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情境 1-2 彩色显像管调整与故障检测

情境 1-2 彩色显像管调整与故障检测. 主 要 内 容. 一、自会聚显像管结构与参数 二、色纯度及调整 三、会聚及其调整 四、枕形失真及校正. 一、彩色显像管结构与参数. 1949 年美国无线电( RCA )公司生产出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 1968 年日本索尼( SONY )公司研制成功单枪三束管。 1972 年美国无线电( RCA )公司研制成功自会聚管。 普通荧光屏 直角平坦形 纯平荧光屏 21 寸、 25 寸、 29 寸、 34 寸. (一)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结构. 特点: 一字形一体化电子枪 孔式荫罩板

Download Presentation

情境 1-2 彩色显像管调整与故障检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情境1-2 彩色显像管调整与故障检测 主 要 内 容 一、自会聚显像管结构与参数 二、色纯度及调整 三、会聚及其调整 四、枕形失真及校正

  2. 一、彩色显像管结构与参数 • 1949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生产出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 • 1968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研制成功单枪三束管。 • 1972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研制成功自会聚管。 • 普通荧光屏 直角平坦形 纯平荧光屏 • 21寸、25寸、29寸、34寸

  3. (一)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结构 • 特点: • 一字形一体化电子枪 • 孔式荫罩板 • 荧光屏球面形状,纯平形状。 • 自会聚偏转线圈

  4. 1.一字形一体化电子枪结构 • 功能:完成电子束的发射、加速、聚焦、调制等功能。 • 一字形:指R、G、B阴极排列成水平一字形; • 一体化:是指除电子枪的R、G、B阴极各自独立外,其它电极都是红、绿、蓝公用。

  5. 2.荫罩板与荧光粉点 • 在荧光屏后面约1cm处,设有一块荫罩板,作用是确保R、G、B电子束只能击中相应的R、G、B荧光粉点,故荫罩板又称为选色板。 • 荫罩板是由0. 15mm厚的薄钢板制成,上面有规律地排列着40余万个槽孔(荫罩孔),每个荫罩孔对应着一组R、G、B三基色荧光粉点。荫罩孔按“品”字形规律交错排列,使荫罩板的机械强度及抗热变形性能增强。

  6. (三)彩色显像管典型技术参数

  7. CRT结构示意图 • 作用:将电信号还原成光图像 • 组成:玻璃外壳、电子枪、荧光屏

  8. 电子枪各电极作用 • 灯丝:灯丝加额定电压后,就会产生电流而发热。灯丝的作用是烘烤阴极,使阴极发射电子。 • 阴极:作用是发射电子。 • 栅极:改变栅阴电压就可以控制电子束的强弱。 • 加速极:以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进行加速。 • 聚焦极:使电子束聚焦成直径很小的细束。 • 高压阳极:高压阳极有2.5万伏以上直流高压,高压阳极的作用是使电子束高速轰击荧光屏。

  9. 国家电视广播技术标准 • 行频:fH=15625Hz • 行周期:TH=1/fH=64µS • 行正程扫描时间:THt=52μS • 行逆程扫描时间:THr=12μS • 场频:fV=50Hz • 场周期:TV=20ms • 场正程扫描时间:TVt=18.388ms=287TH+20μS • 场逆程扫描时间:TVr=1.612ms=25TH+12μS

  10. 场锯齿波电流与行、场扫描

  11. 显像管显像原理 • 在电子束扫描的基础上,再在显像管阴极加图像信号,该信号使电子束电流强弱按照图像信号的规律性进行变化,使荧光屏重现图像。

  12. 二、色纯度及校正 • 1.色纯度 • 色纯度是指彩色显像管显示单基色光栅的纯净程度。具体地说,就是要求R、G、B电子束轰击对应的R、G、B荧光粉,而不轰击其它荧光粉。

  13. 色纯度不良的故障现象:屏幕局部出现色斑 色斑

  14. (1)偏转中心与偏转平面 • 首先应保证显像管偏转中心与曝光中心重合。因为在涂敷R、G、B荧光粉时,采用曝光法来模拟电子束扫描,曝光时光源所在位置称曝光中心,R、G、B三个曝光中心构成一个曝光平面,如左图所示。因此,只有使偏转中心与曝光中心重合,才能确保色纯度良好,具体调整方法是移动偏转线圈在显像管管锥上的前后位置。

  15. G荧光粉涂装曝光法

  16. R荧光粉涂装曝光法

  17. B荧光粉涂装曝光法

  18. (2)色纯度调整磁环 • 由于显像管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着工艺误差,造成电子枪在管颈内的安装位置与管颈轴线不重合,所以移动偏转线圈在显像管管颈上的位置只能使偏转平面与曝光平面重合,但R、G、B偏转中心与R、G、B曝光中心不一定重合。为了校正这种误差,在管颈上套有一对色纯调整磁环。改变两片色纯磁环的位置,可使R、G、B电子束产生等量位移,从而使偏转中心与曝光中心重合,以获得最佳色纯度。

  19. (3)消磁线圈与消磁电流 • 地磁场及周围杂散磁场对电子束运动轨迹的影响也会引起色纯度不良。管内电子枪、荫罩等都是金属材料制作,在每次工作过程中都会受到电子束产生的磁场及外界磁场的磁化而留有剩磁,这种剩磁影响电子束的运动轨迹,使电子束轨迹偏离而引起色纯度误差。避免此色纯误差的方法是,在显像管锥体外设置金属屏蔽板并设立消磁线圈。

