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18 Views
谁是最可爱的人. 陈菲 06 汉语言文学 22 号. 谁 是 最 可 爱 的 人. 魏 巍. 说 教 材 说 教 法 说 学 法 说 教 学 过 程. 一 . 说教材 1 、内容简述: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 1950-1951 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E N D
谁是最可爱的人 陈菲 06汉语言文学 22号
谁 是 最 可 爱 的 人 魏 巍
说 教 材 • 说 教 法 • 说 学 法 • 说 教 学 过 程
一 .说教材 1、内容简述: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2、地位和作用:《谁是最可爱的人》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课内容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而抗美援朝的胜利又为土地改革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对抗美援朝原因和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会和传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本单元或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反映众口传诵的英雄业绩等等,多数是在报刊上发表的通讯和消息;本学期采取着重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各种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编排,是个环环相扣的关系。
说课标 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抗美援朝,学习选取典型材料表达中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历史史实;通过阅读魏巍的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观看反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翻阅英雄传记、访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等活动,加深对这一课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难点: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
二 .说教法 综合运用多媒体、讲述、讨论、谈话等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轴心,启发诱导。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我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具体如下: •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 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 实际训练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 • 情境陶冶的教学方法
三 、说学法 (1)知识迁移法。指导学生课前分组搜集、整理抗美援朝有关资料,了解英雄感人事迹。 (2)情景互动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有效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值 。 (3)读书动笔法。指导学生课后写一篇读后感,写出自己心灵的感受和震撼。
[教学过程_2课时] 1、创造情境,引出主题。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可爱的人,你能用感恩的心态说出你心中最可爱的人是谁吗?说说理由”。此疑因为贴近生活、贴近孩子自己,容易牵引孩子思考。孩子踊跃回答后自然转人“但有谁能告诉我50年代的中国最可爱的人是谁吗?”学生齐生回答。老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让学生说出歌名和感受,从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能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的合作与探究。)
段落划分: 第4--8段: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在战斗中无比勇敢,表现战胜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慨。 第1--3段:描写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14-15段: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9--12段: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无比热爱,表现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13段:志愿军战士为祖国人民甘愿吃雪,表现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2、 组织教学讨论 1.出示挂图,分析“松骨峰战斗”一例 2.分析“马玉祥救小孩”一例 3.分析“防空洞谈苦乐”一例 通过朗读、提问、质疑、讲解等方式对课文主体部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了分析,我们完成了教学目标一和二:选择典型材料表达中心,同时自然地解决了教学突破口中的问题。 最后,讨论问题,至此,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在当今的社会中你觉得怎样的人是“最可爱”的?通过讨论,让学生争做时代“最可爱的人”,同时巩固了教学目标三。
3、解决教学难点 针对本课的难点,文中不少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我在课文分析、事例小结的时候尽量使用文中语段。如:在“导语之后”,先听录音(课文1—3节),让作者的激情感染读者,使作者“最急于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最急于”知道的,再速读全文,整体感知。分析三个事例之间也尽量用文章语段进行过渡;在分析完事例后,再听录音(课文第14、15节),激发感情,让读者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利用这样的方式,一使这堂课的结构紧凑,二为下一课分析文中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埋下伏笔,所以本堂课的作业为:传情达意地朗读课文,重点体会文中抒情、议论段落的作用。
4、小结: 老师为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重新梳理抗文章主要内容及通讯与消息两种不同文体的区别,并播放《雄赳赳,气昂昂》,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通讯与消息的异同点: 共同点:写真人真事 不同点: 通讯 消息 以报道事件为主 较多地报道人物 叙述比较详尽具体 叙述比较简明 可以运用描写、议论、抒情 写作比较单纯
作业: 1、写一篇关于你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的文章,字数在300字左右。 2、搜集更多的抗美援朝资料交流。 3、了解通讯和消息的区别。
板书设计 赞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 英雄主义 祖国优秀之花 (对敌狠) 证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马玉祥救人 国际主义 (对民爱) 吃雪时对话 爱国主义 (心灵美) 呼应:应当热爱我们最可爱的人
再 见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