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93 Views
2013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五. 佛山市城南小学主办 报刊号: CN19—0918. 第 一 版. 上 一 版. 佛山市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 总 第 36 期 陶艺文化艺术节特刊. 千年窑都 薪火相传. 可以用它来重建古代的城镇,重现热闹的水水乡龙舟竞赛,也可以表达我们美好的愿望、真挚的情感 …… 多年来,我们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在家长的陪伴下,不但完成了大量的陶艺作品,认识石湾陶艺的文化历史,还在玩陶的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们合作,学会了坚持,我们衷心期待城南小学的陶艺课堂越办越精彩!.
E N D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佛山市城南小学主办 报刊号:CN19—0918 第 一 版 上 一 版 佛山市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 总 第 36 期 陶艺文化艺术节特刊 千年窑都 薪火相传 可以用它来重建古代的城镇,重现热闹的水水乡龙舟竞赛,也可以表达我们美好的愿望、真挚的情感……多年来,我们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在家长的陪伴下,不但完成了大量的陶艺作品,认识石湾陶艺的文化历史,还在玩陶的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们合作,学会了坚持,我们衷心期待城南小学的陶艺课堂越办越精彩! 佛山市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 (小记者叶可欣)陶泥——一块神奇的泥巴,它豪不起限,甚至有人会觉得它很脏,可是它对我们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是我们童年时代最喜欢的玩具。 我们学校开展的陶艺课程,就像我们童年的一场又一场的游戏,陶泥在我们的手中变化无穷,它时而化身成水中畅游的小鱼,时而化身为花丛中的小蜜蜂;我们 下 一 版 走进陶瓷博物馆 退 出 乐也陶陶 明星学生 那些年我 们一起做过的陶 桂花丛里的新住客 以陶传情谊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炯
五百年窑火不熄的龙窑 02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熊熊的烈火把窑烧得通红,沿着窑身向上走,我们看到在窑身的两侧有一些小门,陶工们就是从这些小门处,把风干的陶器放进去烧制的。 参观完古窑,老师带我们走进制陶工场,这些工场非常简陋,是棚寮式的旧建筑,称作“古寮”。工场里有制陶师傅表演拉坯、陶瓷微塑的山公制作演示和注浆的成型工艺,他们生动、真实地为我们重现了古代的场景。 在南风古灶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以及巨型陶瓷壁画-古镇陶源史画、瑞龙献宝、古灶榕风。 一些著名的陶艺家在这里开设了工作室,他们制作陶艺作品的技艺真是太精湛了。 我们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是古灶榕风了,这是一棵很老很老的古榕树,非常奇怪的是是它的树根是长在一堵高高的砖墙上的。 南风古灶让我们了解到石湾制陶的悠久历史,也见识到现代陶艺大师的精湛技巧。 千年窑都 薪火相传 第 一 版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石湾是我国历史上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以五千年的制陶历史而闻名世界。为了了解石湾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产过程,我和同学们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南风古灶参观。 一进南风古灶的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长长的阶梯,阶梯的顶部有一座雕刻着龙的石壁,石壁上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在长长的阶梯的衬托下,给人雄伟的感觉。阶梯的两边就是大名鼎鼎的龙窑和高窑了,这两座古窑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五百年来窑火不绝,被称为陶瓷活化石。两个古陶就像两条长龙卧在阶梯的两侧,陶工们在最低处的窑口不断塞进柴枝, 上 一 版 下 一 版 神奇的古榕树 制陶师傅表演用古作车拉坯 参观陶艺工作室 导游讲解古窑的烧陶过程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胡伟琪)石湾是千年陶都,寒假期间学校要求同学们逛石湾公仔街,参观石湾陶瓷博物馆、美陶厂,拜访陶艺大师、陶瓷艺人等,鼓励同学们完成《石湾陶艺作品考察报告》,制作《陶艺知多少》手抄报,到南风古灶玩陶泥,亲手制作石湾公仔等。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同伴互助、请教长辈等方式完成实践作业,进一步接触石湾陶艺,深切感受石湾陶艺的魅力。 