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60 Views
肠道杆菌及检验. 肠道杆菌 ( enteric bacilli ) 的概念 : 肠杆菌科 ( Enterobacteriaceae ). 第一节 概 述. 共 30 个属, 120 个种,大多为肠道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一部分在发生移位,或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埃稀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 枸橼酸菌属. 大肠杆菌 肠外感染. 普通变形杆菌: 肠外感染、食物中毒. 正常菌群. 医院感染. EPEC . ETECEIEC . EHECEAggEC. 肠内感染食物中毒. 肠道杆菌.
E N D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的概念: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第一节 概 述 共30个属,120个种,大多为肠道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一部分在发生移位,或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埃稀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 枸橼酸菌属 大肠杆菌 肠外感染 普通变形杆菌:肠外感染、食物中毒 正常菌群 医院感染 EPEC.ETECEIEC.EHECEAggEC 肠内感染食物中毒 肠道杆菌 致病性大肠埃稀菌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耶尔森菌属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福氏志贺菌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内氏志贺菌 急性菌痢 慢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 致病菌 伤寒沙门菌甲、乙、丙 肠热症 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 食物中毒败血症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食物中毒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
共性: 1.形态染色:均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有菌毛,部分有荚膜或包膜,大多有周鞭毛(除志贺菌、克雷伯、鼠疫耶尔森菌之外)。 2.营养要求:需氧或兼性厌氧。 3.生化反应:具丰富的酶,生化反应活跃,并各不相同,为鉴定的主要依据。 致病性越强,生化反应能力越弱。 非致病菌(除变形杆菌外)均分解乳糖产酸,致病菌不发酵乳糖。 常用选择培养基:S S (Salmonella-shigella)。
EMB (Eosin-methylene-blue) MAC (Mac Conkey) 常用生化反应培养基:KIA MIU 定科试验: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4、抗原构造:有多种抗原 菌体抗原(O抗原) :脂多糖,耐热(100℃不被破坏),有属、种特异性,又有类属抗原和特异性抗原之分,类属抗原可引起交叉反应,凝集为颗粒状。 H抗原 鞭毛蛋白,不耐热(60 ℃30min即可破坏),特异性强,凝集为絮状。
表面抗原:包绕于O抗原的外面的多糖(不耐热),不同细菌有不同的名称(如大肠杆菌及志贺菌的K抗原,沙门菌的Vi抗原)表面抗原:包绕于O抗原的外面的多糖(不耐热),不同细菌有不同的名称(如大肠杆菌及志贺菌的K抗原,沙门菌的Vi抗原) 抗原是肠道杆菌血清学分群和分型的依据。 5、遗传变异 S-R变异 H-O变异 耐药性变异 6、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以饮食、饮水为媒介 体内感染(免疫力下降、移位),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群。
7.致病物质:菌毛、内毒素、肠毒素 8.检验方法 标本:肠内标本:新鲜粪便 肠外标本:血液、体液、尿液等 分离培养 血液 肉汤增菌 血平板分离 尿液、伤口分泌物 MAC分离 粪便: SS 、EMB分离
鉴定依据: 革兰染色 触媒、氧化酶、硝酸盐还原 KIA、 MIU、IMViC ,其他生化反应 血清玻片凝集(鉴定到种、型或血清型)
第二节 埃希菌属 分布及种类: 大肠埃希菌(E.coli) 蟑螂埃希菌(E.blattae) 格森埃希菌(E.fergusonii) 赫尔曼埃希菌(E.hermannii) 伤口埃希菌(E.vulneris)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短杆菌、大多有周鞭毛, 菌毛,少数有微荚膜。 (二)培养特性 普通平板:中等大小,圆形凸起,光滑灰白色。 血平板:某些菌株呈β溶血 S S、MAC平板:分解乳糖产酸呈粉红色菌落 EBM:兰紫色菌落,有金属光泽 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
(三)生化反应 分解葡、乳、麦、甘,产酸产气,蔗糖因株而易 I M Vi C:+ + ——, 脲酶:— 肠内感染菌株:不发酵 / 迟缓发酵乳糖,KIA, MAC中可产碱。 (四)抗原构造: 有O、H和 K三种 O 抗原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约170种。 H 抗原大于56种 血清型的表示式:O:K:H , 如: O111:K58:H2; O157:H7
