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likes | 961 Views
电 工 学. 参考书目. << 电工学 >> 上册 秦曾煌. << 电子技术 >> 下册 秦曾煌.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重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 电源. 3. 基尔霍夫定律. 4. 节点电压法. 5 . 戴维南定理. 开关. 灯泡. 电池. 导线. 1.1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1.1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 . 实际电路. 1 . 定义 : ( P1 ). 2 . 组成 : 电源、负载、中间环节。. 3 . 作用 :. a 能量的传输与转换;. 电力电路.
E N D
参考书目 <<电工学>>上册 秦曾煌 <<电子技术>>下册 秦曾煌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 重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 电源 3. 基尔霍夫定律 4. 节点电压法 5. 戴维南定理
开关 灯泡 电池 导线 1.1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1.1.1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 实际电路 1. 定义:(P1) 2. 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
3. 作用: a 能量的传输与转换; 电力电路 b 传递和处理信号。 电子电路 4. 共性:建立在同一电路理论基础上
开关 灯泡 电池 导线 二. 电路模型 (circuit model) 电路图 1. 电路模型:反映实际电路元件的主要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 2. 理想电路元件:具有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的理想元件。
3. 几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理想电感元件:表示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理想电容元件:表示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理想电源元件:表示各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不同的实际电路元件,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模型表示;不同的实际电路元件,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模型表示; • 同一实际电路元件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其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注意: 例
集总条件 元件尺寸 元件工作的电磁波长 三.集总参数电路 满足集总条件的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为集总参数电路。 集总参数电路中u、i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但与空间坐标无关 注
1.1.2 电流和电压的方向 一. 电流(current) 1. 定义 单位:A(安培)、mA、A 1mA=10-3A,1 A=10-6A 直流电流 I,交流电流 i
定义: 2. 实际方向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二. 电压、电动势 1. 电压 单位:V(伏特)、KV、mV 直流电压U,交流电压u
规定电压的实际方向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2. 电动势 定义:(P3) 直流电动势E ,交流电动势e 规定电动势的实际方向由电源负极(低电位)指向电源正极(高电位)。
实际方向 A B 实际方向 A B 三.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reference direction) 如图:元件中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有两种可能:
i A B iAB A B 1. 参考方向的规定 电压和 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任意指定的。 2. 参考方向的表示 (1)电流参考方向的两种表示: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用双下标表示:如iAB,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指向B。
u A B A B + u B A (2)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方式: 用箭头表示 用正负极性表示 用双下标表示 uAB
3.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若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则u>0, i>0 ; 若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则u<0, i<0。
i参考方向 i 参考方向 A B A B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i > 0 i < 0 例1 根据参考方向与电压、电流的正负判断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 U 参考方向 U – – + + + +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U < 0 U > 0
i i + - - u + u 关联参考方向 非关联参考方向 4.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或支路的电压和电流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关联参考方向。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A A B B 例2 i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问:对A、B两部分电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 + U - 答: A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B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
注意 (1) 分析电路前必须选定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 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 (3)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相差一负号,但实际方向不变。
+ u i - 1.1.3电功率 一.电功率 单位:W (瓦) 二.电路元件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 (1)u, i取关联参考方向 p = ui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 u i + p>0 吸收正功率 (实际吸收),是负载。 p<0 吸收负功率 (实际发出),是电源。 (2)u, i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p = ui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p>0 发出正功率 (实际发出),是电源。 p<0 发出负功率 (实际吸收),是负载。
U1 U6 - - + + 1 6 I1 - + + 2 4 5 U5 U2 U4 - - + I2 I3 3 - + U3 例3 求图示电路中各方框所代表的元件消耗或产生的功率。已知: U1=1V, U2= -3V, U3=8V, U4= -4V, U5=7V, U6= -3V,I1=2A, I2=1A, I3= -1A
解: 注意 对一完整的电路,发出的功率=消耗的功率
u i 1.2 电阻元件与电源元件 1.2.1 电阻元件 一.电阻元件 1.定义 对电流呈现阻力的元件。 单位:(欧) 2.伏安特性曲线
u R i 二.线性电阻元件 1.定义 任何时刻端电压与其电流成正比的电阻元件。 2.电路符号 3.伏安特性曲线
R i - + u u、i 取关联参考方向 4.功率 电阻元件总是消耗功率的。 三.欧姆定律
定义电导 u、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R i + u - 单位: S(西门子)
i _ + 1.2.2 电源元件 一.理想电压源 1.定义(P5) 2.电路符号
i + R - 3.电压、电流关系 • 电压源两端电压由它本身决定。 • 通过电压源的电流由电压源及外电路共同决定。 例1 外电路 电压源不能短路!
u i 4.伏安特性曲线 5.功率
_ + u 二.理想电流源 1.定义(P6) 2.电路符号
R + u - 3.电压、电流关系 • 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由它本身决定。 • 电流源两端电压由电流源及外电路共同决定。 例2 外电路 电流源不能开路!
u i 4.伏安特性曲线 5.功率
i + + us u _ RS _ 三.实际电源模型 1.实际电压源模型 (1)电路符号 考虑内阻
u us O i 一个好的电压源要求 (2)伏安特性曲线 实际电压源也不允许短路。
i + u _ 2.实际电流源模型 (1)电路符号 考虑内阻
u is i O 一个好的电流源要求 (2)伏安特性曲线 实际电流源也不允许开路。因其内阻大,若开路,电压很高,可能烧毁电源。
i + + U 5V 2A _ _ 计算图示电路各元件的功率。 例3 解 发出 吸收 满足:P(发)=P(吸)
i i + + + us u RL RL _ u _ RS _ 图(b) 图(a) 1.2.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 一.等效条件 对外电路等效,即RL上的电压、电流相同。
二.互换公式 图(a): 图(b): (1)(2)比较得
注意: (1)等效只针对外电路,对内电路不等效; (2) us 和is方向相反; (3)电流源串电阻或电压源,电阻和电压源不起作用;电压源并电阻或电流源,电阻和电流源不起作用。
4 4 + + 3 9V 9V _ _ 图(1) 图(2) 6 4 4 8A 8A 图(3) 图(4)
i1 i3 + + uS1 uS2 _ _ R3 R1 R2 i2 1.3 电路的基本定律 几个名词 (1)支路 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分支。 a b
+ + 2 1 uS1 uS2 _ _ R3 R1 R2 (2)节点(P8) (3)回路 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 3
+ + 2 1 uS1 uS2 _ _ R3 R1 R2 (4)网孔 对平面电路,其内部不含任何支路的回路称网孔。 网孔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任一节点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一. 内容 流进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二. 应用步骤 (1)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规定流出节点电流为“+”,流入为“-”,列KCL方程。 例1
1 任一闭合面 2 3 三. 推广 例2 方法一: 节点1: 节点2: 节点3: 三式相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