在本次活动中,一批同学受到了学校的表彰,有50名同学的考察报告获得一等奖;25名同学的手抄报获得一等奖。 退 出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在我们学校,处处都可以了解到陶艺文化,一面墙壁,一块展板,都成了会说话的老师。你看,在每一楼层的南北通道上,陶瓷砖砌成的墙壁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石湾的陶艺名家、石湾陶艺旧时的各个行业、石湾陶艺的发展史、陶的形成和烧制方法……等等知识,最有趣的是在二楼的一堵墙壁,上面镶嵌着十二生肖的石湾公仔,而三楼的一堵墙壁,把石湾出产的瓦煲陶罐也镶上去了。在每层楼梯的拐角处,摆放着各种陶制品,有养着植物的陶罐,有同学们制作的陶艺作品。 每天,当我们经过这些地方,总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各种有关陶艺的知识。城南小学的校园,真是处处可识陶啊。 校园处处可识陶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走近陶都 当 代 陶 瓷 美 术 馆 03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这位陶艺师你可真有创意,把陶公仔做成功夫机器人了 ^_^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石湾是中国著名的陶都,这里有很多可以观赏陶艺的地方。今天老师带我们来的是石湾公园,是一座以陶瓷雕塑为主题的石湾公园。这里不但景色优美,还可以看到很多陶艺作品。大家跟着我们一起来遨游陶都,欣赏这些精美的陶艺作品吧。 第 一 版 石湾公园举办陶博会了,我们也来凑热闹啦 上 一 版 大缸瀑布 由数百个大小瓦缸组成。水顺势流入缸中,满则溢,瀑布呈盆满钵 公仔街 连接石湾公园和南风古灶之间有一条仿明清建筑的公仔街,销售各种陶瓷艺术品,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是陶瓷艺术的文化长廊。 景色优美的石湾公园,湖中心开起了交响乐演奏会,你注意到了吗?演员是昆虫啊!!! 下 一 版 石湾陶瓷博物馆 陶瓷博物馆也是欣赏陶艺的好去处,石湾有很多陶艺博物馆。我们利用假期跟随着老师和家长,参观了多家博 物馆。不仅欣赏到精美的陶艺作 品,也了解到石湾的制陶历 史、石湾的陶艺大师,甚至 可以看到陶艺作品的制作 过程。怎样?很赞吧!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 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 展六大部分。其中以 第四部分“石湾二十 四行”为重点,介 绍了明代至民国 时期石湾陶业的 历史源流。 退 出 这里经常举办各种国际国内展览,我们这次的参观看到了中、日、韩三个国家一些很 另类的陶艺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这家美术馆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 叫 “11天馆”,因为它是用11天时间 由旧工厂改建而成的 石 湾 美 术 陶 瓷 厂 暑假妈妈带我去参观石湾美术陶瓷厂, 这是一家专业生产陈设艺术陶、建筑艺术陶、装饰艺术陶、日用艺术陶的企业。这里拥有9位国家级艺术大师和9位省级陶艺大师。我们在展厅里看到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每一件都精美绝伦。我们还参观了陶艺制作车间,仔细观看陶艺师傅们制陶的过程,他们一般要经过倒模——脱模——雕刻——打模等步骤,一件艺术品饱含着每一位师傅的汗水啊!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一年级做玩陶活动 一年级做玩陶活动 陶 收 获 玩 04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我和同学们都喜欢玩陶,但今天学校举办的玩陶活动,把爸爸妈妈也请来了。同学们和家长一起,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制作陶艺作品,还评选出优秀奖品。今天来到制陶现声的家长可真多,大家都玩得好高兴,孩子们都成了爸爸、妈妈的陶艺老师了。 我和爸爸制作的陶艺作品是“文明城市,和谐社区”,我们先在一块陶板上“搭建”出一些房子,围成一个小区,然后在小区里做了一些小动物,它们在一起快乐地生活。 第 一 版 上 一 版 文 / 叶可欣 下 一 版 退 出 陶活动感悟 五3班 黄震霖 二1班 关静雯 今天我好高兴,我来到了陶艺体验室,做了一个漂亮的陶艺。 取了材料,选好了操作台坐下,之后便开始了探究之旅。很快,我就掌握了技巧。 第一次尝试开始了。因为陶泥有些软,怎么也不听话,于是我 2013年1月27日,我和爸爸去了南风古灶玩陶厅玩陶。在去之前,我们就已经想好了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器物,并且画好了图纸,我们还带了一大袋子的工具去呢!到了那里之后,我们先买陶泥,接着戴上围裙,开始搓陶泥。陶泥搓好后,压平,裁好,就成了我们要做的方形笔筒的五块泥板了。接着再切一些五毫米厚,边长二点五厘米的小立方体,把我爸爸带来的六面印章印上去, 又添了些陶泥,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不能做到心中的目标——一个小花瓶。接下来,又是毁掉重来……就这样反复几次后,我冷静下来思索:与其一无所获不如随机应变。目标的调整,想 法的变化,带来了好的心情,不一会儿,一件艺术品就呈现在了我面前——陶罐,自是喜不胜收。 