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likes | 1.03k Views
第 1 章 电子商务概述. 1.1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 1.2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分类 1.3 电子商务网站概述. 1.1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 1.1.1 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轨迹 1 .酝酿起步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Internet 在全球爆炸性地增长并迅速普及,使得现代商业具有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客户需求和全球竞争三大特征。在这一新趋势下,一种基于因特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 —— 电子商务出现并发展起来。.
E N D
第1章 电子商务概述 1.1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1.2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分类 1.3电子商务网站概述
1.1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 1.1.1 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轨迹 1.酝酿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Internet在全球爆炸性地增长并迅速普及,使得现代商业具有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客户需求和全球竞争三大特征。在这一新趋势下,一种基于因特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出现并发展起来。
2.迅速膨胀阶段 1996年12月16日,联合国第85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第51/162号决议,正式颁布了《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及其颁布指南》(以下简称《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的颁布,规范了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一个范本。
1997年4月15日,欧盟提出了“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对信息基础设施、管理框架和商务环境等方面的行动原则进行了规定。同年7月1日,美国政府发表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文件,提出了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措施。该文件第一次将因特网的影响与2000年前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和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一年,通过因特网形成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亿美元。
1998年,IBM、HP等跨国公司相继宣布该年度为“电子商务年”,得到众多信息技术公司和商务公司的响应。1999年12月14日,Ziff-Davis杂志牵头组织了301位世界著名的因特网和IT业巨头、相关记者、民间团体、学者等,经过半年时间,对7项47款标准进行了两轮投票,确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因特网商务标准(The Standard for Internet Commerce, Version 1.0-1999),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法律文本,但遵守这一标准的销售商的确在随后的几年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2000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549亿美元。
3.稳步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因特网经济遭到第一次沉重的打击。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暴跌,网络股的价值缩水使得投资人忧心忡忡。一时间,众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因特网经济的泡沫上。尤其是作为电子商务典范的美国亚马逊公司经营情况的恶化,8848等电子商务公司的倒闭,更加大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恐惧心理,似乎电子商务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甚至有人惊呼,网络公司已经开始分享“最后的晚餐”。
面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形势,联合国有关组织加大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力度。2001年5月10日,联合国促进贸易和电子商务中心(UN/CEFACT)与结构化信息标准发展组织(OASIS)正式批准了ebXML(Electronic Business eXtensile Markup Language)标准,为拓展一个统一的全球性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
2001年11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自作序的《2001年电子商务和发展报告》。这一长达40万字的报告,在充分考察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构造了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模式和实践方法,并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应当说,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时刻,这一报告对于促进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1年11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自作序的《2001年电子商务和发展报告》。这一长达40万字的报告,在充分考察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构造了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模式和实践方法,并对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应当说,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时刻,这一报告对于促进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02年1月24日,联合国第56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签字示范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字示范法》),这是联合国继《电子商务示范法》后通过的又一部涉及电子商务的重要法律。该法试图通过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签字行为,建立一种安全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在世界贸易活动中的全面推广。会议之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工作组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电子订约的立法工作上,并提出了电子订约立法的整体构思。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相继推出各种鼓励政策,继续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摆脱了世界经济萎缩和行业泡沫破灭的影响,步入了稳步发展阶段。2002年1月24日,联合国第56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签字示范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字示范法》),这是联合国继《电子商务示范法》后通过的又一部涉及电子商务的重要法律。该法试图通过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签字行为,建立一种安全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在世界贸易活动中的全面推广。会议之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工作组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电子订约的立法工作上,并提出了电子订约立法的整体构思。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相继推出各种鼓励政策,继续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摆脱了世界经济萎缩和行业泡沫破灭的影响,步入了稳步发展阶段。
