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221 Views
目录 1 、 光泉寺泉 2 、 八大处二处 3 、 八大处五处 4 、 双泉寺泉 5 、 实验一:砂岩和页岩持水能力 6 、 实验二:岩石的孔隙和裂隙 7 、 地下漏斗区 8 、 背景知识. 思考题: 1 、光泉寺泉为什么会出现在玄武岩 岩壁下?它属潜水,还是承压水? 2 、调查泉的水情变化。泉为什么消 失了?. 泉水形成条件:断层西侧的砂岩是含水层,页岩是隔水层;断层东侧的玄武岩是隔水层,本身不含水。. 简况:光泉寺泉坐落在光泉寺外的岩壁下。文革前四季泉水淙淙,可满足附近居民饮用;现在,泉已干枯,只有龙井井底,还残留浅浅一泓。. 光泉寺泉. 西.
E N D
目录 1、光泉寺泉 2、八大处二处 3、八大处五处 4、双泉寺泉 5、实验一:砂岩和页岩持水能力 6、实验二:岩石的孔隙和裂隙 7、地下漏斗区 8、背景知识
思考题: 1、光泉寺泉为什么会出现在玄武岩 岩壁下?它属潜水,还是承压水? 2、调查泉的水情变化。泉为什么消 失了? 泉水形成条件:断层西侧的砂岩是含水层,页岩是隔水层;断层东侧的玄武岩是隔水层,本身不含水。 简况:光泉寺泉坐落在光泉寺外的岩壁下。文革前四季泉水淙淙,可满足附近居民饮用;现在,泉已干枯,只有龙井井底,还残留浅浅一泓。 光泉寺泉 西 断层破碎带 坡积物 光泉寺泉 砂岩 页岩 玄武岩
金鱼池 砂岩 页岩 八大处二处--灵光寺泉 思考题:二处金鱼池出露的泉水,属潜水,还是承压水?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泉水形成条件:二处西部的岩层,主要由含水的粗砂岩和隔水的绿色页岩(已片岩化)组成。一条断裂自西北向东南切断了这套岩层。 简况:二处西侧岩壁有一石洞,石洞中的泉水经由暗道,从石龙口中吐入金鱼池。水量不大,但清澈干凉,四季长流不断。
八大处五处--龙泉庵泉 简况:龙泉庵内有一方池,池内探出一个汉白玉雕成的龙首,池后的岩洞中有一股清泉,泉水经由龙口泻入方池,涓涓细流,长流不断,龙泉茶社因泉水清冽,格外招引顾客。 泉的形成条件:泉水出露的岩壁由一套砂岩、页岩交互的岩层组成,砂岩是含水层,页岩是隔水层;龙泉庵紧邻一条断裂,因而岩壁上裂隙格外发育。
泉的形成条件:泉水的北侧是隔水的玄武岩层,泉的南侧由一套裂隙发达的砂岩、页岩组成。泉的形成条件:泉水的北侧是隔水的玄武岩层,泉的南侧由一套裂隙发达的砂岩、页岩组成。 简况:双泉寺早已荡然无存,但在双泉寺桥南不足百米的岩壁前,却有一股清澈的泉水,长流不断。人们把泉水引入一根水管,供南来北往的人取水。 双泉寺泉
实验一:砂岩和页岩的持水能力 1、取光泉寺西侧采来的砂岩、页岩各一块,称重并记录。 2、同时把它们放在水中浸泡两日。 3、两日后把它们从水中取出,称重并记录。 4、分别计算它们的增重比例。 岩石 原重 浸泡后重量 增重比例 砂岩 600g 605g 0.8% 页岩 260g 260g 0% 持水能 力分析
1米 实验二:岩石的孔隙与裂隙(节理) 思考题: 1、一块1米见方的砂岩,表面积为平方米。若发生了如图节理,表面积总和为平方米。(在自然界中,砂岩的节理往往比图中发达) 2、光泉寺西侧的砂岩含水,主要是因发达。 简况:孔隙发达的岩层,蓄水能力强,常常形成含水层,砂岩就是这样;孔隙不发达的岩层,缺乏蓄水能力,常常形成隔水层,页岩就是这样。在光泉寺西侧分布的砂岩和页岩都有变质现象(片岩化、板岩化),质地变的致密、坚硬。使原来成为含水层的砂岩孔隙减少,蓄水能力降低。而这种作用同时使它的裂隙发育,蓄水力提高。如果我们用表面积的增加来表示裂隙的发达程度。请思考:
0 10 20 30 40 50 60 首钢 居民区及市政 电厂 漏斗区
背景知识 砂岩:由粒径不同的沙粒胶结后形成的岩石,有孔隙, 可含水。常形成地下水的含水层。胶结物以泥质为主,称泥质砂岩;若胶结物含炭质,则称为炭质砂岩。 页岩:泥胶结后形成的岩石,有平行分裂的薄层(页理)。若以泥质成分为主,称泥质页岩;若泥中含炭质称为炭质页岩。 玄武岩:呈致密块状,有气孔和杏仁体构造,可以形成地下水的隔水层。呈黑绿色,风化后常呈灰绿色或黄褐色。 断层:由于地质作用使岩石连续性破坏(断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错动的地质构造称为断层。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的地质构造,裂隙开口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