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03 Views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 七年级语文 修订情况及教学建议 ( 参考人教社中语室王本华讲稿修改 ).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 开场白. 一样,还是不一样? —— 这是个问题!. —— 为什么每一次研讨会,我们重复着一样的话题,发着一样的牢骚? —— 为什么我们的公开课和常规课会如此不一样? —— 为什么同一篇课文我们不可以用一样的方式来上? —— 为什么面对很不一样的学生我们的教法却几乎总是一个样? —— 为什么有着一样起点的老师多年后竟然会变得如此的不一样?. A 修订情况: 教材修订后有什么不一样?.
E N D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修订情况及教学建议(参考人教社中语室王本华讲稿修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修订情况及教学建议(参考人教社中语室王本华讲稿修改)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开场白 一样,还是不一样? ——这是个问题!
——为什么每一次研讨会,我们重复着一样的话题,发着一样的牢骚?——为什么我们的公开课和常规课会如此不一样?——为什么同一篇课文我们不可以用一样的方式来上?——为什么面对很不一样的学生我们的教法却几乎总是一个样?——为什么有着一样起点的老师多年后竟然会变得如此的不一样?——为什么每一次研讨会,我们重复着一样的话题,发着一样的牢骚?——为什么我们的公开课和常规课会如此不一样?——为什么同一篇课文我们不可以用一样的方式来上?——为什么面对很不一样的学生我们的教法却几乎总是一个样?——为什么有着一样起点的老师多年后竟然会变得如此的不一样?
A 修订情况:教材修订后有什么不一样? ●修订背景 ●修订过程 ●修订原则 ●修订内容
一、修订背景 “囧” ●修订课标、修订教材的等待 ●统编教材的游移不定 ●一纲多本?一纲一本?
二、修订过程 • 2004、2008、2010 前往各地调研 • 2010.10—2011.3 人教版修订—停滞 • 2011.3 统编教材申报 • 2012.3—2013.3 统编教材启动—编写 —审查—修改 • 2013.1 人教版重启修订
三、修订原则 ● 1.落实2011版课标要求 ● 2.反馈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吸收合理化建议 ● 3.控制调整幅度,实现平稳过渡
三、修订原则 1. 落实2011版课标要求 (1)注重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改变过分夸大人文性的倾向,重视语文的能力、方法、习惯等基本目标的达成。)
(2)重视阅读,强调“读书”:广泛 (2)重视阅读,强调“读书”:广泛 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 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非连续 性文本。 (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强调教师的组织、引领和指导。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增加关于语音、文字、词汇、文 体、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5)调整“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6)避免出现偏差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自主、合作、探究,防止流于形式,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三、修订原则 • 反馈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吸收合理化建议 • 回访和调研;举办会议;学术研究 • ♧人文主题组元——能力目标,梯度,衔接 • ♧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 ♧ 选文:经典,符合学生的年龄需求,适合教学 • ♧ 课后练习
三、修订原则 3. 控制调整幅度,实现平稳过渡
四、修订内容 1. 框架微调 阅读+综合性学习 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 不变 新增 减少
2. 单元调整: • 撤、并、调、改 七 上
2. 单元调整: • 撤、并、调、改 七 下
3. 课文调整 七 上
3. 课文调整 七 下
5. 减少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6. 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改变过分夸大人文性的倾向,重视语文的能力、方法、习惯等基本目标的达成。 • ——改变单一的人文主题组元方式,每个单元由人文主题与语文能力两条线索组成,将语文 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七年级单元主题及语文能力点 七上 七下
第二单元 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特别是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习中度过,校内校外都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滋养。这个单元选取的就是一组反映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文章,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以及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习本单元,还要注意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题量的均衡性 提高题目的设计质量:注重文本细读, 紧扣单元重点 题目设计的灵活性:避免问答式, 找准切入点 重视思维训练 7. 课后练习的调整
四、修订内容 8.增强字词积累的严谨性 9.增加课后补白的系统性
B 教学建议 ●整体意识 ●单元意识 ●文本意识 ●学生意识
初一教学关键词 一、乐学:让学生去发现 发现学生闪光点 二、习惯:朗读,默读,查字典, 读书,写日记(随笔) 三、基础:字词、书写
七上第一单元设想 • 核心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读(不读错) • 核心目标2:整体把握叙事内容 • 1.标题猜读扩展法 • 2.把握叙事时间 • 核心目标3: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 感觉·感受·感悟
七上第一单元设想 • 活动一:朗诵比赛:读错1处扣1分 • 个人:自选一篇课文朗读(人人过关) • 小组:抽签选定课文朗诵 • 活动二:触摸亲情专题读写 • 推荐一篇亲情故事 • 写作一个亲情故事 • 活动三:阅读泰戈尔与冰心 • 活动四:念亲恩读书报告会
七上写作教学目标 • 养成习惯: •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 常规要求: • 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 训练重点: • 把一件事写具体:找到动情点,突出侧重点;控制时间与节奏。 • 发挥联想与想象:创作虚构故事(寓言、童话),运用比喻、拟人、夸张
教学设计几个关键词 需目任 活 结 求 标 务 动 果 测评 (量表)
结束语 • 我们该坚持什么? • 我们该改变什么? • 一样,还是不一样? • ——让我们常常想想这个问题
谢谢大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 托 起 绿 色 的 希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