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22 Views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 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 戚玉国. 会议目的. 研究模式三技术配置和实现功能 探讨模式三管理和应用方式 交流模式三管理和应用经验 展示几所样本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 各校特色. 大阁一小 大阁三小 实验小学 土城中学、胡麻营中学 大阁中心校. 基本经验. 抓好四个环节 设备配套、综合功能完善是模式三应用的首要环节。 提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应用能力是模式三应用的核心环节。 加快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模式三应用的重要环节。 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是模式三应用的关键环节。
E N D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 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 戚玉国
会议目的 • 研究模式三技术配置和实现功能 • 探讨模式三管理和应用方式 • 交流模式三管理和应用经验 • 展示几所样本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果
各校特色 • 大阁一小 • 大阁三小 • 实验小学 • 土城中学、胡麻营中学 • 大阁中心校
基本经验 抓好四个环节 • 设备配套、综合功能完善是模式三应用的首要环节。 • 提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应用能力是模式三应用的核心环节。 • 加快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模式三应用的重要环节。 • 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是模式三应用的关键环节。 实现四个转移 • 从以装备为主转移到以管理应用为主。 • 从以学生学为主转移到以教师学为主。 • 从以开展信息技术必修课为主转移到以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主。 • 从重视硬件建设投入为主转移到以重视软件和信息化资源建设为主。
主要问题 • 在装备上,综合功能不够完善,整体实力不强; • 在管理上,制度措施不够精细,重视力度不大; • 在应用上,范围实效不够到位,能力水平不高。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个模式应用,以提高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扩大现代远程教育有效应用覆盖面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关键,以加快校本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努力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实现模式,为实现我县基础教育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作原则 坚持建、管、训、用同步一体化原则,以用带建,以建带管,以管促训,以训促用,完善装备抓达标,强化管理抓制度,促进应用抓培训。 坚持点、块、面相结合原则,模式一抓面,模式二抓块,模式三抓点。点上要有突破,块上要整体提升,面上要基本覆盖。要盯死点、抓住块、带好面。 坚持教学应用为主原则,树立方便于教学,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促进于教学意识,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
具体目标 • 1、重点建成10所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10所模式三项目示范学校,20所模式二项目示范学校,20所模式一项目示范学校。 • 2、全县高中学校、初中学校、县城国办小学按照要求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2005年秋季开始,县城初中实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毕业考试,2006年全县初中实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毕业考试制度。 • 3、探索并形成“三个模式”建设、管理、应用的基本方式,创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成果、新经验,圆满完成国家级验收。 • 4、初步建成具有丰宁特色的县校两级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库。 • 5、基本实现国办小学、初中和高中宽带网、远程教育网、校园网的“三网”连通。 • 6、初步建立一支数量够用、能力达标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队伍。 • 7、建立形成县乡校三级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 8、加强教育局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和信息中心建设,强化管理、督导、考核与评价职能。
主要任务 • 以完善功能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 • 以制度建设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 以校本教师培训为基础,全面提高应用三种模式进行教学能力。 • 以教学应用为主要目的,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以完善功能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 一、以完善功能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 装备方针: 整体保持水平, 重点完善功能, 提高使用效率。 装备目标: 硬件配套:扩展设备,辅助设备。 软件充足:操作软件,应用软件。 功能完善:基本功能,扩展功能。
几种硬件配置解读 • 大三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 • 小三室:电子备课室、电教资料室、电教器材室。 • 三件:移动硬盘、数码照相机、视频展示台。 • 三网:校园网、远程教育网、国际互联网。 • 三通:校校通、室室通、班班通。 • 微型校园网:农村初中普遍建成微型校园网,即远程教育控制室与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电子备课室连接。 • 小型校园网:较大规模初中和国办小学要争取建成小型校园网,即在微型校园网基础上连通到各个教师办公室。 • 中型校园网:重点初中和重点小学要争取建成中型校园网和信息中心,即在小型校园网基础上连通到各个教室。
模式三硬件配置模式 • 基本配置: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控制室;卫星教学播放室;接通微型校园网。即三室、三网、一通。 • 提高配置: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控制室;卫星教学播放室;电子备课室;电教资料档案室;电教器材室;语音教室;接通小型校园网。即达到大三室、小三室、三网、二通。 • 较高配置: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控制室;卫星教学播放室;电子备课室;电教资料档案室;电教器材室;语音教室;接通中型或大型校园网。即达到大三室、小三室、三件、三网、三通、一中心。
资源建设 • 建设目标:以教学光盘为主要载体,以单元教学资源包为主要形式,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案例为主要内容,逐步建成与新课程教材同步对应的各个学科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具有丰宁教育特色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 • 资源类型:实物资源如光盘、录音、录像、软盘、硬盘等。文本资源如教学课例、经验、论文等。数字资源如远程教育资源、浙大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资源。 • 教育局建成县级教育信息资源库。 • 每个督导组重点建一处中学电教资料室。 • 每个中心校重点建一处小学电教资料室。 • 模式三项目校建一个电教资料档案器材室 • 模式二项目校(农村完全小学)建一个电教资橱。 • 模式一项目校(农村教学点)建一个电教资料箱。
