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92 Views
第一章 研究性学习. 一、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二、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产生背景、原因. 1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发展 农业社会与接受学习 工业社会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后工业社会与 高效地学习 / 研究性学习. 2 、国外课程改革的类似经验. ( 1 )美国的劳伦斯 Lawrence 中学 的自主课程 (self-regulated curriculum) A 、启发学生、确定研究题目阶段; B 、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阶段; C 、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修改研究计划阶段; D 、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实例 1.
E N D
第一章 研究性学习 • 一、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 二、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产生背景、原因 • 1、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发展 • 农业社会与接受学习 • 工业社会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后工业社会与高效地学习/研究性学习
2、国外课程改革的类似经验 • (1)美国的劳伦斯Lawrence中学 的自主课程(self-regulated curriculum) • A、启发学生、确定研究题目阶段; • B、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阶段; • C、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修改研究计划阶段; • D、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实例1 • 佛蒙特的一位4年级的科学教师想要让学生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并了解在该市用于建筑材料的本地岩石的材源地段、特征以及矿物构成。她设计了这样一个专门研究岩石的研究项目:佛蒙特市的城市规划师打算建造一个新的中心和城市广场,并准备就地取材。学生要负责为规划师们做好决策的参谋,比如究竟什么样的石材适合建街道、大楼、运动场、石雕以及假山等。规划师主要负责为决策制定标准,比如造价和耐用程度。
于是,学生们不仅要弄清楚佛蒙特本地有哪些种类的石材,而且为了使材料与不同的用途相匹配,他们还得弄清楚与强度、公共安全以及有效成本相关的知识。在一种程度上,该项目的重点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别意义上的岩石的概念。在另一种程度上,该项目的重点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现实应用。于是,学生们不仅要弄清楚佛蒙特本地有哪些种类的石材,而且为了使材料与不同的用途相匹配,他们还得弄清楚与强度、公共安全以及有效成本相关的知识。在一种程度上,该项目的重点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别意义上的岩石的概念。在另一种程度上,该项目的重点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现实应用。
实例2 • 在5年级的历史课上提到了一个令人扑朔迷离的事实:在13世纪,现代普韦布时代洛族印第安人的祖先(他们生活在哥伦布时代之前)放弃了他们在科罗拉多高原世代繁衍生息的村庄。历史教师让学生们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专门探究这些先民们的迁徙之谜。在随后几个星期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跑图书馆查资料,去现代普韦布洛人的聚居地采访,他们不仅获得了大量有关哥伦布时代之前的美洲大陆生活气息和古代文明类型的知识,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和充分假设,力求解开困扰现代考古学家们的谜团,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细化调查内容,合理假设与推断。进一步收集材料佐证,最后进行发现结果的评价。
实例3 • 美国一所中间学校的科学单元所涉及到保护北方带斑点的猫头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栖息地的内容,同样让我们看到了项目学习的轮廓。在俄 冈州一个仿造的国家公园里,该校的学生充当森林管理员,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设法弄清楚在过去的几年里栖息在该公园的5对猫头鹰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第一节课里,学生们查看公园的地图,阅读原来调查小组描述研究结果的备忘录,而后形成针对猫头鹰失踪的假设。假设中的每一步推论都要有现有事实作为佐证。当学生们在准备假设的时候,同时出列出了有待调查的问题,这也将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在这一问题中起作用的因素。
在失踪的猫头鹰的调查过程中,学生们围绕着猫头鹰的以下方面自发组成研究小组:饮食、迁徙规律、环境条件、天敌、栖息地标准、繁殖习惯,以及对由公园里伐木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反应。学生们在学校的资源中心呆了2天,得到了资料管理员在技能方面的指导,而这些技能都是发现和组织相关信息必不可少的,之后,他们就每一个问题为班上同学准备了汇报材料,而这也成为了每一个研究小组进步的一种检测。在失踪的猫头鹰的调查过程中,学生们围绕着猫头鹰的以下方面自发组成研究小组:饮食、迁徙规律、环境条件、天敌、栖息地标准、繁殖习惯,以及对由公园里伐木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反应。学生们在学校的资源中心呆了2天,得到了资料管理员在技能方面的指导,而这些技能都是发现和组织相关信息必不可少的,之后,他们就每一个问题为班上同学准备了汇报材料,而这也成为了每一个研究小组进步的一种检测。
学生在获得了新的信息之后,又组成更大的研究、小组,并着手批判性地评价他们在第一天准备的假设。在这种更大的研究小组里,学生们呈现数据、修正假设、围绕新的问题展开另外的信息搜寻,并在致力于得出猫头鹰失踪结论的全过程中,坚持严格的批判性思考的标准。作为探究阶段的一部分,教师甚至可以围绕对猫头鹰粪便的剖析而加入一节实验研究课,以有助于确定猫头鹰饮食的成分或在探究猫头鹰数量稳定性方面向学生演示如何为猫头鹰的寿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学生在获得了新的信息之后,又组成更大的研究、小组,并着手批判性地评价他们在第一天准备的假设。在这种更大的研究小组里,学生们呈现数据、修正假设、围绕新的问题展开另外的信息搜寻,并在致力于得出猫头鹰失踪结论的全过程中,坚持严格的批判性思考的标准。作为探究阶段的一部分,教师甚至可以围绕对猫头鹰粪便的剖析而加入一节实验研究课,以有助于确定猫头鹰饮食的成分或在探究猫头鹰数量稳定性方面向学生演示如何为猫头鹰的寿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2)“研究性学习”在法国 • 1995—96学年初二的“多样化途径” • 1996年在大学预科班开设“适度发挥学生创造力”(简称TIPE)课程 • 1998年“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简称TPE)
(3)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 •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思考,自主进行判断,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 要求学生在一年内研究6个专题,每个专题花5至6个学时,各个专题包括若干实验,专题研究,结束后要拟定研究报告。
其余国家和地区的现状 • 1989年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新设综合活动学习领域。 • 香港的沙田崇真中学则在2000年下半年开始以人文及社会科范畴作为试题推行专题报告形式。 • 德国的“自由学习” • 英国的“社会研究”或“设计学习” • 挪威和波兰等国学生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
