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74 Views
额叶癫痫. 额叶癫痫. 是一组起源于额叶的具有特征性的癫痫 综合征。早在 50 年代 Penfield 就提出了额叶癫痫的概念,随着人们对额叶癫痫的起源、临床特征等有了更详尽的认识,额叶癫痫已作为一个特定类型的综合征,在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法中被列出。由于其表现的多样性,临床上时有误诊或漏诊。. 一、病因学. 原发性额叶癫痫:儿童期发病的额叶癫痫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发作性额叶癫痫 ( autosomal dominant 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 ADNFLE ) 。
E N D
额叶癫痫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额叶癫痫 • 是一组起源于额叶的具有特征性的癫痫 综合征。早在50年代Penfield就提出了额叶癫痫的概念,随着人们对额叶癫痫的起源、临床特征等有了更详尽的认识,额叶癫痫已作为一个特定类型的综合征,在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国际分类法中被列出。由于其表现的多样性,临床上时有误诊或漏诊。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一、病因学 • 原发性额叶癫痫:儿童期发病的额叶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发作性额叶癫痫(autosomal dominant 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 ADNFLE)。 • 症状性:头部外伤、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颅脑畸型、颅内钙化、脑萎缩及脑软化等。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二、临床表现 发作形式: ☆ 单纯部分性发作 ☆ 复杂部分性发作 ☆ 继发全身性发作 ☆ 上述发作的混合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二、临床表现 临床发作类型特点 (1)单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单纯的强迫性 思维、遗忘、恐怖感,或为单纯运动性部分性发作。 (2)复杂部分性发作:额叶复杂部分性发作表现多种多样。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发作特征: • 额叶癫痫的特征是频繁、短暂、夜发及连发,通常每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少于60秒。开始和终止都很迅速,一般无发作后朦胧,即使有,也非常轻微。此发作特征是作为确定额叶癫痫的依据之一。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自动症: ①半目的性运动自动症(Semi purposeful motor automatism),常为躯干运动(左右或前后方向)、上下肢或头部运动。其性质介于抽搐和自主运动之间,故有时被误诊为癔病发作。 ②双侧基本协调的运动是额叶复杂部分发作运动自动症的一个特点,有时伴有作鬼脸等表现。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意识障碍: 发作时有意识障碍,表情多为茫然,有时带有感情色彩,如发笑或痛苦状。 持续状态: 发作表现奇特,形式固定,常被误诊为癔病。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3.额叶癫痫按解剖部位的分类(一) • 国际抗癫痫联盟在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中,对额叶各解剖部位病灶所引起的癫痫表现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对明确定位诊断及施行外科手术提供了可能性。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额叶癫痫按解剖部位的分类(二) (1)辅助运动区发作:发作形式为姿势性的局灶性强直,伴有言语暂停以及击剑姿势。 (2)前额极区发作:前额极区发作形式主要为强迫性思维和头眼的旋转运动,可能进展到人向对侧转动和跌倒。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额叶癫痫按解剖部位的分类(三) (3)运动皮质发作:运动皮质癫痫主要的特点是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旁中央小叶受累时发作呈同侧足部强直运动,以及对侧腿部的运动,常可见发作后Todd瘫痪。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额叶癫痫按解剖部位的分类(四) (4)眶额区发作:眶额区发作亦属复杂部分性发作,初始时表现为运动和姿势性自动症,同时可伴有嗅幻觉和错觉以及植物性神经征。 (5)扣带回发作: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伴有发病时复杂的运动姿势自动症,常见植物性神经征以及心境和情感的改变。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发作性 额叶癫痫 该病由Scheffer等于1994年首先描述,最近国内刘晓燕也报道一个家系。 ⑴它多在20岁前发病,且以儿童期发病为主,最小发病年龄可为2个月,但癫痫发作可持续整个成年期。 ⑵它以短暂簇发性运动性夜间发作为特征,多在浅睡眠时发生。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发作性 额叶癫痫 ⑶常有发作先兆,出现喘息和发声,发作时病人往往清醒,少数病人有感觉丧失,因此,往往被误诊为良性夜间发作性深眠状态、睡眠障碍以及癔病。 ⑷发作间期EEG多为正常。发作期EEG也往往难定位。 ⑸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外显率为76%。在一个澳大利亚家族中,本病的基因被定位在20q13.2-q13.3。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发作性额叶癫痫 ⑹是神经元烟碱能乙酰胆碱受体α-4亚单位的248号氨基酸的色氨酸被苯丙氨酸取代,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受体功能的异常。但该基因突变并没有在其它家系中发现,提示遗传异质性的存在。随后,在挪威家系中发现三个碱基对插入突变(776ins3)而增加一个新的氨基酸也与本病有关。 ⑺卡马西平治疗本病有效。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三、诊断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1、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但其基本特点为: ①发作时间短暂; ② 额叶起源的复杂部分性发作通常较轻且多 无发作后意识障碍; ③ 快速继发性全身化;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但其基本特点为: ③常见姿势性发作; ④部分病例有频繁的夜间躯体自动症发作; ⑤有频繁的猝倒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常 可以提供诊断的依据,特别是短暂而刻板的发作及发作后无意识障碍。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2.额叶癫痫发作间期的头皮EEG 描记可呈现: ①无异常; ②有时背景不对称,前额区出现棘波或尖波; ③波或慢波(既可见单侧或更常见于双侧或见于单侧多数脑叶)。颅内描记有时能区别单侧性和双侧性损害。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3.发作期EEG主要有 ①爆发性快波或慢波节律; ②爆发性棘波、尖波或棘慢波综合。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四、治疗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药物治疗: • 按部分性癫痫治疗首选卡马西平,一般能获得满意疗效。部分难治的病例可根据情况加用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或抗癫痫新药治疗。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手术治疗 • 病人经过长期药物治疗无效者,病灶只局限于额叶时可考虑额叶癫痫灶切除。手术效果的好坏常常决定于定位的准确性,因此,确定癫痫起源的可能部位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尤为重要。手术结果:约1/3病人发作可完全消失;1/3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减轻;余1/3病人无变化或发作频率轻微减少,手术疗效稍逊于颞叶癫痫。 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