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722 Views
第四章 *** 支援決策的資訊系統. 資訊管理導論 范錚強教授 著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資管系 林 永清 整理. 大綱. 決策任務 決策支援系統 (DSS)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 (GDSS)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 (EIS) 專家系統 (ES). 1. 決策任務. 所謂 決策任務 或是 決策 ,就是在數個可以考慮的方案中,選擇可以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決策 與 解決問題 常常相提並論。 事實上, 決策 之所以會發生,常常是因為有問題產生了,而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當方案執行成功時,才算真正解決了問題。. 1. 決策任務 ( 續 ).
E N D
第四章***支援決策的資訊系統 資訊管理導論 范錚強教授 著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資管系 林永清 整理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大綱 • 決策任務 • 決策支援系統(DSS) •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GDSS)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 • 專家系統(ES)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決策任務 • 所謂決策任務或是決策,就是在數個可以考慮的方案中,選擇可以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 決策與解決問題常常相提並論。 • 事實上,決策之所以會發生,常常是因為有問題產生了,而需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當方案執行成功時,才算真正解決了問題。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決策任務(續) • 決策問題的發生是決策制定的先決條件 • 決策問題的產生: • 消極面:情況不如預期 ,不得不尋求解決方案 • 積極面:主動出擊, 開創新機 • 個人決策問題:範圍小,決策結果影響範圍小 • 組織決策問題:範圍大,考量因素較複雜 e.g. 考量新廠房的投資。 • 組織的決策有時會採群體決策方式。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1決策問題的特性 (1)未來導向:適合將來需求 (2)選擇導向:2個方案以上可供選擇 (3)結構性本質差異: • 結構性的問題、非結構性的問題、半結構性的問題 (4)預估結果型態不同 • 確定 (certainty) 型態、 • 風險 (risk) 型態與、 • 不確定 (uncertainty) 型態 (茲分別說明於後)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未來導向 • 決策者在決策點所做的選擇,多是未來要採取或執行的方案,因此,決策者在設計方案或思考分析時,常常需要預測未來的情境變化,以及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以使現在選擇的方案可以適合將來的需求。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選擇導向 • 如果沒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案可供考量選擇,就沒有決策問題了。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3)結構性本質差異 • 結構性的問題:某些決策問題的方案設計與選擇可以預先規定好其決策程序,它們就是具高度結構性的問題。這些具高度結構性的問題,由不同的人來做決策,結果都會相同。 • 非結構性的問題:另外,有一些決策問題,沒有一定的決策規則可以參考,常常需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這些無法事先建立決策準則的問題屬於非結構性問題。這些非結構性的問題,由不同的人來做決策,結果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時間點所做的決策也可能不同。 • 半結構性問題:介於結構性問題與非結構性問題之間的決策問題,是半結構性問題。決策者對於結構性高的問題,較易做出好的決策。