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物质性质的探究

期中期末复习之专题三. 物质性质的探究. 容易失 3e -. Al 3 +. Al. 1 、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结论 :. 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① 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常温 下. 要点:. 铝. 浓 HNO 3 、 浓 H 2 SO 4. 2 、铝的化学性质. ⑴ 、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O 2 、 Cl 2 、 S 等. ⑵ 、与酸的反应. ② 钝化:. 高温. 2Al + Fe 2 O 3 = 2Fe + Al 2 O 3.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物质性质的探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期中期末复习之专题三 物质性质的探究

  2. 容易失3e- Al3+ Al 1、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结论: 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3. ①2Al + 6HCl = 2AlCl3 + 3H2 常温下 要点: 铝 浓HNO3、浓H2SO4 2、铝的化学性质 ⑴、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O2、Cl2、S等 ⑵、与酸的反应 ②钝化:

  4. 高温 2Al + Fe2O3 = 2Fe + Al2O3 2Al+2NaOH+6H2O=2NaAlO2+ 4H2O +3H2↑ 6e- ⑶、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⑷、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铝热反应

  5. ⑸、与不活泼金属的可溶性盐的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6. 3、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偏铝酸钠:NaAlO2 实际是一种配合物 NaAl(OH)4四羟基铝酸钠

  7. 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1)两性氢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OH-+Al(OH)3=Al(OH)4- (2)受热分解

  8. 4、可溶性铝盐的性质 AlCl3、KAl(SO4)2·12H2O

  9. 1、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容易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采取怎样的对策使 实验成功

  10. 能否确定该白色就是氢氧化铝呢?  再看一个对比实验。能否确定该白色就是氢氧化铝呢?  再看一个对比实验。 六氟铝酸铵沉淀,颗粒较小,呈粉末状 氢氧化铝絮状沉淀,颗粒较大

  11. 铝热反应 常用于焊接铁轨;冶炼难熔金属 镁条的作用:用镁燃烧产生的热量引发 铝热反应 氯酸钾的作用:助燃剂

  12. 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13. 知识预备: 1、乙醇的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和医疗上用途很大。 它的分子式为C2H6O,结构式为CH3—CH2—OH,它的官能团为羟基(—OH),其中的(—OH)活性大,反应能力强,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14. 、物理性质: 无色 1 、颜色: 2、 状态: 液体 有特殊的香味 3 、气味: 4 、密度: 比水小 5 、溶解性:与水 ,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任意比互溶

  15. 二 、化学性质 1、 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如钠) 2C2H5OH+2Na→ 2C2H5ONa+H2↑ 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溶液逐渐变稠,金属钠表面包裹着一层乙醇钠,反应逐渐变慢,这时稍稍加热可使反应加快。然后静置或用冷水冷却反应溶液,乙醇钠从溶液中析出。若试管上用带尖嘴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氢气。

  16. 用玻璃棒蘸取1—2滴反应溶液涂在玻璃片上蒸发,玻璃片上有乙醇钠晶体析出。向乙醇钠溶液中滴加1—2毫升水,因乙醇钠遇水分解生成乙醇和氢氧化钠,用PH试纸可检验溶液呈碱性。用玻璃棒蘸取1—2滴反应溶液涂在玻璃片上蒸发,玻璃片上有乙醇钠晶体析出。向乙醇钠溶液中滴加1—2毫升水,因乙醇钠遇水分解生成乙醇和氢氧化钠,用PH试纸可检验溶液呈碱性。 C2H5ONa+H2O→C2H5OH+NaOH

  17. 2、乙醇的氧化反应 (1)氧化反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 (2)被氧化剂氧化,如:O2、KMnO4、K2Cr2O7等强氧化剂。

  18. Cu 加热 2CH3-CH2-OH+O2 → 2CH3CHO+2H2O 实验:取一根粗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让铜丝穿过酒精灯的内焰、焰心、外焰,稍待取出,可以观测到外焰加热处变黑,而内焰和焰心加热处仍然红色。 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9. 3、乙醇的脱水反应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既可生成乙烯有可生成乙醚,这跟哪些条件有关? 乙醇的脱水反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子内脱水,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另一种是分子间脱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 由于乙醇分子间脱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的活化能较低,所以加热至140℃即可,而分子内脱水需加热至170℃。

  20. 加热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4、与卤化氢反应: 乙醇与卤化氢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21. 二、苯酚的性质 1、苯酚的物理性质:

  22. 2、苯酚的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 (如何理解?) 答:苯酚具有酸性,向苯酚的悬浊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变澄清,这是因为苯酚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与水的苯酚钠。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向苯酚钠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证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再向等体积的水、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苯酚,振荡,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变澄清,说明苯酚溶于碳酸钠溶液: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证明苯酚的酸性比HCO3-强。

  23. (2)苯酚与金属钠反应 苯酚分子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能被钠置换。也反映了苯酚的酸性。 (3)苯酚能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 写出苯酚与NaOH、Na2CO3等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酸性的相对强弱。

  24. (4)苯酚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 问:在苯酚的显色反应实验中,若多加一些FeCl3溶液,紫色为什么反而变浅? 答:向透明的苯酚溶液中滴入3-4滴1%的三氯化铁溶液,震荡,溶液显紫色。颜色的产生是由于生成电离度很大的配合物:6C6H5OH+Fe3+→[Fe(OC6H5)6]3-+6H+,但如果滴入的三氯化铁溶液过量,使有颜色的离子的浓度相应降低,则溶液的颜色将会变浅。

  25. (5)苯酚与浓溴水反应 问: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 答:若苯酚过量,生成的三溴苯酚沉淀会溶于苯酚溶液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

  26. (6)苯酚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苯酚与甲醛发生反应在不同的催化剂作用下会生成不同的产物。 当在浓盐酸作催化剂时,苯酚过量时,生成的为线型酚醛树脂。 当在浓氨水作催化剂时,甲醛过量时,生成的为体型酚醛树脂。

  27. 问题:分离苯酚经常采用分液而不用过滤,为什么?问题:分离苯酚经常采用分液而不用过滤,为什么? 答:因为苯酚的熔点低,刚生成的苯酚一般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其密度比水大,常温下不溶于水,能和水分层,且分液比过滤更快捷方便。

  28. 4、乙醇和铜丝的催化氧化实验过程中,铜丝在该实验中的起什么作用(先变黑后变红)?4、乙醇和铜丝的催化氧化实验过程中,铜丝在该实验中的起什么作用(先变黑后变红)? 答:在这个反应中,乙醇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铜是催化剂,氧化铜是中间产物,通过催化氧化把乙醇氧化成乙醛。

  29. 5、如何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 加入NaOH溶液→分液 →在苯酚钠 溶液中加酸或通入CO2→得到苯酚 (静止后用分液漏斗分液)。 6、、用哪种试剂,可以把苯酚、乙醇、NaOH、KSCN四种溶液鉴别开来?现象分别如何? FeCl3溶液

  30.  通过实验证明: (1)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2)官能团联接不同的基团对有机物性质有不同的影响  你还能列举出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其他例子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