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诊断学总论

诊断学总论. 诊断学教研室. 绪 论. 诊断学的定义: 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基础学科 临床学科. 桥梁学科. 诊断学的内容. 病史采集( history taking): 即问诊 症状:主观 体格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体征:客观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

je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诊断学总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诊断学总论 诊断学教研室

  2. 绪 论 • 诊断学的定义: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基础学科 临床学科 桥梁学科

  3. 诊断学的内容 • 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即问诊 症状:主观 •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体征:客观 • 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 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4. 问 诊

  5. 问诊的内容 • 一般项目 • 主诉:症状、体征+就诊时间 • 现病史: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 主要症状的特点 病因与诱因 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伴随症状 诊治经过 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6. 问诊的内容 • 既往史 • 系统回顾 • 个人史 • 婚姻史 • 月经史和生育史 • 家族史

  7. 体 格 检 查

  8. 基本检查法 • 视诊 • 触诊 • 叩诊 • 听诊 • 嗅诊

  9. 视 诊

  10. 触 诊 • 浅部触诊法 • 深部触诊法 • 深部滑行触诊法 • 双手触诊法 • 深压触诊法 • 冲击触诊法

  11. 叩 诊 • 叩诊方法 • 间接叩诊法 • 直接叩诊法 • 叩诊音 • 清音 • 鼓音 • 过清音 • 浊音 • 实音

  12. 听 诊 • 间接听诊法:听诊器 • 直接听诊法 嗅 诊

  13. 发 热FEVER 诊断学教研室

  14. 概念 • 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5. 正常体温调节 • 正常人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下丘脑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 通过神经、体液因素 • 产热(肝脏、骨骼肌) 散热(皮肤) 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 平衡

  16. 正常体温 • 腋窝:36℃ -37℃ • 舌下:36.3℃ -37.2℃ • 直肠:36.5℃ -37.7℃ 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17. 发生机制 • 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 • 非致热源性发热:

  18. 病因与分类 • 感染性发热: • 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抗原-抗体反应 内分泌代谢障碍 皮肤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9. 临床表现 • 发热的分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20. 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 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 缓升型 • 高热期 • 体温下降期 骤降 渐降

  21. 热型及临床意义

  22.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 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

  23.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24.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疟疾、急性肾盂肾炎。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25.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布鲁菌病。

  26.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27.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28. 伴随症状 寒战 结膜充血 单纯疱疹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出血 关节肿痛 皮疹 昏迷

  29. 问 诊 要 点

  30. 体 格 检 查 诊断学教研室

  31. 一 般 检 查 全身状态检查 皮肤 淋巴结

  32. 全身状态检查 • 性别 • 年龄 • 生命征 • 体温 测量方法: 口测法 肛测法 腋测法 • 呼吸 • 脉搏 • 血压

  33. 发育与体型 • 发育 • 体型 无力型(瘦长型) 正力型(均称型) 超力型(矮胖型)

  34. 营养状态 • 营养不良 • 营养过度 外源性肥胖 内源性肥胖 体重质量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 (m2)

  35. 意识状态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意识状态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语调与语态

  36. 面容与表情 急性病容 慢性病容 贫血面容 肝病面容 肾病面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 粘液性水肿面容 二尖瓣面容 肢端肥大症面容 伤寒面容 苦笑面容 满月面容 面具面容

  37. 体 位 • 自主体位 • 被动体位 • 强迫体位 强迫仰卧位 强迫俯卧位 强迫侧卧位 强迫坐位 强迫蹲位 强迫停立位 辗转体位 角弓反张位

  38. 姿 势步 态 蹒跚步态 醉酒步态 共济失调步态 慌张步态 跨阈步态 剪刀步态 间歇性跛行

  39. 皮 肤

  40. 颜 色 苍白 发红 发绀 黄染 色素沉着 色素脱失 湿 度 弹 性

  41. 皮 疹斑疹 玫瑰疹 丘疹斑丘疹 荨麻疹 脱 屑 皮下出血 瘀点 紫癜 瘀斑血肿

  42. 蜘蛛痣与肝掌 水肿 皮下结节 瘢痕 毛发

  43. 淋 巴 结

  44.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 淋巴结结核 •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45. 头 部

  46. 头发和头皮 头颅 颜面及其器官 • 眼 • 眼眉 • 眼睑 • 泪囊 • 结膜

  47. 眼球:外形与运动 眼球突出:眼征 眼球下陷 眼球运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