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第 4 章

第 4 章. 買賣業會計. 本章重點. 企業經營型態及其差異 買賣業的營運 存貨制度 永續盤存制之進貨交易 永續盤存制之銷貨交易 買賣業之結帳 買賣業之損益表 買賣業之資產負債表. 企業經營型態. 企業依照經營的型態分為:服務業、買賣業及製造業三大類。 服務業:服務業係以提供勞務而賺取收益為其主要的營業活動。服務業的會計事務較為簡單,將每期的營業收入減除同期之營業費用而求得其損益。 買賣業:買賣業係以買進商品並銷售交付商品給顧客而賺取收益。以較低的價格購入商品,再以較高的價格出售,賺取價差作為其利潤的主要來源。會計處理較服務業複雜。.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4 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4章 買賣業會計

  2. 本章重點 • 企業經營型態及其差異 • 買賣業的營運 • 存貨制度 • 永續盤存制之進貨交易 • 永續盤存制之銷貨交易 • 買賣業之結帳 • 買賣業之損益表 • 買賣業之資產負債表

  3. 企業經營型態 • 企業依照經營的型態分為:服務業、買賣業及製造業三大類。 • 服務業:服務業係以提供勞務而賺取收益為其主要的營業活動。服務業的會計事務較為簡單,將每期的營業收入減除同期之營業費用而求得其損益。 • 買賣業:買賣業係以買進商品並銷售交付商品給顧客而賺取收益。以較低的價格購入商品,再以較高的價格出售,賺取價差作為其利潤的主要來源。會計處理較服務業複雜。

  4. 企業經營型態(續) • 製造業:製造業係以購入原料或半成品,再將之加工完成後出售為其主要營業項目。原料在加工過程中,除了原料成本外還有人工及製造費用等成本的發生,此屬成本會計的範疇。

  5. 買賣業之營運 • 商業在同一會計年度內所發生之全部收益,減除同期之全部成本、費用及損失後之差額為該期稅前純益或純損;再減除營利事業所得稅後為該期稅後純益或純損。 • 買賣業之營業收入是因銷售商品所賺得之收入,通常稱為銷貨收入 (Sales Revenue) 或銷貨 (Sales)

  6. 買賣業之營運(續) • 買賣業之費用主要可分為銷貨成本及營業費用兩類。 • 銷貨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指本期所銷售商品之成本,與銷貨收入的產生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二者之差額稱為銷貨毛利 (Gross Profit或Gross Margin)。 • 營業費用 (Operating Expenses) 指本期因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所應負擔之費用,有推銷費用、管理及總務費用等項。

  7. 存貨制度 • 會計上用以處理買賣業存貨 (Inventory) 的方法有:(1)永續盤存制 (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 及(2)定期盤存制 (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 • 永續盤存制又稱帳面盤存制,將每次購買商品及銷售商品的數量及成本保持詳細的記錄,在帳上隨時可以查詢目前存貨應有的餘額,可以維持商品進 (貨)、銷 (貨)、存 (貨) 數量及成本的軌跡。

  8. 存貨制度(續) • 在永續盤存制,銷貨成本必須在每次完成銷售活動,交付顧客商品時,立即決定並加以記錄,此乃是配合原則的運用。 • 而定期盤存制又稱實地盤存制,平時只記錄每次進貨商品的數量及成本,但未對商品存貨帳戶作任何分錄,而銷售商品時,也不立即決定銷貨成本,直到會計期間結束時,透過實地盤點存貨才可推定出銷貨成本。

  9. 進貨交易之會計處理 • 購買商品的成本,應以取得時之實際成本為入帳基礎,包括其取得價格及自取得至適於營業上出售之一切必要而合理之支出。 • 商品存貨 (Merchandise Inventory) 的成本不僅包括進貨發票的價格,而且連同運費、保險費、稅捐、倉儲成本等都應列入商品成本。

  10. 一、發票價格 • 在永續盤存制之進貨交易,設立「商品存貨」統制帳及各項存貨明細帳,以便隨時記錄存貨增減變動之情形。 • 商業折扣 (Trade Discount) :有些製造商或供應商提供商品目錄給顧客 (即消費者),目錄上的價格稱為建議零售價,扣掉折扣後的價格,才是零售商真正取得商品的成本,此一折扣即所謂的商業折扣。

