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813 Views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 2 讲 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知识. 考点 1 氧化还原反应. 1 . 基 本概念 (1) 概念图示. 图 1 - 2 - 1. (2) 对立统一的五对概念. 失去. 得到. 失去. 得到.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续表. 得到. 失去. 得到. 失去.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转移.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 。 (2) 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 。 (3) 与四大基本 反应的关系. 元素化合价变化. 图 1 - 2 - 2.
E N D
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概念 第 2 讲 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知识 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 1.基本概念 (1) 概念图示 图 1-2-1
(2)对立统一的五对概念 失去 得到 失去 得到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续表 得到 失去 得到 失去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转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 (2)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元素化合价变化 图 1-2-2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 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2)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 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转移电子数目,不需 标明得失。例:
注意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注意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 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 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 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1.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氯气和钠1.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氯气和钠 反应得到氯化钠是通过哪种方式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和 氢气反应得到氯化氢呢? 答:氯气和钠反应是以电子得失的方式发生反应,而氯气 与氢气的反应则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2.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具有 什么特点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不一定,例如:2O3===3O2。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和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双选)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1.(双选)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失氧的物质被还原,得氧的物质被氧化 B.失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得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C.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须同时发生 ) 解析:本题弄清下列对应关系: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 应→作氧化剂,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即可。 答案:B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 素被还原 B.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 还原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考点 2 氧化剂与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2.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 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如Na-e-→Na+,Al-3e-→Al+, 但 Na 比 Al 去电子的能力强,所以 Na 比 Al 的还原性强。 常用判断方法 (1)从元素的价态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SO2等。 (2)依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判断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非金属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非金属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加强。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非金属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
(4)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 如:2Fe+3Cl2===2FeCl3,Fe+S===FeS ,可得出氧化性: Cl2>S。 (6)反应原理相似的不同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说明 氧化剂或还原剂越强。如:卤素单质与 H2的反应,按 F2、Cl2、 Br2、I2的顺序反应越来越难,反应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则可得 出氧化性:F2>Cl2>Br2>I2。
HClO HClO HClO HClO ) 例:氧化性: > > > 2 3 2 S >I (7) 对同一元素而言,价态越高,可能其氧化性越强,如: 3 2 2 + + ― Fe Fe Fe S S SO > > ;价态越低,氧化性越弱,如 < < 。 2 ( 特 4 (8)根据电化学原理 ①据原电池电极反应:负极金属比正极金属活泼(还原性 强)。 ②据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还原 性)强,其规律为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即氧化性强弱顺序):参考 - - (3) 中规律。阴离子失电子顺序 ( 即还原性强弱顺序 ) : 2 - - - - - >Br >Cl >OH >NO SO 、 等。 3 4
(9)外界因素的影响 ①温度:温度高时,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均 增强。如浓 H2SO4具有强氧化性,热的浓 H2SO4比冷的浓H2SO4 氧化性要强。 ②浓度:浓度大时,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均 增强。如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只有H+显示弱氧化性。 ③酸碱性:如 KMnO4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
