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824 Views
指導老師:鄭鼎寶 組長:余 音 074 組員:鄒夢雨 025 蕭凱涵 071 王佳楷 078. 新聞寫作導讀 寫作形式與技巧. 目錄. 新聞採訪與編輯 ch 7 新聞稿的分類 ch 8 文稿的結構與寫作模式 04 電視新聞與標題寫作 05 新聞廣告化 報紙影劇版為例 pp 5 新聞發佈 記者會 宣傳 pp 6 新聞事件 與 行銷公關議題. 新聞採訪與編輯. 第七章 新聞稿的分類. 本章將介紹這幾種報導類型. 純淨(客觀)新聞 解釋性調查報導 深度報導 調查性新聞報導 新新聞學報導
E N D
指導老師:鄭鼎寶 組長:余 音 074 組員:鄒夢雨 025 蕭凱涵 071 王佳楷 078 新聞寫作導讀 寫作形式與技巧
目錄 • 新聞採訪與編輯 ch 7 新聞稿的分類 ch 8 文稿的結構與寫作模式 • 04電視新聞與標題寫作 • 05新聞廣告化 報紙影劇版為例 • pp 5 新聞發佈 記者會 宣傳pp 6 新聞事件 與 行銷公關議題
新聞採訪與編輯 第七章 新聞稿的分類
本章將介紹這幾種報導類型 • 純淨(客觀)新聞 • 解釋性調查報導 • 深度報導 • 調查性新聞報導 • 新新聞學報導 • 精確性新聞報導
純淨新聞報導 • 又稱為客觀報導,必須在三強調客觀性 • 它的正確意義在於確立了新聞的獨立性 • 也被稱之為冰山理論 • 這樣的課關新聞報導 ,充其量只是一種相對概念,客觀新聞絕對是必要的
解釋性新聞 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及美國發生經濟大恐慌,傳統的報導方式未能在事前做出深入觀察,這種情況迫使新聞報導必須轉向強調新聞的意義,和事件的背景資料,才能使讀者了解,因此促成了解釋性新聞報導的興起
解釋性新聞 轉捩點 • 1950年代『麥卡錫事件』 • 此事成為新聞界的慘痛教訓,新聞界逐漸體認,傳統純淨新聞報導有許多缺失待改進,於是愈來愈多記者開始嘗試解釋性新聞報導方式
當記者在報導一則新聞時,針對其中的新知識、專有名詞、特殊人物、專業術語、時間、地點、事件等,做進一步的介紹和解說 解釋性新聞 功用 • 對讀者提供更詳細的事件發生原因與背景資料,協助讀者了解新聞事件的真正意義 • 解釋性新聞記者必須署名,以示負責,最好是引用專家學者的意見來解釋,報導內容會較具權威
深度新聞報導 • 深度新聞報導要對於一則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做多種不同角度分析,以呈現它的價值與意涵 • 深度新聞報導可視為膚淺報導的延伸,它是將「六何」原則加以擴大
深度新聞報導 意義 • 給予讀者一個完整事實的背景 • 寫出新聞事實和報導新聞發生時,週遭情況所在,以及由此等意義所顯示的新聞最可能的演變 • 進一步分析以上兩點所獲得的資料
新新聞學報導 新新聞學之父: 湯姆·沃爾夫 • 所謂『新新聞學』是指用小說筆法來寫新聞報導 • 新新聞學允許記者以第一人稱融入 • 新新聞學最終並未能凌駕客觀性新聞報導,成為新聞寫作的指導哲學
調查性新聞報導 • 調查性新聞報導是綜合解釋性新聞和深度新聞報導的一種新聞寫作 • 也是近代新聞寫作中最進步且最複雜的一種報導
調查性新聞報導 • 在寫作時,重視客觀事實的傳統,對新聞報導不足的地方,加以調查和揭發 • 在調查報導中,如要選用數據,務必要精確,以免浮誇失真
精確新聞報導 • 讓新聞內容能更正確的反映與解釋各種社會現象 • 最大特色是在新聞報導中有具體數據,所以比其他新聞報導更科學
精確新聞報導 • 指出誰支持及執行這項研究 • 訪問時間 • 訪問方式 • 寫出問卷中所有問題
精確新聞報導 • 抽樣母體為何 • 樣本數及完成率 • 抽樣誤差 • 報導是依據民調的全部或部分的結果
精確新聞報導 • 了解負責民調單位的公正性 • 了解其樣本選擇是否合乎標 • 了解問卷的設計是否有偏差 • 報導時須說明其樣本結構
新聞採訪與編輯 第八章 文稿的結構與寫作模式
前言 • 寫新聞稿與寫文章有很大的不同。要完成一篇新聞報導,除了要了解前述的報導類型外,更要知道其文稿的結構與寫作形式
第一節:文稿的結構 →導言 →導言 一、導言 導言(LEAD)就是新聞報導的開頭段落,以最少的文字數,顯示新聞事件的精華或內容大綱者,必須視新聞事件性質與新聞寫作的表達而定
(一)導言寫作原則 • 突顯特色:導言要包含“5W1H”,亦即WHO、WHAT、WHEN、WHERE、WHY、HOW • 精簡扼要:最忌拖泥帶水,最好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字之間 • 深具吸引力:首要條件是能抓住讀者
( 二 )導言寫作類型 • 導言類型 有10種如下: • 提要式導言:特色是採敘述方式,是最常見的一種 • 直接訴說式導言:屬於感性的導言形式,但仍不違背正確的新聞原則