欣喜之余,我想:雕塑家的作品那么的出色,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的时间才能做好,他们不怕困难,无论经历多少次的失败都坚持到最后,上天似乎总是被他们的坚持所感动,让他们又完成了一件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也要坚持不懈,最终就会获得胜利。 再用贴塑的方法贴到已经成形的方形笔筒的每一面。这样,一个方形笔筒就基本做好了。 原来陶艺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玩陶只是陶艺中的一小部分。我的家乡石湾被誉为是“千年陶都”,南风古灶五百年窑火不断,有着“广均”之称的石湾窑陶瓷也闻名海内外……作为一个石湾人,我感到很自豪!但是,我认为大家对石湾陶文化的关注还不够,因此,大家应该更多的关注、更深的挖掘石湾陶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石湾陶文化才能一直流传下去。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5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第 一 版 上 一 版 下 一 版 退 出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我们学校的校徽广场,矗立着一座高高的不锈钢雕塑,那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一道代表知识的彗星划过天际,绕回了钥匙的身旁。雕塑的下面,是一座圆形的花坛,裁种桂花。桂花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好象春天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校园,到了夏天,花坛里开满了星星点点的桂花,整个校园便醉在了桂花的馨香里。我们学校的校徽广场,矗立着一座高高的不锈钢雕塑,那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一道代表知识的彗星划过天际,绕回了钥匙的身旁。雕塑的下面,是一座圆形的花坛,裁种桂花。桂花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好象春天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校园,到了夏天,花坛里开满了星星点点的桂花,整个校园便醉在了桂花的馨香里。 这座雕塑每天都静静的矗立在校园里,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可今天早上,当同学们回到学校时,发现这座校徽花坛热闹起来了。只见 花坛四周围满了同学,大家热闹地讨论着,不时对着花坛里指指点点。走近一看,原来花坛里搬来了好多新住客,它们一个个色彩斑澜,萌态毕现。有的立在桂花树的枝头,有的钻进了树丛里。 桂花从里来了谁呀?原来是一群陶艺昆虫!它们是这个学期同学们制作的昆虫系列陶艺公仔。这批陶艺公仔出炉后,唐老师在它们的底部接上一根长长的钢管,于是它们就可以来到花坛里安家了。唐老师真是太聪明了! 自从这群昆虫来 了之后,桂花丛就不 桂 花 丛 里 的 新 住 客 文 / 叶可欣 再寂寞了,你看,在最前面的是一只肥大的蜜蜂,它穿着黄、黑的条纹紧身衣,张开翅膀“停”在一朵桂花上采蜜呢。那边有一群低年级的小同学蹲在桂花树底下,他们找到了一只绿色的小蚱蜢,正在伸手逗它玩呢。 桂花丛从此便生气勃勃了! 我告诉你们一件很拉风的事情,我们陶艺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风古灶制作大器皿,我们这次的任务是给半人高的大花瓶加上装饰。 首先,由南风古灶的师傅帮我们拉好坯,然后我们分小组用粘贴法、雕刻法 制作大花瓶 文 / 何婧琳 在坯体外添加美丽的图案。为了使作品更加美观,孩子们出发前画好了草图。装饰这么大的花瓶 可真是一件费工夫的事情,我们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才把图案贴完。 过了几天,等到花瓶风干了,我们再一次来到南风古灶,给它上釉。再经过几天的时间,花瓶上的釉干了,就请南风古灶的师傅烧好。现在这些大花瓶成了装饰教学楼的饰品啦! 06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塑 我 我 思 第 一 版 ——城南小学陶艺文化节 文 / 唐倩灵 我思,我塑——城南小学陶艺文化节开锣啦!全校师生和受邀的陶艺大师一起参加我们这次盛宴。 早在一个星期前,同学们就忙着为节日做准备了。学校发给我们一个面具,然后同学们自己设计图案,并画好。到了文化节这天,全校同学来到了操场,我们戴上面具,齐齐来做陶,好有神秘感啊! 每个制陶小组要团体合作,完成一个大型作品,还要讲述这个作品表达的故事。”草船借箭“、”新龟兔赛跑“……一个个故事被同学们塑造得栩栩如生。 上 一 版 下 一 版 退 出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小鱼畅游》 作者:叶可欣 《中国娃娃》 作者:叶可欣 何婧琳 《竹林的欢乐》 作者:陈佩瑜 07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城南小学开办陶艺课程多年,我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做过的陶不计其数,学习陶艺是一件辛苦但充满了乐趣的事情。我们的作品虽然还很稚嫩,但却充满了童趣。