1.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化合价变化是表现1.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化合价变化是表现 形式。决定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是不是看得失电子多少?难失 电子的物质是不是一定易得电子? 答:决定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不是看得失电子的多少, 判断的依据是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 得电子,如稀有气体。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作氧化剂吗? 答:不一定,例如:Cl2+NaOH===NaCl+NaClO+H2O 中 氯气也作还原剂。
2 + 3 Co O Co Co O Cl .已知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 、 、 2 3 2 3 2 I ( )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2 A 3Cl 6FeI == =2FeCl 4FeI . + + 2 2 3 3 解析: 根据给出的氧化性顺序,判断出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 2 2 - + + - - + C o <Fe <I A I Fe I 顺 序为 , 中 的还原性强于 , 所以应是 先被氧化。 A 答案:
考点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 (1)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 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应用于解氧化 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反应顺序规律:当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同时遇到几种 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 强弱顺序依次被氧化(或被还原),“强者先行”。 (3)临位转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价态变化是临位中。例如:H2S 与浓H2SO4 的反应,H2S 一般被氧化成S,浓硫酸一般被还原成SO2。
(4)只靠拢不交叉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间发生氧(4)只靠拢不交叉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间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时,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多达到相 同的价态,而绝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步骤 ①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 出变化情况;②让化合价升降价数相等(在相应的化学式前加计 量数);③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元素原子;④检查,已配平的 方程式要满足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离子反应还应满足电 荷守恒。
(2)实例: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①标价态、找变化、指情况: ②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③配平其他元素原子: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④检查。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 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注意反应 ) 环境,是酸性还是碱性的 ;然后配平。 2 - - (2) SO ClO 事例 和 不能共存,书写反应方程式。 3 2 - - ClO SO 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 、 ,再确定还原产物、 3 2 - - Cl SO 氧化产物: 、 ,反应环境为碱性。 4 2 2 - - - - ClO SO == =Cl SO 写方程式: + + 。 3 4
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一定相等吗?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一定相等吗? 答:一定相等。 2.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怎样处理反应环境问题? 答: 如果是酸性环境,可以前面补充 或者前 H O + ,后面补充 H 2 + H O H 面补充 后面补充 等;如果是碱性环境,可以前面补充 2 - - OH H O H O OH 后面补充 或者前面补充 后面补充 等。 2 2
5 NaBiO ( ) MnSO H SO .将 固体 黄色、微溶 加入 和 的混 3 4 2 4 3 + (Bi ) 合溶液里,加热,溶液显紫色 无色 。 写出并配平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 MnO Bi 5 解析: 明确①氧化产物是 ; ② 元素的化合价由 + 4 3 2 Mn 2 7 降低到 + 变化 , 而 元素的化合价由 + 升高到 + 价变 5 化 , 再按配平步骤进行。注意配平后别忘记把箭头改为长等号。 - 5 2 14 5 5 2 MnO 7 H O 答案: 4 2
(2) 反 应 中 , 被 还 原 的 元 素 是 ________ , 还 原 剂 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 和数目。 (4)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 匹的“脱氯剂”,Na2S2O3和 Cl2反应的产物是 H2SO4、NaCl 和 HCl , 则 还 原 剂 与 氧 化 剂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______。
Au O 4Na S O 解析: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3 2 2 3 2H O == =Au O 2Na S O 4NaOH + + 。 2 2 2 4 6 (1)Na S O H O Na S O Au O NaOH 答案: 2 2 3 2 2 4 6 2 (2)Au( 3) Na S O + 2 2 3 (4)1 4 ∶
热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抓住基本概念的对应关系和典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 忆。熟练准确掌握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运用。如指出氧化 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标明电子转移数目方向; 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等。
【典例1】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反应前后【典例1】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反应前后 化合价升降情况和被氧化、被还原情况及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答案: (1) (2) MnCl 2 H2O KOH HCl
H O SO 于亚硒酸中,单质硒即析出。下列说法正确 2 1.(双选)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 酸和硝酸钠处理废料,获得亚硝酸和少量的硒酸,再与盐酸共 热,硒酸即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 H2SeO3+Cl2↑+ 的是 再通 , 2 ( ) A H SeO Cl . 的氧化性强于 2 4 2 B H SeO H SO . 的氧化性强于 2 3 2 3 C SeO SO . 的还原性强于 2 2 D 1 mol Se H SeO SO H O 1 mol .析出 需 、 、 各 2 3 2 2
