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14 Views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设施监察. 一、废水处理装置出现问题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水污染防治设施监察要点 1. 计量设备与水量核定 2. 污水的分质管理 3. 水质核定 4. 污泥处理、处置 5. 污水的重复利用 三、废水处理装置运转中可能采用的作弊手段. 习 题 1.
E N D
第四章 水污染防治设施监察 一、废水处理装置出现问题后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水污染防治设施监察要点 1.计量设备与水量核定 2.污水的分质管理 3.水质核定 4.污泥处理、处置 5.污水的重复利用 三、废水处理装置运转中可能采用的作弊手段
习 题 1 某污水处理厂冬季最冷月污水平均温度为12℃,入流污水量在200000-300000m3/d之间,经运行实践发现该温度下要使SS去除率大于55%,水力表面负荷必须小于1.3m3/(m2·h)。在夏季温度最高月份入流污水平均温度为25℃,睛天时污水量200000-300000m3/d,雨天时最高可达400000m3/d;此时只要水力表面负荷小于1.7m3/(m2·h),SS就能保证55%的去除率。该厂有12条初沉池,每条尺寸为B×H×L=14m×2.5m×75m,每池内的堰板总长度为150m。试为该厂编制这两个月份内初沉池的运行调度方案。
1题答案 • 解:(1)冬季: • 冬季最冷月份我们考虑水量分别为200000m3/d 、250000m3/d和300000m3/d三种情况: • 当入流污水量Q= 200000 m3/d时,可求得投运池子数 • 此时的水力停留时间
对应的水平流速 对应的堰板溢流负荷 因此,日均污水量为200000m3/d时,应投运六条初沉池。 同理可计算出当污水量为250000m3/d和300000m3/d时应分别投运八条和九条初沉池。
(2)夏季 夏季温度最高月份我们考虑日均流量200000m3/d 、250000m3/d、300000m3/d和400000 m3/d四种情况。 ①当日均污水量Q=200000 m3/d 时,可算得n=4.6,取n=4初沉池投运,则对应的T=1.26h<1.5h,此时水力停留时间已低于最低停留时间,因此应增加投运池数。如n=5,则T=1.57h>1.5h,v=13mm/s<50mm/s, q’=11m3/(m2·h)> 10m3/(m2·h)。此时虽停留时间满足要求,但堰板溢流流量超负荷.故应继续增加投运池数,如n=6条,则T=1.89h>1.5h,v=11mm/s<50mm/s, q’=9.26m3/(m2·h)<10m3/(m2·h)。因此当日均污水量在200000 m3/d时应投运6条池子。
②当日均污水量Q=250000 m3/d 时,可算得n=5.8≈6条,对应的T=1.51h>1.5h,v=13.7mm/s<50mm/s, q’=11.6m3/(m2·h)>10m3/(m2·h)。堰板溢流流量超负荷.故应继续增加投运池数,如n=7条,则T=1.76h>1.5h,v=11.8mm/s<50mm/s, q’=9.9m3/(m2·h)<10m3/(m2·h)。因此当日均污水量在250000 m3/d时应投运7条池子。
③当日均污水量Q=300000 m3/d 时,可算得n=7条,对应的T=1.47h<1.5h,故应增加投运池数。如n=8,对应的T=1.68h>1.5h,v=12.4mm/s<50mm/s, q’=10.4m3/(m2·h)≈10m3/(m2·h)。因此当日均污水量在300000 m3/d时应投运8条池子。 ④当雨污合流水量Q=400000m3/d时,可算得n=9.3≈10条,对应的T=1.57h>1.5h,v=13.2mm/s<50mm/s, q’=11.1m3/(m2·d)>10m3/(m2·d)。堰板溢流流量超负荷,故应增加投运池数。如n=11条池子,对应的T=1.7h>1.5h,v=12mm/s<50mm/s, q’=10.1m3/(m2h)≈10m3/(m2·h)。因此当雨污合流水量在400000 m3/d时应投运11条池子。
由以上实例也可看出,处理同样的水量。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夏季投运的池数可比冬季少;反之,投运同样的池子,夏季处理量较冬季多。在初沉池的运转中、堰板溢流量会经常超负荷,应注意核算。水平流速一般不会超过或接近冲刷流速,可不必经常核算。由以上实例也可看出,处理同样的水量。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夏季投运的池数可比冬季少;反之,投运同样的池子,夏季处理量较冬季多。在初沉池的运转中、堰板溢流量会经常超负荷,应注意核算。水平流速一般不会超过或接近冲刷流速,可不必经常核算。
习 题 2 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0000m3/d,入流污水SS为250mg/L。该厂设有四条初沉池,每池配有一台流量为60m3/h排泥泵,每2h排泥一次。试计算当SS去除率为60%、要求排泥浓度为3%时,每次的排泥时间。
2题答案 解:每一排泥周期产生的干污量为: 排泥含固量为3%时,污泥浓度Cs=30000g/m3(污泥的密度是1g/mL),由此可算出每一排泥周期内产生的湿污泥量 因此,每池约产生10m3泥。因此排泥持续时间约需10 min。
1 2 3 较大的处理厂,一般都是一台泵对应几条池子,运行中应注意不能用一台泵同时为两条以上的池子排泥,如图所示,如果用泵同时对1号和2号池排泥,则1号池将排泥不彻底,因1号池至泥泵管线长,阻力大,两池的液位也会略有差别,导致1号池排泥量小,2号池排泥量多。
习 题 3 某处理厂根据经验一般将污泥浓度MLSS控制在2000mg/L,曝气池容积为5000m3。某日实测MLSS为2500mg/L,RSS为4000mg/L,试计算此时应排放的污泥量。
3题答案 排泥量可用下式计算: MLSS为污泥浓度实测值,MLSS0是污泥浓度要控制到的值。RSS回流污泥浓度,Va曝气池有效容积。 因此将MLSS=2500,MLSS0=2000,RSS=4000,Va=5000代入上式得
习 题 4 某处理厂混凝沉淀系统,加药后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搅拌器的轴功率N=l.5kw,混合池的有效容积V=4m3。试核算20℃时的搅拌强度。
4题答案 解:将搅拌功率换算成单位容积的搅拌功率,即 20℃时水的粘度μ=1.029×10-4kg·s/m2。则G值为,
习 题 5 某处理厂混凝沉淀系统,采用往复式隔板混合池。混合池内设有6块隔板,有效容积v=20 m3。经测试,当污水流量Q=0.5m3/s时,混合池的水头损失(进出口液位差)△h=0.8m。试核算混合强度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5题答案 解:将V=20m3,Q=0.5m3/s. △h =0.8m,则 因而,该混合强度不足,应采取改造措施。措施之一是在混合池内增加隔板数量,由6块增至8块。如果改造之后,水头损失△h增至1.1m,则经计算可知,G将增至520s-1,大于500s-1,。此时可基本满足混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