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800 Views
巴以冲突. 美伊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仍任重道远. 北爱和平实现历史性突破. 祈祷和平. 全球掀起反战浪潮. 法国. 人民 —— 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美国. 瑞士. 韩国. 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联合国总部雕塑 《 扭曲的手枪 》 --表达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有新的表现,打着 “ 自由 ”“ 民主 ”“ 人权 ” 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此起彼伏.
E N D
北爱和平实现历史性突破 祈祷和平
全球掀起反战浪潮 法国 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美国 瑞士 韩国
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联合国总部雕塑《扭曲的手枪》--表达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有新的表现,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此起彼伏 表现 恐怖活动,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突出问题 局部冲突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问题 (1)含义: 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重要性: A、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B、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要的前提
(3)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含义 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4)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3、发展问题 (1)含义: 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流。 (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 南北发展不平衡 (4)存在原因: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效途径: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3、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四个保障” 4、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 主要障碍 解决途径 建立国际新秩序 发展问题
1、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是《200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日前在全球发布,该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形势较2003年看好,但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之间,收入增长分布不均。在撒哈拉以南多数非洲国家,人均收入低迷不前,而拉丁美洲持续增长的基础仍然非常脆弱。据此回答1-2题。1、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是《200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日前在全球发布,该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形势较2003年看好,但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之间,收入增长分布不均。在撒哈拉以南多数非洲国家,人均收入低迷不前,而拉丁美洲持续增长的基础仍然非常脆弱。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被动地位无法改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 D.发达国家加重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侵略与掠夺 C
2、目前,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南半球贫困人口日益增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半球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殖民统治 B.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C.南半球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政局不稳的状 态 D.沉重的债务负担 B
多年来,国际形势总体稳 定,局部动荡,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世界主要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大国关系仍维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寻求共同利益又不回避分歧的基本框架。贯穿全年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线是单极化与多极化两种势力之间的较量、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两种世界秩序观之争。 国际形势的回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1989年1月22日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右)宣布,团结工会接受政府举行双方会谈的邀请。这位前格旦斯克造船厂的电工推倒了东欧巨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在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点而有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存在了74年的苏联解体。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在保持经济大国地位 基础上正在谋求政治 大国地位.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由25国组成的欧洲联盟,实力不断增强. 俄罗斯有巨大的经济、强大的军事 力量. 中国拥有日益发展的经济力量, 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 位显著提高,在维护和平、促进 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 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探究: • 世界正在形成的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的格局有何不同? • 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对世界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中国在当今世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9世纪初,随着资 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开 始对外扩张。在 1776年后的100年内, 美国 领土几乎扩张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大增。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有较为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门类齐全,集约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国民经济总值占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2002年,美国军费开支为3357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额的43%。
占地: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居世界第一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森林覆盖面积8. 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4年7月,共拥有约360艘水面舰艇和62艘潜艇,其中核潜艇占三分之二。
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 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 在外交上,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自己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一定储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 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2900美元。近年来,日本积极完成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小泉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两极化被彻底打破,世界向多极化转化 (1)什么是极? 国际社会中所谓“极”:是指综合国力强、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2)二战后世界后形成了怎么的格局? 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有哪些呢? (3)世界形成若干个政治中心 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重要力量、主力军、同盟军)
俄罗斯 苏联 日本 欧盟 美国 中国
(1)欧盟成员国的增加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结合上述材料, 说一说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欧盟东扩是“欧洲大一统”理念的逻辑延伸,有力地促进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欧盟进入新的 发展阶段。 A、2002年1月1日,作为欧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从而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B、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波兰等10国为新成员,实现历史上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从而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占到世界的20%。 C、随着欧洲政治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欧盟成为“多强”中的头等实力单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伊拉克战争 反霸权主义游行 美国民众反战游行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美国——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日本、德国——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 中国——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多极化发展的意义 (3)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冷战时美苏是以军事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冷战时美苏是以军事竞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美国M2、M3步兵战车系列 当代国际竞争经济是基础 苏联BMP系列步兵战车 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我国综合国力跻身世界七强
科技是龙头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参与研制
三、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当代国际竞争及其实质 (1)国家间在加剧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2)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壮大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 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根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2003年10月15日,由我国独立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通过对中国综合国力的分析,得到的启示?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一个国家能副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 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综合国力说到底就是国家力量,即捍卫本国经济的能力。面对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 我们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迎接和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在国际格局中战局重要地位。
通过对中国综合国力的分析,得到的启示? (3)发展才识硬道理。 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多重挑战之下,国家强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大力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将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单前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一、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两极化被彻底打破,世界向多极化 转化 (1)什么是极? (2)二战后世界后形成了怎么的格局? (3)世界形成若干个政治中心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三、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当代国际竞争及其实质 2、壮大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
1、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日本政府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 欧盟各国给自己定下了远大目标,要建设“知识化的欧洲”;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表明: • A、世界各国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即发展经济和 科技 •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 实力的较量 • C、当今世界繁荣主题是发展经济和科技 • D、世界各国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力争使自己成为经 济大国 B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 极力谋求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西欧各国昔日是美国的保护国,现在随着经济的增长,也敢同美国分庭抗礼。这表明 • A、经济实力的增长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 原因 • B、经济上的大国必然在政治上谋求霸权 • C、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D、日本和西欧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A
截止2004年6月,我国已同世界16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截止2004年6月,我国已同世界16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胡锦涛访问欧洲四国 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马尼拉总统府举行会谈。 以上图片的内容都反映了国家的外交活动,请同学们思考:我国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 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 ② 实行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 •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 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 截止2004年6月,我国已同世界16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