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67 Views
國際扶輪社 3510 地區第八屆年會. 94 年大陸台商協會負責人端節座談聯誼活動. 提升台灣競爭力. 經濟部部長 何美玥 中 華 民 國 94 年 6 月 14 日. 行政院政務委員 何美玥 95 年 3 月 26 日. 簡 報 大 綱. 壹、全球經貿發展現況 貳、台灣經貿發展現況 參、全球經濟環境變遷 肆、政府重要政策 一、產業躍升,投資促進 二、推動創新,根留台灣 三、中小企業,創業園地 四、布局全球,分散市場. 壹、全球經貿發展現況.
E N D
國際扶輪社3510地區第八屆年會 94年大陸台商協會負責人端節座談聯誼活動 提升台灣競爭力 經濟部部長 何美玥 中 華 民 國94年6月14日 行政院政務委員 何美玥 95年3月26日
簡 報 大 綱 壹、全球經貿發展現況 貳、台灣經貿發展現況 參、全球經濟環境變遷 肆、政府重要政策 一、產業躍升,投資促進 二、推動創新,根留台灣 三、中小企業,創業園地 四、布局全球,分散市場
壹、全球經貿發展現況 根據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 Inc.)2006年1月最新預測,2005、2006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3.5%及3.4%。 全球經濟預測 註:()內數字為Global Insight Inc.2006年1月預測值。 資料來源:Global Insight,2006年1月預測值.
貳、台灣經貿發展現況 一、總體指標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 2006年1~2月貿易概況 總額:629億美元,成長14.6% 出口:323.1億美元,成長14.0% 進口:305.9億美元,成長15.3% 出超:17.3億美元,衰退4.9% 2. 2006年1~2月外銷訂單 總額:423,71億美元,成長22.41% 二、貿易概況 2006年1~2月我對外貿易持續成長,成長14.6% ,外銷訂單成長22.41% 資料來源:財政部海關統計及經濟部
三、投資概況 2005年民間投資在去年30.96%高成長基礎下,略為下降1.34%,預估2006年投資金額將達1.67兆元。 兆元台幣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四、中小企業概況 • 2004年銷售額9.35兆元,較2003年成長7.41%,為近年來 最大增幅; • 就業人數755.3萬人,成長1.72%,亦為近年來最大增幅。
◎就業增加來源(2005年) 就業增加率 單位:貢獻百分點 1.60 % 就 業 = -0.52 ↑15萬6千人 農業 ↓5千人 0.60 0.56 + + 1.15 3.27 + -0.01 工業 製造業 其他工業 營造業 ↑ 11萬2千人 ↑2萬7千人 ↑2萬3千人 ↓1千人 0.97 0.51 0.43 0.13 -0.1 + + + 服務業 + ↑9萬5千人 生產者 服務業 流 通 服務業 個 人 服務業 社 會 服務業 ↓9千人 ↑4萬2千人 ↑1萬3千人 ↑5萬人 註:與2004年比較。
- 4 5 5 6 7 11 12 全球 總排名 11 16 17 17 20 資料來源: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各期。 WE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各期。 IMD 評比 台灣經濟競爭力不斷提升 WEF 評比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年
參、全球經貿環境變遷 FTA及區域整合方興未艾,各區域經貿機會不斷變遷,我國則因國際政治外交困境,影響投資及貿易發展 (一) 區域整合 新機會:各地區新興市場如印度、俄羅斯及巴西等國家經濟崛起,充滿投資與市場機會 (三) 新興國家 新挑戰:競爭對手國如南韓、新加坡不斷提升競爭力,對我國形成競爭壓力 中國大陸巨大磁吸效應,台灣經濟發展對其依賴與風險日漸提高 (二) 中國大陸因素
