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89 Views
微波铁磁共振. 实验物理中心 崔益民. 微波铁磁共振在磁学和固体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铁氧体物理学的基础。微波铁氧体在雷达技术和微波通信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铁磁共振和顺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样是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 微波铁磁共振( FMR )是指铁磁介质处在频率为 f 的微波电磁场中,当改变外加恒磁场 H 的大小时,发生的共振吸收现象。铁磁共振观察的对象是铁磁介质中的未偶电子,可以说它是铁磁介质中的电子自旋共振。
E N D
微波铁磁共振 实验物理中心 崔益民 1
微波铁磁共振在磁学和固体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铁氧体物理学的基础。微波铁氧体在雷达技术和微波通信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铁磁共振和顺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样是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 • 微波铁磁共振(FMR)是指铁磁介质处在频率为f的微波电磁场中,当改变外加恒磁场H的大小时,发生的共振吸收现象。铁磁共振观察的对象是铁磁介质中的未偶电子,可以说它是铁磁介质中的电子自旋共振。 • 本实验采用扫场法进行微波铁磁材料的共振实验。即保持微波频率不变,连续改变外磁场,当外磁场与微波频率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时,可发生射频磁场的能量被吸收的铁磁共振现象。 2
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注意事项 3
一、实验目的 • 了解铁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观测铁磁共振现象; • 掌握用谐振腔法测量共振线宽及朗德因子; • 了解微波基本知识,了解有关的微波测量技术。 4
二、实验原理 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强度矢量 在外磁场 中运动状态的经典力学运动方程为: 式中 ,负号表示 绕 作右旋进动; 为物质内部对 γ为旋磁比. 产生的阻尼转矩, 对1式求解,可得到FMR条件: 为玻尔磁子, 为微波磁场的圆频率,Br称为共振磁场。TD 所代表的阻尼转矩是一个微观能量转化的过程,阻尼的大小反应共振系统能量转化为热运动能量的快慢程度。 5
二、实验原理 2.由于磁导率µ与磁化率χ之间有如下关系: Χ取复数形式 所以μ也为复数,称为复数磁导率 实部μ‘为铁磁性物质在恒定磁场B0中的磁导率,它决定磁性材料中贮存的磁能(=μ’ B02);虚部μ’’则反应脚边磁场能在磁性材料中的损耗。 6
二、实验原理 图1 张量磁化率对角组元的虚部μ”与外加恒磁场的关系曲线 • 从经典观点看,铁磁共振点相应于铁磁体的磁损耗呈现极大值。 • 从量子观点看,铁磁体在恒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当外来微波电磁场量子(hf)等于能级间隔时,将发生对这种量子的共振吸收。 7
二、实验原理 图2 输出功率与外加恒磁场的关系 8
二、实验原理 通常将与μ”max相对应的磁场Hr称为共振磁场,对应球形样品,Hr与角频率ω的关系为: Hr=ω/γ(4) 式中γ=geμ0/2mc,称为旋磁比;m 、e分别是电子的质量和带电量的绝对值;μ0为真空导磁率;c是真空中光速;g为光谱分裂因子—朗德因子。 而使μ”降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相对应的两个磁场值之差| H2 -H1|称为铁磁共振线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是铁氧体内部能量转换微观机制的宏观表现,其大小标志着磁损耗的大小。 9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采用传输式谐振腔测量铁磁共振线宽。测量时我们采用非逐点调谐法,只在无共振吸收时调谐一次,这对于窄共振线宽的情况是完全可行的。但应该注意,此时为考虑频散修正,可用如下公式(修正公式)从测量的P出—H曲线上定出ΔH: (5) 10
二、实验原理 • 因为本系统信号较小,晶体检波器的检波律符合平方律,即检波电流与输出功率成正比(I∝P),故传输式谐振腔的输出功率可用晶体检波器的检波电流作相对指示。微安表可以检测谐振腔的输出功率。且由(5)式知,对检波电流同样有: (6) 11
三、实验仪器 12
四、实验内容 • 用示波器观察单晶的共振曲线,理解 • 铁磁共振现象 • 测量多晶的共振线宽及朗德因子 13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微波信号源要求预热20分钟。 2. 微波频率的不许调节。 3. 特斯拉计的探头是易脆材料,使用时要小心。 4.实验完成后,一定要把样品拿出来。 5.实验完成后,一定先将电磁铁磁场降到0,再关共振仪。 14
实验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1,2,3 实验报告一周内交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