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學生及其家庭 HIV 照顧經驗與處理

學生及其家庭 HIV 照顧經驗與處理.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馮明珠 督導 820027@ms.kmuh.org.tw. 感染的發生必須 感染源 、 傳播途徑 、 易感宿主 三要素同時存在. 感染如何發生. 1. 內因性感染源 2. 外因性感染源. 感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宿主. 1. 接觸傳播 2. 飛沫傳播 3. 空氣傳播 4. 媒介物傳播 5. 病媒傳播. 1. 潛在性疾病 2. 特殊治療 3. 其他因素. 感染鏈. 何謂血液傳染病?. 傳染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必須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三要素同時存在。

jaden-boo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學生及其家庭 HIV 照顧經驗與處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生及其家庭HIV照顧經驗與處理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馮明珠 督導 820027@ms.kmuh.org.tw

  2. 感染的發生必須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三要素同時存在感染的發生必須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三要素同時存在 感染如何發生 1.內因性感染源 2.外因性感染源 感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宿主 1.接觸傳播 2.飛沫傳播 3.空氣傳播 4.媒介物傳播 5.病媒傳播 1.潛在性疾病 2.特殊治療 3.其他因素 感染鏈

  3. 何謂血液傳染病? • 傳染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必須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三要素同時存在。 • 血液傳染病是指一些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播的疾病。 • 其中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愛滋病) 和B型、C型、D型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見的血液傳染病。 最怕哪一種???

  4. 什麼是愛滋病 • 從哪裡聽來的? • 哪一種人會得愛滋病? • 什麼樣的行為是安全的?

  5. 這樣會得愛滋病嗎? • 上公共廁所 • 一起吃飯 • 一起泡溫泉、游泳 • 擁抱 • 接吻 • 被同一隻蚊子叮到 • 用同一個滑鼠…

  6. 台灣目前的現況【西元1984年累積至2009年4月30日】(依診斷日分析)台灣目前的現況【西元1984年累積至2009年4月30日】(依診斷日分析)

  7. 兒童與愛滋病︰被遣忘的一群 ! • 每一分鐘 ,一位兒童因愛滋病而死亡,一位兒童及四名年齡 15-24 歲的少年新感染愛滋病病毒。 • 全球有 1500 萬名愛滋遺孤。痛失至親及缺乏謀生技能,他們孤立無援,當中卻只有 10% 的愛滋遺孤得到協助。在嚴重受愛滋病肆虐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內,支援系統更是極度欠缺及不足。 • 因為缺乏預防措施,兒童 感染愛滋病的個案正在上升,在 2004 年已有600,000 新生嬰兒從母親 傳染愛滋病病毒。

  8. HIV(+)兒童/少年面臨哪一些問題 • 健康情況較一般人差 • 需長期服用藥物 • 上學後該如何服藥 • 至少母親為感染者 • 上學面對同學詢問時該如何回答 • 可以和同學一起打球嗎 • 可以和同學一起上體育課嗎 • 可以交女朋友嗎 • …

  9. 照護重點 • 保護隱私 • 維持健康 • 心理衛生 • …

  10. 隱私有多重要

  11. 案例分享

  12. 好多好多遺憾一樁樁的在我們身邊真實上演

  13. 感染者隱私曝光後面臨許多衝擊 • 工作 • 就醫 • 安養機構不收 • 上學 • 居住

  14. 對愛滋病童的期望 •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要孩子與眾不同?

  15. 目前台灣的政策

  16. 台灣感染者的就學權利現況 • 法令 • 愛滋防治條例第4條有提及:「感染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拒絕其就學、就醫、就業、安養、居住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略)…。」 • 教育部民國93年也公告有「各級學校防治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處理要點」,該要點具體規範校園師生如何因應各種愛滋情境,諸如:對於愛滋師生不得藉故要求其退學、轉學、休學、退休、離職、不得到校及記過等處分措施,不得拒絕實習、不得拒絕住宿、不得以任何名義要求提供愛滋檢驗報告…等等。

  17. 台灣感染者的就學權利現況 • 衛生署民國96年5月16日召開「研商實習醫學生愛滋篩檢及其他因應事宜」會議,提出兩項決議: • 醫學院校及實習醫院不得要求實習學生進行愛滋病毒篩檢及提出相關檢驗證明。 • 建議醫學院校於醫學教育中加強愛滋病防治及感染愛滋病毒對後續執業之影響等知識,並建立相關諮商管道。 • 針對愛滋實習學生,建議校方或實習醫院應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其成員至少應包括感染科專科醫師、學生權益代表、公共衛生專家、實習生同系老師及學生代表、學校(醫院)社工師或輔導老師、校方(醫院)代表等,且個案需以匿名方式進行討論;針對學生權利與風險評估、健康監督、課程規劃及調整,以及病人之保護等加以討論,提供校方及學生雙方遵循之方向。相關決議並不得違背學生之受教權,討論內容並應予以保密。

