心橡膠隔震器(LRB):隔震器中心加裝圓柱體之鉛心則可抵抗較大之 橫向力
範例 耐震結構、免震結構解說
範例 制震牆解說
結論 建築物是人們生活居住、工作及各類活動的空間。因為台灣處於地震帶,所以建築的防震設計是不可少。經歷921大地震更讓我們注重防震的能力。隨著科技的進步,免震建築技術不斷在發展,使抗震能力不斷在改良和成熟中,並朝向地震來時,建築物不搖動不損毀。 參考文獻: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111006799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12600183 http://www.homerarchi.com/dialogue_earthquak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