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456 Views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及處置介紹. 台中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張鳴宏. 常見疾病. DRG 14 : 腦中風 DRG 13 :多發性硬化症,小腦萎縮症 DRG 12 :巴金森氏症 , 失智症 , 漸凍人 DRG 18/19 :周邊神經疾病 , 運動神經元 疾病 DRG 24/25/26 :癲癇,頭痛 DRG 34/35 :重症肌無力 DRG 20/21 :神經系統感染. 周邊神經疾病. DRG 18/19 何謂周邊神經系統?
E N D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及處置介紹 台中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張鳴宏
常見疾病 • DRG 14 : 腦中風 • DRG 13:多發性硬化症,小腦萎縮症 • DRG 12:巴金森氏症, 失智症, 漸凍人 • DRG 18/19:周邊神經疾病, 運動神經元 疾病 • DRG 24/25/26:癲癇,頭痛 • DRG 34/35:重症肌無力 • DRG 20/21:神經系統感染
周邊神經疾病 • DRG 18/19 • 何謂周邊神經系統? 運動神經元、自主神經及感覺神經元往外延伸,離開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份稱之為周邊神經系統,包括神經根、脊椎神經、顱神經和一群自主神經系統。
周邊神經疾病的病理變化 • 瓦勒氏退化wallerian degeneration: 神經因外傷橫切成兩段所引發的神經功能 退化與肌肉萎縮。 • 節段去髓鞘segemental demyelination: 原發性局部髓鞘退化,不影響神經軸,以 近端神經軸較嚴重。 • 軸索退化axonal degeneration: 代謝異常或毒素造成神經軸失去傳送營養 的功能,使神經軸的遠端開始退化。
周邊神經疾病的病理性分類 • 全身對稱性神經病變(又稱多發性神經病 變polyneuropathy): 1.遠端軸索病變distal axonopathy 2.髓鞘病變myelinopathy:Guillain-Barre syndrome 3神經元病變neuronopathy
周邊神經疾病的病理性分類 • 局部或單神經病變( focal or mononeuropathy ): 1.mononeuropathy:局限性病因所導致, (外傷、壓迫或陷套) 如腕隧道症候群 2.multiple mononeuropathy:不規則而散在性的侵犯周邊神經組織的不同部位,病程進展到某一程度時,臨床表現可類似多發性神經病變;如糖尿病神經病變、酒精中毒神經病變
周邊神經疾病的症狀 • 運動方面:肌肉無力和萎縮 1.多發性神經病變:肌肉無力由肢體遠端(手和腳)開始且兩側對稱,遠端症狀 特別明顯 2.單神經病變:受侵犯神經不同呈現不同症狀 • 感覺方面: 1.多發性神經病變:起始於肢體遠端,呈 現長襪-手套分布的感覺消失 2.大多數周邊神經病變,會同時影響所有的感 覺纖維,造成所有的感覺功能障礙,粗大纖 維則較細小纖維容易受傷害。
周邊神經疾病的症狀 • 肌腱反射: 1.一種單鍵聯合的伸張反射,任何影響反射弧 的病灶,都會導致反射減低或消失。 2.在急性神經病變時,肌腱反射減低比肌肉無 力早出現,通常多發性神經病變之肌腱反射 減低是兩側對稱的,遠端較近端發生早且明 顯。
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 自主神經病變: *排汗困難或過度出汗 *姿位性低血壓 *男性性無能 *大小便功能障礙 • 營養變化: 皮膚萎縮、顏色暗淡無光澤、乾燥不出汗、 溫熱發紅,甚至上皮層、毛髮、指甲剝落、 慢性皮膚潰瘍、感染等。
周邊神經疾病的診斷 • 病史 • 身體檢查 • 神經電生理檢查 1.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2.肌電圖 • 神經切片檢查 1.神經纖維定量分析 2.電鏡檢查
常見周邊神經疾病簡介 • DRG 18/19 • 糖尿病神經病變 • 發炎去髓鞘神經病變 1.急性去髓鞘神經病變AIDP 2.慢性去髓鞘神經病變CIDP • 腕隧道症候群CTS
糖尿病神經病變 • 最常見 • 多發性神經病變:為不可恢復性,以感覺症狀開始如麻木感、痛覺敏感度降低等 • 單神經病變最常侵犯第三對顱神經使眼 球運動麻痺、眼瞼下垂 • 治療主要在於良好的血糖控制目前並無 特效藥
急性去髓鞘神經病變AIDP Guillain-Barre 氏症候群 • 一快速、進行性、對稱性之肌肉無力,但四週內會停止進行而漸漸恢復。 • 通常在發病前2-3週可以發現上呼吸道感染、腸胃道症狀或開刀等前置因素 • 致病因素仍未明,可能和淋巴球相關的免疫作用有關 • 進行較劇烈的病人,會侵犯吞嚥咀嚼肌及顏面肌肉,造成球性麻痺,甚至犯及呼吸肌肉而導致呼吸衰竭。 • 血漿換置術或免疫球蛋白對於發病開始兩週內且較嚴重的患者效果良好 • 一般(80%)患者預後良好
慢性去髓鞘神經病變CIDP • 漸進性、對稱性肌肉無力,症狀演進超過2個月以上。 • 發病前無前置因素 • 感覺症狀比AIDP明顯 • 對類固醇治療反應良好(75%有效), 無效的病人可使用血漿換置術或免疫球蛋白
腕隧道症候群CTS • 最常見的慢性、局部陷套性神經病變,正中神經於腕隧道受壓迫而導致 • 罹患率一般人為0.1%、辦公室職員1-2%、勞工為15-60%,30歲以上機率增加,尤其是中年婦女 • 常見誘發病因:腕部壓迫病灶、外傷、過度使用、長期姿勢不當、肥胖、糖尿病、懷孕等 • 症狀:手指及手掌出現感覺異常,如麻木感、怪異感、疼痛、灼熱或針刺感…. • 症狀可因睡眠、手腕持續受力姿勢或反覆用力而誘發或加重
腕隧道症候群CTS • 診斷依據: 1.臨床症狀 2.身體檢查 3.神經傳導檢查 4.肌電圖檢查 • 治療: 1.去除手腕壓迫因素 2.夾板固定 3.口服藥物治療:類固醇 4.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