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杜 仲

杜 仲. 一、教学重点. 二、 真伪问题 : 名称求真 、 药用历史 、 基原鉴定 、 性状特点 、 显微特征 、 理化鉴定 混伪品. 三、 优劣问题 : 传统评价 、 化学成分 、 药典标准. 四、 临床应用 : 1、传统应用: 性味功效 、 配伍应用 、 经典处方 2、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 现代临床 现代制剂. 五、 复习题. 一. 教学重点 1.杜仲的来源和名称. 2.杜仲的鉴别特征及常见伪品。 3.杜仲的性味功效。. 二、真伪问题. 拉丁名: CorteX Eucommiae. 异名 丝绵木. 杜仲.

jam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杜 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杜 仲 一、教学重点 二、真伪问题: 名称求真、药用历史、基原鉴定、性状特点、显微特征、 理化鉴定 混伪品 三、优劣问题:传统评价、化学成分、药典标准 四、临床应用: 1、传统应用:性味功效、配伍应用、经典处方 2、现代研究:药理作用、现代临床 现代制剂 五、复习题

  2. 一. 教学重点 1.杜仲的来源和名称. 2.杜仲的鉴别特征及常见伪品。 3.杜仲的性味功效。

  3. 二、真伪问题

  4. 拉丁名:CorteX Eucommiae 异名 丝绵木 杜仲 英文名:Eucommia bark

  5. 药用历史: • 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 《别录》曰:“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 • 《本草经集注》云:“上虞在豫州,虞虎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 • 《蜀本草》云:“生深山大谷,树高数丈,叶似辛夷,折其皮多白绵者好。”

  6. 《雷公炮炙论》详细记述了杜仲的炮制方法。曰:“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用一两炙之,尽为度。炙干了,细锉用。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也。”《雷公炮炙论》详细记述了杜仲的炮制方法。曰:“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用一两炙之,尽为度。炙干了,细锉用。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也。” • 李时珍谓“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 杜仲出自人名。

  7. 【基原鉴定】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1iv.的干燥树皮。

  8. 【基原鉴定】 • 1、落叶乔木。树皮、叶、果折断后有白色胶丝。 • 2、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锯齿缘。 • 3、雌雄异株,雄花具5-10雄蕊;雌花子房狭长,无花柱,柱头2裂。 • 4、翅果扁而薄,种子1枚,扁线形。

  9. 【性状特点】 • 1 扁平板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厚3-7mm。 • 2 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未去粗皮者可见明显的皮孔。 • 3 内表面暗紫色,平滑。 • 4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 5 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

  10. 杜仲个子及饮片

  11. 【显微鉴定】 • 1 有较厚的落皮层。 • 2 韧皮部有断续的石细胞层约5-6层,每层厚约3列细胞,石细胞壁极厚。 3 射线宽2-3列细胞,有不规则形的橡胶质团块散布,以近石细胞层处为多见。 杜仲横切面简图

  12. 杜仲横切面特征

  13. 粉末特征:棕色。 • 1 橡胶丝成条或扭曲成团。 • 2 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胞腔内含橡胶团块。 • 3 木栓细胞表面观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有细小纹孔;侧面观长方形,壁三面增厚,孔沟明显。 4 筛管可见复筛板。

  14. 【理化鉴定】 • 取本品粗粉lg,加氯仿l0ml,浸渍2小时,过滤。滤液蒸干,加乙醇1ml,产生白色具弹性的胶膜。

  15. 【混伪品】 • 1 夹竹桃科植物红杜仲藤Parabarium huaitingii Chun et Tsiang的干燥茎皮和根皮。外表面灰褐色,刮去栓皮红棕色,内表面红棕色。折断时有稀疏的白胶丝。气微、味涩。 • 2 夹竹桃科杜仲藤Parabarium micranthum (A.DC)Pierre.的干燥老茎皮和根皮。产海南省。皮较平滑,厚1-3mm。薄壁细胞含少数细小淀粉粒,有的含方晶。 • 3 夹竹桃科紫花络石Trachelospermum axillare Hook.f.的干燥老茎皮和根皮。产华南、西南、华中及华东地区。含方晶,近石细胞群周围有含晶木化厚壁细胞,有的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内表面黄白色,折断有白色胶丝,拉之即断,无弹性,味微苦。

  16. 【混伪品】 • 4 卫矛科植物丝棉木(白杜)Euonymus bung-eana Maxim.的干燥茎皮和根皮。产浙江、湖北、四川等省。皮层窄,内含大量簇晶。内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折断时微有白色胶丝,拉之即断,味稍甘。 • 5 卫矛科植物正木Euonymus joponicus Thund.的干燥茎皮和根皮。外表面灰褐色,较粗糙,有点状突起的皮孔及纵向浅裂纹。内表面淡棕色、较光滑。断面有较密的银白色丝状物,拉至3mm即断。气微,味淡而涩。含众多簇晶及少量方晶,无淀粉粒。

  17. 白杜仲

  18. 红杜仲

  19. 三 优劣问题

  20. 【传统评价】 • 传统认为:以身干、皮细、内皮厚、块大、去将粗皮、断面白色胶丝多、内表面紫褐色或黑褐色,无杂质霉变者为优。

  21. 【化学成分】 1.木质素类:已分离出27种木质素化合物。 主要有双环氧木质素类(如松脂素单糖苷、松脂素二糖苷、中脂素、丁香素等);单环氧木质素类(如橄榄素)、环木质素类(如环橄榄素);新木质素类(如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柑桔素B);倍半木质素类(如耳草素二糖苷)。 2.环烯醚萜类:已分离出11种。 主要有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杜仲苷、筋骨草苷等。

