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likes | 1k Views
《 企业战略管理 》 课程. 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探讨. .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财经教研室 : 马晓静. 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构想 的依据. (一)教学模式理论 总结多年来国内外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主要有 “ 以教师为中心 ” 的教学设计理论和 “ 以学生为中心 ” 的教学设计理论两种。.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 以学生为中心 ” 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 强调 “ 以学生为中心 ” 强调 “ 情境 ” 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强调 “ 协作学习 ” 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E N D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 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探讨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财经教研室: 马晓静
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构想 的依据 (一)教学模式理论 • 总结多年来国内外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两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 •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二)“四要素联动”的教学模式 • 内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中央电大-新疆电大-地州市电大三级平台中的教学资源、行为监控、支持服务系统三个模块,凭借教师导学、助学两个支点,通过学生自学、互学两个环节,凸现出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模式 • 其中,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三)课程状况 • 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统设必修课,也是中央电大提供的一门统设服务课,4学分,72学时,一学期开设。
课程目的 • 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基本的企业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方法和工具,具备良好的企业战略管理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来说: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即时刻把自己放在企业领导人的位置上去思考与处理课程中的问题,同时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断。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即时刻把自己放在企业领导人的位置上去思考与处理课程中的问题,同时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断。 2.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3.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特别是关于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事件,并用战略管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3.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特别是关于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事件,并用战略管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4.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第一感
课程体系 • 导论 • 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 • 战略目标的设定 公司战略 • 战略制订 竞争战略 职能战略
战略评价与选择 • 战略实施 • 战略控制
(四)学生情况分析 • 专科专业 • 年龄 • 行业 • 职位 • 性别 • 居住地等
二、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构想 • 自主学习设计 • 面授辅导设计 • 协作学习设计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各章教学方案
(一)自主学习设计 • 自主学习可利用的资源 • 文字教材 • 录像教材: 由东北财经大学刘庆元教授和刘宝宏博士主讲,共四讲,主要内容是: (1)战略管理入门;(2)战略环境分析 (3)公司战略; (4)竞争战略
网上资源: • 中央电大网站WWW.open.edu.cn/ • 东北财经大学网站www.dufe.edu.cn • 新疆电大网站www.xrtvu.com • 各地州电大网站 • 辅导教师讲义及有关辅导资料
此外: • 一个好网站:国研网 http://www.drcnet.com.cn/ • 一本好杂志:《南风窗》 • 一份好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 • 一个好节目: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 • 一部好电影:《刺激1995》(荣获奥斯卡7项大奖的影片)。
辅助资源的使用 • 第一章 战略管理导论录像1、IP1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录像2、IP2 •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录像2、IP3 • 第四章 战略目标设定IP4 • 第五章 公司战略录像3、IP5
第六章 竞争战略录像4、IP6 • 第七章 职能战略IP7 • 第八章 战略评价与选择IP8 • 第九章 战略实施IP9
自主学习疑难问题的解决渠道 • E-mail • 电话 • BBS课程讨论区 • 课程面授 • 学习小组讨论 • 其他
自主学习方法 • 文字主教材为主:以教材中每章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建议、小结为引导阅读教材。 • 其他媒体资源:作为知识拓展和解决疑难问题的途径
以理解基础理论为核心,结合理论思考实际问题作为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方法(结合每章的案例)。以理解基础理论为核心,结合理论思考实际问题作为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方法(结合每章的案例)。 • 实践性教学环节:进入企业实践,体会知识的应用。
小组讨论:学生自愿结合,组成6—10人的学习小组。讨论题目由学生自行拟定,可以是关于课本中的知识点,也可以是与战略管理相关的某一新闻事件,还可以是某一学生所在单位的具体事例。讨论地点也有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是学校教室,也可以是学生单位会议室,甚至可以是街头咖啡店。讨论形式也是多种形式,可以是某一学员主持,“充当”老师,大家依次发言;也可以是某一学员提出话题,大家评议。总之,学习小组的学习实行地点、题目、形式的“三个自由”原则。学生的学习小组讨论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并且必须提交小组讨论的书面学习记录,以据此计算形成性考核成绩。小组讨论:学生自愿结合,组成6—10人的学习小组。讨论题目由学生自行拟定,可以是关于课本中的知识点,也可以是与战略管理相关的某一新闻事件,还可以是某一学生所在单位的具体事例。讨论地点也有学生自由选择,可以是学校教室,也可以是学生单位会议室,甚至可以是街头咖啡店。讨论形式也是多种形式,可以是某一学员主持,“充当”老师,大家依次发言;也可以是某一学员提出话题,大家评议。总之,学习小组的学习实行地点、题目、形式的“三个自由”原则。学生的学习小组讨论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并且必须提交小组讨论的书面学习记录,以据此计算形成性考核成绩。
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查 • 教材每章的自测题 • 网上学习自测题 • 平时作业 • 课堂提问 • 课堂讨论 • 网上研讨 • 小组讨论 • 自学笔记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虽然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交给学习主体—学生,但教师必须坚持和充分发挥对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辅导教师指导学生收看多媒体资源;(辅导教师在授课之前先研究录像课中的内容,提示学生在收看录像之前预习相关知识,然后组织学生收看,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对录像中的内容进行一些点评,提高录像教材的使用效果。)辅导教师指导学生收看多媒体资源;(辅导教师在授课之前先研究录像课中的内容,提示学生在收看录像之前预习相关知识,然后组织学生收看,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对录像中的内容进行一些点评,提高录像教材的使用效果。)