  11. 一、發票價格(續) • 數量折扣 (Quantity Discount) :批發商對大量採購的顧客 (零售商或消費者) 提供數量折扣。 • 賣方開立的發票價格是標價減商業折扣及數量折扣後的金額。 • 對買方而言,商業折扣及數量折扣並不入帳,而是按扣除此折扣後的金額入帳。

  12. 一、發票價格(續) • 現金折扣 (Cash Discount) :現金折扣是買賣雙方進行信用交易時,賣方為鼓勵買方能早日償付貨款而給予的優惠。對賣方而言,稱之為銷貨折扣 (Sales Discount);對買方而言,則稱之為進貨折扣 (Purchases Discount)。這對買賣雙方都有好處:買方可以節省現金支出,而賣方得以早日將應收帳款變成現金。

  13. 一、發票價格(續) • 例如: • 2/10,n/30 (n表net) 表示買方在發票日起10天之內付款 (指可享折扣的期間),賣方會給予發票價格2%的現金折扣;否則買方應在發票日期起30日到期,並給付賣方發票價格扣除相關退貨與讓價後的淨額。 • 1/10, EOM (End of Month) 表示買方在進貨的次月開始10天內付款,可享1%的現金折扣。 • 進貨折扣也是成本的節省。

  14. 一、發票價格(續) • 釋例 • 假設統一超商於90年10月5日向統一企業購入兩批商品,商品標價各為$30,000及$20,000,統一企業分別給予40%及50%之商業折扣;前者為賒帳交易,信用條件為1/10,n/30,而後者為現金交易,則統一超商之進貨分錄如下:

  15. 一、發票價格(續) • 發票價格分別為: • 分錄: 10/5 商品存貨28,000 應付帳款18,000 現金(或銀行存款) 10,000 (記錄購入商品)

  16. 10/15 應付帳款 9,000 現金8,910 商品存貨90 部分付款: 進貨折扣: 淨付款數: 11/4 應付帳款9,000 現金9,000 一、發票價格(續) • 如果信用交易的部分,統一超商在90年10月15日付款一半,另一半在90年11月4日付清,則相關分錄如下:

  17. 一、發票價格(續) • 現金折扣的隱含利率相當高。由上例分析:提早20天付款可以享受$90折扣,如果買方不立即支付$8,910,而將之存在銀行,要在未來20天到期時支付$9,000,則隱含之利率應為多少?計算如下:

  18. 二、運費 • 買賣契約均應載明由誰負擔運費。通常運貨條件有: (1)FOB起運點 (FOB Shipping Point,起運點交貨) :FOB即free on board,指交貨地點在船舶或其他載運工具上,亦即商品在起運點交貨時賣方已將其所有權移轉給買方,故運費應由買方負擔,作為購買商品必要的成本之一部分。 (2)FOB目的地點 (FOB Destination,目的地點交貨) :商品必須運達買方指定的營業場所才將所有權移轉給買方,故運費應由賣方負擔,作為銷售商品必要的營業費用之一部分。

  19. 二、運費(續) • 統一超商的進貨屬FOB起運點交貨,90年10月9日支付運費$500,則分錄為: 10/9 商品存貨500 現金500 (記錄買方負擔並支付運費)

  20. 三、進貨退出與讓價 • 買主因購買商品品質不合、或規格不符,會主動將商品退回給賣方而發生 進貨退回 (Purchase Return)。 • 而進貨讓價 (Purchase Allowance)是因買方要求尾數免付,或因購入貨品有瑕疵,欲退貨時,又因供應商為免更換手續麻煩而給予價格上的減免。

  21. 三、進貨退出與讓價(續) • 如果統一超商另賒購商品一批,原發票價格$10,000,事後發現其品質不佳,供應商允許$600之讓價,則其分錄: • 假使現購之商品$1,000退回給供應商,並收回現金,則分錄為: 應付帳款600 商品存貨600 現金1,000 商品存貨1,000

  22. 三、進貨退出與讓價(續) • 若賒購之商品已支付貨款,並取得折扣,則只能取回原先支付之淨額。如原折扣率為2%之商品$50,000,已在折扣期間內付款,但有十分之一的商品品質不合退貨,其分錄:   現金4,900 商品存貨4,900