感谢这些年来不辞辛劳地指导我们的老师们! (叶可欣) 那 些 年, 我 们 一 起 做 过 的 陶 第 一 版 《偷吃玉米的小老鼠》 作者:叶可欣 《男童高歌》 作者:黄傲明 徐梓城 《足球小子》 作者:黄傲明 上 一 版 《花儿盛开》 作者:陈佩瑜 《恩爱一家亲》 作者:何思颖 《男童高歌》 作者:吴咏桐 简可垌 马德熙 劳穆慧 《阳光下成长》 作者:陈梓妍 下 一 版 校 园 同学们在佛山市第二届教育 博览会现场展示陶艺制作 市长伯伯来观看我们作品 城南学子展风采 退 出 同学们参加禅城区 中小学生陶艺节 新 景 点 城南小学参加石湾街道“小兔子,大梦想”陶艺比赛获奖作品 小小的兔子,也有大大的梦想,我们一起用手中的陶泥,塑出它们的梦 想吧! 《兔拖鞋》 作者:陈梓妍 《管乐飞扬》 作者:何思颖 陈佩瑜 陈紫晴 《飞向太空》 作者:唐倩灵 吴咏桐 《丰盛的晚餐》 作者:叶可欣 何婧琳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作者:陈紫晴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送给何建珍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送给退休的谭笑莲老师 送给李彩虹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08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以陶传情谊 第 一 版 我从一年级开始,参加学校的陶艺小组,跟着老师们学习做陶。这么多年以来,同学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把手中的陶泥变成了神奇。 敬 爱 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但掌握了技巧,还和同学们、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陶艺,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传递了我们心中浓浓的情谊。 (五3班 叶可欣) 老 师 上 一 版 弘 扬 城南小学的陶艺文化,吸引了香港、国外友好学校的师生。他们来到了城南,与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 陶艺之光 七月,放飞我们的梦想 下 一 版 学生作品赠与香港马锦灿师生 英国戴维斯先生向我们学习陶艺 六年级毕业班的哥哥姐姐制作”梦想砖” 退 出 学生作品赠与香港黄丽贞校长 和香港马锦灿小学同学一起做陶艺 亲 子 篇 感谢爸爸、妈妈们,陪伴我们一路走来,这些年,你们陪伴着我一起玩陶,一起参观博物馆,我成长路上,感谢您的相伴! 绽 放 的 笑 脸 各位小伙伴们,你一定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做陶的日子,你们灿烂的笑容、深厚友谊,永远都会珍藏在我的心里。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2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红,沿着窑身向上走,我们看到在窑身的两侧有一些小门,陶工们就是从这些小门处,把风干的陶器放进去烧制的。 参观完古窑,老师带我们走进制陶工场,这些工场非常简陋,是棚寮式的旧建筑,称作“古寮”。工场里有制陶师傅表演拉坯、陶瓷微塑的山公制作演示和注浆的成型工艺,他们生动、真实地为我们重现了古代的场景。 在南风古灶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群,以及巨型陶瓷壁画-古镇陶源史画、瑞龙献宝、古灶榕风。 一些著名的陶艺家在这里开设了工作室,他们制作陶艺作品的技艺真是太精湛了。 我们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是古灶榕风了,这是一棵很老很老的古榕树,非常奇怪的是是它的树根是长在一堵高高的砖墙上的。 南风古灶让我们了解到石湾制陶的悠久历史,也见识到现代陶艺大师的精湛技巧。 千年窑都 薪火相传 返 回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石湾是我国历史上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以五千年的制陶历史而闻名世界。为了了解石湾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产过程,我和同学们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南风古灶参观。 一进南风古灶的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长长的阶梯,阶梯的顶部有一座雕刻着龙的石壁,石壁上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在长长的阶梯的衬托下,给人雄伟的感觉。阶梯的两边就是大名鼎鼎的龙窑和高窑了,这两座古窑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五百年来窑火不绝,被称为陶瓷活化石。两个古陶就像两条长龙卧在阶梯的两侧,陶工们在最低处的窑口不断塞进柴枝,熊熊的烈火把窑烧得通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2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胡伟琪)石湾是千年陶都,寒假期间学校要求同学们逛石湾公仔街,参观石湾陶瓷博物馆、美陶厂,拜访陶艺大师、陶瓷艺人等,鼓励同学们完成《石湾陶艺作品考察报告》,制作《陶艺知多少》手抄报,到南风古灶玩陶泥,亲手制作石湾公仔等。