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 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 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李协良. 共分五个部分: 一、督导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二、评估指标体系简介 三、督导评估开展概况 四、督导评估产生的变化 五、需要强化和增添的措施. 一、督导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引领和促进校本教研向纵深及高层次发展。 克服校本教研发展不均衡性,加大区域整体推进力度。

je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 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 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李协良

  2. 共分五个部分: 一、督导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二、评估指标体系简介 三、督导评估开展概况 四、督导评估产生的变化 五、需要强化和增添的措施

  3. 一、督导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引领和促进校本教研向纵深及高层次发展。 克服校本教研发展不均衡性,加大区域整体推进力度。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矫正出现的偏差,用科学的方法 指导科学的实践,培育新的学校文化。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和学校的内在需求。

  4. 原则: “方向性、发展性、激励性”相结合 “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力求“反映本质、揭示规律、注重实效”,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 二、评估指标体系简介 评估体系概貌 三个板块:制度建设、校本研修、发展状况 九个方面:建设机构、健全制度、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反思、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示范辐射 另增:“特色加分”栏目,以激励学校培育校本教研特色

  6. 沙坪坝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沙坪坝区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7. 三、督导评估开展概况 一是强化基地学校自查自改自评工作   基地学校在全面总结校本教研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对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自查,特别是针对自查出来的问题和差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整改,不断提高校本教研工作水平。

  8. 二是随堂听课 课堂是激活师生生命价值和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场所,是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肥沃土壤,是检验校本教研成效的主阵地。 我们采取随堂听 课、听教研组活动课 等方式,关注教学 原生态,研究教学原 生态。

  9. 三是观摩教研组活动   我们采取观摩学校1—2个学科教研组活动方式,了解学校教研以校为本的异质性、校本教研问题的指向性和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10. 四是访谈调查教师和学生   我们设计了“基地学校督导评估问卷”,对教师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同时,对学生进行随访调查。

  11. 五是查阅学校有关档案资料   在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基础上,查阅有关档案资料,核实活动开展情况。

  12. 四、督导评估产生的变化 督导评估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四到位”、“六落实”,产生了“三变化”,基本形成了具有沙坪坝区特色的校本教研格局。 “四到位”:   认识到位   校长到位   机构建设到位   制度建设到位

  13. “六落实”:   校本教研活动落实   教研组建设工作落实     同伴互助落实   专业引领落实   教学反思落实   激励奖惩落实

  14. “三变化” : 教师个体、群体变化大,素质明显提高 课堂变化大,教学得到优化,质量明显提升 学校变化大,其内涵得以充实,获得了长足进步

  15. 五、需要强化和增添的措施 (一)切实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要求   切实加强校长对行政督导、教科研学术督导、年级教学常规督导等管理。从制度层面保证校长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时间与质量。

  16. (二)推进教研活动专题化 要做到研究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层次化。 要积极发挥“学科问题导引式”研修模式在专题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积极推行“教学设计答辩”、“三问三思螺旋循环”等研修方式。

  17. (三)开发本土教育人力资源,强化 引领服务制度 一是落实教科研工作“重心下移,双向互动 ,工作量化,提升品质”的工作思路。 二是实施教研员“3+2”工作模式。 三是实施教研员划片蹲点制度,送教到校,送培到片。 送课下村小 一课多研

  18.  四是开发和利用差异资源。实施“城区带农村”、“强校带弱校”、“中心校带村点校”、“中小学科研共同体”等带动策略,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四是开发和利用差异资源。实施“城区带农村”、“强校带弱校”、“中心校带村点校”、“中小学科研共同体”等带动策略,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19.   五是建设骨干教师团队,增强骨干教师服务意识,突出骨干教师在群体教学实践智慧建构中的组织、激励和引领作用。  五是建设骨干教师团队,增强骨干教师服务意识,突出骨干教师在群体教学实践智慧建构中的组织、激励和引领作用。

  20. (四)强化教学质量常规检查与评估   建立“学校、学区、区”三个层次的教学质量导控机制。针对学生发展,采用“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体系;针对教师发展,构建“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针对学校发展,建构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21. 谢 谢!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