1.1.2 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总体概况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5 年信息经济报告》,2000年到2004年,全球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截止到2004年底,世界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87 563万人,和2003年年同期相比增长22.7%。表1-1显示了世界不同地区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和发展水平。如此庞大的使用群体奠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表1-1 世界不同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和发展水平(2000年~2004年)
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普及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普及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机名数量的迅猛增长。主机名的数量在经过2003年的调整后(较之2002年下降65.02%)又重新开始增长,2004年1月达到51 635 284台,较2003年同期增长26.14%。 第二,电子商务实际应用方式的改变。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已经从原来主要利用电子邮件转向主要利用企业网站。企业网站已经成为B2C(Business to Consumer)、B2B(Business to Business)交易的主要场所。截止2004年6月,全球网站数目达到51 635 000个,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26.13%,其中将近1070万个站点是新出现的。 第三,企业网站的安全性提高。主要表现在应用加密算法的网站迅速增加。到2004年4月,使用SSL (Secure Sockets Layer)加密算法的网站达到300 000个,比2003年同期增长56.7%。
尽管不容易获得电子商务交易价值的准确数据,但电子商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保持了继续增长。根据欧盟和部分国家的电子商务报告,发达国家的芬兰、瑞典、丹麦等国,企业网上采购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新加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也达到40%以上(参见图1-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加利亚,该国已有10%的企业采用网上采购,而2002年,该国的电子商务世界排名是最后一名。一般来讲,上网采购产品和下订单的企业比例超过了上网销售或接受订单的企业。 尽管不容易获得电子商务交易价值的准确数据,但电子商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保持了继续增长。根据欧盟和部分国家的电子商务报告,发达国家的芬兰、瑞典、丹麦等国,企业网上采购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新加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也达到40%以上(参见图1-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加利亚,该国已有10%的企业采用网上采购,而2002年,该国的电子商务世界排名是最后一名。一般来讲,上网采购产品和下订单的企业比例超过了上网销售或接受订单的企业。
图1-1 2004年或所知最近年份企业通过互联网下订单和接订单的情况(部分国家和地区)
2.北美与欧洲 在北美与欧洲的发达国家中,电子商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2003年销售额继续增长。制造业的电子商务最为突出,电子商务交易额(含互联网和其他网络)达到8426.7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21.1%;随后为批发贸易,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69.2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13.1%(参见表1-2)。
表1-2 美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000年~2003年) 单位:百万美元
2000年,美国网上销售(B2C,Business to Consumer)在零售贸易或服务业销售额所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还只有0.9%和0.8%。然而,其增长率大大高出总的零售贸易增长率。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2005年的统计,美国B2C电子商务的零售额达到863亿美元,已占到社会全部零售额的2.4%。这一数字比2004年增长24.6%,而同期零售额仅增长7.2 %。图1-2显示了1999年以来美国零售贸易(B2C)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的情况。
图1-2 1999年以来美国零售贸易(B2C)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的情况
加拿大互联网的销售额继续大幅度增长。2004年达到229.4亿美元(参见表1-3)。其中B2B互联网销售额占75%,主要是在大公司企业之间。就行业而言,批发贸易部门占全部互联网销售额的1/4,随后为运输和仓储占17%。在2003年,大约有320万户加拿大家庭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比上一年的280万户有所提高。这些家庭在不同的地点上网,而不只是在家中。总的来说,这些家庭一共下了2110万个订单,比前一年的1660万个有所增长。 加拿大互联网的销售额继续大幅度增长。2004年达到229.4亿美元(参见表1-3)。其中B2B互联网销售额占75%,主要是在大公司企业之间。就行业而言,批发贸易部门占全部互联网销售额的1/4,随后为运输和仓储占17%。在2003年,大约有320万户加拿大家庭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比上一年的280万户有所提高。这些家庭在不同的地点上网,而不只是在家中。总的来说,这些家庭一共下了2110万个订单,比前一年的1660万个有所增长。
表1-3 加拿大互联网交易额(2000年~2004年) 单位:百万美元
2005年,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电子商务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 信息通讯技术基础加强。约1/3的企业采用宽带上网,17%的企业在市场支持和销售过程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 (2) 企业上网销售的比例随公司的规模而增长。2004年,下订单的大型企业占29%,相比之下中型企业占19%,小型企业占12%。 (3) 在世界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欧盟国家,如芬兰、瑞典、丹麦、德国、爱尔兰、挪威、比利时、奥地利等国,基本上都排在前列(参见图1-3)。
3.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是世界电子商务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 2004年,这两个地区的因特网用户人数达到2.55亿人,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3524亿美元。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逐步完善。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1 1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1%,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的179倍;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4950万台,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165.5倍;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达到136106 MB,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5.408 MB的5356.8倍(参见表1-4)。
图1-3 欧盟7个国家的企业在采购和销售方面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
截止到2005年12月底,我国网站总数(包括.CN、.COM、.NET、.ORG下的网站)达到694 200个,2004年底全国在线数据库的总量达到30.6万个。我国域名总数为2 592 410个,其中CN下注册的域名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 096 924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3.9%,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首选。我国大陆的IPv4地址数达到了74 391 296个,位居世界第三。网上商务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根据赛迪顾问公司的统计,我国电子商务交易继2004年73.7%的高速增长之后,2005年电子商务逐渐步入稳定增长期,市场规模达到6800亿元人民币,同比2004年增长了41.7%(参见图1-4)。
