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35 Views
第二十四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教研室罗森亮.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内分泌功能 : B- 胰岛素 a- 胰高血糖素 d- 生长抑素 (胰多肽、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 外分泌功能: 胰液(含各种消化酶). 急性胰腺炎 ( acute pancreatitis ). 第二节. 【 概述 】.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和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多见于青壮年,仅次于阑尾炎,重症胰腺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 病因 】. (一)胆道疾病 ( Oddi 括约肌痉挛引起梗阻)
E N D
第二十四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外科教研室罗森亮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内分泌功能: B- 胰岛素 a-胰高血糖素 d-生长抑素 (胰多肽、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 外分泌功能: 胰液(含各种消化酶)
【概述】 •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和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 多见于青壮年,仅次于阑尾炎,重症胰腺炎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病因】 • (一)胆道疾病( Oddi括约肌痉挛引起梗阻) • (二)酒精中毒(使 Oddi括约肌痉挛) • (三)暴饮暴食 • (四)代谢紊乱(高血脂、高钙) • (五)感染、损伤或手术
【病理】 • 水肿性 出血坏死性 • 急性反应期(2周内) • 全身感染期(2周-2月) • 残余感染期(2-3月) 重症胰腺炎 胰坏死腹膜炎 结合钙增多低钙 腹膜吸收致血淀粉酶高 重症胰腺炎分级: 无脏器功能障碍为1级 伴脏器功能障碍为2级 胰腺假性囊肿、胰瘘、慢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 (一) 腹痛 饮酒或暴饮暴食撕裂性上腹疼痛,向背部放射。 • (二)恶心、呕吐、腹胀(呕吐后腹痛不缓解为其特点) • (三)腹膜炎征(腹膜炎肠麻痹所致) • (四)皮下瘀斑:腰部蓝-棕色斑(Gray- Turnner)或脐周围蓝色改变(Culler) • (五)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代酸、低钙) • (六)休克 (多见于休克型) • (七)发热 (重症胰腺炎更明显) • (八)黄疸(胰管出口梗阻)
【辅助检查】 • (一)实验室检查1、胰酶测定(血清淀粉酶>5000u/L苏氏法(400~1800u/L) 、尿淀粉酶>3000u/L苏氏法(800~3000u/L),具有诊断意义)2、电解质测定:低钙(发病后2-5天,在2 mmol/L以下,1.87 mmol/L出现抽搐, 1. 75 mmol/L以下为危症) 3、血糖升高(胰岛细胞破坏所致) • (二)影像学检查 1、B超:胰腺呈弥漫性肿大,边缘清晰、内有光点2、 CT:( 同B超) • (三)腹腔穿刺:混浊液,见脂滴,淀粉酶比血清中高三倍
【诊断要点】 • (一)病史:暴饮暴食、胆道结石史 • (二)症状体征:剧烈腹痛向后背部放射 • (三)血、尿淀粉酶增高 • (四)影像学检查
【处理原则】 • 原则减少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纠正水电紊乱,维持有效血容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方法: • (一)非手术: 1、减少胰液分泌 ①禁 食禁 饮; ②持续胃肠减压; ③抑制胰液分泌 -普鲁本辛、阿托品、醋唑磺胺。2、补充液体及防治休克。
【处理原则】 3、营养支持(肠外营养) 4、解痉止痛:阿托品、杜冷丁(勿用吗啡) 5、抗生素、激素 6、中药-清热通里、肝理气(大黄15克) 7、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肺、肝、肾) • (二)手术治疗: 方法:清除坏死、规则性胰腺切除、胆道引流、胃造口或空肠造口,负压吸引。
【处理原则】 • (三)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应激性溃疡(出血)-H2受体拮抗剂、止血剂、冰盐水等。 2、胰瘘- 手术清除、引流 3、肠瘘- 引流、外置、近端造口、修复 4、胰腺假性囊肿- 内外引流
