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颱洪災害防治分工與整合之我見

國家實驗研究院 我國在太空與海洋科學及颱洪氣象之 研究展望與機會 專題演講. 颱洪災害防治分工與整合之我見. 陳 泰 然.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時間: 101 年 10 月 15 日(一)下午 14 : 30 ~ 14 : 50 地點: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 2F. 一、國研院之任務與災害相關中心. 二、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一)定位 (二)核心任務 (三)重要業務. 三、現階段之水平分工與垂直整合. (一)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二)經濟部水利署 (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NCDR )

jal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颱洪災害防治分工與整合之我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家實驗研究院 我國在太空與海洋科學及颱洪氣象之 研究展望與機會 專題演講 颱洪災害防治分工與整合之我見 陳 泰 然 臺大講座 / 大氣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時間:101年 10月 15日(一)下午14:30~14:50 地點: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2F

  2. 一、國研院之任務與災害相關中心 二、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一)定位 (二)核心任務 (三)重要業務 三、現階段之水平分工與垂直整合 (一)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二)經濟部水利署 (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 (四)大學 四、未來發展

  3. 一、國研院之任務與災害相關中心 建構研發平台、推動前瞻科技、 支援學術研究、培育科技人才 主要任務: 災害防治相關中心: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臺灣海洋科技中心 臺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4. 二、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一)定位 颱洪中心定位為颱洪減災關鍵技術研發中心,結合國研 院所屬中心之災防研發能量,連結學術單位研發成果、 災防中心支援災害防救工作,以及作業單位(包含氣象 局、水利署及水保局等)的應用需求。 (二)核心任務 颱洪中心之核心任務為〝建構核心能力,深化颱洪前瞻 研究,開發颱洪災害模擬關鍵技術〞;為達成核心任務, 颱洪中心將建立「大氣與水文整合研發平台」、「颱洪 災害模擬與測試整合資訊平台」及「前瞻觀測技術」等 核心能力和設施。

  5. 建立大氣與水文整合研發平台 目的:支援學界進行前瞻研究,支援和提昇國家之大氣 、水文學術研究能量。 Q:此研發平台研發成果與政府職掌部門 (例如:氣象局、水利署)之應用與業務化關係為何?

  6. 建立颱洪災害模擬與測試整合資訊平台 與氣象局等作業單位共同規劃發展颱洪災害模擬與測試整合資訊平台,‥‥‥‥‥‥‥。若模擬結果符合作業單位所規範之品質測試機制,即可技術移轉納入作業單位之作業體系應用,提昇研發成效 C:共同規劃發展是好構想,可落實政府職掌部門之應用 與作業化,研發結果比模擬結果完整且全面。

  7. 建立前瞻觀測技術 重要觀測項目包含雷達(尤其是降雨雷達)、飛機投落送、剖風儀、西南氣流與梅雨(利用自有之通量觀測設備、雨滴譜儀及將於102年採購完成之雷達等)、試驗流域水文觀測(利用移動式水位計、流速計及流量計)以及可應用於全洪程流量觀測之非接觸式與自動化技術。 C:宜思考在中心定位下之目的與任務, 特別是〝作業單位〞(包含氣象局、水利署及水保局) 的應用需求。

  8. (三)重要業務 (1) 可移動式風雨觀測實驗平台建置 目的: 解決山區雷達雨量估計嚴重低估問題並發展即時預報 技術 成效: 山區雷達雨量估計空間解析度提高16倍以上,利用 相位式雨量估計法改善地形遮蔽問題 未來規劃: 結合上游高空風場 觀測研發即時預報技術與系統 Q:與氣象局、水利署應用需求之合作關係為何?

  9. (2) 國家級試驗流域之建置 • 國家級防災測試基地之推動 (水利署合作) • 提供高密度高品質觀測資料 • 發展自動化非接觸式觀測技術 • 發展高效能水災預警技術 大氣水文研究資料庫 目的:期望由提供方便且正確的大氣、水文原始觀測 資料,進而整合學研界及作業單位的資料,並 依照各種不同的需求,支援更進階的資料處理 技術與視覺服務。 Q:與水利署應用需求之合作關係為何?

