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18 Views
第十章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三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 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特征: 1. 可得性:随时方便地被政府得到。 2. 流动性:迅速变为现金的能力。 3. 普遍接受性:在外汇市场或政府间国际清算时被普遍接受。.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国际储备:自有储备、借入储备 国际清偿力:自有储备、借入储备、诱导储备. 自有储备. 1. 黄金储备:中国为 1270 万盎司
E N D
第十章 国际储备 •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 •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 第三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第一节 国际储备的性质 • 国际储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 特征: 1. 可得性:随时方便地被政府得到。 2. 流动性:迅速变为现金的能力。 3. 普遍接受性:在外汇市场或政府间国际清算时被普遍接受。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 国际储备:自有储备、借入储备 • 国际清偿力:自有储备、借入储备、诱导储备
自有储备 1. 黄金储备:中国为1270万盎司 2. 外汇储备:中国2000年底1668亿美元 2001年底2122亿美元 2002年底2864亿美元 3. 在IMF的储备头寸
在 IMF中的储备头寸 • 认缴分额中25%的黄金与外汇 • 认缴分额中75%的本币所构成的债权 • IMF向会员国的借款净额,即该国对IMF的债权 • SDR(Special Drawing Right): 1969年9月创造的会员国账面资产。
借入储备 • 备用信贷:成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或预计将发生困难时与IMF 签定备用协议。需要时提用,未用部分每年交1%的管理费。 • 互惠贷款协议:双边签定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可以自动使用对方货币,按规定日期偿还。
诱导储备 • 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可以因为政府政策的诱导而流动。 • 发达国家诱导的能力较强,可以持有较少的储备资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反。
国际清偿力 • 国际清偿力=自有储备+借入储备+诱导储备 • 国际清偿力 >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作用 • 清算国际收支差额 • 干预外汇市场 • 对外信用保证:政府借款,本币价值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 国际储备的水平管理(数量管理) •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国际储备的水平管理 • 特里芬观点:一国国际储备的数量为该国年进口总额的20—40%,或3个月的进口额。 • 中国2000年外汇储备1668亿美元,1999年进口总额1658亿美元 • 2001年外汇储备2212亿美元,2000年进口总额2250亿美元 • 2001年外汇储备2864亿美元,2001年进口总额2436.1亿美元
国际储备的水平管理 • 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投资收益率与利息收益率之差。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 三级管理: • 一级:流动性高,收益性低。包括活期存款、短期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 • 二级:流动性稍低,收益性稍高。包括中期政府债券,SDR。 • 三级:流动性更低,收益性更高。包括长期公债、黄金等。
币种结构的管理 • 与贸易结构和干预外汇市场的需求结构匹配 • 储备货币多元化,避免汇率浮动的损失。
第三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 一.我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发展变化 • 二.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原则及适度规模 • 三.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管理 • 四.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