而決策支援系統則可以幫助組織的決策者將決策問題的結構性提高,把原本屬於非結構性的問題變成半結構性,把原本屬於半結構性的問題變成結構性。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4)預估結果型態不同 • 決策者設計的方案,將來可能發生的效用與風險也許可以預知,也或許不可得知。依據決策者對可行方案的結果預知程度,我們可以將決策問題分為 • 確定型態(cerainty):對於確定型態的決策問題,決策者可以預估其可行方案之必然結果。 • 風險型態(risk):如果決策者對每一個方案都可以預估其可能結果及其發生的機率,則此決策問題屬於風險型態 • 不確定型態(uncertainty):而若每一個可行方案的結果或其發生機率無法預知時,則此決策問題屬於不確定型態。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2決策程序 • 就決策程序來說,決策從辨識決策問題、找出問題癥結、決定決策準則、設計滿足限制條件的方案、分析各個方案的影響、到選定方案的過程,是由一連串的活動所組成的。 • Simon將這些活動分成三個決策程序階段: • (1) 情報階段(intelligence) • (2) 設計階段(design) • (3) 選擇階段(choice) • (4)執行方案 階段(action or implementation) 學者建議加入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3 組織決策任務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3組織決策任務(續) • 組織決策任務常依據組織功能分為如下類別: • 1 行銷決策任務 • 2 生管決策任務 • 3 財管決策任務 • 4 人力資源管理決策任務 • 5 研究發展決策任務 • 6 資訊管理決策任務 • 7 其他資訊管理決策任務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4決策模式 • 依決策者的認知型態將決策模式分為: • 理性分析決策模式 • 經驗法則決策模式 • 依內容本質分類,而將決策模式分為: • 規範性模式 • 描述性模式 • 依照政治因素考量在決策程序中的影響程度: • 協商式決策模式 • 單純理性決策模式。 (重點分述於後)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4決策模式--依決策者的認知型態將決策模式 • 決策者的認知型態將決策模式分為理性分析決策模式與經驗法則決策模式。 • 理性分析決策模式: • 是指決策者遵循Simon的情報階段、設計階段、選擇階段三個決策程序階段,並在每一個階段都搜集足夠的相關資料來瞭解狀況,完成階段任務之後,才進入下一階段。 • 理性分析模式決策者常常會應用科學化的理性分析方法,如數量方法或管理科學模式,來分析選擇方案。 • 經驗法則模式: • 是指決策者面對決策問題時,以自己的經驗法則來分析選擇方案,而不一定遵循情報階段、設計階段、選擇階段三個決策程序階段。 • 決策者常常自發性地引用他原有的經驗、先備知識或直覺來釐定決策,若有微調的需要時,他們常常會選擇以試驗學習的實作來調整制定的方向。 • 經驗法則模式的決策者非常重視每一次決策方案執行時的回饋訊息,並依照回饋訊息隨時改進其經驗法則。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4決策模式--依內容本質分類 • 依照內容本質決策模式的而將決策模式分為規範性模式及描述性模式兩種。 • 規範性模式:幫助決策者搜尋所有的可行方案之後,會同時建議滿足所有條件的最佳方案。常見的規範性模式有線性規劃、整數規劃、多目標規劃等作業研究模式。 • 描述性模式:是將決策者有限資料處理能力的先天限制納入考量,不要求找出所有滿足條件的可行方案,僅僅描述實務運作中各個參數與決策變數之間的關係,也無法建議最佳解決方案。 • 一般常用的模擬分析模式就是一種描述性模式。 • 因為描述性模式強調描述事實的狀態,所以非常適合應於討論分析各種方案在不同情況下的可能結果。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4決策模式--依照政治因素考量 • 決策模式也可以依照政治因素考量在決策程序中的影響程度,而分為協商式決策模式和單純理性決策模式。 • 協商式決策模式: • 通常是決策問題牽涉到兩個人或是兩個人以上的政治權力分配。因為決策結果對決策者有利益衝突的影響,所以決策者會經過溝通協商的程序來制定決議。 • 此時,多位決策者溝通的效果及協商的能力都會影響到決策的品質。因此,企業常借助於群體決策支援系統的應用來提昇決策者溝通的效果及協商的績效。 • 單純理性決策模式: • 則是一個決策者或是一群決策者對決策目標範圍都有一定程度的共識情況下,透過理性地資料搜集、表達、分析、排序、選擇的規則而釐定決策。 • 在單純理性決策模式的情況下,決策支援系統可以透過提供友善好用的使用者介面,幫忙決策者擷取相關資料,進行必要的專業數量分析或是一般統計數學分析,來輔助決策的制定,以期能夠提昇決策品質。