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 NMR )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 NMR ). 核磁共振波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类似于红外或紫外吸收光谱,是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

jacqu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 NMR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NMR)

  2. 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类似于红外或紫外吸收光谱,是吸收光谱的另一种形式。 核磁共振波谱是测量原子核对射频辐射(4~600MHz)的吸收,这种吸收只有在高磁场中才能产生。核磁共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与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配合,已成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有力工具。目前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化学学科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与化学相关的各个学科。 1 概述

  3. 19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0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4. Related Nobel Prize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布洛赫(Felix Bloch ) & 珀赛尔 (Edward Purcell)因发展了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及由此所作的发现——核磁共振。 布洛赫(Felix Bloch ) 珀赛尔 (Edward Purcell)

  5.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恩斯特R.R.Ernst(1933-) 瑞士物理化学家 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在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这些贡献包括: 一.脉冲傅利叶变换核磁共振谱 二.二维核磁共振谱 三.核磁共振成像

  6. 2002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If one knows all the measurements of a house one can draw a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 of that house. In the same way, by measuring a vast number of short distances in a protein, it is possible to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 of that protein.

  7.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 (Paul Lauterbur)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 ) Peter 用核磁共振层析“拍摄”的脑截面图象

  8. MRI is used for imaging of all organs in the body.

  9. 1结构的测定和确证,有时还可以测定构象和构型;1结构的测定和确证,有时还可以测定构象和构型; 2化合物的纯度的检查,它的灵敏度很高,能够检测出用其它方法检查不出来的杂质; 3混合物的分析,如果主要信号不重叠,不需要分离就能测定出混合物的比率,如邻间对异构、顺反异构; 4质子交换,单键的旋转和环的转化等。 5 核磁成像诊断(MRI) NMR的应用

  10.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原子核的磁矩    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和电子一样有自旋现象,因而具有自旋角动量以及相应的自旋量子数。 p为角动量,其值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表示                    式中:h为普郎克常数(6.63×10−34J·s);−I为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有关。

  11. 由于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故在自旋时会产生核磁矩。核磁矩和角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与角动量成正比,即由于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故在自旋时会产生核磁矩。核磁矩和角动量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相互平行,且磁矩与角动量成正比,即 μ = γ p 式中:γ为旋磁比,即核磁矩与核的自旋角动量的比值,不同的核具有不同旋磁比,它是磁核的一个特征值;μ为磁矩,用核磁子表示,1核磁子单位等于5.05×10−27J·T−1;

  12. 质量数A  原子序数Z  自旋量子数 NMR信号   原子核质量数A  原子序数Z  自旋量子数 NMR信号   原子核  偶数   偶数      0      无   12C616O832S16  奇数   奇      ½      有   1H1,13C619F9,15N7,31P15  奇数   偶数    3/2,5/2 …    有  17O8,33S16  偶数   奇数    1,2,3      有   2H1,14N7 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及原子序数的关系

  13. 原子核分成三种情况 • I=0,有16O、12C、32S、28Si 等 • 无自旋,不产生磁矩。不产生共振吸收谱。 • ②I≥1的原子核, • I=3/2 : 11B、35Cl、79Br、81Br等 • I=5/2 : 7O、127I等 • I=1 : 2H、14N等 • 这类原子核电荷分布可看作一个椭圆体,电荷 分布不均匀,它们的共振吸收常会产生复杂情况,应用得较少。

  14. ③ I=1/2的原子核 1H、 19F、 31P、 13C等 这些核可当作一个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像陀螺一样地自旋,故有磁矩形成。这些核特别用于核磁共振实验。 1H、 19F、 31P三种原子在自然界 的丰度接近100%,核磁共振容易测之,尤其是1H,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之一。因此,对于1H的NMR谱测定,在有机分析中十分重要。

  15.  当I=0时,p=0,原子核没有磁矩,没有自旋现象;当I>0时,p≠ 0,原子核磁矩不为零,有自旋现象。 I=1/2的原子核在自旋过程中核外电子云呈均匀的球型分布,见图(b)核磁共振谱线较窄,最适宜核磁共振检测,是NMR主要的研究对象。I>1/2的原子核,自旋过程中电荷在核表面非均匀分布 原子核的自旋形状