【护理评估】 • (一)术前评估 • 1.健康史(胆道病、酗酒、饮食不当、胰手术、外伤)。 • 2.身体状况(局部腹痛性质、程度及生命体征状况,能否耐受手术对于术的耐受性,包括重要脏器功能壮态和营养状况,血、尿淀粉酶值的变化)。 •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评估】 • (二)术后评估 • 1.康复状况( 腹部、伤口、引流状况) • 2.营养状况 • 3.并发症情况 ( 有无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出血,胰瘘,肠瘘等发生)。 • 4.心理和认知状况。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一)疼痛 疼痛减轻或得到控制 (二) 体液不足的危险 体液维持平衡 (三)营养失调 营养状态逐渐得到改善 (四)知识缺乏 病人掌握与疾病有关知识 (五)潜在并发症 并发症病人并发症得到 (休克、MODS、感染、 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 出血、胰瘘或肠瘘 )
【护理措施】 • (一)观察(生命体征、腹膜炎情况) • (二)疼痛护理 1、禁食、胃肠减压, 2、给予抗胰酶药物 和止痛药( 普鲁本辛、阿托品、生长抑素、H2受体拮抗剂、盐酸哌替啶) 3、取半坐卧位,增加舒适感。
【护理措施】 • (三)防治休克(补液维持 有效循环血量,防低钙和低钾) • (四)预防感染(早期及时选用大量抗菌素、取半坐卧位防感染扩散) • (五)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监测血气分析、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护理措施】 • (六)营养支持治疗与护理第一阶段:完全肠外营养(TPN) (V补给)2~3W(胰休息期) 第二阶段:肠道营养(TEN) (通过空肠造口)3~4W第三阶段:胃肠内营养(EN) (经口进食)4W以后
【护理措施】 (七)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 • 1、腹腔双套管灌洗引流护理(目的:是可冲洗可引流,减少胰液和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持续腹腔灌洗、观察记录质量色、保护周围皮肤、定期查引出液的细菌和淀粉酶、严格无菌、取引流体位、10天左右拔管
【护理措施】 • 2、胃造瘘管的护理(目的:是减少胃液对十二指肠的刺激) 应保持固定、通畅、无菌、观察质量色并记录 • 3、空肠造瘘管的护理(目的:提供营养) 防感染、堵塞、营养液的配制、温度、输注滴速、观察腹胀、腹痛、腹泻等反应、掌握拔管时间。
【护理措施】 • (八)并发症观察与护理1、急性肾衰竭 详细已录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及24小时出人水量,注碳酸氢钠,应用利尿剂,或作血液透析。 2、术后出血(应激性溃疡)(止血剂,定时监测血压。及时清理血迹和倾倒胃肠引流液,避免不良刺激;立即作好急诊手术止血的准备。 3、胰腺脓肿及腹腔脓肿(术后高热、腹部痛性肿块。处理:抗炎、手术)。
【护理措施】 • 4、胰瘘(引流管流出无色透明液、淀粉酶含量高。处理:一般可自愈、延迟拔管)。 • 5、肠瘘(腹膜刺激征,引流液中有粪渣,处理:给高营养,手术修补)。 • 6、假性胰腺囊肿(多发于重症胰腺炎后2~3周,上腹囊性包块。处理:小的自行吸收或手术内引流)。 • (九)心理护理
【护理评价】 • (一)病人腹痛是否减轻,有无痛苦面容和疼痛主诉是否减少。 • (二)病人水、电解质是否维持平衡,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休克发生。 • (三)病人营养是否得到适当补充,是否逐步恢复经口进食。 • (四)病人是否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能否复述健康教育内容并配合护理工作 。 • (五)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康复程度。
【健康教育】 • (一)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胰腺炎易复发的特性,强调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出院后4~6周,避免举重物和过度疲劳。 • (二)积极治疗胆道结石,消除诱发胰腺炎的因素, • (二)告知病人饮酒与胰腺炎的关系,强调戒酒的重要性。 • (四)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 (五)指导并发糖尿病的病人进行饮食控制。 • (六)定期随访,注意腹部体征,若出现左上腹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
【小结】 • 急性胰腺炎常发生于胆道感染、饮酒和暴饮暴食后,主要表现为上腹或左上腹出现撕裂性疼痛,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休克和典型腹膜炎征。检查:血、尿淀粉酶显著增高。本病处理不当,死亡率高。治疗以防治休克、补液、早期禁食、抗炎、止痛、抑制胰液分泌并根据病情适时采用手术治疗。护理除注意观察、补液,抗炎、防治重要器官受损外,重点在于各种管道的护理:引流管应注意固定、保持通畅、无菌、定期冲洗,观察记录质量色,掌握拔管时间。造瘘管要保持固定、通畅、无菌,定期、定速注入营养液体,病情恢复即可拔管。
【复习思考题】 • 1、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及处理原则如何? 2、对胰腺炎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有哪些?3、胰腺炎主要护理内容有哪些?4、如何进行腹腔双套管灌洗引流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