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likes | 979 Views
衛生署 4 月 11 日發布最新 「全國癌症登記報告」 , 國人平均 每七分多鐘 ,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癌症,較去年公布的八分多鐘 縮短約一分鐘 。 其中男、女癌症首位分別是 肝癌 與 乳癌 結直腸癌 皆為 男女第二大癌症. 970412 / 蘋果 / A17 版. 衛生署表示 男性 抽菸、喝酒、嚼食檳榔 比率高,使得近年罹患 口腔癌 、 食道癌 大幅成長 女性 則因飲食西化、不生育人數增加, 乳癌 、 子宮體癌 成長幅度最大。 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是蒐集 全國二百多家醫院申報新發生癌症個案 , 經十七個月比對,刪除重複者而得 ,最新結果為 二○○五年全年報告 。.
E N D
衛生署 4 月 11 日發布最新「全國癌症登記報告」,國人平均每七分多鐘,就有一人被診斷罹患癌症,較去年公布的八分多鐘縮短約一分鐘。其中男、女癌症首位分別是肝癌與乳癌結直腸癌皆為男女第二大癌症 970412 / 蘋果 / A17版
衛生署表示 男性抽菸、喝酒、嚼食檳榔比率高,使得近年罹患口腔癌、食道癌大幅成長女性則因飲食西化、不生育人數增加,乳癌、子宮體癌成長幅度最大。 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是蒐集全國二百多家醫院申報新發生癌症個案,經十七個月比對,刪除重複者而得,最新結果為二○○五年全年報告。 970412 / 蘋果 / A17版
71年起癌症高居國人死因第一位(死亡百分比26.8)71年起癌症高居國人死因第一位(死亡百分比26.8) • 癌症負擔持續增加,預估西元2020年 • 癌症年發生人數增加至10萬人 (2006年發生人數約6萬人,死亡人數37,998人) • 全癌症發生率增加至410/105 (2006年發生率166.5/105) • 癌症造成國家社會及家庭重大的經濟損失 • 直接醫療支出: 健保283億以上/年 • 間接經濟損失:罹病和死亡其他成本龐大
註一:93年94年的十大癌症排名不變,( )為92年排名 註二:男性癌症中,排名第3的肺癌,罹患人數雖高於第2位的結直腸癌, 但排除老化因素後,標準化發生率卻較低,因而排名第3。
疾病類型 篩檢工具 確診治療 罹病率高 早期偵測 確診服務容量 早期可治療 檢查方便 轉介追蹤體系 病程較慢 準確度高 有效治療方法 後果嚴重 價格適當 健保給付規定 成本效益評估 四大癌症執行策略
(每10萬人口死亡率) 口腔癌 大腸癌 女性乳癌 子宮頸癌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資料來源:死因統計
健康 無症狀疾病 疾病 殘障或死亡 初段預防 次段預防 末段預防 健康促進 特殊保護 早期診斷與治療(疾病篩檢) 限制殘障復健 防癌宣導教育 癌症篩檢服務 提升癌症 照護品質
女性子宮頸的細胞可能因長期受到刺激或感染而發生一連串的炎症反應;正常健康的子宮頸細胞會因此而變得異常增生,而就有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女性子宮頸的細胞可能因長期受到刺激或感染而發生一連串的炎症反應;正常健康的子宮頸細胞會因此而變得異常增生,而就有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頸癌細胞。 • 子宮頸癌可能發生的原因包括: • 性生活 • 年齡-35~45歲是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 • 性病感染 • 子宮頸發炎 • 吸煙 • 社會與種族 • 女性荷爾蒙 • 人體的免疫力被認為是子宮頸癌成因的獨立因素 • 人類乳突狀病毒(HPV)
早期的子宮頸癌通常沒有症狀 • 不正常的陰道分泌物、白帶增多、有顏色或有異味 • 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如:性交之後、停經之後、兩次月經之間
第一次性行為年齡較早 • 多重性伴侶性行為複雜者 • 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
已知有40種HPV會感染肛門及生殖器,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險群型別約有17種,其中16、18、52、58等型別為台灣較常見。已知有40種HPV會感染肛門及生殖器,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險群型別約有17種,其中16、18、52、58等型別為台灣較常見。 • 感染HPV者得子宮頸癌的機會是沒有感染者的100倍以上 • 持續感染HPV才可能引發子宮頸癌 • 性關係複雜度與年齡是感染HPV重要因素 • 預防HPV感染及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是防治子宮頸癌的雙重防線
目前上市的疫苗可預防因感染HPV第16、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目前上市的疫苗可預防因感染HPV第16、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 • 可接種年齡為9-26歲婦女 • 已有過性行為婦女仍可接種,但無法預防已感染型別所引起之疾病發生 • 疫苗僅能預防60-70%的子宮頸癌,仍需定期抹片檢查 • 需自費至醫院接種 • 未能普及化接種,政策上以六分鐘護一生~抹片篩檢為主
「嘉喜」(GARDASIL)小檔案 • 製造商:美國默沙東藥廠(Merck) • 效果:可預防7成子宮頸癌和大部分菜花,是全球首支子宮頸癌疫苗。 • 適用:9-26歲女性皆可接種,尚未發生性行為者預防效果最好。 • 使用:6個月內接種3劑,在台售價每劑4千元共1萬兩千元。 960204/蘋果/A18版 資料來源: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無症狀時的早期子宮頸癌是最佳的治療期,故每年定期抹片檢查才能做到無症狀時的早期子宮頸癌是最佳的治療期,故每年定期抹片檢查才能做到
性行為年青化 • 多重性伴侶 • 兩性平等-牛郎猖獗-H.P.V.交互感染 • 缺乏健康行為
(%) 資料來源:民國91年國民健康調查
女性癌症發生率上升最快速 • 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屬於「低發生率」,但表現「年輕化」 • 90%以上的乳癌患者無家族史。
有乳癌家族史(母親、姊妹或女兒) •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 未曾生育或第一胎生育在30歲以後 • 未哺餵母乳 • 初經早.停經晚 • 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劑的婦女
乳房健康三步曲 每月定期自我檢查35歲以後每年專科醫師檢查50歲以後 每2年乳房攝影檢查
對象:50-69歲婦女 • 次數:每2年檢查1次 • 地點:合約乳房攝影醫院 (嘉基.聖馬.華濟.慈濟.長庚)
步驟一 步驟二
步驟三 步驟四
指法與力道 範圍
1987年,國際癌症研究總署認定「嚼食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有吸菸與嚼檳榔習慣」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1987年,國際癌症研究總署認定「嚼食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有吸菸與嚼檳榔習慣」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 • 2003年IARC明確指出檳榔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對人類有致癌性。
根據估計,每年台灣新發生癌症約7萬例,與檳榔相關之癌症約佔6%~8%以上,尤其口腔癌,台灣男性已達每10萬人就有超過29人罹患的程度,佔世界第三位,且死亡年齡中位數約54歲,比男性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根據估計,每年台灣新發生癌症約7萬例,與檳榔相關之癌症約佔6%~8%以上,尤其口腔癌,台灣男性已達每10萬人就有超過29人罹患的程度,佔世界第三位,且死亡年齡中位數約54歲,比男性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