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614 Views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 及科学教育人才培养. 东南大学 柏毅 副主任 by.rcls@seu.edu.cn 《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 2007 年 8 月 16 日于广西师范大学. 一 .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 学科方向 研究领域 研究团队 国际合作.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 由韦钰院士于 2002 年创立!. 《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 教育学. 学 习 科 学. 生物医学 工程. 心理与 神经科学.
E N D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 及科学教育人才培养 东南大学 柏毅 副主任 by.rcls@seu.edu.cn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2007年8月16日于广西师范大学
一.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概况 • 学科方向 • 研究领域 • 研究团队 • 国际合作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由韦钰院士于2002年创立!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教育学 学 习 科 学 生物医学 工程 心理与 神经科学 1、学科方向:学习科学与工程 学习科学涉及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众多研究领域,是国际上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 “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和 “十一五的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完善学科发展布局 。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中国儿童 生命科学 教育科学 学习科学 科学教育 情绪能力发展 认知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儿童发展 生物医学工程 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学科也是由韦钰院士在80年代初创立,国家重点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最新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与工程学科: • 江苏省重点学科 • 国内首个“学习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 儿童发展和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7年东南大学开始招收“科学教育(技术)”的本科专业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学科特色: • 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基点,以发展用于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技术和设备为切入点,把基因组科学、脑科学等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科学,构建从分子、生理、心理、行为等多层次的学习科学研究平台。 • 紧密与教育学相结合,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标准制定、评估方法等研究。 • 紧密与儿童发展相结合,特别是研究中国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2. 研究领域: • 基因和递质检测 • 脑图像分析和脑功能研究 • 生理和行为参数无线检测和分析 • 行为观察和心理分析 • 情感计算和检测 • 儿童科学教育评测 • 儿童情绪发展数据库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面部图象 特征提取 情绪成分 估算 16导NIRS系统
教育学:3人 医学:1人 生物医学工程: 8人 信息科学: 3人 心理学: 4人 生命科学: 3人 3. 研究团队:多学科交叉研究队伍 • 研究团队有24人。其中在职人员20人,博士后4人。 • 在一个研究团队中覆盖多个一级学科,包括理、工、心理、教育等,是一只多个学科进行实质性交叉的研究队伍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韦钰教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东南大学学习研究中心开创人, 第一届主任,现名誉主任 • 中国科协副主席 •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 教育部原副部长,现国家总督学顾问 • 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 • 国际心智、脑和教育学会的四位发起人之一 • 2005年被推选为IAP国际科学教育评估专家组专家 • 现研究领域:儿童情绪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的标准和评估等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陆祖宏教授 •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现任主任 • 1996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 • 1999“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2002-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 国家“十一五”“863”高技术重点项目“生物芯片技术和应用研究”的负责人 • 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儿童情绪能力发展数据库”项目负责人 • 现研究领域: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行为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分析、以及儿童情绪相关的分子检测技术。目前与美国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等合作,为“南京都市儿童发展研究”项目的中方负责人。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国内研究团队:研究高层次高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陆祖宏、顾忠泽)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陆祖宏、顾忠泽、赵春杰) • 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郑文明) •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邓慧华) • 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有10人。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4、国际合作基础 • 参与发起国际心智、脑与教育的学会,参与OECD的CERI (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相关学习科学研究,在南京举办了三次国际儿童情绪发展论坛(2005-2007年)。 • 与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等开展了儿童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 • 与法国、加拿大等开展的儿童科学教育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 • 接受美国的博士后二人,已派出博士生5人。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儿童科学教育 项目由启动初期的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四个实验区的44所学校扩大到目前的20个城市, 1000余所幼儿园和小学。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Delegation of Academy of France visited China (2002) 韦钰院士因增进中法友谊、促进中法教育交流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 在法国科学院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儿童科普教育奖“PURKWA”奖的颁奖仪式上宣布,韦钰院士获得2006年度“PURKWA”奖。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GE Foundation Donation Ceremony, March, 2006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基地建设方面的预期目标 (1)建设成基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测量技术和情感计算方法等儿童发展研究平台。 (2)建设成基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传感技术的儿童心理相关的生物学标志检测平台。 (3)建立中国儿童发展研究资源库。包括1000个以上不同社会背景的中国儿童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0-15岁)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数据及资料。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二. 科学教育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情况 • 本科生培养计划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1. 