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1.1k Views
天地有大美 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 作 者 : 蔣勳 出版社 : 遠流 索書號 :180/4424. 蔣勳. 福建長樂人。 1947 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 1972 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 1976 年返台後,曾任 《 雄獅美術 》 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的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E N D
天地有大美蔣勳和你談生活美學 作 者:蔣勳 出版社:遠流 索書號:180/4424
蔣勳 • 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台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的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著有《舞動紅樓夢》、《舞動白蛇傳》、《給年輕藝術家的信》、《吳哥之美》、《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等。
美學大師蔣勳首部生活美學力作。是蔣勳2004年在IC之音(FM97.5)主持「美的沉思--蔣勳時間」節目一年,第三季主講的生活美學講稿整理成書。 在本書中,他鼓勵大眾從生活細微面出發,將美拉近到食、衣、住、行的層次,而能過一個有質感、有品味的生活。蔣勳公開自己力行生活美學的體驗與心得,讓大眾明瞭美感訓練並不難,美感生活並不貴、不遠。他希望忙亂步調下的現代人,可從本書中習得如何放緩生活步調、舒緩生活壓力,從最平易的生活面來伸展感知的觸角,尋得心靈釋放和寧靜。 本書部分照片於蔣勳住所實地拍攝,以蔣勳收藏的美好生活器物為主,表達生活美感處處皆可花心思呈現之意,與讀者共享他的居家美學。 內容簡介
【衣】身體與服裝創出獨特的服裝美學珍惜美好物質【衣】身體與服裝創出獨特的服裝美學珍惜美好物質 【食】認識美的重要開始:吃口中的滋味 · 美好的記憶酸甜苦辣的豐美人生料理一道生命的菜餚 【行】合乎美學規則的「移動」快感≠美感快與慢平衡的生命 【住】把「房子」變成「家」居住美學與人文品味保存小鎮文化 目次
食之美 你會在腦海裡浮現一些 好像始終忘不掉的食物和料理, 它們不只是口感上的回憶, 不只是美食當前那種口腔裡的快樂, 甚至會變成很特別的視覺記憶、嗅覺記憶, 甚至會讓你在心靈上有一些 特別的感動。
衣之美 一件你喜愛的衣服, 真的像一位好朋友,有時候也像一個愛人。 有幾件純棉的白襯衫跟純棉的卡其褲 是我很喜歡的衣服, 讓我覺得有長久穿著的記憶在裡面, 對它們總會特別花一點心血。 我捨不得用洗衣機去洗它們,怕會變型, 所以總是用比較好的洗衣精泡著, 有空的時候用手去揉搓乾淨, 我覺得那也是一種乾淨。
住之美 房子並不等於家,房子是一個硬體, 必須有人去關心、去經營、去佈置過,這才叫做家。 有些人只有房子,並沒有家。
行之美 如果從誕生到死亡是一條高速公路, 那麼我寧可另闢蹊徑。 人生只有一次, 我為何要那麼快開完全部的路程? 我覺得可以慢慢地走, 每一段過程、每一分、每一秒, 都可以停下來做一點觀看、 做一點欣賞。
如何讓「美」不再虛無飄渺, 不再只是學者專家口中的理論, 能夠踏踏實實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 是作者不斷質問自己的問題。 他從平凡的生活經驗出發, 認為生活在美學裡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因為他所強調的「美」,並不只是匆忙地去 趕藝術的集會,而是能夠給自己一個靜下來 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間,讓眼耳鼻舌都能聽到看到美的東西, 感受到美的氛圍,這才是他認為真正的生活美學。 從稀鬆平常的食、衣、住、行等範疇出發,沒有任何艱澀的理論,更不以批判性的口吻評論,而是以通俗淺白的文字,將在生活中感悟的美娓娓道來。不論是論及文化的元素,或是說明價格與美感不見得有關,均一再強調對生活細節的用心與講究,才是體驗美的最佳途徑。從容閒適有如話家常地闡述出深刻的美學觀,令人回味再三。 【94年12月誠品選書】
美, 或許不在劇院,不在音樂廳,不在畫廊; 美, 就在我們生活中。 圖書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