(一) 區域整合 全球三大區域經濟版塊之比較 單位:百萬人,10億美元,% 三大區域版塊GDP之比重 資料來源:IFS,year book 2004.Direction of Trade, year book 2004
(二) 中國大陸因素 貿易: 2005年中國大陸之商品貿易 總額達1兆4,221億美元,較2004 年增加逾2,676億美元,躍升為世 界第三大貿易國。 外人投資: 2005年對中國大陸實際外人直接投資金額高達603億美元,較2004年衰退0.5%,占全球FDI總量近一成,占亞洲總 量超過五成。 中國大陸經貿現況 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能源消費成 長最快之國家,原油需求為第二大 國(僅次於美國),比重達8%;煤 炭需求占全球第一,比重達34%; 鋼鐵消費占全球比重超過25%。
2005年 1998年 中國大陸(1.0%) 中國大陸 23% 港澳(22.0%) 其他 (77.0%) 37.9% 港澳 其他 兩岸經濟情勢--貿易 • 中國大陸、港澳市場占我總出口比重由1998年的23.0% 升高到2005年的37.9%。 我國出口至中國大陸及港澳金額 1998年:259億美元(我出口1,106億美元) 2005年:719億美元(我出口1,984億美元)
兩岸經濟情勢--投資 • 7年來中國大陸占我對外投資比重由31.6%升高到71.0% 1998年 2005年 中國大陸 其他 其他 中國大陸 香港 香港 我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 1998年:15.2 億美元(我對外投資48.16億美元) 2005年:60.1 億美元(我對外投資84.60億美元)
(三) 新興國家 2004年BRICs 經濟規模 註:外貿:指全球商品及服務進出口金額資料來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August,2005;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5”
(四)韓國快速成長 平均名目每人GDP 經濟成長率
一、產業躍升,投資促進 二、推動創新,根留台灣 三、中小企業,創業園地 四、布局全球,分散市場 肆、政府重要政策
一、產業躍升,投資促進 (一)由產業聚落的概念推進 台灣具備環島群聚優勢,將以建立產業聚落方式對外招商 ,並擴大 吸引服務業 可量產之8吋晶圓廠20座、12吋晶圓廠10座 TFT-LCD第5代及以下面板廠共有22座,第6代面板廠3座已量產、7.5代廠2座興建中 數位內容累計協助廠商取得低利貸款達7.51億元 醫療器材、新興生技及製藥等生技產業近4年平均成長23%、15%與5%
通訊產業( 億) 資訊服務( 億) 紡織產業( 億) 機械設備( 億) 資訊硬體( 億) 機械設備( 兆) 數位內容( 億) 影像顯示( 億) 紡織產業( 億) 造紙產業( 億) 生技產業( 億) 電子材料( 億) 電子組件( 億) 研發服務( 億) 造紙產業( 億) 電子組件( 億) 數位硬體( 億) 塑膠製品( 億) 電子材料( 億) 生技產業( 億) 資訊服務( 億) 數位內容( 億) 鋼鐵產業( 兆) 鋼鐵產業( 億) 金屬製品( 億) 石化原料( 兆) 汽車產業( 億) 通訊產業( 億) 金屬製品( 億) 塑膠製品( 億) 影像顯示( 兆) 食 品( 億) 半導體( 兆) 2515 5100 1223 6000 5190 2700 1370 6400 1601 2631 5300 9092 3564 4600 2305 2050 2902 3000 3100 6080 2526 5840 2569 1400 9550 1585 5149 1.06 1.38 1.43 1 4760 1.11 ▲ ■ ■ 汽車產業( 億) 機車自行車產業 食 品( 億) (億) 1540 4716 4922 設計服務業 文化創意服務業 流通服務業 設計服務業 文化創意業 研發服務業 流通服務業 (二)產業的全方位躍升 2008年 2008年 2005年 ☉兆元產業 ★雙星產業 ▲高成長產業(>經濟成長率) ■中堅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 ☉ ☉ ☉ ☉ ☉ 半導體 ( 兆) 石化原料( 兆) 1.76 1.14 1兆 ■ ■ ▲ 5000億 ■ ■ ■ ▲ ★ ★ ▲ ▲ 機車自行車產業 (億) 1530 1000億