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4決策模式 決策者為了解決決策問題所利用的決策模式因人而異。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5群體決策 • 成功的團體:達成三目標的團隊合作 (see p.4-8) • 團體的實際成效= 所有個人努力的總合– 討論溝通時所造成的損失+ 團體互動而獲得的助益 常見5點原因see 4-10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1-5群體決策(續) • 從管理學與決策科學角度觀察,五個因團體討論而造成的損失原因: (see p.4-9) • 團體決策的程序:依Fisher (1974)看法,團體決策的基本程序可分為四個階段: • 導入時期 (orientation) • 衝突時期 (conflict) • 共識時期 (emergence) • 強化時期 (reinforcement) • 各階段的主要內涵 (see p.4-11-13)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1決策支援系統--決策者處理資料的特色 • 根據行為科學學域的研究指出,人處理資料時有以下的特性: • 1.個人資料處理能力有限 • 2.人常常利用先備知識處理新資料 • 3.人類資訊過濾機能在資訊過量時會加強運作 • 4.可以多通道輸入輸出資訊 • 5.循序式單件處理資訊 • 6.資料儲存區分為長期記憶區與短期記憶區 • 7.有限資料差異辨識能力 • 8.資料處理能力受到生理及心理因素影響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2決策支援系統 (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定義 • Scott Morton(1971) :決策支援系統是一個以電腦為基礎的交談式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協助決策者使用資料及模式,以解決非結構化的問題。 Scott Morton 說明了: • *決策支援系統的主要使用者是決策者。 • *決策支援系統是一個電腦化資訊系統,利用互動式交談的使用者介面幫助決策者使用電腦提供的資料及分析模式,以便做出最好決策品質的決策。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2決策支援系統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續) • 何謂決策支援系統(DSS) : • Alter(1977)提出最廣義的定義:「任何支援決策制定的系統,都是決策支援系統 」,決策支援系統 主要用途是輔助決策者制定決策為目的。 • Author(2005):「利用資訊科技與通訊科技,針對組織中的個人或群體面臨之半結構性問題或是非結構性問題,提供擷取相關資料、進行沙盤推演分析、比較可行性分析、提供專業建議等功能,來幫助組織的專業經理人員或是分析師提昇其決策績效。」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決策支援系統(DSS)—(補充1) DSS定義: • [Scott,1971;梁定澎,1994]定義: 強調與電腦以交談、互動式的溝通方式,來協助決策者使用資料(data)以及模式(model)的運算,解決決策的問題。 • [Blanning,1993;Ma,1997]定義: 所謂的決策支援系統(DSS)是指一軟體系統,用來支援半結構化(semi-structured)與非結構化(unstructured)的決策問題,以改善增加決策過程之效率。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決策支援系統(DSS)—(補充2) DSS由來: 1970年代,史考特摩頓(Scott Morton)即提出了“管理決策 系統”的觀念。且由於資訊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硬體的技術 突破,決策支援系統(DSS)研究領域在過去二十年來成長 迅速。 DSS共通性: 歐特(Alter)、金(Keen),針對過去研究工作,提出決策支援系統一般最普遍所具有的(梁定澎,1994) A.決策支援系統多針對高層主管所面臨的不確定的決策問題。 B.企圖將傳統的資料與決策分析做整合。 C.重視對話式的人機交談法,強調非資訊人員亦可以使用自如 D.強調系統的彈性與適應性,以符合未來多變化與未知的環境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3決策支援系統組成份子 引言 • 組織善用決策支援系統可以幫助組織提升管理者決策績效,因此建置決策支援系統具未來發展與應用潛力。 • 特別是現階段 • TPS儲存大量數位化資料 • 透過DSS的開發與應用,定可以使組織的資訊系統更加值應用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3決策支援系統組成份子 • 為了要提供給決策者擷取資料的功能、計算分析的功能、及使用者主控的功能,DSS組成成分主要可以分為(1)模式庫子系統、(2)資料庫子系統、(3)對話管理子系統等三個子系統。 • (1)模式庫子系統:負責提供適當的計算分析功能 • (2)資料庫子系統:負責幫助使用者擷取與表達相關資料 • (3)對話管理子系統:負責與使用者互動溝通,協助決策者主控決策支援系統 • See also p.4-17, 圖.4-5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3決策支援系統組成份子(續)(可略) • Q:決策支援系統的模式庫管理子系統應該具備哪些功能? • Ans: 模式庫管理子系統負責提供決策者適當的計算分析功能,因此應該具備 • 新增計算分析模式、 • 選用計算分析模式、 • 整合計算分析模式、 • 變更計算分析模式、 • 測試計算分析模式、 • 瀏覽所有可供選用之計算分析模式、 • 報告及儲存計算分析模式之分析結果等功能,供決策者選用。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4決策支援系統主要特色 (see p.4-18 ) • DSS是支援管理者決策的釐訂,不同於一般支援業務活動的TPS 系統,在本質上DSS有如下特色: • 1.利用電腦與IT研發成果 • 2.支援決策者:專案經理分析師等 • 3.支援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任務 • 4.提供資料模式與分析模式 • 5.強調使用者介面效益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5決策支援系統的效益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5決策支援系統的效益 • DSS輔助決策者 • 提升決策分析品質 • 提升管理效能 外加 • 事先預測 • 妥善處理臨時意外事件 • 使TPS 系統功能發揮達決策輔助效益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2-6決策支援系統的類別 (see p.4-20) • 1.依企業部門分類 • e.g. 行銷部門的決策支援系統 • 2.依使用人數分類 • 個人決策、群體決策 • 3.依使用頻率分類 • 常設決策支援系統、臨時決策支援系統 • 4.依系統輸出分類 • 資料導向決策支援系統、模式導向決策支援系統 • 5.依系統來源分類 • 訂製型決策支援系統、成品型決策支援系統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3群體決策支援系統 • 依Fisher (1974) 的看法,團體決策的程序基本上可分為四個階段:導入時期、衝突時期 、共識時期 和強化時期 。 • 同時支援兩個或是兩個以上的決策者溝通協商,共同制定決策的決策支援系統就是群體決策支援系統。 •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有硬體組件、軟體組件、人員、及程序四個基本組成要素。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的類型 • 一般常見的群體決策支援系統可以依照其(1)所支援的群體規模大小、(2)群體成員所處的空間距離、(3)是否面對面溝通、及(4)是否同步溝通等維度分為: • 決策室 (decision room) 、 • 區域決策網路 (local area decision network) 、 • 廣域決策網路 (wide area decision network) 、 • 眾議院式會議 (legislative session)、 • 電腦輔助會議 (computer -mediated conference) 、 • 遠距電子會議(teleconference) 。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4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是針對組織的高層管理人員之資訊需求及決策支援所建置的資訊系統。 • 一般高階主管資訊系統提供快速擷取即時資訊、直接編製臨時報表、連結即時的線上資料服務、與電子郵件連結的功能。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的使用者介面必須親和友善、易於使用、支援圖形顯示、提供例外報告、以及挖掘 (drill down) 詳細資料的能力。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的主要使用者是日理萬機的高層管理者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主要特色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協助高階主管有效達成其工作任務;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的主要特色是(1)針對個別高階主管的需求所建置、(2)提供友善易用的人機介面、(3)能夠顯示圖形表格及文數字、(4)能夠提供擷取並篩選關鍵資訊的功能、(5)能提供彙總整理資訊並持續追蹤後續發展的功能、(6)提供即時線上資料擷取及(6)分析的功能、(7)提供資料挖掘的功能、(8)能夠整合來自組織內外部的資訊。