教给学生发散性的、批判性的、探索性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教给学生发散性的、批判性的、探索性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 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允许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给做出大胆假设、探索各方面问题的学生 • 以鼓励和必要的支持; • 充分引导、增强每个人自主学习的主动 • 性、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学习动力。 • 自主学习的课时分配: 约占总课时的1/3,即约为34课时。
(二)面授辅导设计 • 面授辅导的原则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面授辅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课程的性质,本着提高学习质量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进行适度安排。
面授辅导的课时分配 约占总课时的1/3,即约为34课时。
面授辅导的方式 • 课堂辅导 • 在线辅导(在线论坛):辅导教师根据自己的面授辅导进程以及面授中发现的学生自学困难较多的内容,事先确定“讨论主题”并把相关题目或材料放置在论坛内,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参加讨论并根据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辅导教师进行课堂总结。为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可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须参与讨论两次,以发帖量进行计算,并计入学生形成性考核成绩。
课堂辅导的环节 • 重难点辅导 • 课堂讨论 • 案例分析
1.重难点辅导 • 学期初(第一次面授课)的“穿针引线”式辅导 • 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初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第一次面授辅导往往是进行一次“穿针引线”式辅导,即通过讲解本课程的内容脉络,让学生了解学科内容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住这一课程。
课程的整体思路 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
对难理解的基础概念进行“细致入微”式辅导 • 教师必须就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具体问题“细致入微”地进行辅导。比如战略管理概念的理解,其中涉及战略管理与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图的方式很容易地介绍清楚,并且容易为学生理解、吸收。
“答疑解惑”式辅导 • “答疑解惑”是面授辅导的另一主要目的。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可以通过在线论坛、E—MAIL以及作业评点等途径获得一定解答,但是,由于其“互动性”、“及时性”相对较差,因而面授辅导较受学生欢迎。这种辅导可以在上述两种辅导过程之中穿插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但应该注意的是,切忌把“答疑解惑”搞成“画书”、“押题”等与面授初衷背道而驰的形式。
2.课堂讨论 • 课堂讨论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讨论主题事先已知;二是讨论主题事先未知。多数课堂讨论属于第一种情况,但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使用。例如让学生当堂进行案例材料的阅读,然后在课堂后半段进行全班性的讨论交流;或者就讲课过程中的某一问题让学生当堂进行讨论等。课堂讨论过程基本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也由教师提出。
对于第一种情况,课堂讨论的设计大体包 括如下内容: ①围绕已确定的主题提出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 题; ②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④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事先并无明确主题, 课堂讨论设计没有固定程式,主要依靠教 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掌握,但应注意以下 几点: ①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②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③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上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用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记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③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上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用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记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 ④在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⑤在讨论末尾,教师(或学生自己)要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提供的讨论主题 • 在一个产业中,谁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要求对战略集团的划分方法及标志有一个概括的认识,同时对战略分析中的竞争有一个新的认识。 • 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 • 如何描述企业使命与企业战略目标?
扩张(增长)、稳定、收缩战略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如何认识、确定公司主要业务领域(核心业务)?如何认识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度?扩张(增长)、稳定、收缩战略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如何认识、确定公司主要业务领域(核心业务)?如何认识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的度? • 如何确定竞争战略?从竞争形态如何看行业的生命周期阶段? • 如何看待战略与组织是否适应?
提供讨论的案例 • 教材每章后的案例 • 教师自选的案例
课堂讨论的评价 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可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发言的正误无关紧要)评定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一定比例。
3.案例分析 • 案例的应用 结合案例讲解基本理论,如以海尔的成功分析战略制定的必要性,以杭州金松集团的兼并说明战略制定的好与坏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应用案例讲解理论,可使学生对理论加深理解和反思。
可利用的案例资料 教材每章后的案例、网上的教学资源、参考资料中的案例。
课堂辅导三个环节的课时分配 • 重难点辅导:约25分钟(包括穿插案例讲解) • 课堂讨论:约15分钟 • 案例分析:约10分钟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监控 • 课前任务的布置与检查 • 课前任务的内容主要有: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布置阅读材料准备课堂讨论、布置小组活动任务以及形成性作业。 • 布置课前任务的形式:电话、电子邮件、通过班主任、网络公告、教学活动结束前布置下一次任务。同时安排学生反馈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的途径和方式。
了解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掌握有多少学生完成了课前任务、多少学生没有进行预习、预习后掌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还存在哪些问题等。通过这些信息,安排教学活动。了解学生课前预习及自学情况的方式有:查看学生所发的贴子、邮件、所提的问题及预习笔记。特别要重视不能来参加面授辅导的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完成课前任务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掌握有多少学生完成了课前任务、多少学生没有进行预习、预习后掌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还存在哪些问题等。通过这些信息,安排教学活动。了解学生课前预习及自学情况的方式有:查看学生所发的贴子、邮件、所提的问题及预习笔记。特别要重视不能来参加面授辅导的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