汽車工業 整車工業 零組件工業 (1)汽車及關聯產業 • 93年產值:新台幣4,339億元 推動架構 • 94年產值:新台幣4,626億元 • 97年預估產值:新台幣6,000億元 • 93年產值:新台幣2,169億元 • 93年產值:新台幣2,170億元 • 94年產值:新台幣2,317億元 • 94年產值:新台幣2,309億元 • 97年預估產值:新台幣3,600億元 • 97年預估產值:新台幣2,400億元 建立自主整車工業 與國際大廠 代工生產合作 汽車電子 OEM AM(After Market) 1.運用國內銷售網路及製造能力優勢,引進國際知名車廠代工生產 2.福特六和榮獲Ford亞太區總體經營績效冠軍 3.裕隆及GM於94.1.10投資新台幣20億元成立裕通公司 4.中華及Daimler-Chryslert於94.11.1投資新台幣10億元成立台灣克萊斯勒公司 1. 推動整車技術建 立計畫,並自創品牌 2.協助業者成立整車研發公司 3.裕隆及行政院開發基金於94.12.22投資新台幣32億元成立華創車電技術中心公司 4.技術處「整車自主技術建立計畫」將於近期公告徵求計畫書 1. 成立「輔導專業貿易商計畫」拓展外銷 2.成立「汽機車工業技術輔導推廣計畫」協助業者提升產業競爭力 3. 94年外銷AM零件45億美元 1.預估2010年全球汽車 電子市值達1,000億美 元 2.裕隆、福特六和及87 家IT業者已積極投入 3.結合汽車業及電子業 共同開發新車型 4.在車測中心成立「汽 車電子推動辦公室」 協助建構產業交流平 台 5.94年汽車電子產 值新台幣433億元 1. 運用國內車廠合作對象,進軍國際市場 3. 成立「協助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大廠採購圈計畫」 2.94年對日回銷金額10.6億美元
數位內容 電腦 動畫 數位 遊戲 網路 服務 行動 應用 數位 學習 內容 軟體 數位 影音 出版 典藏 (2)影像顯示上中下游關聯產業 數位硬體/數位家庭 數位內容/數位傳播 設備產業 影像顯示產業 願景:全球設備及零組件供應中心 目標:產值由2004年NT$140億元提升為2008年NT$600億元 • 願景:成為全球平面顯示器產業最重要生產重鎮 • 目標: (2008年) • 面板產值:NT$9,950億元 • 零組件產值:NT$4,350億元 • 關鍵零組件自給率達85% 願景:成為全球LCD電視之主要生產與研發基地 目標:2008年LCD TV產量2,000萬台/產值NT$2000億元 願景:成為亞太地區數位內容設計、開發與製作中樞 目標:2008年產值達NT$4,600億元 : Car Navigation PSP LCD Monitor LCD面板 LCD 生產設備 LCD電視 LCD上游零組件/材料 Notebook 數位傳播 • 編列經費28億元,協助面板廠結合設備廠組成研發聯盟,開發44項設備與50項耗材。(94-97) • 相關法人科專從4年8億元擴大為16億元。(94-97) • 行政院開發基金將LCD設備列為優先投資項目。 • 運用租稅獎勵工具及相關政府資源,推動完成7/7.5代廠整合,促進產業競爭規模合理化。 • 編列專屬「平面顯示產業」之研發輔導經費,協助業界開發具攻擊型專利。 • 簡化行政程序,招募日韓銀髮族專家來台技術交流。 PDA 數位電視 數位廣播 Smart Phone : • 推動「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成立 • 回收頻道、調降貨物稅,藉以快速提升普及率 • 推動「促進數位傳播發展條例」立法 • 推動數位電視相關標準制定 • 設立驗證實驗室,協助業者建立符合輸出國產品型式認證標準之開發能力,並管理國內市場產品技術驗證 • 推動建立台日影像顯示產業智財爭端調解機制
(3)推動M台灣計畫,發展通訊產業 M 台 灣 計 畫 發展WiMAX(無線都會區域網路)之設備和服務,包括標準研擬、技術發展策略、服務與應用平台之開發、頻譜規劃,以及測試驗證等 M-Taiwan計畫下,運用WiMAX等新技術提供服務 培育具國際輸出能力的系統供應商 (System Vendor)及無線服務廠商 分別建構10個行動城市、無線上網人口達800萬人、促進業者投資385億元 2010年時將WiMAX產值提升至948億元