(五)抵抗力: 自然界水中存活数周或数月。 胆盐、煌绿可抑制其生长, 对氯霉素、链、庆大酶素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 出现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 ESBLs)菌株,则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 产ESBLs的革兰阴性菌除了大肠埃希菌之外,常见的还有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弗劳地枸橼酸菌、铜绿假单孢菌
二、致病性 (一) 致病物质: K抗原 菌毛 ETEC的菌毛称定植因子(CFA) 毒素:括内毒素和外毒素(肠毒素) 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toxin, LT),65℃30min可破坏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toxin, ST) (二)所致疾病 1、机会感染:移位到肠外组织、器官,引起化脓性 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胆囊炎、腹膜炎等。 2、肠内感染: 腹泻(轻微腹泻—霍乱样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ntertoxigenic E coli, ETE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肠聚集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hative E coli EAggEC)
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种类及主要特征 菌株 侵袭部位 疾病与症状 致冰机制 ETEC EPEC 小肠 小肠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伴恶心呕吐、腹痛、脱水、低热 肠毒素致大量分泌液体、电解质 婴幼儿腹泻,水样或粘液便,发热,恶心呕吐 粘附、破坏上皮细胞 侵袭和破坏肠粘膜上皮细胞 EIEC 结肠 结肠 小肠 志贺样腹泻,水样致脓血便,含红、白细胞、黏液,发热腹痛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LT-I或II中断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质合成 出血性结肠炎,水样便以血便,剧烈腹痛,低热,HUS等 EHEC 婴儿腹泻,持续水样便,呕吐,低热,脱水 聚集性黏附上皮细胞,阻断液体吸收 FAggEC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程序及方法
麦康凯琼脂 蛋白胨 20g 氯化钠 5g 琼脂 20-25g 蒸馏水 1000ml 乳糖 10g 1%中性红水溶液 5ml 胆盐 5g (或牛胆酸钠 4g与去氧胆酸钠1g)
中国蓝琼脂 肉膏汤琼脂(pH7.4) 100ml 乳 糖 1g 1%中国蓝水溶液(灭菌)0.5-1ml 1%玫瑰红酸乙醇溶液 1ml [注]1.中国蓝与玫瑰红酸在酸碱溶液中的反应(见表);此培养基pH约为7.4,制好后应呈淡紫红色。过碱呈蓝色,均不适用。 指示剂 酸性 碱性 中国蓝 蓝色 微蓝至无色 玫瑰红酸 黄色 红色 2.玫瑰红酸能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但对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 故粪便标本接种量不宜太多。 3.多数肠道致病菌不分解乳糖,其菌落为透明或半透明、淡红色;大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形成大而浑浊的蓝色的菌落。 4.中国蓝水溶液需煮沸或高压灭菌0.7kg15分钟后应用;玫瑰红酸是乙醇溶液,无需灭菌,但加热应避开火焰。
伊红美蓝琼脂 (EMB琼脂) 肉膏汤琼脂(pH7.4) 100ml 乳 糖 1g 2%伊红水溶液(灭菌)2ml 0.5%美蓝水溶液(灭菌)1ml
配方一 配方二 配方三 配方四 牛肉膏 5 5 牛心浸液 1000 肉膏液 850 胨 5 7.5(胨) 5 乳 糖 10 15 10 10 胆盐 10(粗制) 10(透析) 150(ml)(牛胆汁) 8.5(混合) 硫代硫酸钠 12 5 11 8.5 枸橼酸钠 12 15 11 8.5 枸橼酸铁 0.5 1 枸橼酸铁铵 1 4 磷酸氢二钠 5 4 琼 脂 25 18 20 13.5 煌 绿 0.33 0.33 1.0 0.33 中性红 22.5 37 70 25 水 1000 1000 SS琼脂 (四种配方)
双糖铁培养基 蛋白胨 10g 葡 萄 糖 1g 氯化钠 5 g 乳 糖 10g 牛肉膏 3 g 硫代硫酸钠 0.2g 琼 脂 16g 硫酸亚铁 0.2g 水 1000ml 0.4%酚红 6ml
脓汁、痰、分泌物、尿 血 液 粪便、直肠拭子 肉糖增菌 MAC、EMB分离 血平板分离 37 ℃ 18~24H 涂、染、检 可疑菌落 肠道感染 肠道外感染 ETEC 初步鉴定 EPEC EIEC EHEC 菌落特征、革兰染色 KIA、 MIU 生化反应肠毒素测定 血清玻片凝集 最终鉴定:系统生化反应 报 告
大肠埃希菌的初步鉴定 KIA MIU 氧化酶 硝酸盐 触媒 M VP C 斜面 底层 产气 H2S 动力 吲哚 脲酶 A A +/- — +/- + — + — — + — + K A — — + + — + — — + — + K A — — — + — + — — + — + K A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