  23. 銷貨交易之會計處理 • 買賣業主要收入的來源,稱之銷貨收入。依照收入認列原則 (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 應於交易完成時認列。通常在商品的所有權移轉給顧客(買方) 即視為收入已經賺得 (Earned)。 • 在永續盤存制的存貨制度下,同時要記錄「商品存貨」減少,轉列為銷售商品的成本──「銷貨成本」,以與所產生的銷貨收入相配合。

  24. 一、記錄銷貨 • 假設銷貨時,買方支付全額現金,稱之為現銷 (Cash Sale),而雙方約定在貨品運送給買方後一段時間才付款給賣方,則稱之為賒銷 (Sale On Account)。 • 現金銷貨:例如,統一超商於90年10月8日將成本$6,000的商品,以$11,000出售給消費者,收到現金$11,000,則分錄為: 10/8現金11,000 銷貨收入11,000 銷貨成本6,000 商品存貨6,000

  25. 一、記錄銷貨(續) • 賒帳銷貨及商業折扣:如果全國電子專賣店在90年12月20日賒銷一批商品給福星公司,商品標價總計$250,000,雙方約定按標價打七折成交,並提供信用條件1/10,n/30,該批商品的成本為$100,000,則賣方應將商業折扣減除後,才是銷貨發票上的價格,其分錄為: 12/20 應收帳款175,000 銷貨收入175,000 發票價格 銷貨成本100,000 商品存貨100,000

  26. 一、記錄銷貨(續) • 銷貨折扣:買方公司若按信用條件之約定,在折扣期間內支付貨款,則賣方公司會給予銷貨折扣的優惠。另外設立一科目──「銷貨折扣」 (Sales Discount),當作銷貨收入之抵減科目,其正常餘額為借餘。 • 假若在90年12月30日福星公司支付部分貨款$100,000,並享受現金折扣,則全國公司之分錄:

  27. 12/30 現金99,000 銷貨折扣1,000 應收帳款 100,000 銷貨折扣 淨收取現金 一、記錄銷貨(續) • 而其餘貨款$75,000,逾折扣期限後才收到,其分錄為: 現金75,000 應收帳款75,000

  28. 二、運費 • 商品若是以FOB目的地點交貨,運費係由賣方負擔,應列為賣方之營業費用,以銷貨運費 (Freight-Out) 或運輸費用 (Delivery Expense) 記錄。通常賣方會將運費包含在貨品之售價中,轉嫁給買方負擔。

  29. 二、運費(續) • 承前例,全國電子專賣店依FOB目的地點交貨之貨運條件,於90年12月22日支付運費$300,其分錄為: 12/22銷貨運費 300 現金300

  30. 三、銷貨退回及讓價 • 買方退回給賣方的商品,即為賣方的銷貨退回 (Sales Return) ;若買方只是要求賣方給予商品價格上的減免而未退回商品,則是賣方的銷貨讓價 (Sales Allowance)。 • 賣方會另設科目──「銷貨退回」及「銷貨讓價」,當作銷貨收入的抵減科目。而前者,賣方會收到商品,應同時增加「商品存貨」,減少「銷貨成本」;若是後者,賣方沒有收到商品,對「商品存貨」與「銷貨成本」沒有影響,不用記錄。

  31. 三、銷貨退回及讓價(續) • 如果某公司賒銷商品一批,原發票價格$10,000,買方發現其品質不佳,要求讓價,經雙方達成協議,減免價格$600,則賣方分錄: • 若同上例,但因商品規格不符,買方要求退貨,該商品之成本為$7,000,則賣方分錄:   銷貨讓價 600  應收帳款600   銷貨退回 10,000  應收帳款10,000 商品存貨7,000 銷貨成本7,000

  32. 三、銷貨退回及讓價(續) • 假設當初是賒銷商品,買方已在折扣期限內支付貨款,享受2%之現金折扣,今因規格不符將十分之一商品退回,原商品售價$50,000,成本$30,000,其分錄應如下:  銷貨退回 5,000 銷貨折扣100 現金4,900 商品存貨3,000 銷貨成本3,000

  33. 四、銷貨在損益表上之報導 • 在損益表上,銷貨收入應以「銷貨淨額」 (Net Sales) 表達,即是將銷貨收入減除銷貨退回及讓價、銷貨折扣之餘額表示。

  34. 五、營業稅 • 依我國營業稅法之規定,企業於銷售貨物時,有義務代替政府徵收營業稅。相對的,在進貨時,必須先行代付營業稅。 • 進貨時代付稅捐,稱之為「進項稅額」,銷貨時代收稅捐,稱之為「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為預付費用性質科目,銷項稅額為應付費用性質科目。進項與銷項稅額,兩者在資產負債表上可以相互抵銷,僅以淨額表示;若銷項稅額大於進項稅額,則列為流動負債,若銷項稅額小於進項稅額,則列為流動資產。