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 VS 高階主管支援系統(ESS) (see p. 4-24)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的主要推動原因,可分為來自組織內、外部的壓力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的主要推動原因,可分為來自組織內、外部的壓力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5.專家系統 (Expert System, EI) • 所謂專家系統就是在特定專業領域 (domain) 中,將領域專家的專業知識及決策法則儲存在知識庫內的資訊系統。 • 專家系統是一種模仿人類專家,在面對特定專業領域問題時所做推論過程的電腦系統。 • 專家系統重要的核心基礎就是知識庫 ,專家系統的績效表現主要是依照它的知識庫的內容而定。 • 換句話說,專家系統的知識庫可以解決的問題,即使使用者是半專家或是新手上路,專家系統都可以主導他們來應用系統,建議出專家級的意見和方案。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結語 • 初期為處理TPS所生的資料; • 累積數位化資料,以及資訊系統應用經驗 ; • 加上資訊科技與通訊科技,研發成果一日千里 • 資訊科技的應用--資訊工作者及管理決策者 • 決策支援系統(DSS) •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 、高階主管支援系統(ESS) • 下一章將介紹: • 資料工作者—常用的辦公室系統 • 知識工作者—支援知識管理的資訊系統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模擬試題】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選擇題 • ()根據認知科學研究,人因為先天上的能力限制,在同一時間只能夠處理幾個單位的資訊(1) 3-5單位(2)5-9單位(3)7-10單位 •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常依照下列維度分類,何者為非(1)問題複雜度(2)群體規模大小(3)是否面對面溝通(4)是否同步溝通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簡答題 • Simon 將決策程序分成哪三個階段: (1)情報階段intelligence (2)設計階段(design) (3)選擇階段(choice) ,後來又加入 (4)執行方案階段( action or implementation) • 何謂決策支援系統? • 決策支援系統組成成分主要可以分為: (1)模式庫子系統 (2)資料庫子系統 (3)對話管理子系統 •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有: (1)硬體組件(2)軟體組件(3)人員(4)程序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私立中原大學八十八學年度研究所資管系資訊管理導論試題私立中原大學八十八學年度研究所資管系資訊管理導論試題 • 所組別 : 資訊管理學系甲組 科目 : 資訊管理導論 考試時間 : 05月01日第2節 • 壹、 隨著全球化競爭,許多企業開始導入ERP來強化其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請說明何謂ERP?ERP主要的工作內涵為何?ERP如何強化企業之供應鏈管理?企業推行ERP可以獲得哪些效益?(20%) • 貳、 隨著公元2000年的逼近,許多企業面臨了所謂的「Y2K問題」,請說明何謂「Y2K問題」?為什麼會有「Y2K問題」發生?你建議如何解決「Y2K問題」?(15%) • 參、 微軟公司總裁Bill Gates最近寫了一本書「數位神經系統」,主要在說明企業應如何運用資訊科技。請從「資訊管理」的角度,說明企業建立「數位神經系統」的目的為何?並請選定一種產業(如金融業、製造業等),說明該類企業應如何運用資訊科技來建立「數位神經系統」?(15%) • 肆、 由於網際網路的開放性與公平性,使得任何人皆可以透過網路輕易地提供各種資訊、取得各種資訊。此特性不但協助了資訊的擴散,也協助了更多知識的產生。然而,許多暴力、色情、犯罪等資訊,亦在此特性下,得到一擴展的空間。因此,有部份人士開始主張網路上的言論、資訊必須經過審核、規範。然而,此一主張明顯與網際網路當初設立的初衷與特性有所違背。請問你認為網路上的言論、資訊是否必須設限?若你主張要設限,請說明要如何設限?而該設限措施要如何不去違背網際網路的開放性與公平性原則?