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同伴互助、请教长辈等方式完成实践作业,进一步接触石湾陶艺,深切感受石湾陶艺的魅力。 在本次活动中,一批同学受到了学校的表彰,有50名同学的考察报告获得一等奖;25名同学的手抄报获得一等奖。 返 回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2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教学楼南北通道上 的陶艺知识墙 返 回 陶业二十四行和艺术陶的分类 陶艺十二生肖 石湾陶艺名家介绍 石湾生产的陶罐、瓦煲 校园处处可识陶 在我们学校,处处都可以了解到陶艺文化,一面墙壁,一块展板,都成了会说话的老师。你看,在每一楼层的南北通道上,陶瓷砖砌成的墙壁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石湾的陶艺名家、石湾陶艺旧时的各个行业、石湾陶艺的发展史、陶的形成和烧制方法……等等知识,最有趣的是在二楼的一堵墙壁,上面镶嵌着十二生肖的石湾公仔,而三楼的一堵墙壁,把石湾出产的瓦煲陶罐也镶上去了。在每层楼梯的拐角处,摆放着各种陶制品,有养着植物的陶罐,有同学们制作的陶艺作品。 每天,当我们经过这些地方,总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各种有关陶艺的知识。城南小学的校园,真是处处可识陶啊。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走近陶都 03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返 回 石湾是中国著名的陶都,这里有很多可以观赏陶艺的地方。今天老师带我们来的是石湾公园,是一座以陶瓷雕塑为主题的石湾公园。这里不但景色优美,还可以看到很多陶艺作品。大家跟着我们一起来遨游陶都,欣赏这些精美的陶艺作品吧。 石湾公园举办陶博会了,我们也来凑热闹啦 (小记者:叶可欣) 景色优美的石湾公园,湖中心开起了交响乐演奏会,你注意到了吗?演员是昆虫啊!!! 大缸瀑布 由数百个大小瓦缸组成。水顺势流入缸中,满则溢,形成瀑布。 这位陶艺师你可真有创意,把陶公仔做成功夫机器人了 ^_^ 公仔街 连接石湾公园和南风古灶之间有一条仿明清建筑的公仔街,销售各种陶瓷艺术品,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是陶瓷艺术的文化长廊。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03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小记者:叶可欣) 陶瓷博物馆也是欣赏陶艺的好去处,石湾有很多陶艺博物馆。我们利用假期跟随着老师和家长,参观了多家博物馆。不仅欣赏到精美的陶艺作品,也了解到石湾的制陶历史、石湾的陶艺大师,甚至可以看到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怎样?很赞吧! 返 回 第一站:石湾陶瓷博物馆 博物馆门口的陶艺公仔 博物馆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湾二十四行”为重点,介绍了明代至民国时期石湾陶业的历史源流。在这里,你可以详细了解到石湾陶艺文化的发展历史。 展馆里的仿真人雕塑 石湾古代的地形 模型 博物馆里的展品 出土的古石湾陶器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第 二 站: 当 代 陶 瓷 美 术 馆 03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小记者:叶可欣) 返 回 这里经常举办各种 国际国内展览,我们这次的参 观看到了中、日、韩三个国家一些很 另类的陶艺作品,有些看上去甚至觉得很古怪,不过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这家美术馆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 叫 “11天馆”,因为它是用11天时间由 旧工厂改建而成的。 这些展品很另类呢,有木有? 这些造型可爱的陶艺作品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03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小记者:叶可欣) 返 回 第三站:石湾美 术 陶 瓷 厂 暑假妈妈带我去参观石湾美术陶瓷厂, 这是一家专业生产陈设艺术陶、建筑艺术陶、装饰艺术陶、日用艺术陶的企业。这里拥有9位国家级艺术大师和9位省级陶艺大师。我们在展厅里看到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每一件都精美绝伦。我们还参观了陶艺制作车间,仔细观看陶艺师傅们制陶的过程,他们一般要经过倒模——脱模——雕刻——打模等步骤,一件艺术品饱含着每一位师傅的汗水啊! 观看陶艺师傅制作陶艺作品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04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我和同学们都喜欢玩陶,但今天学校举办的玩陶活动,把爸爸妈妈也请来了。同学们和家长一起,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制作陶艺作品,还评选出优秀奖品。今天来到制陶现声的家长可真多,大家都玩得好高兴,孩子们都成了爸爸、妈妈的陶艺老师了。 我和爸爸制作的陶艺作品是“文明城市,和谐社区”,我们先在一块陶板上“搭建”出一些房子,围成一个小区,然后在小区里做了一些小动物,它们在一起快乐地生活。 