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678 Views
第八节 节肢动物门. 一、节肢动物的外部结构 ( 一 ) 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 异律分节,形成三个“中心”: 头部 --- 感觉和摄食中心 胸部 --- 运动中心 腹部 --- 营养和生殖中心 不同体制: 头部 + 胸部 + 腹部 ( 昆虫 ) 头胸部 + 腹部 ( 蜘蛛 ) 头部 + 躯干部 ( 蜈蚣 ) . ( 一 ) 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 附肢分节,以 关节 与身体和其它各节相连,内有发达的肌肉。各节称为肢节,故名节肢动物。 来源:体壁突出 功能:步行、防卫、捕食、游泳、交配、咀嚼、感觉
E N D
第八节 节肢动物门 一、节肢动物的外部结构 (一)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 • 异律分节,形成三个“中心”: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胸部---运动中心腹部---营养和生殖中心 • 不同体制:头部+胸部+腹部(昆虫)头胸部+腹部(蜘蛛)头部+躯干部(蜈蚣)
(一)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 • 附肢分节,以关节与身体和其它各节相连,内有发达的肌肉。各节称为肢节,故名节肢动物。 • 来源:体壁突出 • 功能:步行、防卫、捕食、游泳、交配、咀嚼、感觉 • 类型:双肢型,原始,如虾蟹腹肢单肢型,原于双肢型,外肢退化如蜘蛛、昆虫附肢
二、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 (二) 几丁质的外骨骼和可随意运动的横纹肌 • 外骨骼:支持、保护、运动 • 蜕皮
(二) 几丁质的外骨骼和可随意运动的横纹肌 • 横纹肌,独立成束,强劲有力 • 肌原纤维多,伸缩力强,同时肌纤维集合成肌肉束,其两端着生在坚厚的外骨骼上; • 通过外骨骼的杠杆作用,调整和放大了肌肉运动,以增强效能。
(三) 混合体腔和开管式血液循环 • 混合体腔:真体腔+囊胚腔,又称为血腔或血窦 • 开管式血液循环 • 血管的发达程度与呼吸系统的结构紧密相关
(四) 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 水生种类以鳃或书鳃呼吸;陆生种类以书肺或气管呼吸。 • 排泄器官分两类:绿腺、颚腺(甲壳类)和基节腺(蛛形类):与后肾管同源腺体马氏管(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源自内胚层或外胚层,单层细胞状,游离在血腔中,位于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五) 独特的消化系统 • 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六) 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 头部3对神经节愈合为脑:前脑、中脑和后脑 三、节肢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七) 多雌雄异体,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
四、节肢动物的分类 体不分节,仅表面有环纹,附肢也不分节 --栉蚕 原气管纲 节肢动物门(现存) 肢口纲 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6对附肢:1对螯肢和5对步足;无触角。腹肢7对;书鳃呼吸;海产 --三刺鲎 蛛形纲 甲壳纲 体分头部和躯干部,头部3-4对附肢:1对触角、1对大颚和1-2对小颚,躯干部每体节1-2对,气管呼吸 --少棘蜈蚣 多足纲 昆虫纲
(三) 蛛形纲(Arachnida) • 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6对附肢:1对螯肢(捕食、攻击)、1对触肢(也称脚须)(触觉、嗅觉和辅助摄食)和4对步足;无触角;腹肢几乎完全退化;用书肺和气管呼吸。约10万以上,种类仅次于昆虫纲。 • 包括11目,在中国的常见类群包括蜘蛛目(Araneae)、蜱螨目(Acarina)、盲蛛目(Opiliones)、蝎目(Scorpionida)、伪蝎目(Pseudoscorpiones)、避日目(Solifugae)和有鞭目(Thelyphonida)等。
(四) 甲壳纲(Crustacea) • 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背侧有头胸甲;头胸部有13对附肢,即5对头肢和8对胸肢。5对头肢包括触角2对、大颚1对和小颚2对;8对胸肢中前几对为颚足,其余为步足。大多数腹肢是双肢型;鳃呼吸;大多数种类水栖。 • 全世界约有近4万种。
可分为8个亚纲。 • 常见类群:鳃足亚纲(Branchiopoda) (枝角类) 如卤虫桡足亚纲(Copepoda) (桡足类) 如剑水蚤蔓足亚纲(Cirripidia) 如滕壶软甲亚纲(Malacostraca) 如常见的虾蟹
哲水蚤 蔓足类(滕壶) 枝角类(卤虫)
软甲亚纲(Malacostraca) • 甲壳坚硬,头胸甲特别发达。 • 占全纲总种数的70%,18000种。 • 等足目(Isopoda) 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 • 端足目(Amphipoda) 钩虾 • 磷虾目(Euphausiacea) 华丽磷虾Euphausia superba 钩虾
游泳亚目(Natantia) 十足目 爬行亚目(Reptantia)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中国龙虾 Panulirus stimpsoni 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 clark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