  16.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13C、1H、15N、19F、31P等都有核磁共振信号,且自旋量子数均为1/2,核磁共振信号相对简单,已广泛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13C、1H、15N、19F、31P等都有核磁共振信号,且自旋量子数均为1/2,核磁共振信号相对简单,已广泛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然而,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弱是与被测磁性核的天然丰度和旋磁比的立方成正比的,如1H的天然丰度为99.985%,19F和31P的丰度均为100%,因此,它们的共振信号较强,容易测定,而13C的天然丰度只有1.1%,很有用的15N和17O核的丰度也在1%以下,它们的共振信号都很弱,必须在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上经过多次扫描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17. 按照量子力学理论,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取向数不是任意的,可按下式计算:按照量子力学理论,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取向数不是任意的,可按下式计算:           自旋取向数= 2I+1   以H核为例,因I =1/2,故在外加磁场中,自旋取向数=2(1/2)+1=2,即有两个且自旋相反的两个取向,其中一个取向磁矩与外加磁场B0一致;另一取向,磁矩与外加磁场B0相反。 自旋核在外加磁场中的取向数和能级

  18. H核在磁场中的行为

  19. 能级裂分与外加磁场强度的关系

  20. 同理,I=1/2的不同原子核,因磁矩不同,即使在同一外加磁场强度下,发生核跃迁时需要的能量也是不同的。例如氟核磁矩(μF)<(μH),故在同一外加磁场强度下发生核跃迁时,氢核需要的能量将高于氟核同理,I=1/2的不同原子核,因磁矩不同,即使在同一外加磁场强度下,发生核跃迁时需要的能量也是不同的。例如氟核磁矩(μF)<(μH),故在同一外加磁场强度下发生核跃迁时,氢核需要的能量将高于氟核

  21. 当原子核的核磁矩处于外加磁场B0中,由于核自身的旋转,而外加磁场又力求它取向于磁场方向,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核会在自旋的同时绕外磁场的方向进行回旋,这种运动称为Larmor进动。当原子核的核磁矩处于外加磁场B0中,由于核自身的旋转,而外加磁场又力求它取向于磁场方向,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核会在自旋的同时绕外磁场的方向进行回旋,这种运动称为Larmor进动。 核的回旋

  22. 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回旋, 这种现象与一个自旋的陀螺与地球重力线做回旋的情况相似。     换句话说:由于磁场的作用,原子核一方面绕轴自旋,另一方面自旋轴又围绕着磁场方向进动。其进动频率,除与原子核本身特征有关外,还与外界的磁场强度有关。进动时的频率、自旋质点的角速度与外加磁场的关系可用Larmor方程表示:   式中:v —进动频率(回旋频率);γ—旋磁比(特征性常数)

  23.    由Larmor方程表明,自旋核的进动频率与外加磁场强度成正比。当外加磁场强度B0增加时,核的回旋角速度增大,其回旋频率也增加。对1H核来说,当磁场强度B0为1.4092T(1T=104)高斯时,所产生的回旋频率v为60兆赫(γ =26. 753×107 rad·T−1·s−1);B0为2.3487T高斯时,所产生的回旋频率v为100兆赫。

  24. 已知核从低能级自旋态向高能态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通常,这个能量可由照射体系用的电磁辐射来供给。如果用一频率为ν射的电磁波照射磁场中的1H核时,电磁波的能量为已知核从低能级自旋态向高能态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通常,这个能量可由照射体系用的电磁辐射来供给。如果用一频率为ν射的电磁波照射磁场中的1H核时,电磁波的能量为 E射= h v射 核跃迁与电磁辐射(核磁共振)

  25. 当电磁波的频率与该核的回旋频率ν回相等时,电磁波的能量就会被吸收,核的自旋取向就会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即发生核磁共振。此外E射=ΔE,所以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 或 可见射频频率与磁场强度B0是成正比的,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时,所用磁场强度越高,发生核磁共振所需的射频频率越高。

  26. 仪器原理及组成 我们知道,实现NMR即满足核跃迁的条件是: △E(核跃迁能)= △E,(辐射能) 即 2μB0 = h v 核磁共振波谱仪

  27. 实现核磁共振的方法,只有以下两种: (1)B0不变,改变v 方法是将样品置于强度固定的外加磁场中,并逐步改变照射用电磁辐射的频率,直至引起共振为止,这种方法叫扫频(frequency sweep)。 (2)v不变,改变B0 方法是将样品用固定电磁辐射进行照射,并缓缓改变外加磁场的强度,达到引起共振为止。这种方法叫扫场(field sweep)。 通常,在实验条件下实现NMR多用扫场法。 2μB0 = h v

  28. 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由磁铁、射频振荡器、检测器(射频接收器)等组成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由磁铁、射频振荡器、检测器(射频接收器)等组成