返 回 制 陶 现 场 我和爸爸合作完成的作品 《文明城市,和谐社区》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一年级做玩陶活动 一年级做玩陶活动 04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返 回 地往上拉,就会看到那团陶泥慢慢升高,变成一个圆开的罐子。可是一不小心,眼看着要成形的陶罐就会趴倒。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出了一个成功的陶罐。 这一次的活动我们虽然玩了一身泥巴,但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朱丽娜)我们盼望已久的玩陶日终于到了。班里的家长联谊会组织同学去南风古灶学习拉坯。这是制作陶罐的一种方法。把一团湿湿的陶泥放在拉坯机上,打开电源,拉坯机就会不停地转动,然后用手扶住陶泥轻轻 同学们在陶艺室制作陶艺公仔 一年级的小同学中也有制陶高手啊!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收 陶 获 玩 04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黄震霖)2013年1月27日,我和爸爸去了南风古灶玩陶厅玩陶。在去之前,我们就已经想好了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器物,并且画好了图纸,我们还带了一大袋子的工具去呢!到了那里之后,我们先买陶泥,接着戴上围裙,开始搓陶泥。陶泥搓好后,压平,裁好,就成了我们要做的方形笔筒的五块泥板了。接着再切一些五毫米厚,边长二点五厘米的小立方体,把我爸爸带来的六面印章印上去,再用贴塑的方法贴到已经成形的方形笔筒的每一面。这样,一个方形笔筒就基本做好了。 返 回 原来陶艺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玩陶只是陶艺中的一小部分。我的家乡石湾被誉为是“千年陶都”,南风古灶五百年窑火不断,有着“广均”之称的石湾窑陶瓷也闻名海内外……作为一个石湾 陶活动感悟 人,我感到很自豪!但是,我认为大家对石湾陶文化的关注还不够,因此,大家应该更多的关注、更深的挖掘石湾陶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石湾陶文化才能一直流传下去。 前——陶罐,自是喜不胜收。 欣喜之余,我想:雕塑家的作品那么的出色,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的时间才能做好,他们不怕困难,无论经历多少次的 失败都坚持到最后,上天似乎总是被他们的坚持所感动,让他们又完成了一件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也要坚持不懈,最终就会获得胜利。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关静雯)今天我好高兴,我来到了陶艺体验室,做了一个漂亮的陶艺。 取了材料,选好了操作台坐下,之后便开始了探究之旅。很快,我就掌握了技巧。 第一次尝试开始了。因为陶泥有些软,怎么也不听话,于是我又添了些陶泥,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不能做到心中的目标——一个小花瓶。接下来,又是毁掉重来……就这样反复几次后,我冷静下来思索:与其一无所获不如随机应变。目标的调整,想法的变化,带来了好的心情,不一会儿,一件艺术品就呈现在了我面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5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古陶瓷学习课堂 返 回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杜伟瑶)这个学期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开设了一门新课程——仿古陶艺。黄老师是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他带我们认识了很多古陶瓷,我们活动小组的同学可长见识了。我们还仿照着这些古陶瓷、古代建筑进行制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历史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制作陶艺的技巧。 我们向同学们介绍介绍要仿制古陶瓷 对准备要进行仿制的古陶瓷进行结构分析 为了了解我们要仿制古陶瓷,同学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然后分组分组进行研究。 动手制作仿古陶艺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05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古陶瓷知识学习小报 返 回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菇》 作者:陈宇晴 05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学生作品 返 回 《题西林壁》 作者:杜炜瑶 《方鼎》 作者:陈宇晴 《传承》 作者:陈宇晴 《探索华夏之梦》 作者:杜炜瑶 陈宇晴 《水珠》作者:劳穆惠 《汉唐古村落》作者:陈星宇 《幼嫩的芽》 作者:劳穆惠 《汉唐建筑部分》 作者:杜炜瑶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陈星宇 05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陶艺小明星 陈宇晴 返 回 陈 艺 菲 杜穆惠 杜炜瑶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06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我 塑 我 思 返 回 ——城南小学陶艺文化节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我思,我塑——城南小学陶艺文化节开锣啦!