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725 Views
普通物理學課程介紹. 課程負責教師 : 潘國貴 研究室 : 管學院大樓 8 樓、人文領域教師辦公區域 ( TEL: 分機 5683 ) 助教: 呂承祐 ( 電機所 ) Office Hour : 星期二 : 下午 1:00 至 3:00 ; 星期三 : 上午 10:00 至 11:00 星期五 : 下午 1:00 至 3:00 教科書 (Textbook) 作者: Raymond A. Serway & John W. Jewett,Jr., ; 出版年份: 2011
E N D
普通物理學課程介紹 課程負責教師 : 潘國貴 研究室 :管學院大樓8樓、人文領域教師辦公區域( TEL: 分機5683 ) 助教:呂承祐( 電機所) Office Hour :星期二: 下午 1:00 至 3:00; 星期三: 上午 10:00 至 11:00 星期五 : 下午 1:00 至 3:00 教科書(Textbook) 作者: Raymond A. Serway & John W. Jewett,Jr., ; 出版年份: 2011 書名: Principles of Physics - A Calculus Approach ; 起訖頁數: 1172 出版商: Cengage Learning Asia Pte Ltd ; 發行地: Taiwan 代理商:滄海書局 TEL. (02)22263101 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非法影印。
參考書(Reference books) • Principles of Physics by D. Halliday, R. Resnick & J. Walker, 9th Edition, 2011. • University Physics by H. D. Young, 12th Edition, 2008. • College Physics by Paul Peter Urone, 2001.
教學目標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物理學課程與醫學院及工學院各學系的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息息相關,是醫、工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課程。依各學院各系的特色與發展,為提供學生踏入專業領域時具備有良好的基礎,物理學基礎課程規劃以各系學生需求為導向,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組合和整合相關課程,並達到物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領域之間橫向整合的目標。物理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 奠定學生紮實的物理基礎。●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 培養學生提昇學習能力以及終生學習的理念。● 強化英文能力
教學方法 • Lecture : • (i) 簡單闡釋物理學各領域的發展與概要,並介紹物理學對人類科技與應用科學發展之重要性(ii) 貫注正確的物理觀念,解釋並利用物理基本原理與觀念以分析、推導和演算實際物理問題,(iii) 訓練思考與解題方法,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 • 作 業:為加強學生對原理和觀念的了解,課後作業和習題的計算非常重要,並將作業的成績做為學期成績之部分 請負責物理課程的小老師至教具室借麥克風。
成績考核 • 作業 + 出席(正課與輔導課) (15 % ) • 考試 • 隨堂測驗或小考( 10% ) • 大考3 次 兩次期中考與期末考試( 75 % ) (每一次考試 25% )
學習中可能遇困難 • 數學 ( 微積分 ) • 語言(原文書) • 時間管理與分配方面出現問題而導致趕不上教學進度
普物課程之學習要點 •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其基本原理和觀念在工程學、醫學和其它科學領域中不可或缺。 • 平時多給一點時間讀物理 ( 請勿考試前一、兩天才讀,更不要熬夜念物理) 。上課時、請勿打瞌睡(養成早睡早起)。 • 請務必親自做習題與作業 ( 每章節之物理觀念與原理,做完習題與作業之後才會理解) 。 • 物理課業方面若有任何問題,儘快找課程老師或助教或班上同學。
其他注意事項 • 出席:由物理小老師或指派同學負責點名或簽到表傳簽或不定時抽點或隨堂小考。 • 曠課之處理:若曠課從學期總成積扣出席成積外曠課名單提報至學務處。( 公假、病假 例外,但均需事先請假 ) • 教室清潔:教室內禁止吃食物與喝飲料,禁止攜帶食物進入教室。並關閉手機。 • 課業輔導:將按排習題講習與討論時間(每週1~2 小時),由助教講解習題。
課程資訊或講義(PowerPoint 檔)網址( 教學中心教師講義 )http://memo.cgu.edu.tw/pankk/ 點選 數位教材(課程講義)
醫放系學生應具備核心能力 a、基礎數理化和生物醫學知識。 b、醫學影像與放射科學基礎知識。 c、放射師專業臨床技能。 d、溝通與參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e、獨立思考、分析、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f、醫學影像及放射科學之資訊應用能力。 g、醫療專業風範及倫理與肩負社會責任的能力。 h、自我學習、成長與國際視野的能力。
普通物理學課程對應之醫放系畢業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普通物理學課程對應之醫放系畢業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 a、基礎數理化和生物醫學知識。 e、獨立思考、分析、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h、自我學習、成長與國際視野的能力。
無重力狀態 Fig. P3-41b, p.92
超音波 • 超音波是不可或缺的檢查工具但不是唯一的檢查工具 • 正確的心臟檢查應是綜合詳細的病史、身體檢查,配合心電圖、胸部X光和心臟超音波,甚至進一步的心導管檢查或其他如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才能完成的。
核磁共振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攝影(亦稱磁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是近年來在臨床診斷上相當重要的影像工具。此種使用準確而不必侵入人體的方法為人體內部器官造影,對醫學的診斷、醫療和後續工作都十分重要。
核子醫學 ( Nuclear Medicine )
Pair Production (電子偶產生) • Pair Annihilation (配對滅絕)
Pair Production (電子偶產生) • A photograph of pair production produced by 300 MeV gamma rays striking a lead sheet • The minimum energy to create the pair is 1.022 MeV • The excess energy appears as kinetic energy of the two particles
pair annihilation 配對滅絕 • 配對滅絕產生的時候會產生兩個電磁波(gamma rays)
PET之呈像原理 • 正子是電子的反粒子,與電子有相同質量。在原子核中,質子數多於中子數的同位素為達穩定狀態,便可能發生質子轉變為中子而釋出正子與微中子現象,所釋出的正子會與鄰近物質之電子結合而互毀﹝Annihilation﹞,因質能互換產生方向相反而能量相同﹝511KeV﹞的兩個伽瑪射線(gamma rays)。 • 為同時補捉二伽瑪射線,PET的偵測器必需成對設計,當兩相對的偵測器同時偵測到伽瑪射線時即形成有效事件,這個過程叫相符偵測﹝coincidence dectection﹞。再將一排偵測器上所測得之所有計數資料視為某一角度之線積分,利用影像重組原理將各角度之投影資料作反投影工作,便可求出原始分佈影像圖來。
The End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