(4)綠色能源產業 2010年產值 2005年產值 約NT$1,610億元 NT$654億元 以能源貢獻程度高、產業發展效益高、技術前瞻領先為原則 節約能源產業 再生能源產業 風力發電 太陽能熱水系統 LED照明 冷凍空調 太陽光電 生質柴油 氫能及燃料電池 混合動力車輛 • 結合半導體及電子業優勢,開發LED照明、冷凍空調等節能設備業之關鍵應用技術 • 已核准設置1,744瓩之太陽光電系統,並將設置陽光電城; • 太陽能熱水器之裝置面積已達142萬平方公尺,居世界第10; • 風力發電系統已完成2.39萬瓩容量之設置
2008年產值 2005年產值 NT$5,300億元 NT$4,760億元 措 施 背景 • 運用科專計畫,協助紡織上中下游整合研發設計 • 實施電子化以快速反應供需變動 • 開發產業用布膜等功能性、高科技紡織品 過去為我國主要創匯產業 (5)紡織業
(6)策略性服務業及旗艦計畫 主軸措施 旗艦計畫
推動研發中心 營運總部 建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平台 提供研發獎勵與補助 促成民間 學界參與 產業專業人才發展推動計畫 新竹以北研發帶 創新研發 基地 擴大人 才供給 形成研發 聚落 中部精密機械研發區 產業碩士班 國外人才引進 南部創新研發聚落 權保護 加強智財 查緝侵權行為 設立智慧財產培訓學院 推動專利師法 二、推動創新,根留台灣
(一) 民間學界參與 ☆釋放學界研發能量 ☆累計至95年2月底,已輔導82所 育成中心,誘發349億元投增資 金額 中小企業創業育成平台 營運總部 284家 高值台灣 創新研發中心 跨國企業:27家/30個 國內企業:89家/89個 商業研究 發展輔導 辦法 研發 獎勵 補助 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 促進產業研究發展貸款計畫 協助傳統工業技術開發計畫 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
澎湖群島 • 建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平台 桃園縣:7 所 長庚、中央、中原、元智、萬能、中科院龍園、渴望 台北市:19 所 台大、文化、陽明、政大、師大、台科大、銘傳、中華技術、北科大、實踐、北醫、創達、南軟、南生、明水、東吳、中國科大 台北縣:10 所 淡江、台藝、明志、亞東、馬偕、輔仁、空大、景文、華夏、世新 基隆市:1 所 台灣海洋 新竹市:3 所 清華、交大、中華大學 新竹縣:1 所 工研院 苗栗縣:2 所 聯合、動物科技 台中市:9 所 中興、逢甲、中國醫藥、東海、中科院台中、鞋技、塑膠中心、普藝、中山醫學 台中縣:3 所 勤益、朝陽、靜宜 宜蘭縣:1所 宜蘭大學 彰化縣:4 所 彰師大、大葉、建國、明道 南投縣:1 所 南開 澎湖縣:1 所 澎湖科大 雲林縣:3 所 雲科大、虎尾、環球 花蓮縣:3 所 東華、大漢、東華生技 嘉義市:1 所 嘉義大學 嘉義縣:1 所 中正大學 台南市:3所 成大、台南大學、成大水利 台南縣:4 所 崑山、南台、遠東、南科 屏東縣:4 所 永達、屏科大、海博館、大仁 高雄市:7 所 中山、高雄第一科大、高雄應用科大、高雄海洋學院、高雄大學、高醫、金工中心 高雄縣:4 所 樹德、高苑、和春、義守
中部精密機械研發區 ☆建立「新興高值精密機械」、「新興高值精密模具」、 「精密零組件」、「健康科技」四大類創新研發社群 ☆透過科專機制,運用工研院機械所、精密機械中心等研 究單位,協助精密機械業整合上中下游研發能量 • 新竹以北 • 內湖、新竹 • 高科技走廊 南台灣創新園區 ☆至94年已全區落成,並完成工研院、資策會及食品所等計 310人之菁英研發團隊進駐 ☆每年將導入科專資源至少6億元之研發經費,吸引廠商進 駐共同研發或轉型 新竹以南 高雄軟體科技園區 ☆高雄軟體科技園區南區開發商已進駐,94年11月動工 ☆北區G坵塊已核准3家公司投資興建辦公大樓,預定97年底 完工。 ☆DEF坵塊預計95年3月底前報部轉陳行政院並俟核定後進行 開發工作 。 (二)研發聚落形成
創新 創意 知識 腦力 擴大碩士級產業研發人才供給方案 ⊙94年春、秋季 班註冊1172人 ⊙95年春季班已錄 取480人 延攬海外人才 ⊙94年已延攬667位 ⊙攬才對象將擴大至海 外小留學生及美日大 廠的退休人員 經濟部產業專業人才發展推動計畫 ⊙95年投入3,821萬元經費 ⊙成立推動辦公室,整合人培計畫 (三)產業人才供應