全校师生和受邀的陶艺大师一起参加我们这次盛宴。 早在一个星期前,同学们就忙着为节日做准备了。学校发给我们一个面具,然后同学们自己设计图案,并画好。到了文化节这天,全校同学来到了操场,我们戴上面具,齐齐来做陶,好有神秘感啊! 每个制陶小组要团体合作,完成一个大型作品,还要讲述这个作品表达的故事。”草船借箭“、”新龟兔赛跑“……一个个故事被同学们塑造得栩栩如生。 陶艺文化节现场 我们的面具够炫吗? 石湾陶艺大师钟汝荣先生现场指导 六4班的《草船借箭》 我 们 成 功 了 专 注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6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桂 花 丛 里 的 新 住 客 返 回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我们学校的校徽广场,矗立着一座高高的不锈钢雕塑,那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一道代表知识的彗星划过天际,绕回了钥匙的身旁。雕塑的下面,是一座圆形的花坛,裁种桂花。桂花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好象春天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校园,到了夏天,花坛里开满了星星点点的桂花,整个校园便醉在了桂花的馨香里。 这座雕塑每天都静静的矗立在校园里,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可今天早上,当同学们回到学校时,发现这座校徽花坛热闹起来了。只见花坛四周围满了同学,大家热闹地讨论着,不时对着花坛里指指点点。走近一看,原来花坛里搬来了好多新住客,它们一个个色彩斑 澜,萌态毕现。有的立在桂花树的枝头,有的钻进了树丛里。 桂花从里来了谁呀?原来是一群陶艺昆虫!它们是这个学期同学们制作的昆虫系列陶艺公仔。这批陶艺公仔出炉后,唐老师在它们的底部接上一根长长的钢管,于是它们就可以来到花坛里安家了。唐老师真是太聪明了! 自从这群昆虫来了之后,桂花丛就不再寂寞了,你看,在最前面的是一只肥大的蜜蜂,它穿着黄、黑的条纹紧身衣,张开翅膀“停”在一朵桂花上采蜜呢。那边一群低年级的小同学蹲在桂花树底下,他们找到了一只绿色的小蚱蜢,正在伸手逗它玩呢。 桂花丛从此便生气勃勃了! 校 徽 广 场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6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返 回 粘帖图案,装饰花瓶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何婧琳)我告诉你们一件很拉风的事情,我们陶艺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风古灶制作大器皿,我们这次的任务是给半人高的大花瓶加上装饰。 首先,由南风古灶的师傅帮我们拉好坯,然后我们分小组用粘贴法、雕刻法在坯体外添加美丽的图案。为了使作品更加美观,我们出发前画好了草图。装饰这么大的花瓶可真是一件费工夫 制作大花瓶 于皓同学仔细地给大花瓶雕刻装饰图案 的事情,我们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才把图案贴完。 过了几天,等到花瓶风干了,我们再一次来到南风古灶,给它上釉。再经过几天的时间,花瓶上的釉干了,就请南风古灶的师傅烧好。现在这些大花瓶成了装饰教学楼的饰品啦! 李爱蓉老师细心指导我们雕刻图案 上 釉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三人行》作者:于皓 《阳光下成长》 作者:陈梓妍 《中国娃娃》 作者:叶可欣 何婧琳 《竹林的欢乐》作者:陈佩瑜 《男童高歌》 作者:黄傲明 徐梓城 《男童高歌》 作者:吴咏桐 马德熙 劳穆慧 《足球小子》 作者:黄傲明 07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城南小学开办陶艺课程多年,我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做过的陶不计其数,学习陶艺是一件辛苦但充满了乐趣的事情。我们的作品虽然还很稚嫩,但却充满了童趣。感谢这些年来不辞辛劳地指导我们的老师们! 那 些 年, 我 们 一 起 做 过 的 陶 返 回 《偷吃玉米的小老鼠》 作者:叶可欣 《花儿盛开》 作者:陈佩瑜 《恩爱一家亲》 作者:何思颖 《小鱼畅游》作者:叶可欣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07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城南小学开办陶艺课程,让我们不但学习到陶艺制作技艺,了解石湾陶艺的文化历史,还在这些创造实践活动中发挥了我们的想象力。