热点 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 【典例2】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 溶 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 酸钾和硫酸。 (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它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 (3)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 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 成物还有________。
n [Fe(OH) ] 0.03 mol 解析: 先计算 = ,共转移电子 3 22 23 5.418 10 /(6.02 10 ) 0.09 mol 1 mol 3 mol × × = ,则 该物质转移 - e 3 ,化合价变化 。 (1)2 3 10 2 6 8 (2)2 6 (3)BC 答案: + 22 2 3.21 g Fe(OH) 5.418 10 .已知 参加反应时,共转移了 × 3 个电子。 (1) ______Fe(OH) ______Cl 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 + 3 2 n - - - ______OH ______FeO ______Cl ______H O → + + 4 2
1.(2008 年广东理基)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 业领域 。 在一定条件下 , AlN 可 通 过反应 : Al2O3+N2+ 2AlN+3CO 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C ) A.上述反应中,N2 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AlN 需转移 3 mol 电子 C.AlN 中氮的化合价为+3 D.AlN 的摩尔质量为 41 g 解析:该反应中 N2 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C 化合价升高是 还原剂,每生成 1 mol AlN 转移 3 mol 电子,AlN 中 Al 为+3 价,N 为-3 价;D 中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 答案:B
2.(2010 年广东广州调研)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 法正确的是( ) ①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②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 ③从海带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 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 ④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海水中得到钾单质 原反应 ⑤ 海水提取溴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复分解反应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 D.①②⑤ 解析:②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④从海 水中得到钾单质需经过化学变化;⑤海水提取溴涉及的反应类 型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3.(2011 年广东中山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氧 化性的是( ) A.SO2 漂白织物 B.氮气作储存粮食的保护气 C.食醋清洗水垢 D.次氯酸消毒餐具 答案:D
4.(2011 年广东云浮调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C.溶解度表示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的限度,其大小只与电解 质的强弱有关 D.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都会因为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5.(2011 年广东惠州调研)ClO2是一种常用的预防“禽流 感”的消毒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未配平):KClO3+H2C2O4 +H2SO4→ClO2↑+K2SO4+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2SO4作氧化剂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被氧化 D.每消耗 1 mol KClO3就有 2 mol 电子转移 解析:在该反应中, Cl 元素化合价+5→+4,C 元素化合 价+3→+4,硫酸只有酸性,消耗 1 mol KClO3转移的电子数为 1 mol,故 A、B、D 都错。 答案:C
6.(2011 年广东东莞联考)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 + Br2; ②KClO3+ 6HCl===3Cl2↑ + KCl + 3H2O ; ③2KBrO3+ Cl2===Br2+2KClO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1 C.反应③中 1 mol Cl2反应,则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 10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KClO3>KBrO3>Cl2>Br2 解析:A 中②不是置换反应;B 中有 1 mol HCl 不作还原剂; D 中氧化性强弱的正确顺序是 KBrO3> KClO3>Cl2>Br2。 答案:C
7 (2011 ) Ni CuSO == =NiSO . 年广东云浮调研,双选 已知: + 4 4 Cu Cu 2AgNO == =Cu(NO ) 2Ag , + ; +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 3 2 ( ) A Ni>Cu>Ag .还原性: 2 2 + + + B Ni >Cu >Ag .氧化性: C Ni<Cu<Ag .还原性: 2 2 + + + D Ni <Cu <Ag .氧化性: 解析: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 产物。 答案:AD
1.(2010 年安徽理综)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 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 ,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Li2NH+ H2 ===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4.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4.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 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 Ti 的反应为 aTiO2+bCl2+cC aTiCl4+cCO 反应Ⅰ TiCl4+2Mg Ti+2MgCl2 反应Ⅱ 关于反应Ⅰ、Ⅱ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TiCl4在反应Ⅰ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Ⅱ中是氧化剂 C Mg ② 、 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 在反应 Ⅰ 、 Ⅱ Mg C C TiCl a 1 b c 中 的还原性大于 , 的还原性大于 ④ = , = 4 - 19.2 g Ti 4.8 mol e ⑤ 每生成 ,反应 Ⅰ 、 Ⅱ 中共转移 。 2 = A B C D . ①②④ . ②③④ . ③④ . 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