  22. 【化学成分】 3.苯丙素类:包括氯原酸、氯原酸甲酯、咖啡酸、松柏酸、松柏苷、丁香苷、香草酸等11种。 4.其它萜类:主要有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熊果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 5.尚含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及挥发油等。

  23. 【药典标准】 • 2005版药典规定:75%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1.0%。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0%。

  24. 四、临床应用

  25. 【性味功效】 • 性味:性温,味甘。归肝、肾经。 •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 • 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阳痿,尿频,胎动不安,习惯性堕胎及高血压等症。 • 用量:6-9g。

  26. 【应用配伍】 属于补益药中的补阳药。 • 1 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及足膝痿软无力常与补骨脂、胡桃肉等配用,如《局方》青蛾丸。 • 2 治肾阳亏虚、精血不足而见阳痿、尿频、小便余沥等症 可与温阳益肾的鹿角、附子、肉桂,补血的熟地黄、当归等配用,如《景岳全书》右归丸。 • 若风寒湿痹日久,兼肝肾亏损、肢节疼痛、屈伸不利等,可配独活、秦艽、当归等同用,方如《干金要方》独活寄生汤。

  27. 【应用配伍】 • 3 用于冲任不固所致的胎动不安或习惯堕胎,配伍续断、桑寄生、山药、熟地等增强补肾固冲作用。 • 4 可用于高血压病 单用有效; • 肝肾不足者,可与桑寄生、枸杞子、何首乌等补益肝肾之品配用; • 肝火偏亢者,可与夏枯草、黄芩、牛膝等平肝降火药配用。

  28. 【经典处方】 • 1.杜仲饮《圣济总录》: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 杜仲(去粗皮,炙,挫)一两半,川芎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 三味,挫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

  29. 【经典处方】 • 2.杜仲酒《三因方》:治风冷伤肾,腰痛不能屈伸 杜仲一斤(切,姜 汁制,炒去丝)。上用无灰酒三升,浸十日。每服二三 合,日四五服。

  30. 【经典处方】 • 3.杜仲丸《圣济总录》:治妇人胞胎不安 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挫,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

  31. 【经典处方】 • 4.杜仲丸《普济方:治妊娠三两月,胎动不安 杜仲(去皮,挫,姜汁浸,炒去丝)、川续断(酒浸)各一两。上为细末,枣肉煮烂,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日三服。

  32. 【经典处方】 • 5.青蛾丸《局方》:杜仲(姜汁炒)十六两,胡桃肉二十个,补骨脂(酒 浸炒)八两,大蒜(熬膏)四两。为细末,蒜膏为丸。每 服二十丸,空腹温酒送下,妇人淡醋汤送下。治肾虚腰痛如折,起坐艰难,俯仰不利,转侧不能。

  33. 【药理作用】 • 1.降压: 杜仲皮、叶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制剂对动物有急性降压和扩张血管作用。降压作用短暂且易耐受,其降压成分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炒用比生用作用更强。 • 2.利尿:杜仲的各种制剂对实验动物有利尿作用,且作用持久。 3.镇静及镇痛:杜仲制剂经口服,能使实验动物安静和嗜睡。

  34. 【药理作用】 • 4 抗菌消炎作用: 杜仲水煎剂对结核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5 强壮: 服用杜仲药剂能使老年体弱者头昏减轻、精神振作、轻身体健。

  35. 【现代临床研究】 • 1 治疗高血压病:杜仲片(每片含生药4.9g)口服,每次l片,每日3次,共治疗高血压病47例,总有效率78.7%。10%杜仲酊,给药时加水1倍稀释成5%杜仲酊,每日3次,每次5m1,共治疗124人。有一定疗效。 • 2. 治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15g,川芎6g,灸附子3g,水煎服,每日一剂 • 3. 治骨折:用杜仲、铜绿、红花、白芷、共捣烂,加酒糟拌匀外敷。

  36. 【现代临床研究】 • 4.治胎动不安:取杜仲焙干,研为细末,煮枣肉湖丸,每丸10g,早晚各服1丸。 • 5. 治习惯性流产:杜仲20份,续断、菟丝子各10份,研成细末,炼为蜜丸,每丸10g,早晚各服1丸。 • 6. 治小儿麻痹后遗症:杜仲45g,猪脚1只,加水,文火炖4小时,取药汁当日分2次服下,次日将药渣加另一只猪脚炖服,如此隔日一剂,共服10剂。

  37. 【现代制剂】 • 1.杜仲降压片: • 杜仲(炒)469g,黄芩28lg,钩藤28lg,夏枯草28lg,益母草469g。压制成l000片,包糖衣。 • 功能清肝热,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

  38. 【现代制剂】 • 2.杜仲冲剂 : • 杜仲2000g,蔗糖适量。取杜仲粗粉,以45%乙醇按渗漉法提取。加入蔗糖适量。混匀,制粒,烘干,分装成l000袋,即得。每袋10g,相当于原生药2g。 •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用于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症。口服,每次l袋,每日3次。(《甘肃省药品标准》 1982年)

  39. 【复习题】 • 1 掌握杜仲的来源、性状和显微特征。 • 2 熟悉杜仲主要成分、性味功效和质量标准。 • 3 了解杜仲的伪品状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