学校经常带我们去参加各种展示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展示了自已的作品,也展示了我们的自信! 返 回 城南学子展风采 同学们在佛山市第二届教育 博览会现场展示陶艺制作 市长伯伯来观看我们作品 我们的陶艺作品在佛山市 第二届教育博览会展出 城南小学代表 参加禅城区中小学生陶艺节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校徽广场的陶瓷 花瓶 陶 砖 装 饰 的 墙 脚 橱柜里展出的是同学们制作的陶艺作品 由毕业班同学制作的陶板贴成了“梦想墙”,寄托了他们对母校的怀念 琉璃墙、 陶艺活动宣传栏 07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校 园 新 景 点 返 回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我们的校园处处是陶艺作品装点的美丽景点。校徽广场的陶瓷花瓶养上了绿油油的植物,墙脚的陶瓷砖是同学们制作的,还有楼梯转角的花瓶也是同学们制作的。这些陶艺作品美化了我们的校园,所以同学们都很爱护这些美好的环境。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 欣)小小的兔子,也有大大的梦想,兔年里,石湾陶瓷博物和街道教育组一起组织了一次陶艺比赛。我们一起用手中的陶泥,塑出小兔子们的梦 想,这其中也寄托了我们在兔年里的美 好愿望。这次比赛,我们学校 有多份作品获得了奖励。 07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返 回 城南小学参加石湾街道“小兔子,大梦想”陶艺比赛获奖作品 《兔拖鞋》 作者:陈梓妍 《飞向太空》 作者:唐倩灵 吴咏桐 《丰盛的晚餐》 作者:叶可欣 何婧琳 《相聚桥头》 作者:仇可榆 《管乐飞扬》 作者:何思颖 陈佩瑜 陈紫晴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作者:陈紫晴 主编:麦华丽 副主编:梁懿华 袁述坤
08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叶可欣)我从一年级开始,参加学校的陶艺小组,跟着老师们学习做陶。这么多年以来,同学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把手中的陶泥变成了神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但掌握了技巧,还和同学们、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陶艺,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传递了我们心中浓浓的情谊。 以陶传情谊 返 回 送给何建珍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送给退休的谭笑莲老师 敬 爱 的 老 师 亲 子 篇 送给李彩虹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感谢爸爸、妈妈们,陪伴我们一路走来,这些年,你们陪伴着我一起玩陶,一起参观博物馆,我成长路上,感谢您的相伴!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8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城南小学的陶艺文化,吸引了香港、国外友好学校的师生。他们来到了城南,与我们开展陶艺文化的交流,和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 弘 扬 陶艺之光 返 回 和香港马锦灿小学同学一起做陶艺 学生作品赠予香港马锦灿师生 城南小学小学校长马青女士把学生作品赠与香港黄丽贞校长 英国戴维斯先生向我们学习陶艺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8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七月,放飞我们的梦想 返 回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唐倩灵)我们在城南度过了美好的六年童年生活,我们在这里学习,在这里生活,这里满载着我们的回忆,如今我们要毕业了,我们即将会离开母校,怀着对未来美好的追求,去新的学校继续求学。我们把这些梦想和怀念通过这些梦想砖表达出来,多年以后,当我们再回到母校,一定会在这里找到我们童年的回忆。同时,我们也祝城南小学越来越优秀。 唐倩灵的制作的梦想砖 六年级毕业班同学制作梦想砖 “梦想墙”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也寄托了我们对母校的常常怀念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
08 责编:叶可欣 美编:小 炯 绽 放 的 笑 脸 返 回 城南小学陶艺活动报(小记者/ 叶可欣)各位小伙伴们,你一定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做陶的日子,我们互相帮助,一起合作,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你们灿烂的笑容、深厚友谊,永远都会珍藏在我的心里。 主办:佛山市城南小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平远直街21号 网址:http://xcn.ccj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