  10. (3)定量降雨預報技術研發與系集實驗(a) • 颱洪中心積極研發定量降雨預報技術,並配合防災單位需求,研發致災性雨量之機率預報技術,同時結合學界、中央氣象局、災防中心及國網中心,進行台灣定量降雨系集預報實驗(TAiwan cooperative Precipitation Ensemble forecast eXperiment, TAPEX)。 • 每日提供四次,每次約二十組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以數據專線傳輸、網頁及簡報檔三種方式,即時提供災防相關單位參考。 • (截至八月底申請實驗平台網站單位數達33個,累計寄送68次簡報資訊供相關單位 • 參考應用) • 未來將著重發展系集實驗預報雨量之最佳化研究(針對未來每六小時集水區雨量),以符合水庫與河川局之防災應變需求。 Q:與氣象局、水利署應用需求之合作關係為何?

  11. 定量降雨預報技術研發與系集實驗(b) 針對2011年氣象局有發布警報之颱風系集實驗之路徑預報誤差,在前36小時優於各國模式之預報,並可提供台灣地區高解析度雨量。 極短期定量降雨預報 目的:提供未來0~6小時較精密之定量降雨預報 成效:於颱洪預警期間提供小區域緊急撤離所需降雨情資 未來規劃:與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改進雷達資料同化核心技術 Q:與氣象局、水利署、水保局、NCDR應用需求之合作 關係為何?

  12. (4)大氣水文整合模擬 目的:結合定量降雨系集預報實驗結果、整合型集水區 數值模式、潮位預報結果及即時水文觀測資料, 進行河川水位預報、建置即時且自動化都會區淹水 潛勢先期評估系統以及進行橋樑沖刷之研究。 Q:與水利署應用需求之合作關係為何?

  13. 三、現階段之水平分工與垂直整合 (一)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掌理氣象、地震以及和氣象有關的海洋與天文業務; 並蒐集全球氣象資訊,研判大氣變化,發布各種 天氣預報及警報,以供全國民眾參考使用。

  14. 氣象科技研究中心:業務職掌 為加強研究臺灣地區災害性天氣之預報方法與警報技術, 發展數值天氣預報模式與監測世界氣候變化,減少民眾 生命財產損失而設立。負責研究發展與技術推廣,重要業務 列述如下: • 參與國內、外學術單位之交流及研究計畫。 • 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技術指導。 • 規劃與舉辦學術研討會。 • 出版學術研究論文。 • 發展颱風動態模式。 • 發展氣候監測與預測技術。 • 增進數值天氣預測技術。 • 支援出國研習、考察及出席國際會議。 • 舉辦各類學術演講及訓練課程。

  15. 氣象預報中心:業務職掌 負責臺灣地區天氣監測、分析、預報及警報。重要業務執掌為: • 氣候監測,監測臺灣地區及全球主要城市的氣候概況及 • 海洋與大氣環流場的演變狀態,並發布氣候監測報告。 • 2.天氣守視,24小時全天候監測各種天氣現象,如寒流、 • 梅雨鋒面、颱風及中小尺度對流系統之變化。 • 3. 短中期天氣預報,每日定時發布的天氣預報產品,有 • 12~36小時的短期天氣預報及未來7天的逐日中期天氣 • 預報。 • 4. 長期天氣預報,預報產品包括月長期天氣展望及季長期 • 天氣展望。

  16. 5. 災害性天氣特報,除針對來襲的颱風發布警報外, 當發現有其他災害性天氣發生或即將發生時,適時 發布特報。 6. 颱風預報及警報,嚴密守視颱風動態,適時發布颱風 警報,提供相關單位及民眾防颱準備之參考。 7. 氣象服務,建立及維護氣象預報資訊之傳輸管道, 包括:「166」及「167」氣象語音查詢系統、氣象專線 諮詢、自動傳真回覆系統、國際無線電傳真廣播、 點對點防災服務系統等。

  17. 氣象衛星中心:業務職掌 負責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處理、分析及應用。主要業務包括: • 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之更新。 • 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之管理維護。 • 衛星資料衍生產品之開發與儲存建檔。 • 支援綜觀及短時天氣分析與預報作業。 • 氣象衛星技術訓練、宣導及衛星資料之供應。 • 強化短時天氣分析與預報系統效能。

  18. 氣象資訊中心:業務職掌 負責數值天氣預報、氣象作業自動化、氣象服務、網路環境與行政業務電腦化的開發、作業及維護,內容包括: • 規劃及協調推動本局氣象業務電腦化經建計畫:引進 • 國際成熟的先進氣象科技作業,發展建置現代化氣象 • 作業系統,提升氣象作業能力及資訊服務效能。 • 2.負責全局資訊基礎建設及推動資訊安全規範,建構安全 • 無虞之氣象與行政資訊環境設施及作業環境。 • 3.配合全天候氣象預報作業,進行全球即時氣象觀測資料 • 之蒐集、分析、處理及數值天氣預報系統運算作業, • 提供數值預報產品,以供天氣預報及氣象防災作業應用。