  20. 消磁线圈

  21. 小结:色纯度不良原因及对策 1.选色板受热变形、松动-更换显像管 2.偏转线圈前后位置偏差-移动偏转线圈 3.电子枪在管颈内安装误差-调色纯度磁环 4.受外部电磁场影响-设置消磁线圈

  22. 一.会聚概念 • 会聚:是指R、G、B电子束在任一扫描下,均能穿过同一个荫罩孔,以击中同一组R、G、B荧光粉点。如果R、G、B电子束没有穿过同一个荫罩孔,则称发生了会聚误差。 • 静会聚:是指R、G、B电子束在没有进行偏转时的会聚,也就是屏幕中心的会聚。 • 动会聚:是指R、G、B电子束在扫描偏转过程中的会聚,也就是屏幕边缘四角的会聚。

  23. 动会聚 (1)会聚误差示意图 • 屏幕一个白色亮点分裂成R、G、B三色点或两种色点,或一条白色亮线分裂成R、G、B三色线或两种颜色线,像的轮廓将出图现彩色镶边现象。 • 静会聚不良原因:R、G、B阴极间隔误差、水平一字形排列误差 静会聚

  24. 会聚良好,白色线没有裂开

  25. 图像的轮廓出现彩色镶边现象 轮廓镶边

  26. (2)四极磁环与六极磁环 • 四极磁环的特点:使R、B两边束作等量反方向位移。调整时,让电视机屏幕显示方格测试图像,如果R、B两边束没有在水平、垂直方向聚合成紫色线条,则可调整四极磁环,使之聚合成紫色线。 • 六极磁环的特点:磁环磁场对G中束也没有影响,而使R、B两边束作等量同方向位移。当R、B两边束已经聚合成紫色线后,但没有再与绿束重合成白色线,此时可调整六极磁环,使之聚合成白色线。

  27. 四极磁环与六极磁环在管颈上的位置 偏转 线圈 磁环

  28. (3)静会聚的调整图案 步骤:接收白色十字线信号; 先调四极磁环,后调六极磁环,反复调整。

  29. (4)动会聚误差时的光栅及校正过程 • 如果将光栅的枕形失真也考虑进去,则一个会聚误差与枕形失真同存的白色矩形光栅在屏幕中显示成左图所示。

  30. (5)磁增强器与磁分路器 • 为了校正动会聚误差,必须增大G束的偏转量,为此,在电子枪内部顶端设置了一些内部磁极,采用这些内部磁极来收集或旁路偏转线圈漏磁通,其中对G束是收集漏磁通以加大偏转量,对R、B两边束是旁路漏磁通以减小偏转量,前者磁极称为磁增强器,后者磁极称为磁分路器。

  31. 二.枕形失真 • 由于荧光屏的曲率半径大于电子束的偏转半径,当电子束均匀偏转同样一个角度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距离并不相等,越靠近屏幕边缘,等偏转角下的电子束扫描距离越长,尤其是屏幕角部扫描,于是产生水平、垂直方向延伸型失真,此失真随着偏转角的加大及屏幕尺寸的加大,综合性地呈现为枕形失真。

  32. (1)枕形失真原因与光栅 • 枕形失真原因与光栅如上图所示,水平直线与垂直直线都失真为弯曲的抛物线。枕形失真又分为水平(左右)枕形失真和垂直(上下)枕形失真。

  33. (2)水平枕形失真校正原理 • 校正水平枕形失真原理:用场频抛物波对行扫描锯齿波电流的幅度进行调制,以增加屏幕中部的水平扫描偏

  34. (3)垂直枕形失真校正原理

  35. 7.显象管常见故障及优劣判断方法 显象管的好坏可用电压测量或电流测量来判断。在通电的情况下,如果灯丝不亮只要测量灯丝两脚上的电压是否正常,就可判断灯丝有无烧断。若有电压而灯丝不亮,必定是显象管灯丝断线。 如果灯丝被点亮而无光栅,可通过测量显象管各极电压来判断,若各极的供电电压正常,则一定是显象管有毛病。另外,可用万用表的电流档测量显象管的阴极电流来进行判断,当把亮度调至最大时,显象管正常发射电流值应为0.6-1mA,如果电流指示在0.3mA以下则表示显象管已经衰老。

  36. 电阻测量应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对于正常管子的灯丝电阻约为10欧姆。如果测量时发现阻值很大,甚至不通,就表明灯丝接触不良或已断开。至于阴极与灯丝之间或其它任意电极之间的电阻均应为无穷大。如果有短路现象,则表明电极相碰。电阻测量应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对于正常管子的灯丝电阻约为10欧姆。如果测量时发现阻值很大,甚至不通,就表明灯丝接触不良或已断开。至于阴极与灯丝之间或其它任意电极之间的电阻均应为无穷大。如果有短路现象,则表明电极相碰。 判断显象管衰老的程度,可在加灯丝电压的情况下,通过测量栅极与阴极之间的电阻来判断。用万用表电阻档并且正表棒接阴极、负表棒接控制极进行测量。正常情况下阻值应为1千欧以下,若阻值为数十千欧,就表示显象管发射能力减弱,测得的阻值越大,表明其衰老越严重。

  37. Thank you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