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406 Views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室外环境质量;多样绿化;地下空间合理运用.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用能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规划;雨水收集;非传统水源利用;人工湿地.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可再生材料利用;可循环材料应用;材料产地.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光环境、声环境、风环境;室内空气品质;舒适度. 运营管理. 智能化系统;物业标准;环境管理体系. 绿色建筑分项指标与重点应用阶段汇总表. 2. 评价标识数量不断增长.
E N D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室外环境质量;多样绿化;地下空间合理运用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用能效率;可再生能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规划;雨水收集;非传统水源利用;人工湿地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可再生材料利用;可循环材料应用;材料产地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光环境、声环境、风环境;室内空气品质;舒适度 运营管理 智能化系统;物业标准;环境管理体系
评价标识数量不断增长 • 2012年,随着绿色建筑补贴政策的提出,一、二、三星级同步增长。 • 2013年,随着 “美丽中国”的提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出台,绿色建筑数目将成倍增加。
申报流程 申报准备 申报单位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指南及清单进行材料准备; 填报申报书 按照评价标识类型填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盖章; 协会负责形式审查 对申报书及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通知申报单位补正材料。
评价标识流程 • 结果公示 •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收到评审合格报告等资料后,在其相关网站上进行公示。 • 颁发标识 • 评审流程: • 准备项目评审材料。 • 申报单位签署绿色建筑项目评价协议书。 • 在核实评审材料达到评审要求后,从安徽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中抽取专家组织评审。 • 经公示后,颁发绿色建筑标识(证书和标志)。
项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过程 1. 项目目标确定 2. 星级标准可用技术 3. 初步设计报告 • 项目特点 • 因地制宜 • 技术采用 • 规范满足条项 • 可用技术罗列 • 技术采用成本 • 规范指标 • 技术效果 • 基于节能 6. 绿色星级申报工作 整个项目完成 5. 深化方案后的技术落实 4. 确定技术范围&指标 • 申报资料准备 • 申报书的填写 • 评审专家答辩 • 技术精确用量 • 落实于施工图 • 符合规范标准 • 技术最低限值 • 技术使用确认 • 核算成本造价
推进方法 小区、单体建筑 新区建设模式 绿色建筑理念与要求 总体规划 修改性规划 专项规划 指标体系 立项 控制性详规 土地出让和转让 绿色建筑相关内容作为前置条件 绿色建筑施工监管 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制度 项目设计 项目施工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运行维护 项目验收 回收再利用 能效标识 建设报废
项目前期方案阶段 • 制定该项目的绿色策略及定位 • 绿色技术路线制定 • 绿色技术体系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 撰写绿色建筑初步设计方案专篇 • 成功启动咨询工作,项目启动会 《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可研报告》 《绿色建筑星级预评估表》 《项目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列表》 《增量成本分析报告》
项目初步设计阶段 • 定位和技术体系的专家论证 • 协助项目设计团队商讨绿建相关事宜 • 提供各项模拟方案优化报告和提资要求报告 • 参与方 • 业主甲方 • 方案单位,建筑师 • 施工图设计单位,建筑、 • 水、暖、电 • 景观单位 • 幕墙顾问、灯光顾问 • 绿建咨询顾问单位
方案优化应用工具 • 建筑构件隔声分析报告 • 室内背景噪声分析报告 • 建筑热桥露点温度分析报告 • 内表面最高温度分析报告 • 照明功率密度优化分析报告 • 排风热回收系统经济性分析报告 • 冷热输送能效比分析报告 •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分析报告 • 室内CO2监测系统方案报告 模拟软件: ■Ecotect ■Tas-Daylight ■Stream ■FLUENT ■ANSYS ■RAYNOISE ■ SoundPLAN ■ Cadna/A ■PBECA ■DOE-2 ■PBECA-E ■EnergyPlus ■DIALux ■Sunlight
国家层面 • 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推进绿色建筑 • 安徽省 • 安徽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送审阶段) • 关于推进绿色建筑的实施意见 • 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示范建设
郭峥:安徽省绿色建筑协会 副秘书长guozn@163.com13965067483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