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动量守恒定律 —— 互动课程

动量守恒定律 —— 互动课程. 第一组 福州高级中学:郑振宁 福州第十八中学:王群 外国语学校:刘盛英. 课前准备设计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分析 课堂组织形式 课前准备 课前预备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演示实例 网络虚拟实验过程 分组讨论 表述 实验验证 教师总结. 动量守恒定律 —— 互动课程. 教学目的. 1 .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在具体问题中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2.学会沿同一直线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Download Presentation

动量守恒定律 —— 互动课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动量守恒定律—— 互动课程 第一组 福州高级中学:郑振宁 福州第十八中学:王群 外国语学校:刘盛英

  2. 课前准备设计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分析 课堂组织形式 课前准备 课前预备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演示实例 网络虚拟实验过程 分组讨论 表述 实验验证 教师总结 动量守恒定律—— 互动课程

  3. 教学目的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在具体问题中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2.学会沿同一直线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4.培养目标: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学习兴趣

  4.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的判定。 2.难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

  5. 课堂组织方式 • 分组讨论 • 研究 • 多维互动

  6. 课前准备 在上课之前,务必要仔细阅读并会使用http://www.explorescience.com/activities/Activity_page.cfm?ActivityID=20中登载的airt rack JAVA插件。检查教室里的所有学生电脑,保证课上学生能正常上网操作,把活动的网址书签复制给你的学生。

  7. 课前预备知识 动量、冲量、以及动量定理,并且对各量的矢量性均能灵活掌握

  8. 复习引入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动量定理,它主要研究的是单个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与其动量变化的关系 。 • 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这一关系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 • 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必然对施力的物体也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存在着什么样的规律,就显得很有必要,并且这样的研究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见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的例子。

  9. 演示实例 利用三段录像和一个实例演示,思考动量在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能遵循的规律 1、炮弹发射过程 2、两人穿溜冰鞋互推的例子 3、汽车碰撞 4、实例:悬挂小球的速度互换。

  10. 网络虚拟实验过程 要求学生进入AIRTRACK.HTM 利用碰撞的虚拟实验进行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动量在碰撞过程遵循的规律。 依据实验现象填写作业表格:(除头三组实验按要求限定参数外,另外可自己随意更改,多做几组获得观察记录,进行相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e为碰撞前后能量比)

  11. 网络虚拟实验过程(续)

  12. 分组讨论 通过网络模拟实验得出观察结果后,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 1、两个滑块总动量在碰撞前后关系(现在可打开程序中右上角的momentnum values菜单,观察不同参数的情况下碰撞前后两滑块总动量的变化) 2、利用课本相关内容,进行理论解释 3、设计实验验证。

  13. 表述 要求各组学生推举一名“表述者”对自己组得到的模拟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并且表述所设计的实验验证步骤和所需记录数据

  14. 实验验证 利用气垫导轨配合光电门,进行实验验证,将数据输入教师电脑中已经设计好的数据处理程序,得出结论。

  15. 教师总结 学生进行表述后,教师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说明和总结: 实验中各组的数据都表明了同学刚才得到的结论: 1、P1+P2=P1’+P2’ 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总动量不变 2、P1’—P1 = -(P2’ —P2) 碰撞过程两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6. 谢谢!

  17. 点评 • 这是一份体现理科教学特点的比较严谨的教学设计 • 作者的意度在于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达到使学生为理解而学的目的。 • 整个设计强调了物理是实验科学的本质特征,虚拟实验情境设计有典型性,紧扣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又很好地处理了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的关系。 • 教学流程设计结构清淅,可实施性强。

  18. 建议 实验验证部分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这部分还可详细一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