  29. 可以是永久磁铁,也可以是电磁铁,前者稳定性好。磁场要求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十分均匀。当磁场强度为1.409T时,其不均匀性应小于六千万分之一。这个要求很高,即使细心加工也极难达到。因此在磁铁上备有特殊的绕组,以抵消磁场的不均匀性。磁铁上还备有扫描线圈,可以连续改变磁场强度的百万分之十几。可在射频振荡器的频率固定时,改变磁场强度,进行扫描。可以是永久磁铁,也可以是电磁铁,前者稳定性好。磁场要求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十分均匀。当磁场强度为1.409T时,其不均匀性应小于六千万分之一。这个要求很高,即使细心加工也极难达到。因此在磁铁上备有特殊的绕组,以抵消磁场的不均匀性。磁铁上还备有扫描线圈,可以连续改变磁场强度的百万分之十几。可在射频振荡器的频率固定时,改变磁场强度,进行扫描。 由永久磁铁和电磁铁获得的磁场一般不能超过2.4T,这相应于氢核的共振频率为100MHz。对于200MHz以上高频谱仪采用超导磁体。由含铌合金丝缠绕的超导线圈完全浸泡在液氦中间,对超导线圈缓慢地通入电流,当超导线圈中的电流达到额定值(即产生额定的磁场强度时),使线圈的两接头闭合,只要液氦始终浸泡线圈,含铌合金在此温度下的超导性则使电流一直维持下去。使用超导磁体,可获得10~17.5T的磁场,其相应的氢核共振频率为400~750 MHz。 (1)磁铁

  30. 射频振荡器就是用于产生射频,NMR仪通常采用恒温下石英晶体振荡器。射频振荡器的线圈垂直于磁场,产生与磁场强度相适应的射频振荡。一般情况下,射频频率是固定的,振荡器发生60MHz(对于1.409T磁场)或100MHz(对于2.350T磁场)的电磁波只对氢核进行核磁共振测定。要测定其它的核,如19F,13C,11B,则要用其它频率的振荡器。射频振荡器就是用于产生射频,NMR仪通常采用恒温下石英晶体振荡器。射频振荡器的线圈垂直于磁场,产生与磁场强度相适应的射频振荡。一般情况下,射频频率是固定的,振荡器发生60MHz(对于1.409T磁场)或100MHz(对于2.350T磁场)的电磁波只对氢核进行核磁共振测定。要测定其它的核,如19F,13C,11B,则要用其它频率的振荡器。 (2)射频振荡器

  31. 射频接收器线圈在试样管的周围,并于振荡器线圈和扫描线圈相垂直,当射频振荡器发生的频率v0与磁场强度B0达到前述特定组合时,放置在磁场和射频线圈中间的试样就要发生共振而吸收能量,这个能量的吸收情况为射频接收器所检出,通过放大后记录下来。所以核磁共振波谱仪测量的是共振吸收。射频接收器线圈在试样管的周围,并于振荡器线圈和扫描线圈相垂直,当射频振荡器发生的频率v0与磁场强度B0达到前述特定组合时,放置在磁场和射频线圈中间的试样就要发生共振而吸收能量,这个能量的吸收情况为射频接收器所检出,通过放大后记录下来。所以核磁共振波谱仪测量的是共振吸收。 (3)射频接收器

  32. 样品探头是一种用来使样品管保持在磁场中某一固定位置的器件,探头中不仅包含样品管,而且包括扫描线圈和接收线圈,以保证测量条件一致。为了避免扫描线圈与接收线圈相互干扰,两线圈垂直放置并采取措施防止磁场的干扰。样品探头是一种用来使样品管保持在磁场中某一固定位置的器件,探头中不仅包含样品管,而且包括扫描线圈和接收线圈,以保证测量条件一致。为了避免扫描线圈与接收线圈相互干扰,两线圈垂直放置并采取措施防止磁场的干扰。 (4)探头

  33. 仪器中还备有积分仪,能自动划出积分曲线,以指出各组共振峰的面积。仪器中还备有积分仪,能自动划出积分曲线,以指出各组共振峰的面积。 NMR仪其工作过程,将样品管(内装待测的样品溶液)放置在磁铁两极间的狭缝中,并以一定的速度(如50~60周/s)旋转,使样品受到均匀的磁场强度作用。射频振荡器的线圈在样品管外,向样品发射固定频率(如100MHz、200MHz)的电磁波。安装在探头中的射频接收线圈探测核磁共振时的吸收信号。由扫描发生器线圈连续改变磁场强度,由低场至高场扫描,在扫描过程中,样品中不同化学环境的同类磁核,相继满足共振条件,产生共振吸收,接受器和记录系统就会把吸收信号经放大并记录成核磁共振图谱。

