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台灣現代小說

台灣現代小說. 組長:陳雅婷 組員:吳岱容    李葦淇    鄒佩蓉    蔡月娟    戴聖峰 指導老師:羅夏美. 一、作者介紹. 作者:賴和( 1894.5.28 ~ 1943.1.31 ) 字懶雲 出生於彰化 筆名甫三、安都生、走街光、 ... 等。 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終生以漢文寫作,表現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二、作者生平. 1903 年 就讀彰化第一公學校。 1909 年 16 歲之時,入台北醫學校就讀。 1917 年 返回故鄉彰化開設賴和醫院。

jeth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現代小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現代小說 組長:陳雅婷 組員:吳岱容    李葦淇    鄒佩蓉    蔡月娟   戴聖峰 指導老師:羅夏美

  2. 一、作者介紹 • 作者:賴和(1894.5.28~1943.1.31) • 字懶雲 • 出生於彰化 • 筆名甫三、安都生、走街光、... 等。 • 被尊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 終生以漢文寫作,表現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3. 二、作者生平 • 1903年 就讀彰化第一公學校。 • 1909年 16歲之時,入台北醫學校就讀。 • 1917年 返回故鄉彰化開設賴和醫院。 • 1921年 應蔣渭水之邀加入台灣文化協會,正式開啟了他的抗日行動。 • 1925年 因彰化二林蔗農抗議事件,賴和便寫下 著名的<覺悟下的犧牲> • 1926年 發表台灣新文學運動史上的第一篇小說-<鬥鬧熱> • 1943年 因心瓣膜閉鎖不全逝世。得年50歲。

  4. 三、寫作風格 • 他的文學作品,完整的展現出抗日精神,具有反抗精神和對下層人民困苦生活的關注之寫作風格,幾乎成了賴和寫作的基調,並深深的影響著後來的台灣新文學的創作者。

  5. 賴和紀念館 1995年,在早年賴和醫館舊址,由其子賴燊先生及長孫賴悅顏先生,籌畫興建「和園」大樓,並在第十層樓成立「賴和紀念館」。1997年6月,「賴和紀念館」搬遷至對面大樓第四層樓,即今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42號4樓,開館至今。 本館陳設包括賴和先生手稿、年表、遺物、部分藏書、字畫…等,以及台灣文學相關資料書籍,並陸續蒐藏、展示彰化地區作家之手稿、文物。提供一般民眾及研究台灣文學學者參觀研究。

  6. 賴和紀念碑 彰化古為台灣中部地區文化、政經與交通的重鎮。文教風氣的鼎盛,人才倍出,文學之士尤其獨步全台。彰化縣政府城鄉發展局從彰化在台灣文化領域中的卓越成就-文學上出發,籌建的賴和紀念碑—「前進」地標。

  7. 賴和作品介紹 • 反映日治時期台灣人民的生存處境與婦女問題 〈一桿稱仔〉、〈辱〉、〈不幸之賣油炸檜的〉、 〈可憐她死了〉 • 政治迫害、經濟榨取和警察的橫暴 〈不如意的過年〉 、〈惹事〉 、〈豐作〉 、〈浪漫外紀〉 • 揭露殘存的封建勢力及傳統仕紳階級的性格 〈鬥鬧熱〉 、〈蛇先生〉 、〈棋盤邊〉 、 〈赴了春宴回來〉 、〈善訟的人的故事〉 、 〈未來的希望〉 、〈富人的歷史〉

  8. 賴和作品介紹 • 有關當代知識份子萌芽中的啟蒙思想及其徬徨掙扎〈雕古董〉 、〈一個同志的批信〉 、〈歸家〉 、 〈附會〉 、〈阿四〉。 • 台灣新文學最長的詩作作品《流離曲》 • 悼念霧社事件起義《南國哀歌》 • 反映著反殖民的歷史事件,「反抗」與「美學」兩種精神融合為一〈前進!〉

  9. 鬥鬧熱 課文內容 「唉!」老人感慨地說,「那時代,地方自治的權能,不像現時剝奪得淨盡,握著有很大權威,住在福戶內的人,不問是誰,福戶內的事,誰都有義務分擔,有什麼科派捐募,是不容有異議,要是說一聲不肯,那就刻不能住這福戶內,所以窮的人,典衫當被,也要來和人家爭這不關什麼的臉皮。」

  10. 鬥鬧熱 內容主旨 從人物你來我往的對話,那帶點挖苦卻包藏著憐憫的語氣,就像在訴說被殖民者的悲哀。賴和先生的《鬥鬧熱》,表 面是生動地刻劃了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但實則藉由小說中人物的對話,深刻地揭示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哀歌。

  11. 鬥鬧熱 特色評價 • 是賴和先生的第一篇小說 • 擅於利用大量的台語及日語詞彙 • 處理的方式是以詼諧的語調具有啟蒙時代 作品的特色。

  12. 鬥鬧熱 心得 閱讀完本篇文章後,我們覺得人們應該好好相處,別因為一些小事而傷了和氣;雖然生活上難免會有一些爭執,但是應該是要找方法和解,才不會傷害對方也傷害到彼此的感情,造成兩敗俱傷。被欺負的人,也不能夠一直忍氣吞聲,任由他人欺負,應該要適時的反抗。

  13. 一桿秤仔 主旨 內容訴說的不只是秦得參個人的命運和他的一生,而且也以他這個平凡的人物,來反映出當時臺灣人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過得如此的艱辛、卑微。

  14. 一桿秤仔 課文內容 『末了,聽說鎮上生菜的販路很好。他就想做這項生意,無奈缺少本錢,又因心地坦白,不敢向人家告借,沒有法子,只得教他妻到外家走一遭。一個小農民的妻子,那有闊的外家,得不到多大幫助。總難得她嫂子待她還好,把她唯一的裝飾品──一根金花──借給她,教她去當鋪裡,押幾塊錢,暫作資本。』

  15. 一桿秤仔 評價 「貫穿於他的文學作品中的精神,是一種為地上的正義而奮鬥的精神。」 ──朱石峰 「要了解日據下台灣新文學,當以了解賴和的文學為始,因為賴和可以說是一個先驅者,一個指引者。」 ──林邊 「他的作品,充滿著日據下台灣人的無限悲哀,和對日人的憤慨。」──楊雲萍

  16. 一桿秤仔 特色 • 使用漢文寫作,新舊文學都非常的擅長,而且以新文學的創作成就最大。 • 以現實為題材,主要在揭露日本殖民政府的暴虐,表現弱者的反抗精神,語言樸素而富鄉土色彩。

  17. 心得 • 在日本統治之下,每個人都活得心驚膽戰,絲毫不敢鬆懈一點,深怕得罪到日本警察,所以大家因此都過得卑微、倍受屈辱,而秦得參卻落得不好的下場。 • 不過在日本殖民的統治之下,還是看得見溫暖,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日本警察那樣地無理,也不是全部的人都像其他的攤販那樣地置身事外,儘管生活再難過,還是會有溫暖之處。

  18. 資料來源 ●http://dcc.ndhu.edu.tw/poemroad/lai-he/category/introduction ●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new_page_514.htm ●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374435 ● http://cls.hs.yzu.edu.tw/laihe/A/a_05.htm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3%B4%E5%92%8C#.E8.B3.B4.E5.92.8C.E7.9A.84.E5.B0.8F.E8.AA.AA.E4.BD.9C.E5.93.8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5270376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