3、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史 • 80年代,开展创造教育 • 90年代初,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 1999年初,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 • 同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开了“上海市中学研究性课程研讨会” • 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3、我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史 • 2001年4月1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 同年秋季在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青海等七个省的高一年级进行试点
上海大同中学的“专题研究” • 为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学校为学生开设了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步骤、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等辅导讲座,还向学生和辅导老师提供了研究性活动课资料包。
浙江省瑞安中学的“社会调查” • 基本理念是“生活是创造的源泉”。 • 过程为:组织辅导报告——班级布置与动员个人选择题目——拟定方案与计划——班主任初审合并相近题目——公布初选题目,同学自由组合小组——小组选区组长共同设计调查方案——开题报告,方案初审——小组独立实施,教师控制、指导——形成调查报告,个人、小组总结——班级展示,同学评议——答辩会,年级报告会——教师评定成绩并作总结。
上海市七宝中学的“角色体验” • 研究性学习课程定位在“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 具体安排是——要求学生自由组合,3-5人一组,利用假期到社区或企业单位,亲身体验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回来之后写论文。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 第一种观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 第二种观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第三种观点: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 第四种观点: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索的过程。 • 第五种观点: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 第六种观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共同点 • (1)、教师的作用 • (2)、 专题的确定 • (3)、 学习方式 • (4)、 学习目的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 《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 广义: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 狭义: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1、定义 • (1)学习目的为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 (2)学习方式基本上是“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 (3)一般从社会、学科和学生三个角度来确定专题; • (4)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全员性 ; •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 ; • 自主性、开放性、主题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 • 问题性、开放性、研究性、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合作性、综合性、内化性和创新性 。 • 我们认为:研究性、实践性、过程性、全员性。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 中国活动教育网(www.aedu.cn) •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Internet资源简介》 • 《电大教学》2002、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参考书目 • 研究性学习丛书: 广西教育出版社 • 1、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霍益萍,2001、5 • 2、国外及港台地区研究性学习资料选编,张人红,2001、11 • 3、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实验报告,霍等,2001、5 • 4、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嵇长广,2001、10 • 5、研究性学习管理用书,张人红,2001、11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3、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 (1)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 •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学会分享和合作; • (4)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 (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我们认为:体验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钱旭昇
4、实施:课程个性的展示 • (1)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主要有三条: • 一是单独设置,作为活动课的一种类型加以实施; • 二是在综合性学科课程中,通过主题模块的设置加以实施; • 三是在单科性学科课程中,通过插综合性专题加以实施。 • 学科知识型、热点型和社会生活型 。
(2)实施程序 • 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交流阶段 ; • 知识背景准备-选题立题-组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实施阶段-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展示成果-总结反思;
霍益萍: •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个人选择题目,同学自由组成课题组——小组选举组长,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题论证——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通过方案课题研究方案评审——小组独立开展研究,教师负责监控、指导——教师组织课题组之间交流,推动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成果,进行个人和小组总结——班级展示,同学评议——答辩会,年级报告会——教师评定成绩,
(3)组织形式 • 小组合作研究 • 个人独立研究 • 个人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5、评价:总结性评价的扬弃 • (1)目的: 促进一个学生的发展 • (2)特点:评价主体具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 • (3)标准:标准上要体现开放性,不求标准化的唯一结论。
(4)评价方法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辅以教师和专家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适当辅以总结性评价。 • 具体的评价方法有档案袋评价法、实作评价法、文章与作品法、展示与交流法、口头演说法、讨论法、作品选、答辩会等方法。
6、研究性学习与现有学科课程的关系 • 研究性学习就呈学科外和学科内两条脉络发展 • 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美术、音乐等各学科都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