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13 Views
林投 Dracaena augrstifolia Roxb. 基本資料. 科別:露兜樹科 學名: Pandanus odoratissimus var. sinensis 別名:露兜樹、假波蘿、中華榮蘭 類型:灌木 植株大小: 3 到 5 米高,最高至 10 米 生育環境及花期:海濱及近海之平野與山坡地; 7 至 9 月 莖的特徵:莖多分枝,分枝約 2~3 公分粗,有氣生根,具明顯輪狀葉痕 葉的特徵:葉於枝端螺旋狀著生,彎曲下垂,長披針形, 60 公分長,邊緣及先端之中肋有尖刺 花朵著生位置:頂生 苞片及類型:佛焰苞片白色,芳香;雌雄同株,單性花
E N D
基本資料 科別:露兜樹科 學名:Pandanus odoratissimus var. sinensis 別名:露兜樹、假波蘿、中華榮蘭 類型:灌木 植株大小:3到5米高,最高至10米 生育環境及花期:海濱及近海之平野與山坡地;7至9月 莖的特徵:莖多分枝,分枝約2~3公分粗,有氣生根,具明顯輪狀葉痕 葉的特徵:葉於枝端螺旋狀著生,彎曲下垂,長披針形, 60公分長,邊緣及先端之中肋有尖刺 花朵著生位置:頂生 苞片及類型:佛焰苞片白色,芳香;雌雄同株,單性花 花莖:5公分長 花被:雌花密生成頭狀;雄花多數密集成圓錐花序 雄蕊及柱頭:多數;直立宿存 果實型態:聚合果,球形,熟時成紅黃色,果實約8至11公分長 <註1>
繁殖容易的林投 • 林投為台灣本地名稱,可能源自平埔族語;林投產於全台的海岸及華南地區,於海濱或河口常可見到林投分布,主要分布在砂灘和陸地交界處,多成叢聚生而成海岸灌叢,大量生長的林投林,也為旅途中的鳥雀提供歇息場所。 • 林投的繁殖極為容易,取其枝幹的一部分插進土哩,即可長成新的植株。由於耐風、耐鹽,常作山麓地區之防風、定砂植栽,也常種在居家周圍作成圍籬。
林投的用處 • 今日海岸前線,林投仍是主要的防風造林樹種。葉及根富纖維質,曬乾後可製成燈籠、草蓆、繩索或各式童玩;莖頂嫩梢可採食加工成可口菜餚。 • 古代夏威夷人還會採下聚合果,取下基部肉質部分後,沾顏料作成畫筆<註2>;在早期戰亂荒年時,果實也能當野果吃,只是能吃的部分只有基部的肉質處。
藥性 • 在藥性方面,林投的根可治療傷寒、眼熱作痛及甲狀腺腫,嫩芽用以治療狂熱,並可外敷治癰疔等,一年四季都可採集。<註3>
關鍵字 • 中文關鍵字: 林投 • 英文關鍵字: Dracaena augrstifolia Roxb
參考書目 • 註1: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21頁, 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 • 註2:福爾摩沙植物記,101種台灣植物文化圖鑑與27則 台灣植物文化議題38頁,潘富俊著, 遠流文化2007年出版 • 註3:台灣自然大系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155頁, 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再版 • 教育wiki: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6%9E%97%E6%8A%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