在日本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往来中,汽车和电子信息相关设备是最大宗的成交项目。其中,汽车成交额在2003年度达到28.49万亿日元,电子信息相关设备成交额达到24.29万亿日元。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市场也在急剧增长。2003年度,日本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成交额为4.424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长64.8%。 在日本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往来中,汽车和电子信息相关设备是最大宗的成交项目。其中,汽车成交额在2003年度达到28.49万亿日元,电子信息相关设备成交额达到24.29万亿日元。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市场也在急剧增长。2003年度,日本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成交额为4.424万亿日元,比上年度增长64.8%。 韩国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在国际社会公认为世界级水平,宽带普及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韩国的电子商务一直在高速增长:从2000年的58万亿韩元(44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18.9万亿韩元;从2003年的235.02万亿韩元增加到2004年的314.07万亿韩元(见表1-5)。2005年第三季度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7.3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9%。
4. 拉丁美洲与非洲 在非洲,随着因特网的逐步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了明显的起色,但总的发展程度仍然比较低。2004年,非洲使用因特网的人数达到2181万人,虽然这一数字比2003年增长了66.6%,但因特网使用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仅仅为3.1%。估计整个非洲2002年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5亿美元。 拉丁美洲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墨西哥因特网普及速度较快,四国的因特网用户几乎占到拉丁美洲因特网用户的2/3。2000年,拉丁美洲的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28.5亿美元,B2C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也达到7.24亿美元。2001年以后,这一地区电子商务强劲增长,2002年电子商务总交易额达到76亿美元。
1.1.3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的银行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排头兵。从1989年开始,银行系统逐步开发了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同城资金清算系统、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1996年中国银行开通了国内第一家网上银行,1997年招商银行推出了国内“一网通”网上支付工具。到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2005年上半年,我国网上支付总交易额超过了50万亿元。
1993年10月国家启动金卡工程,在短短10余年时间里,把数亿国人带进了持卡时代。从最早的银行卡,到现在的社保卡、公交一卡通、电话卡等,我国智能卡应用进入到成熟发展的阶段。截止2005年6月,我国信用卡发卡机构超过160家,发卡量8.75亿张,全国银行卡交易额为24.06万亿元。1993年10月国家启动金卡工程,在短短10余年时间里,把数亿国人带进了持卡时代。从最早的银行卡,到现在的社保卡、公交一卡通、电话卡等,我国智能卡应用进入到成熟发展的阶段。截止2005年6月,我国信用卡发卡机构超过160家,发卡量8.75亿张,全国银行卡交易额为24.06万亿元。
在证券业,全国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部全部建立了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2000年全国证券场外电子交易不到3%,而截止2005年底,很多券商网上交易比重超过50%。2005年12月,沪深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交易量约为938.95亿元,占沪、深证券交易所12月份股票(A、B股)、基金总交易量4702.04亿元(双边计算)的19.97%,比2004年12月上升了2.11%。网上委托的客户开户数达563.96万户,占沪、深交易所开户总数一半(3668.04万户)的15%。表1-6显示了我国近年来证券网上交易的情况。 在证券业,全国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部全部建立了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2000年全国证券场外电子交易不到3%,而截止2005年底,很多券商网上交易比重超过50%。2005年12月,沪深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交易量约为938.95亿元,占沪、深证券交易所12月份股票(A、B股)、基金总交易量4702.04亿元(双边计算)的19.97%,比2004年12月上升了2.11%。网上委托的客户开户数达563.96万户,占沪、深交易所开户总数一半(3668.04万户)的15%。表1-6显示了我国近年来证券网上交易的情况。
物流信息化技术,诸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子订货系统(EOS)、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正在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可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物流信息化技术,诸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子订货系统(EOS)、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正在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统计,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可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中国海关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EDI的研究与推广工作。1992年9月EDI通关系统工程正式立项。1994年先后在首都机场海关和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海关进行EDI通关系统的试点应用工作。到1997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余个海关的开通了EDI通关业务。2005年,全国62个许可证发证机关已全部实现许可证计算机联网管理和电子数据网上核查,企业通过网络申领的出口许可证占出口许可证发证总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14.43%上升到2005年的81.73%。 中国海关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EDI的研究与推广工作。1992年9月EDI通关系统工程正式立项。1994年先后在首都机场海关和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海关进行EDI通关系统的试点应用工作。到1997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余个海关的开通了EDI通关业务。2005年,全国62个许可证发证机关已全部实现许可证计算机联网管理和电子数据网上核查,企业通过网络申领的出口许可证占出口许可证发证总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14.43%上升到2005年的81.73%。 2000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之后,各类电子商务专业分会和地区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也逐步建立起来。