  18. 此類主管機關決議事項,是否確能發揮保障實益,感染者個人、校方與主管機關的因應態度,彼此環環相扣,任一棄守,則無成功可能。而一個案事件未能成功,則後者多將持續受害。此類主管機關決議事項,是否確能發揮保障實益,感染者個人、校方與主管機關的因應態度,彼此環環相扣,任一棄守,則無成功可能。而一個案事件未能成功,則後者多將持續受害。

  19. 疑似愛滋病童的照顧

  20. 確定嬰兒是否遭受愛滋病毒感染 • 出生時(48 hr)、1-2個月、3-6個月大時抽血 • 越早越好 • 勿抽臍帶血送檢,因其偽陽性率太高 • 採用以下檢驗均可 • HIV-1 DNA PCR • HIV-1 RNA測定 • 病毒培養 • 抗體不能用來診斷 • 除非>18個月仍呈陽性 • 不建議測定HIV-1 p24抗原 • 敏感度太低 兩次不同檢體呈現陽性 診斷確定

  21. 小孩的抗反轉錄病毒療法 • 何時該開始抗反轉錄病毒療法? • 當患童有臨床症狀或有免疫功能障礙的表徵時,即應接受抗反轉錄病毒療法。 • 不滿一歲的孩子只要確定診斷即應考慮開始治療。 • 一歲以上無症狀的患童是否開始治療,需考慮免疫功能及病毒量。

  22. 嬰幼兒愛滋感染者的照顧 • 許多受HIV感染的孩童無法正常的生長及擁有正常的體重。 • HIV感染的孩童會比較慢達到一些重要的生長里程碑。 • 運動技巧和精神發展譬如爬行、走和談話。 • 當疾病進步,許多孩子開發神經學問題 • 譬如困難走、粗劣的學校表現、奪取和HIV 腦病(腦子混亂) 其它症狀。

  23. 嬰幼兒及學童照護與預防 • 受HIV 感染的孩童比較容易生病 • 可能會因嚴重的腹瀉導致一些伺機性的病原體感染。 • 比一般孩童更容易罹患一些兒童的疾病,而且通常比一般孩童嚴重。 • 這些感染可能導致其產生抽慉、發燒、肺炎、反覆的感冒、腹瀉、脫水、和其他因為常在醫院或是營養問題導致的一些疾病。

  24. 嬰兒愛滋感染者特殊的病史和身體檢查 (I) • 生長遲緩: • 身高、體重、頭圍等一些重要的生長指標都比同年齡孩童生長的緩慢。 • 運動或語言發展延遲或退化、躁動;畸形小頭或緩慢的頭部成長。 • 持續的腹瀉、鵝口瘡或白色念珠球菌造成的尿布疹。 • 淋巴結腫:肝脾腫大、其他器官的腫大。 • 慢性耳下腺炎,通常是耳下腺體有不痛性的腫大

  25. 嬰兒愛滋感染者特殊的病史和身體檢查 (II) • 肺炎:其他肺部相關之炎症反應(呼吸急促、血氧飽和濃度低)。 • 反覆發生細菌性感染、尤其是耳炎或是鼻竇炎。 • 歷次的HIV檢驗結果,包括HIV DNA PCR 或 HIV RNA PCR (在18個月以下的嬰兒無法經由單一的HIV抗體檢測來診斷是否受到HIV感染)。 • 異常的檢驗數值: 貧血、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肝炎、CD4數目低、免疫球蛋白數值

  26. 預防接種 • 感染愛滋病毒的小孩預防接種與一般兒童大致相同,只有減毒小兒麻痺口服疫苗不可接種,應改注射不活性小兒麻痺疫苗。 • 發病的愛滋病童不應給予卡介苗。 • 免疫功能嚴重低下者不應給予痲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水痘等活性減毒疫苗。

  27. 若父母是愛滋病毒帶原者,家裡的小孩也不能接種口服小兒麻痺減毒疫苗!!若父母是愛滋病毒帶原者,家裡的小孩也不能接種口服小兒麻痺減毒疫苗!!

  28. HIV感染者對食物和水的安全性考量 (I) • 不要吃生的動物類食物,像未烹食的蛋、肉和生魚片。 • 勿食用有裂痕的蛋。 • 以冰凍的食物要放在冷藏室或是微波爐解凍,不要置於室溫下。 • 仔細清洗蔬菜和水果。 • 保持熱的食物熱度 (煮到74-100℃,保持在60-74℃)。 • 保持冷的食物的冷度 (冷藏室的溫度在1-4℃,冷凍室在 -18℃)。 • 不能讓食物在7 和60℃的環境下超過2小時。食物必須儲存在密閉的容器或是真空的容器內。

  29. HIV感染者對食物和水的安全性考量 (II) • 冰箱內的冷藏食物不可太過擁擠。 • 避開腐敗的食物。 • 不要食用過期的食品。 • 接觸食物前一定要洗手。 • 生食與熟食需用不同的切菜板。 • 在接觸到未烹煮的食物後需要徹底的清洗雙手、桌子、菜刀、鉆板。 • 不要直接喝湖水或河水。 • 不要在髒的水裡游泳。