  34. 对液体样品,可以直接进行测定。对难以溶解的物质,如高分子化合物、矿物等,可用固体核磁共振仪测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固体样品和粘稠样品都是配成溶液(通常用内径4mm的样品管,内装0.4mL质量分数约为10%的样品溶液)进行测定。对液体样品,可以直接进行测定。对难以溶解的物质,如高分子化合物、矿物等,可用固体核磁共振仪测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固体样品和粘稠样品都是配成溶液(通常用内径4mm的样品管,内装0.4mL质量分数约为10%的样品溶液)进行测定。 溶剂应该不含质子,对样品的溶解性好,不与样品发生缔合作用。常用的溶剂有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氘代试剂等。四氯化碳是较好的溶剂,但对许多化合物溶解度都不好。氘代试剂有氘代氯仿、氘代甲醇、氘代丙酮、重水等,可根据样品的极性选择使用。氘代氯仿是氘代试剂中最廉价的,应用也最广泛。 样品处理

  35. 一、化学位移 如上所述,当自旋原子核处在一定强度的磁场中,根据公式v = γ B0/ 2π可以计算出该核的共振频率,例如,当1H核受到60MHz的射频作用时,其共振的磁场强度为1.409T。如果有机化合物的所有质子(1H)的共振频率一样,核磁共振谱上就只有一个峰,这样核磁共振对有机化学也就毫无用处。1950年Protor和Dickinson等发现了一个现象,它在有机化学上很有意义,即质子的共振频率不仅由外部磁场和核的旋磁比来决定,而且还要受到周围的分子环境的影响。某一个质子实际受到磁场强度不完全与外部磁场强度相同。质子由电子云包围,而电子在外部磁场垂直的平面上环流时,会产生与外部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 NMR的信息

  36. 自旋核在B0中的感生磁场

  37. 核周围的电子对核的这种作用,叫做屏蔽作用,各种质子在分子内的环境不完全相同,所以电子云的分布情况也不一样,因此,不同质子会受到不同强度的感应磁场的作用,即不同程度的屏蔽作用,那么,核真正受到的磁场强度为B=B0(1―σ)(σ为屏蔽常数)。因此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之间有如下关系:核周围的电子对核的这种作用,叫做屏蔽作用,各种质子在分子内的环境不完全相同,所以电子云的分布情况也不一样,因此,不同质子会受到不同强度的感应磁场的作用,即不同程度的屏蔽作用,那么,核真正受到的磁场强度为B=B0(1―σ)(σ为屏蔽常数)。因此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38. 从上式看出,如果磁场强度固定而改变频率,或将射频固定而改变磁场强度时,不同环境的质子(即具有不同屏蔽参数σ的质子)会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共振。不同类型氢核因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共振峰将出现在磁场的不同区域。这种由于分子中各组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在不同的磁场产生共振吸收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从上式看出,如果磁场强度固定而改变频率,或将射频固定而改变磁场强度时,不同环境的质子(即具有不同屏蔽参数σ的质子)会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共振。不同类型氢核因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共振峰将出现在磁场的不同区域。这种由于分子中各组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而在不同的磁场产生共振吸收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39. 因为化学位移数值很小,质子的化学位移只有所用磁场的百万分之几,所以要准确测定其绝对值比较困难。实际工作中,由于磁场强度无法精确测定,故常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磁场B0(sample)与某标准物(如TMS,四甲基硅烷)氢核共振峰所在磁场B0(ref) 进行比较,把这个相对距离叫做化学位移,并以δ表示: 化学位移表示方法

  40. 这样,化学位移(δ)就成了一个无因次的数了,因△v是Hz 单位表示的化学位移,分子以Hz,分母以MHz来表示,因此,δ是以百万分之一(ppm)为单位的参数(△v和v (ref)相比仅为百万分之几)

  41. 理想的标准氢核应是多层没有电子屏蔽的裸露氢核,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常用具有一尖锐共振峰的化合物代替,其中常被用来加入待测样品中作为内标物的化合物是四甲基硅烷(tetramethylsilane 简称TMS)。由于它的结构对称,波谱图上只能给出一个尖锐的单峰;加以屏蔽作用较强,共振峰位于较高磁场,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氢核共振峰均将出现在它的左侧,因此用它作为参考标准是很方便的。此外它还有沸点低,容易回收样品,性质不活泼,与样品不能发生缔合以及可使溶剂位移影响降低至最小等优点。 标准氢核