  35. 五、營業稅(續) • 假設河南公司於91年1月份購入商品合計$1,000,000,另繳付營業稅,稅率為5%,當月份銷貨收入為$1,600,000,商品成本為$900,000,代收營業稅率亦為5%,其相關分錄如下: (若全為現金交易)

  36. 五、營業稅(續) 91年1月份進貨: 商品存貨 1,000,000          進項稅額 50,000   現金1,050,000 91年1月份銷貨: 現金 1,680,000   銷貨收入 1,600,000   銷項稅額 80,000    銷貨成本  900,000   商品存貨   900,000 次月繳納稅捐: 銷項稅額   80,000   進項稅額    50,000   現金    30,000

  37. 五、營業稅(續) • 若河南公司1月份之銷貨收入只有$600,000,則代收營業稅款為$30,000,與代付稅款$50,000相抵銷後,有留抵權$20,000,分錄如下:   銷項稅額 30,000 留抵稅額20,000 進項稅額50,000

  38. 五、營業稅(續) • 如果2月份銷項稅額為$60,000,進項稅額$30,000,因1月份有留抵稅額$20,000,所以只要補繳$10,000,其分錄為:   銷項稅額 60,000  進項稅額 30,000 留抵稅額20,000 現金10,000

  39. 買賣業之調整分錄與結帳分錄 • 先將影響本期純益之所有科目均予以結清,轉入「損益彙總」,再將「損益彙總」結轉保留盈餘,分錄如下:

  40. 買賣業之調整分錄與結帳分錄(續) 12/31 銷貨收入      銷貨折扣     銷貨退回及讓價 損益彙總 (將收益類科目結清) 12/31 損益彙總      銷貨成本      業務員薪資      銷貨運費      保險費用      廣告費用      水電費用      折舊費用   (將費用類科目結清)

  41. 買賣業之調整分錄與結帳分錄(續) 12/31 損益彙總      保留盈餘   (將損益彙總轉入保留盈餘) 12/31保留盈餘   股利   (將股利結清,轉入保留盈餘)

  42. 買賣業之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 • 一般買賣業之損益衡量可以編製單站式損益表 (Single-Step Income Statement) 或是編製多站式損益表 (Multiple-Step Income Statement) 兩種格式來表達。

  43. 買賣業之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續) • 所謂單站式損益表,係指其計算純益 (損) 只需一個步驟,即將各項收入的總額減除各項費用的總額。將所有損益相關的資料分成兩類: • 收入:包括營業收入 (主要為「銷貨收入」減「銷貨退回及讓價」及「銷貨折扣」而得之「銷貨淨額」) 及其他收入與利得; • 費用:包括銷貨成本、營業費用及其他費用與損失。 • 在計算上及閱讀上都比較容易。

  44. 買賣業之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續) • 多站式損益表如表4.3所示,它將純益 (損) 的計算分成數個階段,可以提供更多的會計資訊給報表使用者,有助於其決策之制定。在報表中將營業活動與非營業活動分開來報導。

  45. 買賣業之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續) • 營業活動之部分包括: • 「銷貨淨額」減去「銷貨成本」求算「銷貨毛利 (損) 」; • 「銷貨毛利」減去「營業費用」求算「營業利益 (損失)」(Operating Income (Loss) ) 。 • 非營業活動包含非因經常營業活動所發生之收入及費用,稱之為營業外收入及費用 (Non-Operating Revenues and Expenses)。

  46. 買賣業之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續) • 企業又將營業費用分為銷售費用、管理及總務費用。凡銷售部門所發生的費用稱之為銷售費用 (Selling Expenses) • 凡管理部門所發生與一般性業務活動有關者屬管理及總務費用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47. 買賣業之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續) • 在損益表上計算出來尚未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前的純益 (損) 稱之為稅前淨利 (損) (Income (Loss) Before Income Tax),應計算所得稅費用 (或利益) 列為其後的減項,求算出本期淨利 (或淨損)。而不論採單站式或多站式損益表,所得稅費用 (Income Tax Expense) 皆單獨列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