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39 Views
小学教师的教育观. 教育科学学院 张海波. 一、教育观是什么? 1 、教师的教育视角 “我们能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 例 1 : 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 《 易 》 ,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教育视角下的 《 红楼梦 》 例 2 : “ 救救男孩 ”. 2 、教育观: 教育主体对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引领教育行动(导向;评价) 正确的教育观与错误的教育观 系统的教育观与零散的教育观 统一的教育观与矛盾的教育观 自觉的教育观与自发的教育观 3 、教育观的核心:
E N D
小学教师的教育观 教育科学学院 张海波
一、教育观是什么? • 1、教师的教育视角 • “我们能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 • 例1: • 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 教育视角下的《红楼梦》 • 例2: • “救救男孩”
2、教育观: • 教育主体对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 引领教育行动(导向;评价) • 正确的教育观与错误的教育观 • 系统的教育观与零散的教育观 • 统一的教育观与矛盾的教育观 • 自觉的教育观与自发的教育观 • 3、教育观的核心: • 教育的价值观(“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1、教师观 • 1)教师角色发展 • 教师隐喻:“蜡烛”、“灵魂工程师”、“一桶水”等 • 教书匠---教师:“教书育人”(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专业化: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2、教师专业化: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 • 1)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 • 学科知识是工具性知识,教育知识是本体性知识 • 教育知识的构成 • 心理学 •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育知识:教师职业知识的特质 • 教育知识的核心是教育观
2)专业能力 • 教学能力 • 评价能力 • 科研能力 • 管理能力
3)专业情意 • 教育爱 • 职业---事业;爱学生 • 惩罚的价值 • 尊重、平等、宽容 • “蹲下来和孩子讲话” • “你给我----”
2. 学生观 • 走进儿童的世界 • 学生的主体性 • “知识的容器”----“完善的人格” • 学生的发展性 • “长善救失” • 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 • 学生的完整性 • 学生生活的完整性 • 身心发展的完整性
3、课程与教学观 • 1)课程观(教什么) • 小学课程:分科还是综合? • 选择知识的标准:形式教育还是实质教育取向? • “五育”与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的可接受性 • 2)教学观(怎么教) • 教学与德育 •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得与失 • 小班化教学问题 • “满堂灌”与“满堂问” • “减负”与教学的效率
三、小学教师教育观的构建 • ------ “从学科本位到教育本位” • 1.学科本位及其形成 • 1)传统师范教育“二合一”问题 • 学科知识不充分 • 教育知识与技能相对下降 • 2)由“三级”到“一级” • 2 .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构想 • 分级培养 • “4(3)+2”模式 • 构建终身化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 3.构建“教育本位”的教育观 • “育人为本” • 坚持教育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