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625 Views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李丹 2003.12. 目录.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的比较 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 应用现状. 器官移植中发展迅速,免疫肾脏疾病发展相对滞后。 治疗费用昂贵,约占肾病治疗的 53.6 %。 掌握免疫抑制剂的基础知识对于肾脏病的临床非常重要。. 目录.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的比较 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 生物特性分类. 作用机制分类.
E N D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李丹 2003.12
目录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的比较 • 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 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
应用现状 • 器官移植中发展迅速,免疫肾脏疾病发展相对滞后。 • 治疗费用昂贵,约占肾病治疗的53.6%。 • 掌握免疫抑制剂的基础知识对于肾脏病的临床非常重要。
目录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的比较 • 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 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分类 • 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FK506、CsA • 细胞因子作用抑制剂:雷布霉素、来氟米特 • DNA、RNA合成抑制剂:CTX、AZa • 细胞成熟抑制剂 • 非特异性抑制细胞生长诱导剂
按代分类 • 1代:非特异性:皮质激素、CTX、Aza • 2代:选择性:阻断IL-2,选择作用淋巴细胞:CsA、FK506 • 3代:作用于抗原呈递分子:MMF • 4代:抗IL-2单克隆受体:FTY-720
目录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的比较 • 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 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
作用机理 • Ag IL-2 • G0 G0 G1 S G2 G0 • steroid FK506 RAP MMF CTX • CsA 6-MP X-ray • steroid
目录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的比较 • 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 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
应用原则 • 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用药,尽量使用单一免疫抑制剂 • 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病理、细胞免疫功能 • 联合多点用药,避免使用同一位点药物
目录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现状 •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的比较 • 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原则与策略 • 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 (1)诱导缓解期:a.转阴后2周 b.足量不少于4周 (2)巩固维持期:a.1/2或2/3量 4周 b.0.5~1mg/Kg 3月 c.0.25~0.5mg/Kg 1~1.5年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 适应症:1.难治性肾病 • 2.新月体、MPGN、FSGS • 方法:15~30mg/Kg GS 100ml 3天 • 2~3疗程 • 疗效:细胞型新月体:逆转:79.8% • MPGN、FSGS有效率:82.49%。 • 副作用:高血压、溃疡、感染
CTX • 作用机理:1.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 • 2.减少激素依赖 • 3.改善激素耐药激素的反应 • a.对激素敏感但频复发 • b.FSGS • c.MSD激素不敏感
用法 • 口服 2-2.5mg/Kg 分3次 8-12周 • 静脉冲击: • 1. 0.5-1.0/m2 100ml盐水 (大于1小时) • 之后水化(30-50ml/Kg 可少量口服)每月1次,10-12次 • 2.8-12mg/Kg 连续2天 每周2次,2周1疗程。 • 累积量 <150-200mg/Kg • 2-3次开始起效,冲击6月无效才换药
副作用 • 1.白细胞降低 • 2.肝功能损害 • 3.出血性膀胱炎 • 4.远期性腺损害 北医:26例随访,8例无精。建议间断用药,避免青春期用药。
雷公藤 • 卫毛拉植物根部的提取物
作用机理 • 诱导T细胞凋亡 • 抑制IL-2产生表达 •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 抑制有核细胞因子NFk-β活性
应用 • 难治性肾病 • IgA肾病 • 狼疮性肾病 • HSPN
用法 传统:1mg/Kg (<30mg)3月 转隔日顿服3月 骤然停药 新:加倍 双倍剂量1月 后同传统
副作用 • 皮肤色素沉着,口腔溃疡 • 血液系统、骨髓影响 • 神经系统影响 • 生殖系统:女性 月经 • CTX对男性作用强,雷公藤对女性作用好。但临床仍考虑副作用。TW引起的副作用可逆,而CTX对性腺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T细胞早期激活抑制剂 • 应用:激素有效肯定有效,无效多无效 • 定位:激素不耐受及激素依赖 • 用法:5mg/Kg·d 每日2次 空腹 • 1、2周末查血药浓度:100-200ug • /L
用法 • 5mg/Kg·d 每日2次 空腹 • 1、2周末查血药浓度:100-200ug /L • 维持半年至1年 每2-4周减25%,1-2.5mg/kg时 维持6-24月 • 密切观察血肌酐、尿二酶、C3、α2-MG等,若Cr上升30%,减量25%。
副作用 • 显著关注的肾毒性。 • 肝毒性 • 电解质:高钾、高氯 • 神经系统异常 • 胃肠道症状 • 牙龈增生
疗效 • 83例患儿 • 转阴45(54%);部分缓解(28%);未缓解(18%)。 • MSD、MsPGN效果好。 • 一月内有疗效。 • 复发率25%。再服仍有效。
作用机理 • 霉酚酸阻断DNA及RNA的合成 • 选择性阻断,抑制活化的淋巴细胞 • 抑制B细胞增殖 • 抑制血管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
适应症 • 器官移植 • 各型SLEN,尤其Ⅳ型 • 大血管炎 • 其它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 难治性肾病
用法 • 剂量:20-30mg/Kg·d(250mg) • 可联合小剂量强的松
副作用 • 耐受好,副作用较小 • 胃肠道 • 感染 • 白细胞下降 • 偶胰腺炎及肺纤维化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 • 治愈免疫疾病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