驚駭式導言 • 理解式導言:記者把採訪到的全部事實加以理解,為結論式導言 • 背景說明式導言:將一個事件發生時的背景情況,特別強調寫在導言中 • 驚駭式導言:把新聞事件中最驚人的部分或以大家熟悉的警語,作為導言
引證式導言:將新聞中最動人或最重要的詞句,在導言中直接引用出來引證式導言:將新聞中最動人或最重要的詞句,在導言中直接引用出來 • 提問式導言:導言以問句的方式提出,以引起讀者注意,再說出答案 • 掌故式導言:在導言中,先講一個類似或相關的小故事的寫法
懸疑式導言:這種導言適合用在內容不尋常的軟性新聞中,透露一點端倪,讓讀者不得不繼續探詢下去懸疑式導言:這種導言適合用在內容不尋常的軟性新聞中,透露一點端倪,讓讀者不得不繼續探詢下去 • 對比式導言:將兩種極端的情況並列凸顯新聞,讓讀者感受這則新聞的衝突性
二、本文 → 本 文 本文(BODY)是一則新聞的「軀幹」,主要有兩個,一是「敘述」二是「說明」,本文解釋導言,將導言做進一步說明
注意原則 敘述必須是導言的「延續」 敘述要層次分明,或可運用正敘述法 敘述可以採用寫作的方法 寫作時多使用簡短的句子及淺顯的字詞
注意原則 句子要平實,多用主動以代替被動式 力求寫作的具體化,避免抽象的形容 寫到統計數字時,要清晰明白
第二節:新聞寫作形式 新聞寫作有其標準形式,如正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鋪直敘式、多項式敘述、鑽石型寫作……等,這些新聞寫作形式是經過長久演變而來,它們的功能,便於編輯作業
正金字塔式 • 正金字塔式新聞寫作,也稱「懸冗式新聞寫作」,記者將新聞最重要的部分寫在最後面 • 在一般新聞中,較少被使用
倒金字塔式 倒金字塔式是最常見的新聞寫作形式,它是指將新聞最重要的部分寫在會前面,而次要的放在第二段,依順序而寫的文字組織形式
優點 將新聞最重要的部分放在導言,讓讀者可以讀完導言後,很快就知道事情原委 方便讀者閱讀 倒金字塔式新聞寫作方便了讀者閱讀,讀者看過新聞的前幾段,就知道重點
優點 方便編輯下標題 把新聞的重點寫在第一段中,編輯只需要看完導言,就可以下標題。 方便編輯刪稿
倒、正金字塔折衷式 此種方式是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兩種方式的折衷方式,即在新聞第一段導言中就明白指出重點,第二段依時間性,或邏輯性的順序來排列
平鋪直敘式 此種寫作方式則出現在較不重要的小新聞,以及資料性較多的新聞報導中 這裡所謂的平鋪直敘式指的是很中性的依照事情的因、果,或發生的先、後描寫新聞
多項式敘述 這種寫作形式,除了導言部分外,其他各段內容基本是同樣的重要,大都用在政府機關宣布政策措施的報導上
鑽石型寫作 又稱焦點寫作法,它是透過「由小見大、由個體呈現整體」的寫作方式,報導一件複雜的新聞 鑽石型寫作的好處是客觀、較具說服力,而且背景資料豐富,缺點則是較無時效性且不容易找到特定的代表對象
第三節 新聞專題製作 製作專題的方式: 選擇題材 新聞專題須具有新聞性,及影響範圍廣泛特性,且是讀者關心的議題 主題具有發展性
第三節 新聞專題製作 製作專題的方式: 選擇題材 專題製作的主題並不侷限於事件,發掘新問題和提出問題核心也是重要的一環 由於是專題報導,因此主題必須詳盡須具有足夠說明該報導的資料
專題報導企劃書 為了讓專題報導能夠順利進行,並且不輕易失敗,記者應在事前做好詳細的規劃,擬定一份專題企劃書
進行方式 舉行座談會:決定主題後,媒體或記者可邀請學者、專家,就主題加以分析,以做周詳的規劃,聽取他們的意見 解剖探討:將主題分作連續小單元, 從不同角度、立場去探訪、調查問題
一、新聞的起源 在文字發明以前,新聞完全依賴「口頭」傳播,文字發明以後,進入「手寫新聞」時期,一直到公元一四五○年,德人戈騰堡發明活版印刷
二、儀式性消退: 早期的報刊,是記者從世界各地採訪歸來的新聞,為真相、真實的代表,隨著科技發展迄今,人人都能透過網路新聞左右媒體,媒體與新聞記者的權威性不在,報紙的儀式性漸漸消退
三、新聞或商品 • 報紙的新聞資訊增加,廣告也相應增加使得廣告越『氾濫 』,基本上關心的是報紙的銷售量,而非「新聞」的傳達 • 像是影像助長了某種「羶色腥」的發展,這即是桑塔格所謂的:「新聞攝影的『奇觀』
四、明星形象的商品化: • 女明星,裸露身體,求知名度,媒體藉由女 明星的裸露,刺激報紙銷售量, • 「新聞」逐漸地「廣告化」,失去了本質 • 以金馬獎、金鐘獎「星光大道」為例,議題 不再是一個「新聞事件」,而是一件「商品」
( 1 ) 圖說文字開始引導觀眾 是真是假並不重要 「新聞報」注重犯罪新聞、醜行、災禍報導與各種特寫,並大量應用『圖片』
( 2 ) 連環圖片 隨著《蘋果日報》登台,掀起一股圖像視覺化的風潮後,常出現的是戲劇性的連環照片,讓人誤以為照片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