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83 Views
美国 FD 的制度化演进及现有模式 (基于文献分析). 大学教师发展( Faculty Development , FD )相关概念图: FD 的四个维度. Faculty Development 的历史演进( Sorcinelli M D , Austin A E , Eddy P L ) 1 、研究者时代:( 20 世纪 50 年代 ——60 年代早期) 特点: FD 完全指向提高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 活动: 提供学术休假、资助参加学术会议、获得高一级学位、提供科研支持等( smith ) 经费: 校内不固定的项目拨款,没有专项资金和预算;
E N D
美国FD的制度化演进及现有模式(基于文献分析)美国FD的制度化演进及现有模式(基于文献分析)
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FD)相关概念图:FD的四个维度
Faculty Development的历史演进(Sorcinelli M D,Austin A E,Eddy P L) 1、研究者时代:(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早期) 特点:FD完全指向提高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 活动:提供学术休假、资助参加学术会议、获得高一级学位、提供科研支持等(smith) 经费:校内不固定的项目拨款,没有专项资金和预算; 组织机构:FD有高校的人事管理部门和学术管理部门等多种部门发起和组织。 2、教学者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 特点:关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即教学发展 活动:教学咨询、教学研讨班、讨论会 经费:校内拨款70%、联邦政府拨款或基金会20%、州政府拨款7%、校友会或特殊基金3%(Centra J A) 组织机构:FD的校内机构如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不断增加,1976年,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和组织发展协会POD成立;
Faculty Development的历史演进(Sorcinelli M D,Austin A E,Eddy P L) 3、开发者时代:( 20世纪80年代) 特点:更加关注教师需要,增强教师活力,实现对教师能力的开发,教师参与热情高 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教学成果测量等 经费:校内拨款、私人基金会如布什、福特、卡内基、李列基等 组织机构:FD机构数量进一步增多。教师发展在学校中的地位提高,确定了在院校组织管理等级中的地位(Aelstee J W) 4、学习者时代:( 20世纪90年代) 特点:由重视教师“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活动:整合教学技术、新教师适应项目等 经费:校内拨款、学科专业协会拨款、基金会资助 组织机构:学科的专业协会也开始组织教师发展项目。美国60%的院校设立教师发展的办公室或者中心,40%的院校成立了教师发展委员会,有些学校同时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委员会(Alan Wright);这一时期的FD活动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Faculty Development的历史演进(Sorcinelli M D,Austin A E,Eddy P L) 5、网络时代:(21世纪至今) 特点:伴随着教师自身角色的变化和高校环境的挑战,FD在内容和范围上进一步扩大:要与教师和院校领导一起协作,解决院校问题,促进院校的改革,承担更多的责任; 活动:增加了针对研究生的未来教师发展项目、职业中期和终身教职后的发展项目 经费:校内外的多元化资助,甚至高校教师也为项目提供捐助(Fogg P) 组织机构:FD影响进一步扩大,新的FD项目不断增加,地区性的FD组织开始建立,出现了专门提供高校教师发展服务的公司,更加繁荣。
小结: 1、组织目标上:单一目标到多维目标。 2、经费来源上:从单一的、不定期的院校拨款到有基金会、协会、政府和院校的支持的多渠道的来源变化。 3、组织机构上:从个体教师发展向群体教师发展,从个别高校自发的活动到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专业机构。活动和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 4、FD的校内机构与FD工作者、教师和校内其它机构院系管理者的联系日益广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院校改革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FD变化的几多:机构、人员、经费、目标、参与者、研究文献等
1、负责一所院校内的教师发展事务,中心主任从全校教师中选拔,中心的专业人员来自各院系,具有教师职称;1、负责一所院校内的教师发展事务,中心主任从全校教师中选拔,中心的专业人员来自各院系,具有教师职称; 2、经费主要来自学校的教学预算,中心设立的一些特殊项目还有资助金的支持。 3、中心为处于职业生涯各阶段的教师提供服务,服务对象不限于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教师。 ①一般通过午餐讨论或研讨班等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促进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教师可以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和需求的同事; ②通过网络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方面的书籍、刊物、软件、会议等各种信息; ③参与和支持课程评价和改革逐渐成为中心的重要任务; ④日益重视与学校其它部门和院系的合作,在学生成绩评价、多样性、跨课程写作等方面提供服务; ⑤设立教学奖励,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提供奖金、差旅机会; ⑥为学生提供学习技能辅导、考试评价服务。为教师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校际交流服务等 4、如华盛顿大学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乔治亚大学教学支持和发展办公室等
1、该模式的组织机构的运作围绕有限目标进行,中心需要完成的任务比校园中心模式和多校区合作模式都要单一;1、该模式的组织机构的运作围绕有限目标进行,中心需要完成的任务比校园中心模式和多校区合作模式都要单一; 2、中心可以服务一个或者多个学校。规模大的学校可以设立多个特殊项目中心,开展各种教师发展活动; 3、该模式依据其中心的使命,配备相应专长的1-3名人员和一些辅助性工作人员; 4、经费一般来自资助资金,大多数从学校的预算中获得经费,有的还通过对外服务得到收入; 5、出版发行时事通讯、举办研讨班、提供相关资源是特殊目的中心与教师进行交流并为教师提供服务的主要途径; 6、由于中心目的的差别,设立的项目也多种多样。如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个人发展与教育评估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为大学和学院举办全国性会议,提供对教师、系主任、院长的评估服务,通过时事通讯和中心的印刷品发布教师发展和评估信息;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生教师项目是专门为提高研究生助教教学水平设立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计算机培训和支持服务则专门致力于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1、该模式的教师发展组织机构一般在院长办公室或教师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1、该模式的教师发展组织机构一般在院长办公室或教师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项目由休假教师或同时承担其他工作的管理人员负责; 3、经费的数额受到项目重要性和服务教师数量规模的影响。一般院系教师发展项目受制于资源的限制,其服务范围较小。 4、威伯士学院教学和学习委员会、圣.托马斯大学教师发展委员会等
小结 1、四种模式范围从大到小,针对性越来越强 2、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的模式,组织模式呈现多样性 共同点:在各院校的基本目标、方法相同; 区别点:在各院校的组织和运行差别很大,体现在FD机构的组织地位、人员配备、经费来源、服务对象等方面; 3、FD项目取得成功要在组织上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教师对项目服务的参与程度高; 第二,项目在组织中的具有合法的正式地位; 第三,项目应该配备专职人员,而不是仅仅设立一个职位; 第四,FD项目应该在学校的管理组织结构中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从而为FD项目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以及在院校目标中具有合法性奠定基础;
总结 一、美国FD从兴起到正式地位的确立,历经近30年。但现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FD息息相关; 二、每一次危机都没有使FD停滞,反而都促进了FD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完善。 三、高校教师发展校内机构和项目的组织地位成为影响FD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美国FD组织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适应院校的发展目标和其它各种条件。
个人思考 一、机遇:美国曾经面临的重科研轻教学、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大学学术道德危机和大学生信仰危机,都促进了美国FD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大陆也面临这些问题,FD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大,面临机遇 二、挑战:美国FD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在中国呈现出混合性的特征,当前体制环境下,解决难度增加 三、FD发展的多元化的制度供给;FD经费来源借入社会资金,鼓励对教育的投资,既可缓解经济通胀压力,又可改善民生,多样化资金来源 四、当前体制下,借鉴“中央拥有绝对叫停权下的地方实验主义”实行“教育部拥有绝对叫停权下的研究型高校实验主义”逐步尝试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