  19. 4.發展建置即時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輔助系統:提供4.發展建置即時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輔助系統:提供 整合性的雷達、衛星及各類傳統氣象觀測資料和數值 預報產品之查詢與顯示,以有效監測各種天氣現象, 簡化氣象預報作業流程,提升氣象預報作業效率。 5.規劃、設計及整建氣象資訊服務系統:建置氣象資訊 服務網頁、電子報、網路資料申購等系統。 6.建置氣象局行政作業系統:協助各式行政作業,提供 電腦化程序,以簡化行政作業時間,提升行政作業效率。

  20. (二)經濟部水利署 依組織條例第二條規定之職掌: 7.水庫安全、經營管理、水庫及水區保育治理及水源 涵養保護事項。 10.中央水、旱災之防救事項。 政策主軸: • 推動流域綜合治水:…輔以防災、緊急應變及避災體系, • 以降低災損。 • 實施流域綜合土砂管理:…強化防災、緊急應變及避災 • 體系,以降低災損。 • 加強海岸防護:…強化防災、緊急應變及避災體系, • 以降低災損。

  21. (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2. 宗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for Disaster Reduction, NCDR)成立宗旨為:加強推動跨領域防救災科技研發與整合,運用研究成果協助政府研擬防災政策,提升國家整體防災能力,並配合災害防救體系運作,結合跨部門防災資料庫資源,建構資訊共享平台,同時規劃協調防救災工作重點方針,強調研發推動、技術支援及落實應用(即三大主要功能),期使整體災害防救工作具前瞻性、整合性及實用性。

  23. 任務 • 協調、規劃、推動災害防救科技之研發事宜。 • 運用災害防救相關技術,協助、支援災害防救工作。 • 推動災害防救科技研發成果之落實應用。

  24. 發展方向1.協助推動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規劃與政策研議。發展方向1.協助推動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規劃與政策研議。 2. 藉由科技研發成果,提升災害應變作業效能與預警技術, 如精進颱洪應變分析技術、強化災害管理決策支援、推動 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等。 3. 利用檢視國家未來防災需求,健全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 體制,如研擬氣候與環境變遷調適對策、檢視災害防救 體系運作。 4. 透過參與國家地理資訊系統,強化與落實災害防救資訊 整合共享,包括蒐集分析災害潛勢資料、建構災害管理 共通平台、發展全方位災害資訊整合服務。 5. 加強防災知識傳播與災害風險溝通,內容包括推動防災 社區、培訓專業防災人才、落實推廣防災教育;最後為 推動國際防救災交流合作 。

  25. (四)大學 1.上中下游研究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作業化研究作業化 水利署之測報作業(?) 中央氣象局之測報作業 水保局之測報作業(?) NCDR之防救災作業 2.大學研究 主要在上游,兼顧中下游之需要與個人領域專長、興趣

  26. 四、未來發展 各單位的分工與整合 • 2012年中央政府啟動組織再造 • 中央氣象局(進環境資源部)、 NCDR(行政法人化) • 及科技部(原國科會)之定位、角色、功能 • 颱洪研究中心 • 定位為颱洪減災關鍵技術研發中心,結合…,連結…, • 支援…,以及作業單位(包含氣象局、水利署及 • 水保局等)的應用需求。

  27. 颱洪研究中心劣勢分析:…由於缺乏整合平台和機制,颱洪研究中心劣勢分析:…由於缺乏整合平台和機制, 不少國科會研究計畫之成果,常無法直接落實至氣象局或 水利署等作業單位。 颱洪研究中心策略:加強跨領域、跨單位及跨資源之整合, 提升研發能量與價值 …因此,颱洪中心將持續透過與學研界、作業單位(氣象局 、水利署、水保局)之合作,配合作業單位實務作業需求, 進行定量降雨預報技術、大氣與水文觀測、颱洪災害境況 模擬與先期預警等關鍵技術之研發,並將成熟之技術移轉 至作業單位供其參考運用。。 Q:在〝回應與提供作業單位的應用需求〞,如何在部門間 (部、局、中心)建立互動合作平台,建立供需合作 關係,並分享研發成果,分攤經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