2000年初,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电子商务市场出现萎缩现象,主要表现在B2C网站数减少。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调查统计数字,2000年初,国内约有B2C购物网站1665家,到2000年底,约剩下1300家,而到2001年底,却只有1188家。截至2002年11月初,我国网上购物的网站数目下降约1/3。2000年初,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电子商务市场出现萎缩现象,主要表现在B2C网站数减少。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调查统计数字,2000年初,国内约有B2C购物网站1665家,到2000年底,约剩下1300家,而到2001年底,却只有1188家。截至2002年11月初,我国网上购物的网站数目下降约1/3。 然而,代表新兴生产力的电子商务并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从2004年开始,我国电子商务重新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大型企业继续在电子商务中起着带头作用。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网网上采购物资达8万余种,截止2005年1月,累计网上成交金额1620.92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网运行以来,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680亿元人民币;海尔、宝钢等集团的网上采购已占到整个采购金额的80%以上;联想、华为等集团的网上销售超过总销售额的50%。 大型企业继续在电子商务中起着带头作用。中国石化物资采购网网上采购物资达8万余种,截止2005年1月,累计网上成交金额1620.92亿元人民币;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网运行以来,累计实现网上交易额680亿元人民币;海尔、宝钢等集团的网上采购已占到整个采购金额的80%以上;联想、华为等集团的网上销售超过总销售额的50%。 2004年,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服务方面的投入达到1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2005年我国经常使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约50万家,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左右;通过互联网获取商机,并以各种形式实现的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占中小企业销售总额的3.5%。
面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形势,电子商务网站正在通过各种努力不断探索自身发展的新途径。以“商务平台”为表现形式的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其独特的B2B商业理念和模式两次被美国哈佛大学的经营管理实践收录为MBA案例。该网站现已拥有500余万注册商人会员,成为全世界最大的B2B网上贸易市场;由阿里巴巴投资打造的淘宝网,截至 2005 年7月10日,在线商品数量超过800万件,注册会员数突破760万。 2001年,搜狐网络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逐步建立以网络广告为核心的同心多元化的盈利模式,2002年搜狐在企业在线、网上证券、网上商城、互联网接入和手机短信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拓展;2005搜狐在在线广告、付费搜索、网络游戏以及电子商务业务方面都实现了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净利润达2980万美元,同比增长27%。
2002年以后,电子商务网站赢利不再是新闻。携程、当当和腾讯等网站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收入和利润继续增长;新浪、中华和网易等门户网站的电子商务等非广告收入大幅增长。电子商务服务业更是增长迅速,2005年,我国旅游、票务、金融、房地产、职业介绍、网上教育、娱乐等网上服务业都已达到相当的规模。2002年以后,电子商务网站赢利不再是新闻。携程、当当和腾讯等网站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收入和利润继续增长;新浪、中华和网易等门户网站的电子商务等非广告收入大幅增长。电子商务服务业更是增长迅速,2005年,我国旅游、票务、金融、房地产、职业介绍、网上教育、娱乐等网上服务业都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信息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意在通过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主要手段,在未来五年将得到重点发展。从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来看,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行业、企业对应用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以及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日渐成熟,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将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信息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意在通过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的主要手段,在未来五年将得到重点发展。从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来看,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行业、企业对应用电子商务的高度重视以及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日渐成熟,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将掀起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1.1.4 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国外许多预测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大部分仍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保持着极大的信心。表1-7是部分预测机构对世界电子商务未来前景的预测。表1-8是一些预测机构对世界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预测。
表1-7 部分预测机构对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的估计和预测 (单位:10亿美元)
表1-8 对世界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预测(单位:10亿美元)
1.2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分类 1.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1. 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 1997年11月6~7日,国际商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 World Business Agenda for Electronic Commerce),从商业角度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如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如条形码)等。
电子商务涵盖的业务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节、产品使用技术指南、回答顾客意见)、销售、电子支付(如使用电子资金转帐、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运输(包括商品的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以及可以电子化传送的产品的实际发送)、组建虚拟企业(组建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企业,集中一批独立中小公司的权限,提供比任何单独公司多得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和贸易伙伴可以共同拥有和运营共享的商业方法等。 电子商务涵盖的业务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节、产品使用技术指南、回答顾客意见)、销售、电子支付(如使用电子资金转帐、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运输(包括商品的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以及可以电子化传送的产品的实际发送)、组建虚拟企业(组建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企业,集中一批独立中小公司的权限,提供比任何单独公司多得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和贸易伙伴可以共同拥有和运营共享的商业方法等。
2.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的表述 为了适应使用计算机技术或其他现代技术进行交易的当事方之间通讯手段发生的重大变化,1996年12月16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但《示范法》并未给出明确的“电子商业”的定义,只是强调这种电子商业交易手段的特殊性,即在商业交易中使用了数据电文作为交易信息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