二、以制度建设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二、以制度建设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 抓管理机制 • 抓师资配备 • 抓建章立制 • 抓检查评估
管理机制: • 教育局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教学影像资料制作;教学实用软件开发;机关信息网站管理。 • 督导组建立现代远程教育中心教研组。具体负责:对区域内模式三项目学校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校本教研和课程教学改革;组织校际之间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总结与推广经验。 • 模式三项目校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备研组。具体负责:制定校级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制定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利用效果的排课方式;及时组织接收、分类、整理、使用、存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师资配备: • 每个中心校明确一名主任担任综合协调员具体主抓此项工作,配备一名专职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技术管理和指导教学应用。 • 模式一项目学校有一名兼职电教教师,模式二项目学校一般有一名兼职电教教师,建有计算机教室的实验小学可以配备一名专职电教教师。 • 模式三项目学校要设立电教办公室、成立电教备研组,配备1至3名专职电教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力争达到专科学历、专业对口、专职岗位。 • 各个项目学校做到了校长专抓、主任专管、专职人员专干。
建章立制 从类别上: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岗位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 从内容上: 1、设备管理: 2、资源管理: 3、档案管理:施工档案;管理档案;应用档案;培训档案。 4、安全管理:防尘、防潮、放火、防盗。 从措施上: 1、建立全岗责任制,做到一事一制,一岗一责,装订成册,人手一本。 2、抓好制度条文解读培训,做到入境上墙,入脑上心,自觉遵守,互相监督。
检查评估: • 列入教育局督导评估内容。 • 列入教育局目标考核内容。 •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和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校、达标校评估工作。 • 开展教育技术标兵评选活动。
三、 以校本教师培训为基础,全面提高应用三种模式进行教学能力。 • 技术性培训 • 制度性培训 • 应用性培训
学科教师应用培训一(软件) • 熟练掌握winxp、win98、win2000及office2000、office2003等操作软件。 • 熟练掌握一种软件,会制作所需课件、会搜集整理、会使用网上及其他资源库的资源。 • 能够网上浏览、下载资源,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能够在校内局域网熟练查找计算机、实现文件共享。 • 使用flashget、winrar(或其他压缩软件),Acdsee(或其他相应软件),使用杀毒软件。 • 熟练使用卫星资源、浙大资源管理平台、浙大电子备课系统、大鹏多媒体电子教室(模式三)。 • 熟练使用卫星资源、腾图office2003资源库(模式二)。
学科教师应用培训二(硬件) • 计算机使用、基本维护常识及简单故障的排除。 • 会使用多媒体教室所有设备、能够简单维护。 • 会使用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 熟练掌握光盘的刻录、维护常识。
电教管理员培训 • 熟练掌握本校的所有电教设备,包括计算机、数码相机、中控机、功放机、移动硬盘、U盘实物展台及网络设备的使用并做好维护。 • 熟练掌握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与调试、卫星数据接收卡的安装与使用、卫星数字接收机的使用。 • 熟练掌握远程IP数据接收软件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下载、收集、整理、刻录 • 负责安装、调试并能熟练使用卫星资源、浙大资源管理平台、浙大电子备课系统、大鹏多媒体电子教室(模式三) • 负责安装、调试并能熟练使用卫星资源、腾图office2003资源库(模式二)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 • office办公系统 • foxpro数据库操作 • 熟练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进行教学 • 具有基本的设备维护能力 • 会制作网页 • 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 • 用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 • 辅导学生参加电脑作品制作活动
四、以教学应用为主要目的,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以教学应用为主要目的,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 应用原则 • 应用范围 • 应用措施
应用原则: 1、先抓好简单基本应用,逐步探索深度扩展应用。 2、初始阶段制度强制用,逐步提供条件支持引导自觉用。 3、坚持以下载资源直接用或改用为主。 4、坚持有用而用,为我所用,不能为用而用。
应用范围: 1、光盘教学 2、语音教学 3、卫星教学 4、多媒体教学 5、网络教学 6、信息技术必修课教学 7、学校管理与学校德育工作 8、电子阅览 9、教师培训 10、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教育
应用措施: • 四纳入:纳入课程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纳入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和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纳入农村教育整体发展规划。 • 三普及:农村小学教学点基本普及以光盘为主要载体的电视教学;农村完全小学基本普及以光盘和卫星为主要载体的电视教学;初中和国办小学基本普及多媒体环境下教学。 • 两确保:一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证设备技术环境和运行条件;保证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维护与管理;保证必要的投入经费。二是确保设备充分使用,保证平均每周设备使用不少于16课时,做到:骨干教师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教师每月不少于1课时。
结束寄语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全力打造信息化学校环境,创建学习型校园,是现代学校内涵深厚、持续发展的主要标志和根本途径,是校长专业成功、政绩水平的主要体现。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大事来抓,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扎实有效地抓好各项工作,努力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模式,创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成果、新经验,实现我县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开创我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