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34 Views
情归黄土地 绘就新农村 —— 户县东韩村书记史可训 20 年兴村之历程. 史可训, 1938 年 12 月生于户县甘亭镇东韩村。 197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4 年开始担任村干部。 1979 年 12 月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1983 年至 1997 年当选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省人大代表。近年一直担任西安市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东韩村党支部书记。. 一个信念让他勇争上游 …….
E N D
情归黄土地 绘就新农村 ——户县东韩村书记史可训20年兴村之历程
史可训,1938年12月生于户县甘亭镇东韩村。 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4年开始担任村干部。 1979年12月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1983年至1997年当选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省人大代表。近年一直担任西安市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东韩村党支部书记。
一个信念让他勇争上游……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才算是好汉”,父亲教育史可训兄弟的至理名言,成了他一生的信念,这句话让史可训从小就养成了遇事不求人,事事干出色的习惯。史可训带领东韩村的群众在自己的土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和谐富裕而又辉煌的画卷。
年少的史可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那时的史可训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只要是我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别人前面去。年少的史可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那时的史可训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只要是我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别人前面去。
一份热爱让他难以割舍…… 当时的东韩村生产条件极其落后,大部分土地荒芜,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许多群众人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挣扎在温饱线上。 任何事业只要热爱就能干好,就一定能成功。年轻的史可训发誓要在这片土地上干出个样子来。
史可训接任了这棘手的生产队长,作了大胆决定。史可训接任了这棘手的生产队长,作了大胆决定。 首先是改变生产条件,贷款打井、添农具。 史可训又去秦岭山里借粮,让群众吃饱了肚子。 他带头实行科学种田,提高粮食产量。 这一年,他们不但把购置农具的贷款还完了,村民还得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分红。 从此,全村人树立起对史可训的信任与支持,大家一致决定让他当东韩村的一把手带领全村的人们发展。
一种信任让他励精图治…… 党和国家的肯定,群众的信任,激励和鞭策着史可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奋斗不止、拼搏不息! 史可训先后到江苏的华西村、天津的大邱庄等先进村镇去参观学习,令他的思路和视野有了更大的拓展。以工促农、走工业化兴村的意识在史可训的思想中初步萌芽成型并很快付诸行动。
目前东韩村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复式机械生产企业——西安市旋播机厂,研制开发了10种旋播机系列产品,获13项国家专利和国内26项大奖,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赞比亚、墨西哥等国家。目前东韩村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复式机械生产企业——西安市旋播机厂,研制开发了10种旋播机系列产品,获13项国家专利和国内26项大奖,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赞比亚、墨西哥等国家。 陕西第一家秸秆气化站,既为群众提供了廉价燃料,又消除了环境污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个想法让他顿悟初开…… 1987年史可训到北京参加“全国农业战线劳模座谈会议”,史可训在会后萌发了新村建设的想法。 1994年东韩村建起了第一座完全按照图纸建起来的新居。又为新村打井、建水塔、搞绿化,提前给群众解决好水、电和环境绿化问题。东韩村成为全省率先实行统一规划的示范村。
现在的东韩村民们都赞赏史可训的思路正确,说:当时建设的房屋十年后的今天一点也不落后,人居环境比城市还要优越。现在的东韩村民们都赞赏史可训的思路正确,说:当时建设的房屋十年后的今天一点也不落后,人居环境比城市还要优越。
一种精神让他明确方向…… 东韩村 2006年旅游收入突破200万。全村拥有固定资产1150万元,村办企业和旅游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7%,小康户占9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陕西第一村”和“国家级文明村”。 史可训始终不忘提升东韩人的素质,不断激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繁荣家乡的热情,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东韩村是著名的农民画荘,史可训正筹建一个全国最大的农民画风情园,集画家绘画、旅游展卖、休闲娱乐于一体,带动“农家乐”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东韩村的品牌优势。东韩村是著名的农民画荘,史可训正筹建一个全国最大的农民画风情园,集画家绘画、旅游展卖、休闲娱乐于一体,带动“农家乐”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东韩村的品牌优势。
史可训对东韩人影响之深远、贡献之巨大,村民都牢记在心里,村民想为他雕个塑像、立块碑匾以示褒奖纪念,他总是说:“用不着,我觉得,口碑和心碑比石碑更实在、更有意义!”史可训对东韩人影响之深远、贡献之巨大,村民都牢记在心里,村民想为他雕个塑像、立块碑匾以示褒奖纪念,他总是说:“用不着,我觉得,口碑和心碑比石碑更实在、更有意义!” 史可训怀着对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独到的见解,怀着对东韩人民的一份感情和热爱,带领群众向更高更大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