  30. 校園血液傳染病的照護和預防

  31.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 96年7月修正 • 第四條「感染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拒絕其就學、就醫、就業、安養、居住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 • 感染者可與一般人同樣享有使用服務、設施、入學及就業等權利。 • 除非醫生認為需作出特別安排,否則所有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學生、教師或教職員,均可繼續在原校正常上課和工作。

  32. 各級學校防治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處理要點 教育部93年公告 • 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學生(或教職員工)的名字應絕對保密,如當事人已成年,學校非經當事人同意,不得通知家長、監護人及其他第三人。 • 校長和教師如得知有學生受愛滋病病毒感染,均不應透露有關消息。 • 當教師擔心其他同學不小心被感染的情況下,應以血液傳染相關疾病的方式,告訴其他學生如何避免接觸別人的血液,但是過程一定要先跟學生及家長溝通,並介入社服人員,完善小心的處理,以免對感染者造成傷害。

  33. 如何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該如何保護 其他的學生不受感染

  34. 坐在一起、共乘校車。 一起進食。 一起上學及工作。 共用書籍、文具和儀器。 共用馬桶、公共廁所或衛浴設備 共用飲水器、茶杯、碗盤。 共洗三溫暖、游泳池 使用電話、門把。 課桌椅、運動器材或遊戲區玩具。 禮貌式的接吻。 握手、擁抱。 口水並不會傳染 打噴嚏、鼻涕 蚊子叮咬 沾到別人的汗水。 未使用過的注射針筒 使用過的寶特瓶、易開罐、飲料瓶、餐盒、衛生紙(除非沾有眼睛可見的紅色血液)等。 血液傳染病不會傳染的情況

  35. 消毒劑:如優碘藥水、生理食鹽水 藥棉 拋棄式乳膠手套 消毒敷料/紗布 各種不同大小的消毒黏性敷料 經消毒的眼部敷料 膠布 繃帶 鑷子 安全扣針 剪刀 消毒用酒精 冷敷 棉棒 彈性繃帶 溫度計 急救箱設備建議 • 急救箱應在易於取用的地方。 • 應定期檢查急救箱內的物品及用具存量足夠,狀況良好。

  36. 如果受傷了該如何處理

  37. 受傷嚴重程度評估 • 先了解受傷的原因-跌倒、打架、割傷…,因這會涉及學生的體液有無接觸到其他同學,若是打架引起的受傷,還要評估: • 傷口的大小? • 有無流血?若有,量多寡? • 有沒有其他同學也同時受傷? • 同學間有無血液交換的機會,若有,量的多寡為何?

  38. 立即處理原則1 • 避免徒手觸摸傷口或直接接觸血液 • 戴拋棄式乳膠手套或學生自己以無菌紗布按壓傷口 • 若是穿刺傷口,先用清水清洗。眼睛或其他粘膜表面,應用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 • 沾染的皮膚馬上塗含碘的消毒水。 • 傷口止血後應妥善包紮。 • 情況嚴重或有疑問時,應至醫院。醫生會徹底清洗傷口和進行破傷風注射,尤其當傷者在過去十年內沒有接受過預防破傷風注射。

  39. 立即處理原則2 • 上述傷口處理程序,適用於被動物咬傷的傷口。 • 被咬傷後,立刻擠壓傷口範圍,使少量血液流出,用清水及肥皂清洗。如傷口繼續流血,應儘快止血及把傷口包紮,並將傷者送往就近的醫院診治。 • 被患者血液沾污過的地方要用漂白水及清水徹底清洗。

  40. 立即處理原則3 • 若有與血液傳染病學同的血液體液有接觸的情況,便須做定期追蹤。 • 接觸後應立即抽血檢查,之後第一個月、3個月及六個月持續追蹤抽血結果。 • 可教導較大的孩子,當受傷、皮膚炎或鼻出血時,盡量自己處理,沾染血液的物品,應密封後丟棄,不能丟棄時,應自行充分清洗,並洗淨雙手,由別人照顧處理時,應提醒避免接觸到血液。

  41. 應留意事項 • 應熟悉有關預防血液傳染病的措施。並教導學生相關知識及預防方法。 • 應提醒不要玩弄尖利器具。並教導正確使用尖利的器具,如剪刀、圓規、大頭針、鋒針、釘、界刀、刀片、玻璃器皿。

  42. 按時服藥 心理支持 協助找出一套說詞,幫助其在同儕間正向的面對自己的疾病,及照顧自己的健康。 一般性的衛生 牙刷、刮鬍刀等不要共用 與動物玩耍後須洗手 口腔衛生 不要與別人共用牙刷 飲食 應吃的更均衡及營養 定期追蹤 如何照顧學生、維持學生健康

  43. 歧視與恐懼來自於不瞭解 謝謝您的參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