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52 Views
在数学活动中建立模型. 在应用中拓宽视野体现价值. --7 的乘法口诀说课. 指导思想. 《7 的乘法口诀 》 的教学是本着在数学. 活动中建立乘法数学模型的思想,使. 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 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 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 , 积. 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 7 的乘 法口诀. 模型的思想本质。. 教材分析. 一. 学生分析. 二. 教学过程. 三. 教学特色. 四. 3. 一、教 材 分 析.
E N D
在数学活动中建立模型 在应用中拓宽视野体现价值 --7的乘法口诀说课
指导思想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本着在数学 活动中建立乘法数学模型的思想,使 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 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 过程中理解、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积 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7的乘法口诀 模型的思想本质。
教材分析 一 学生分析 二 教学过程 三 教学特色 四 3
一、教 材 分 析 7×1= □ 1×7= □ 一七( ) 7×2= □ 2×7= □ 二七( ) 7×3= □ 3×7= □ 三七( ) 7×4= □ 4×7= □ 四七( ) 7×5= □ 5×7= □ 五七( ) 7×6= □ 6×7= □ 六七( ) 7×7= □ 七七( ) 7×8= □ 8×7= □ 七八( ) 7×9= □ 9×7= □ 七九( )
知识前后联系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 法的初步认识,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共安排了四个小节:6~9的乘法口诀,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二、学 生 分 析 1.本册书第三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已知一份是多少,有几份,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来算。 2.在第三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初步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
二、学 生 分 析 3.学生初步感知一句口诀可以表示两方面的含义。 4.在编制2-5的乘法口诀时,部分学生能够利用画图、连加及比的方法理解相应的乘法口诀。
学生前测 一、把下面的口诀填写完整 一七得() 七七() 七八()七九() 正确背诵7的乘法口诀的有(25)人,占全班(44)人的 百分之56.8%;
学生前测 二、用画图法表示乘法口诀“八八六十四
学生前测 三、列式解答 1.每只小白兔吃3个萝卜,有这样的5只小白兔。一共要吃多少个萝卜? 全部正确
学生前测 三、列式解答 2.妈妈买了5个梨,6个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 错误举例:5+6=11(个) 用乘法计算的(18)人,占全班(44)人的百分之40.9%。
学生前测分析 多数学生已经会背7的乘法口诀,但对于口诀 的含义并不十分清晰,并没有建立7的乘法口诀的 模型,甚至是乘法的模型。也就是头脑中没有清 晰地每份数、份数,即几个几这一核心概念。
教 学 目 标 1 2 3 知识目标: 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建模过程,编制7的乘法口诀,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获得编制口诀的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情感目标: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 学 重、 难 点 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建模过程,编制7的乘法口诀,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建模过程。 重点 难点
三、教学过程 编制口诀,建立模型 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观察口诀,寻找规律 1 2 3
编制口诀,建立模型 集体编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设计目的:动态出示7个南瓜放在一个篮子里,时间的延迟是为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记,让学生充分感知1篮有7个南瓜,即每份是7这一建模的核心概念。
集体回顾口诀“二七十四至六七四十二” …… 设计目的:运用已学过的口诀快速解决新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口诀的价值,并体验每一句口诀都可以表示两层含义。省略号的出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1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至七九六十三”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 设计目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7个7是 多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方 法的多样化。同时画图法直观形象的展示了7个7这一核心 在学生头脑中进一步对7的乘 概念,使学生的思维形象化, 法口诀建模。展示时由画图法到最后比的方法,使学生逐 步感受到方法越来越简洁。 同时为学生探索编制“七八五十 六、七九六十三”这两句口诀作了适当的铺垫。
1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至七九六十三”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
1 2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至七九六十三”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 自主探索口诀“七八五十六” 设计目的:通过追问学生快速算出8个7是56所用的方法,使学生自觉进行算法多样化后的优化,培养学生多中择优的数学思维品质。
1 2 3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至七九六十三” 自主探索口诀“七七四十九” 自主探索口诀“七八五十六” 自主探索口诀“七九六十三”
设计目的 通过追问学生计算9个7是63所用的方法,巩固最优算法。画实物图计算9个7,直观形象的展示了9个7这一核心概念,使学生的思维形象化,进一步在学生头脑中对7的乘法口诀建模。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画图法非常麻烦,从而引出线段图,让学生感受线段图既直观又简洁兼而有之的特点。这种引入方法自然巧妙,使学生感觉线段图出现的必要性同时更好地理解线段图。为以后的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 因为这是学生获得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积极情感的重 要途径,但要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在保证结果 的基础上,必须适当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一七得七”“七七四十九到七九六十三”这四句口诀的编制时,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过程,理解几个7这一核心概念,建立7的乘法口诀的模型。有直观模型、连加模型、比的模型。 同时为了保证结果,对九句口诀做了层次性的处理,每一层次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又有每一层次所具有的独立目标。做到了在保证结果的基础上,适当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
观察口诀,寻找规律 设计目的 • 编制口诀,是对口诀内部算理结构进行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规律,对口诀外部联系进行的整体思考,由具体感知上升到抽象概括,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
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设计目的: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兴趣,熟记口诀。
数格子 7×3=21 7×4+5=33 7×5-2=33 设计目的:首先两个格子图都为学生建立7的乘法口诀直观模型服务。第一个格子图是在培养学生转化思想的同时实现的;第二个格子图是将加法模型、减法模型、乘法模型的对比中实现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假设思想。
设计目的 7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 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巩固7的乘法口诀模型,突出几个7这一核心概念。
1.在数学活动中建立7的乘法口诀模型。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通过操练,可以交给学生某些知识,但这种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的,除非儿童能够理解它”。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自主探究7的后三句口诀,让学生经历口诀的形成过程,理解口诀,获得编制口诀的方法,在头脑中建立7的乘法口诀模型。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 四、教学特色
基础。在练习环节,数格子、生活中的7的乘法口诀,在快乐中继续巩固7的乘法口诀的模型。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收获不仅仅知识的满载而归,更多的是他们在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快乐;所总结出的数学活动经验,收获的思想和方法,这些隐性的资源是他们后续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基础。在练习环节,数格子、生活中的7的乘法口诀,在快乐中继续巩固7的乘法口诀的模型。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收获不仅仅知识的满载而归,更多的是他们在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快乐;所总结出的数学活动经验,收获的思想和方法,这些隐性的资源是他们后续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
2.习题的设计,拓展视野,体现7的乘法口诀的价值。2.习题的设计,拓展视野,体现7的乘法口诀的价值。 习题的设计,紧紧围绕“7”网罗生活素材,古有诗歌、七巧板,近有喝水、琴键、昆虫,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巩固了7的乘法口诀模型。特别是格子图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转化、假设的数学思想,更加深了对7的乘法口诀模型的本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