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20 Views
第十一章 城市物流与区域物流. 一、城市物流概念与特征 二、城市物流节点与平台 三、区域物流概念与特点 四、区域物流地位与作用(阅读) 五、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阅读与思考). 怪象 —— 商品价格坐上直升机,一方面菜贱伤农,而另一方面城市市民却又抱怨菜价居高不下,这是为什么? 从批发到零售,西葫芦价格上涨 20 倍 一些品种的蔬菜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才几分钱,但城里菜市场和超市的价格依然维持在几块钱的高价。 . 一说:城市配送遭遇物流围城,最后一公里怎么了? 路难行,车难停,城市配送遭遇物流围城
E N D
第十一章 城市物流与区域物流 • 一、城市物流概念与特征 • 二、城市物流节点与平台 • 三、区域物流概念与特点 • 四、区域物流地位与作用(阅读) • 五、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阅读与思考)
怪象—— • 商品价格坐上直升机,一方面菜贱伤农,而另一方面城市市民却又抱怨菜价居高不下,这是为什么? • 从批发到零售,西葫芦价格上涨20倍 • 一些品种的蔬菜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才几分钱,但城里菜市场和超市的价格依然维持在几块钱的高价。. • 一说:城市配送遭遇物流围城,最后一公里怎么了? • 路难行,车难停,城市配送遭遇物流围城 • 进城最后一公里的费用比前面一千公里的费用还要高出150%。 • 上海最大物流公司仅三套货运通行证,无奈打出租送货,上海市内道路通行规定,如果没有通行证,早7点至晚八点货车禁止在市区内环内通行, • 北京市每年货运量2.9亿吨,80%是城市货物配送,50%_70%靠违法进城 • 二说:寻租,收费名目繁多 • 进场费、工商城管监管费、场地费、卫生费、治安费……
一、城市物流的概念与特征 • (一) 城市物流的内涵 • 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主体,围绕城市的需求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 城市物流所包含的范畴可以有两种理解: • 狭义上,指城市内部范畴的物流; • 广义上,包括城市的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即城市内部的物流以及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外部物流,以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物流。
(二)城市物流的特征 • 1. 城市主体的一元性 • 城市物流的行政管理主体一元化,实施统筹、规划、管理 • 2. 物流形式多样化 • 城市物流的来源构成:过境物流、集散物流、多式联运物流 • 3. 高密集型物流 • 高密度物流需求:物流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产业密度、人口密度高 • 满足需求的要求:物流资源密集,物流活动密集 • 4. 物流体系网络化 • 物流节点多、分布广,网络系统健全,覆盖每一个角落 • 5. 城市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 物和人的流动混杂现象严重 • 影响物流效率、影响交通秩序、影响人居环境 • 6. 精益化运行模式 • 城市有要求:准时、准确、环保、高效、低耗 • 城市有条件:平台、标准、规范 • 对粗放式物流的管制
二、城市物流结点与平台 • (一)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 • 转运型结点 • 接驳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ex:铁道运输线上的货站、编组站、车站,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站、终点站,水运线上的港口、码头,空运中的空港等;一般而言,在这种结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 • 储存型结点 • 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ex: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等 • 流通型结点 • 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流通为主要职能,Ex:配送中心 • 综合型结点 • 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 • 实现两种以上主要功能,若干功能有机结合于一体 • 完善设施、有效衔接的集约型 • 适应物流大量化和复杂化以及更为精密准确的需要
二、城市物流结点与平台 • (二)城市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 • 1.物流基地 • 规模庞大的物流结点 • 两个主要作用 • 对外大进大出,区域物流在城市的终端,实现城市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沟通 • 支持城市大量物流服务的需要,城市大量资源储备
二、城市物流结点与平台 • 2.物流园区 • 物流企业的集中地,发展物流产业的平台,创造物流产业所需要的共同环境; • 可以是城市物流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独立构建; • 3.仓库 • 储存物质的专用场所 • 两种类型:经营性仓库和自备仓库 • 4.运输枢纽及站场 • 运输枢纽:大型的、多条线路、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结点 • 站场:一般的线路上的衔接结点 • 5.物流中心
二、城市物流结点与平台 • 物流中心——从事物流活动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 a) 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 • b) 物流功能健全; • c) 集聚辐射范围大; • d) 存储、吞吐能力强; • e) 对下游配送中心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二、城市物流结点与平台 • 城市物流中心的类型 • 集货中心 • 分货中心 • 配送中心 • 转运中心 • 储调中心 • 加工中心
二、城市物流结点与平台 • (二)物流平台的概念 • 新概念,《物流术语》中没有下定义 ; • 物流平台是对物流的各种活动起到承载和支撑作用的标准化系统 • 强调两点 • 平台发挥承载和支持作用; • 标准化系统,拥有共同性和标准化的支持。
三、区域物流的涵义与特征 • (一)区域物流的涵义 • 指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区域、城市群、城市、农村等区域范围的物流活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物流活动。 • 特定区域范围 • 这种区域范围可以是国际的、国内的甚至仅仅是城市内部的特定区域。 • 每一个区域因特殊的相关性联系在一起 • 地理位置相连、物流资源互补 • 产业结构互补、产业分工依存度高 • 物流网络密集、交通快捷便利,物流流量大 • 人才交流密切,科技教育共享
“大珠三角” • 通常所说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 • “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
泛珠三角 • 简称“9+2” • 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 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占全国的33.3%。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 • 第一层次:环绕渤海及部分黄海沿岸,由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西、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等15个城市和地区组成。 • 第二层次:环绕着黄海、渤海,由辽宁、河北、山东、山西4省,北京、天津2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大渤海经济区”
(二)区域物流的特点 • 物流利益的相对独立性 • 利益主体 :区域及其成员竞合关系 • 相互协作、互利互惠 • 物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跨行政区域 • 中远程为主 • 组织协调的复杂性 • 自然、人文、政策环境差异,影响因素既多又复杂 • 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 管理经营主体的多元性 • 行政主体、管理主体 • 缺乏行政力量的统一管理与制衡 • 协作、协调、协同 • 区域边界的不确定性 • 成员变动、边界变动 • 经济发展态势变化,辐射范围变化 • 物流系统的完整性 • 结构上的合理组合 • 功能上的互补配套
(三)区域物流体系 • 1. 大区物流 • 一国之内的若干行政区所组成的区域联合体的物流 • 在产业结构、地理位置、产业分工、物流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 • 大区物流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成员之间的物流协作 、协调 • 2. 跨国区域物流 • 跨越国境的联合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盟联合体、北美自由贸易区 • 3. 省域物流 • 4. 城市物流 • 5. 农村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