  42. 按照IUPAC的建议,通常把TMS峰位规定为零,待测氢核共振峰则按左正右负的原则,分别用+δ及-δ表示。按照IUPAC的建议,通常把TMS峰位规定为零,待测氢核共振峰则按左正右负的原则,分别用+δ及-δ表示。 例如,在60MH仪器上测得的1H-NMR谱上,某化合物的CH3氢核峰位与TMS峰相差134Hz,而CH2氢核峰位与TMS相差240Hz,故两者的化学位移值分别为: δ(CH3)=[(134-0/60×106]×106 = 2.23 δ(CH2)=[(240-0/60×106]×106 = 4.00

  43. 但同一化合物在100MHz仪器测得的1H-NMR谱上,两者化学位移值(δ)虽无改变,但它们与TMS峰的间隔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隔(△v)却明显增大了。CH3基为223Hz,CH2基则为400Hz。由此可见,随着照射用电磁辐射频率的增大,共振峰频率及NMR谱中横坐标的幅度也相应增大,但化学位移值并无改变

  44. 1H核的核外电子云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对抗磁场,此对抗磁场对外加磁场产生屏蔽效应,因而产生了化学位移。由于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个1H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产生的化学位移也不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如下几种。1H核的核外电子云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对抗磁场,此对抗磁场对外加磁场产生屏蔽效应,因而产生了化学位移。由于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个1H核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产生的化学位移也不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45. 对于所要研究的1H核,是由电子云包围着的,核周围的电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这个屏蔽效应显然与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有关。电子云密度越大,则对核产生的屏蔽作用越强。而影响电子云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质子相连接的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的大小有关。电负性大的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可使邻近氢核的电子云密度减少(去屏蔽效应),导致该质子的共振信号向低场移动,化学位移左移;电负性小的取代基(推电子基团),可使邻近氢核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屏蔽效应),导致该质子的共振信号向高场移动,化学位移右移。对于所要研究的1H核,是由电子云包围着的,核周围的电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这个屏蔽效应显然与质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有关。电子云密度越大,则对核产生的屏蔽作用越强。而影响电子云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与质子相连接的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的大小有关。电负性大的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可使邻近氢核的电子云密度减少(去屏蔽效应),导致该质子的共振信号向低场移动,化学位移左移;电负性小的取代基(推电子基团),可使邻近氢核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屏蔽效应),导致该质子的共振信号向高场移动,化学位移右移。 (1)诱导效应

  46. 除电子屏蔽作用外,化学位移还受到一些别的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化学键尤其是π键,因电子的流动将产生一个小的诱导磁场,并通过空间影响到邻近的氢核。这个由化学键产生的第二磁场是各向异性的,即在化学键周围是不对称的,有的地方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将增加外加磁场,并使该处氢核共振移向低磁场处(去屏蔽效应),故化学位移值增大;有的地方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将削弱外加磁场,并使该处氢核共振移向高磁场处(屏蔽效应),故化学位移值减小。这种效应叫做磁的各向异性效应(magnetic anisotropic effect) 在含有π键的分子中,如芳香系统、烯烃、羰基、炔烃等,其磁的各向异性效应对化学位移的影响十分重要 。 (2)磁各向异性效应

  47. i 芳烃 以苯环为例,在外加磁场B0条件下,苯环π电子的电子流系统产生的磁的各向异性效应如图 苯环中由π电子诱导环流产生的磁

  48. 显然,在苯环平面的上下方,因环电流形成的第二磁场方向相反,将使该处氢核共振信号移向高磁场处,化学位移值减小,故为屏蔽区。而其它方向,如苯环周围,则因两者方向正好一致,将使氢核共振信号移向低磁场处,因此化学位移值增大,故为去屏蔽区。显然,在苯环平面的上下方,因环电流形成的第二磁场方向相反,将使该处氢核共振信号移向高磁场处,化学位移值减小,故为屏蔽区。而其它方向,如苯环周围,则因两者方向正好一致,将使氢核共振信号移向低磁场处,因此化学位移值增大,故为去屏蔽区。 屏蔽区位于苯环的上下方,而苯环平面为去屏蔽区,故苯环上1H核的δ= 7.27ppm

  49. ii 双键化合物 以醛基为例,在一外加磁场B0条件下,因—C=O基π电子流的磁的各向异性效应,如图 双键质子的去屏蔽

  50. 显然,由于环电子流与C=O平行,故上下为正屏蔽区,左右为去屏蔽区,氢核共振信号将发生在很低的磁场处。故醛基上1H核的 δ = 9~10ppm。 烯烃情况与芳环相似,因为氢核(烯烃)位于π键各向异性作用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的地方,即位于去屏蔽区,故氢核共振信号将出现在较低的磁场处,δ= 4.5~5.7ppm

More Related