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 • 从2003年开始,中心以跨学科方式与东南大学其它相关院系合作进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 2005年开始,经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批准,以独立学科方式进行自主招生。 • 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17人,已经毕业博士研究生5人(跨学科培养),博士后4人。 • 现有硕士研究生38人,其中06级17人。 • 07年新招收硕士研究生22人,博士研究生6人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0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部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列表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部分硕士研究生论文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2.《科学教育》本科新专业 • 东南大学“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于2006年1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批准号:040108W)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今年计划召收一个实验班。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理工基础的和现代科学教育意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认知行为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善于战略思考、精通科学教育技术与手段、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高素质、高层次科学教育与技术人才。 • 就业方向:能胜任中等学校的教学,能在科学教育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教育事业单位、教育技术产业等领域中从事科学教育研究与培训、教育技术开发与营销、科技传媒设计与创作、科学教育管理与组织、科教资源相关的创意产业以及心理分析与咨询研究等部门工作。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本科专业的办学特色 • 培养方案体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培养具有理工基础的现代科学教育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有机的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认知行为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哲学和艺术类等多学科。 • 强调实践环节,学生从3年级开始将有计划的进入到中心的各实验项目中,作为被试或直接参与实验。同时,实践环节还将要求同学直接进入到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堂,学习、参与、指导科学教育课程等。 • Project Learning,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1个学年开始,每个学年至少一次由中心导师或博士研究生直接指导分阶段完成一定的项目实践计划。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72学分,45%) 大 类 学 科 基 础 (23学分,14.5%) 专 业 主 干 课 程 (20学分,12.5%) 专业方向与跨学科选修课程(12/24,7.5%) 实验类课程与实践环节 (7+26,20.5%)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72学分)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大 类 学 科 基 础 (23学分)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专 业 主 干 课 程 (20学分)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专业方向与跨学科选修课程(12/24) 第一组 第二组 每组选修12学分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实验类课程与实践环节 (7+26)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建立交叉培养机制: 宽口径大类培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 课程整合体现了交叉学科的培养本身就具有宽口径的特点(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物理学、哲学、艺术等) • 学生培养将采用2+1+1模式,既前2年在九龙湖校区完成通识类课程和大类基础类课程的学习,第3年在丁家桥校区完成神经生物学和相关医学类课程的学习,第4年级在四牌楼校区,在完成专业类课程学习的同时,强调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学实践和项目实验。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 设置了Project Learning教学实践环节,配学生导师,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以及导师的研究方向,每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踐项目。 • 与SRTP项目结合,从第3学年开始,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验和实践,增进学生对专业方向及研究领域的了解。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双语教学及研究型课程 • 中心有一批从国外引进的教研人员,有基础、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目前有计划、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包括: • 程序设计及算法语言、 • 科学课程论、 • 心理学原理、 • 科学学习与教学、 • 神经生物学、 • 情感计算基础; •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将有计划的安排双语文献、讲座、讨论等内容。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相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 “做中学”科学实践项目是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倡导的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目前在全国有24个城市近1000所实验学校进行实验,南京也是试点城市之一, • 汉博科学教育培训中心是设在学习中心的专门从事科学教育培训的机构,也是中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心。 • 与纽约大学合作进行的关于儿童发展的长期跟踪研究,形成了新的实践研究基地。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规划重点建设的课程、实验室、教材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规划重点建设的课程、实验室、教材 • 拟重点建设课程: • 心理与教育学研究方法、 •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 科学学习与教学、 • 心理学实验、 • 科学仪器实验、 • 科学教育课程实践 • 拟重点建设教材: • 科学学习与教学 • 心理学实验 • 科学仪器实验 • 科学教育课程实践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拟重点建设“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教学实验室”:拟重点建设“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教学实验室”: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五年奋斗目标: • 2010年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加科技部组织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争取达到良好水平。 •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 • 五年内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系列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国际学术刊物(SCI)发表10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 • 五年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元以上。在儿童发展研究方面,与美国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建成儿童发展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合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 • 研究开发出一批可用于脑科学研究、儿童发展评测和科学教育评估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装备,并争取能够产业化。 《全国第四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
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柏毅 副主任 by.rcls@seu.edu.cn Thank you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