若你主張不要設限,請說明如何解決網路上暴力、色情、犯罪等不當資訊的氾濫?(15%) • 伍、 亞馬遜網路書店(Amozon)是目前網際網路上經營電子商務最成功的典範之一,該公司提供超過300萬種書籍,給分佈全球160各國家的300多萬個客戶,其知名度、銷售額、顧客滿意度一直都是眾多網路商店中最高的。請你利用哈佛教授Porter提出之取得競爭優勢三策略或五力分析或價值鏈,來解釋、分析亞馬遜網路書店成功的原因。(15%) • 陸、 假設你是一家遊戲軟體公司的資訊人員,基於WWW的盛行與效益,特別「好心地」向總經理建議要為公司設計網站。並建議網站上要放上公司所有產品的資料(尤其是最新推出的產品),以及各項促銷活動。此外,為瞭解顧客意見,網站並設計有電子意見箱,供顧客用E-mail直接表達意見。總經理十分高興,並指示速作。但此舉卻造成銷售部門的緊張,因為,他們每次都要即時整理出各項最新資料給你。而且顧客E-mail的意見,也是他們以前所沒有的工作。因此銷售部門向總經理反應此系統效益不大,應加以取消。並開始對你惡言相向。身為資訊人員的你,應如何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20%)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私立中原大學八十七學年度研究所招生考試命題紙私立中原大學八十七學年度研究所招生考試命題紙 • 所組別 : 資訊管理學系甲組 科目 : 資訊管理導論 考試時間 : 04月29日第2節 • ABC是一家採行會員制的大型量販店,該公司在過去一直利用條碼閱讀器並配合電腦系統來將會員之購物資料寫入資料庫中。該資料庫共有四個檔案:購物記錄檔、會員基本資料檔、產品基本資料檔、供應商基本資料檔。此四個檔案之欄位、欄位說明、示例如下:購物記錄檔(假設從85/01/01至今,已有五萬筆記錄) 欄位名稱 P_DATE ID P_ID AMT 欄位說明 購物日期 會員編號 產品編號 數量 示例 87/04/24 A123456789 AA345 2 會員基本資料檔(假設已有二萬筆記錄) 欄位名稱 ID NAME SEX BDAY OCUP ADDR1 欄位說明 會員編號 會員姓名 性別 生日 職業 居住縣市 示例 A123456789 李蓋茲 M 40/09/09 商 台北市 欄位名稱 ADDR2 TEL 欄位說明 住址 電話 示例 中正路2號 (02)8861234 產品基本資料檔(假設已有四萬筆記錄) 欄位名稱 P_ID P_NAME S_ID COST PRICE 欄位說明 產品編號 產品名稱 供應商編號 進價 售價 示例 AA345 茶杯 MA118 8 15 供應商基本資料檔(假設已有五千筆記錄) 欄位名稱 P_ID P_NAME S_ID COST PRICE 欄位說明 產品編號 產品名稱 供應商編號 進價 售價 示例 AA345 茶杯 MA118 8 15 若你是ABC公司之資管人員,你認為前述資料可以產生出哪些有用之管理資訊,以供經營者制訂相關決策時之參考?請舉出至少六種可經由前述資料產生出之有用資訊,並說明經營者根據此些資訊可以採行哪些相關活動。(15%) • 請問資訊科技會對企業帶來哪些正面效果及負面影響?請分別就企業員工及企業本身兩部份來加以論述。(20%) • 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在1960年代,曾開發了一套線上訂位系統(SABRE),為該公司在當年取得了相當大之競爭優勢。請以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 Porter為產業競爭所提出之五力分析架構,來分析、說明該系統可以取得競爭優勢的原因。(15%) • 甲上銀行有鑒於同業皆多設立有HomePage,因此也想設立自己公司之HomePage。希望透過這個HomePage隨時告知消費者該銀行提供有哪些最新服務與基本服務,並可提供銀行客戶做線上餘額查詢與發表建議。若你是該公司之資訊部門主管,請問你會決定將此開發案委外(outsource),還是自行開發?請針對本案分別說明委外及自行開發的好處與缺點,及你最後決定所依據的理由。(15%) • 你是一家汽車公司之資管人員,公司打算要你開發一套「進銷存系統」,請依「系統開發生命週期」(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的步驟,說明你開發此資訊系統的完整過程。(15%) • 儘管許多學者指出資訊科技有助於提昇企業之績效,但許多數字亦指出資訊科技的生產力(IT Productivity)與其花費(IT Spending)往往無法呈現正向關係。即對資訊科技的投資愈多,並不代表其成效就越好,Eric Brynjolfsson將此一現象稱之為「資訊科技的弔詭」(IT Paradox)。請論述造成此種「資訊科技的弔詭」的可能原因,及你認為企業應如何避免此一現象的發生。(20%)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
THE END 第四章 決策支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