三、中小企業,創業園地 (一)研發輔導與補助 協助傳統工業技術開發計畫辦法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協助創新研發 1. 適用範圍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8條所指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以外之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 2. 補助金額 政府提供廠商最高達50%之補助款。每案單一年度補助上限為新台幣160萬元,兩年度補助上限為新台幣320萬元 1.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由1996年推動迄今,已設立94所(其中82所由經濟部輔導),遍布台灣各地。 2. 累計培育2,300餘家中小企業,誘發之投增資金額達349億元。 3. 培育成功之典範企業涵蓋電子資訊、3D動畫、通訊及生物科技等產業,包括智泰科技、友合生化科技、全波科技、加特福生技、盈正豫順電子等公司。 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推動計畫(SBIR) 補助金額 (1) 先期研究:新台幣100萬元為上限(執行期限6個月) (2) 研究開發:1年新台幣500萬元為上限(執行期限2年)。政府提供廠商最高達50%之補助款
(二)財務融通輔導 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歷年承保情形單位:件, 億元
(三)產業供應鏈及企業 e 化輔導 推動中小企業連結產業供應鏈計畫 強化汽車零組件產業 供應鏈體系 協助汽車零組件廠商進入國際大廠採購圈 產業關鍵成功要素 品質、價格、交期、回應速度 品質能力提升 電子化能力提升 1.企業間電子化作業流程改造輔導,建立企業電子化作業能力 2.輔導電子化運用能力,提升回應效率、減少資訊不透明的不當成本 3.開發企業間電子化傳輸格式介面,避免中小企業多套資訊系統困擾 電子化能力提升 1.品質管理與品質驗證輔導,以取得合格供應商資格 2.製程改善、生產管理輔導,提升彈性生產能力 3.培訓品管、生管人員具備協同作業、品質/製程改善能力 品質能力提升
四、布局全球,分散市場 2005年以來,我對中國(含香港)出口增加12.2%,已較2004年28.3%之成長顯著下滑 對東南亞投資累計至2005年已達467.6億美元 2005年台灣對印尼出口增幅達2成以上,越南、泰國亦有1成的增幅
台灣與越南貿易與投資關係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經濟部
榮邦計畫 布局全球 分散市場 與瓜地馬拉FTA正式實施 東南亞 中南美 與尼加拉瓜完成簽署FTA 規劃在本年內陸續與宏都拉斯、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及哥斯大黎加等國進行FTA諮商 ☆94年8月,美國與中美洲暨多明 尼加共和國簽署區域自由貿易 協定 (CAFTA-DR) 簽署「台菲經濟走廊瞭解備忘錄」 布局東南亞平台 簽署台越貿易協定 ☆未來,規劃將經貿觸角 進一步延伸至南亞及中東 ,加強印度、孟加拉及 阿聯大公國等新興大型 市場之拓展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 OBM Own Brand Manufacturing • 「品牌台灣發展計畫」 • 輔導成立品牌創投基金 • 提供品牌相關貸款 • 成立品牌管理學院 • 台灣品牌月活動 • 品牌選拔及推廣活動 • 全面提升產品及產業形象 • 建立品牌知識交流平台 • 建構品牌輔導與諮詢體系 • 持續檢討修正企業併購法 • 就放寬併購方式、簡化程序等方面,提供企業更具國際競爭之併購機制 品牌台灣 明基成功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手機商品即成為全球第4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